索馬利亞有一種非洲野驢,據說是現代驢的祖先,已經極度瀕危

2021-03-01 動物的影像聲色

驢這種動物關心的人不多,早些年農業技術不發達它還可以當做勞動力或者是交通工具使用。自從機械化越來越普及以後,驢基本上就只剩一下一個用途了,那就是被吃!滿大街的驢肉火燒店是人們最津津樂道的。

然而正所謂吃水不忘挖井人,驢這種動物有意無意給人類奉獻了自己的一生,最起碼我們也要了解一下人家的起源。不然你怎麼好意思咽下去嘴裡的驢肉火燒?

說來現在家養的驢是由野驢馴化而來的(廢話),然而野驢的祖先又要追溯到何處呢?我們就不要追溯太遠了(不然還是要追溯到地球上第一個單細胞生物),就追溯到現在依然活著的最古老的野驢種類吧!它們就是——非洲野驢。沒錯與人的祖先起源於非洲的南方古猿一樣,今天的驢以及各種野驢也起源自非洲的非洲野驢(聽著怪怪的)。

與人工馴養的驢相比,非洲野驢的體型基本上滅有差別。比如我們國家久負盛名的驢種:關中驢、德州驢、佳米驢、泌陽驢、廣靈驢、河西驢等,它們的體長普遍都在兩米左右,身高大約為一米二上下,體重多數為500斤~700斤。這個級別的體型也基本符合非洲野驢的體測數據,不過由於非洲野驢經常奔跑的關係,所以它們要更為瘦削一些,通常體重不會超過六百斤,除非是比較極端的個體。

在長相方面,非洲野驢與家驢乃至亞洲野驢分辨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這倒不是說它們長相差別大,而是因為非洲野驢的身上有比較明顯的特徵,皮毛的顏色姑且不論,非洲野驢的耳朵普遍比亞洲的驢種要長一些。另外非洲野驢的腿部有環狀的黑色斑紋,憑藉著這獨特的「紋身」你也能一眼辨別它們的身份。

在奔跑速度方面,非洲野驢相比較人工馴養的驢或是其他地區的野驢也有比較明顯的優勢。它們的巔峰奔跑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五十公裡,並且可以維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而家驢早些年作為交通工具使用的時候,巔峰速度也可以接近這個級別,如今被淘汰做肉用以後,普遍奔跑速度就只能維持在每小時四十公裡左右了。

不過可惜的是,儘管非洲野驢是現代驢的祖先,但是它們的生存狀況卻極度堪憂,野生的非洲野驢甚至已經瀕臨絕跡。其分布範圍也不過僅僅只局限在索馬利亞、衣索比亞等地區。故而很多時候人們都會直接用索馬利亞野驢來代指非洲野驢。雖然說非洲人民不會做驢肉火燒,但是很顯然非洲野驢的命運也沒好到哪去。

面壁思過:

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剝奪了大型有蹄類動物最後的生存空間。牛不用再繼續耕田,驢不用再繼續拉磨,馬不用再繼續奔跑……最後除了少數的幸運兒以外,大多數都只能作為一種食物而存在著。其實對於人類來說也是一樣的,文明的不斷發展終歸會淘汰大多數的人類,屆時估計被淘汰者也就只是待遇比較好的驢罷了。

生命的第一需求是生存,每一個物種都有保障自己生存的權利,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從自己做起,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類自己。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

往期文章:


