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人苗圩執掌工信部 回歸政界完成升華

2020-11-29 搜狐網

  從北京到武漢再到北京,從政界到企業再到政界,苗圩的職業生涯在繞了一圈之後,完成了升華。

  12月2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經過表決,決定免去李毅中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職務,任命苗圩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55歲的苗圩,在經歷了汽車行業中20多年的歷練後,成為掌舵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的第二任部長。

  在12月26日的年度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總結髮言中,苗圩已經開始部署2011年工作,三年來分管節能減排工作的他,明確提出各地再上煤化工項目「要慎重」,要改變「逢煤必化」的局面,並要求煤炭調入省份不要搞煤化工,另督促各地方工業發展速度指標「要有,但不宜過高」,最根本的目標要指向工業結構調整。

  臨危受命

  與前任部長李毅中的「鐵腕」相比,苗圩的行事風格明顯不同。外界對於苗圩的印象,是面帶溫和的笑容,說話不急不徐,卻又不失果斷自信。

  與苗圩相識、共事多年的張小虞,對此深有感觸。張小虞現任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他與苗圩的相識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兩人都在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任職。

  苗圩從合肥工業大學畢業之後,進入汽車行業工作。1991年,36歲的苗圩被提任為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生產司副經理(副局級)。

  「1993年,我們一起籌備組建了機械部汽車司。我任司長,苗圩同志任副司長。」張小虞回憶說,「到了1997年,東風汽車公司最困難的時候,機械部決定派苗圩同志臨危上任。這一幹就是七八年。」

  「當時東風汽車公司的困難程度難以想像,連給員工發工資都很困難。」談起這家「三大」之一的汽車公司往事,張小虞唏籲不已。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東風汽車公司,正處於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艱難時期。東風汽車公司像多數國有企業一樣,由於產品單一、歷史包袱沉重等原因,身陷「船大難掉頭」的困境之中,無法脫身。而在苗圩上任之時,東風汽車公司已累計虧損5億元。當時的東風,一度靠銀行貸款為十幾萬員工發放工資。

  正值缺糧少油之際,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視察東風汽車公司,隨行帶來了解放軍總裝備部2萬輛卡車、16億元人民幣的訂單。

  對於這份訂單,苗圩的評價是,「這是輸血,造血還要靠東風自己」。他立下軍令狀,「2000年底,如果東風公司不能實現扭虧為盈,我將引咎辭職。」

  天道酬勤,在苗圩的努力下,2000年,東風汽車公司迎來了轉機時代。而中國汽車市場恰逢其時的「井噴」,以及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東風汽車的主導產品——中重型載貨汽車重新有了用武之地。至此,東風步入快速發展階段。

  到2002年,東風汽車公司盈利達58.5億元,2003年提高到61億元。此時,苗圩終於獲得了足夠的空間揮舞資本利劍,為東風汽車公司搭建戰略平臺。

  合資先鋒

  在中國加入WTO的2001年,汽車工業面臨的狀況到底是機遇還是陷阱?這在當時還令不少汽車企業徘徊、生疑。但是,看到了發展前景的苗圩,已經著手主導著東風汽車公司上演一場又一場合資、重組大戲。

  從2002年開始,東風完成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其中最大的案例,就是通過與日產-雷諾的全面合資成立了國內規模最大,產品系列最全的汽車合資企業——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在東風、日產、雷諾的金三角框架之下,東風盤活了原有的資產存量,並且藉助國外汽車廠商的全球戰略,使自己走向國際。

  在與日產的合資項目裡,東風汽車公司原有的80%的資產被重組,70%的資產進入合資。苗圩為這次合資創造了一個新詞彙,「山裡山外整體合資」。

  在推進與日產合資的過程中,苗圩還在整個集團層面推行股份制。通過債轉股,東風跟四家金融公司和一家銀行共同組建了東風汽車工業投資有限公司,使東風實際上變成了一家股權投資公司。

  此外,苗圩還成為一系列資產重組、合併的操刀手。其間,東風汽車公司與PSA集團戰略合作加強,並引入標緻品牌,入主悅達起亞,升級與本田汽車公司的合作等。很快,東風汽車公司成為國內擁有最多國外合作者的汽車集團。

  與此同時,東風汽車公司的戰略轉移也在進行:公司大本營走出地處深山的十堰,到襄樊,再遷到武漢;在與合資夥伴快速發展的同時,東風汽車公司還在經歷剝離輔業的巨大