中國最珍貴的鹿,曾被認為已經滅絕,後來又在雲南邊境發現


這種爬寵被稱為「藍精靈」,中國賣的很貴,澳洲滿地都是


長相滑稽的大頭龜,由於腦袋太大無法縮進龜殼

謝謝老哥的投幣

相關焦點

  • 非洲野驢知識科普,這些不能錯過,應該讓更多人知道!
    (Equidae)、馬亞科、馬屬(Equidae)、努比亞野驢;索馬利亞野驢的一種動物。非洲野驢體長200釐米,尾長42釐米,體重約275千克。身體是短少平滑的毛皮,呈淺灰色至淡黃褐色。是家驢的祖先。棲息於乾旱半乾旱的裸巖荒漠地區,耐熱和烈日暴曬,對水源要求不高,以沙漠植物為食。常10-15頭結成小群,由一頭機警的雌驢帶領。圈養下壽命可達40年。分布於衣索比亞,索馬利亞。
  • 非洲野驢的基本特徵,了解一下!
    非洲野驢體長200釐米,尾長42釐米,體重約275千克。耳較亞洲野驢長。前腿內側有一塊黑色圓形裸斑。身體是短少平滑的毛皮,呈淺灰色至淡黃褐色,但在腹部及腳部很快轉為白色。鬃毛短,肩部有一道黑色橫紋,尾尖有長毛。是家驢的祖先。
  • 極度瀕危的十大珍稀動物
    極度瀕危的十大珍稀動物早在幾千年前時,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有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然而隨著人類數量不斷增多,需要的資源越來越多,野生動物就成為了人類發展的犧牲品。火蜥蜴火蜥蜴是一種身體上有斑紋的兩棲動物這種會遊泳的火蜥蜴是極度瀕危物種,只生活在墨西哥城南面一片很小地區裡。與其它兩棲動物一樣,墨西哥鈍口螈從曾經廣闊的棲息地裡消失了。火蜥蜴是自然界最奇特的一種動物,它們不僅能再生被切除的四肢、受損的肺臟、重傷的脊椎神經,甚至可以再生部分受損的大腦。
  • 內蒙古邊界發現蒙古野驢 據悉蒙古野驢屬世界瀕危物種
    內蒙古邊界發現蒙古野驢 據悉蒙古野驢屬世界瀕危物種時間:2018-01-16 16:48   來源:中華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內蒙古邊界發現蒙古野驢 據悉蒙古野驢屬世界瀕危物種 近日(13日),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森林公安民警在距中蒙邊境線1.5公裡處巡護時,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極度瀕危的物種-旋角羚
    旋角羚 又稱弓角羚羊,是一種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區的食草動物,目前野外的旋角羚處於極度瀕危的狀況
  • 保護極度瀕危動物
    中國大熊貓保護取得了很大成功,現在已經不是極危動物,而是瀕危動物。從中國到世界,有一些珍貴動物已經滅絕;還有野生滅絕,比如華南虎,野外生存已經不可能,也就是說無法挽救這個物種,最終只能滅絕;極危動物瀕臨滅絕危險,如果不最大力度保護,很有可能滅絕。
  • 時小刻非洲遊丨索馬利亞:「非洲之角」的風情
    為讓大家更宏觀、更細緻地了解非洲國家的風土人情、志物風貌,5月30日起,紅網·時刻特推出《時小刻非洲遊》欄目,帶大家遊遍既神秘又狂野的非洲大陸。今天,我們來到索馬利亞。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局勢很簡單國家介紹索馬利亞聯邦共和國,簡稱索馬利亞,位於非洲大陸最東部的索馬利亞半島,北臨亞丁灣,東瀕印度洋,西接肯亞和衣索比亞,西北接吉布地。海岸線長3200公裡,總面積為637660平方公裡。其中陸地面積為627340平方公裡,水域面積為10320平方公裡。
  • 非洲有一種魚,生命力極其頑強,卻快被非洲人吃光了
    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有一條名為「杜茲河」的河流,由於它長期乾涸,河裡面也沒有生存著太多的生物,加上該地區只有每年秋季才會有短暫的降雨,導致此處的氣溫最高可達到42攝氏度。因此,杜茲肺魚在極度缺水的情況下,依舊能夠頑強生存著,因此也有不少人在文學作品中讚揚杜茲肺魚的堅強和忍耐力。當然了,杜茲肺魚能使用嘴巴呼吸,也是因為它們有著獨特的鰾,結構有點類似於簡單的原始肺。它們可以通過嘴巴的氣管,進行氣體交換來幫助自己呼吸,可以說相當於是起到肺的功能了。
  • 全球瀕危動物排行榜: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科技訊】11月29日消息,地球上擁有豐富的生物物種,從而保證了各種動物能夠相依相存,但是隨著人類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張,侵入了更多其他物種的生活費安慰,導致一些本已稀少的物種瀕臨滅絕,甚至有些已經完全從地球上消失。  下面來看一下那些瀕臨滅絕的珍惜物種。
  • 五大極度瀕危動物
    五大極度瀕危動物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在利益的驅使下,許多文玩商人大肆使用這些稀有材質,導致了一些動物瀕臨滅絕,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世界五大極度瀕危動物。硨磲外套膜內有大量的蟲黃藻,藉助膜內玻璃體聚光,使蟲黃藻大量繁殖而作為自身養分,二者形成互利共生的特殊關係。打磨好的硨磲有像玉一般的光澤,硨磲在古代被佛家用於製作佛珠的頂級材料。在清朝,六品大員的官帽頂珠也是用硨磲,後來大量文玩人開始開採硨磲。玳瑁一種能消化玻璃的海龜玳瑁屬爬行綱,海龜科的海洋動物。
  • 全球十大最瀕危物種 澳洲毛鼻袋熊不過百隻
    三、澳洲毛鼻袋熊雖然沒有考拉那麼出名,但是這個小傢伙已經沒有多少同伴了,總共不超過100隻。四、野生雙峰駝野生雙峰駝瀕臨滅絕,全球僅剩650餘峰,因此有人稱其為比大熊貓還珍貴,到了極度瀕危的狀態。野生雙峰駝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棲息在海拔2000~2300米的戈壁荒漠、山間小盆地半荒漠地區,常與黃羊和野驢在同一地區活動,主要以紅柳、梭梭等荒漠植物為食。其種群數量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自然環境的變遷,使得野生雙峰駝生活的草地範圍不斷萎縮;另一方面則是人口不斷增加和墾植範圍擴大,搶走了野生雙峰駝的水源地。此外,人為的捕殺也是一個因素。
  • 尋遍世界,德州驢的祖先竟然是它!
    這也意味著,專家們用紮實的科研結果為家驢找到了祖先。全世界採集樣品 證實家驢祖先是非洲野驢在位於山東聊城的東阿阿膠驢舍內,這群毛色黝黑、高大挺拔的黑毛驢有個高貴的名字——黑驢王子,嚴格意義來說,他們是德州驢的一種。
  • 邊界發現蒙古野驢 屬世界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近日(13日),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森林公安民警在距中蒙邊境線1.5公裡處巡護時,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蒙古野驢的蹤跡。它們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屬世界瀕危物種。蒙古野驢 新華社資料圖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前不久也曾對外披露稱,近期在當地烏爾旗漢林業局生態功能區檢查站附近發現1隻珍稀野生動物——
  • 北大西洋露脊鯨、狐猿及歐洲倉鼠成為極度瀕危物種
    據外媒報導,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周四發布的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單現實,北大西洋露脊鯨、33種狐猴乃至歐洲倉鼠都被認為是極度瀕危物種。 這份新名單包括超32000種目前面臨滅絕威脅的物種。根據這份新名單,截至2018年底,約有250多頭成年北大西洋露脊鯨存活,其總數量自2011年以來下降了15%這種下降被歸咎於被漁具以及船隻對它們的傷害,另一個下降的原因則是鯨魚的繁殖率較前幾年有所下降。
  • 極度瀕危級物種:婆羅洲猩猩
    導語:婆羅洲猩猩近期被列為極度瀕危級物種。物種保護刻不容緩。關鍵詞:婆羅洲猩猩;極度瀕危;保護 圖片來源: Bernard Dupont.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上周宣布婆羅洲猩猩現在為極度瀕危級。婆羅洲猩猩僅生活在婆羅洲,自1950年起,它們的種群數量下降了60%。新的預測結果顯示,截止到2025年,婆羅洲猩猩種群數量將會下降22%,約為47000隻。
  • 5種被擺上餐桌的動物,第3種從數量眾多到極度瀕危
    蘇眉魚,一種熱帶地區近海海域生存的著名巨型魚類,因體型巨大味道鮮美,被作為名貴食用魚,如今蘇眉魚種群數量正逐漸減少,已達到瀕臨滅絕的狀態。貽貝,又稱青口,是我們比較常見的一種雙殼類軟體動物,因其營養價值很高,並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成為大眾化的海鮮品。
  • 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冬蟲夏草首上名錄
    7月9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了一年更新一次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根據此次更新,馬達加斯加近三分之一(31%)的狐猴物種現在處於極度瀕危狀態——距離滅絕僅一步之遙,其中98%的狐猴生存受到威脅。而我國的冬蟲夏草出現在了易危物種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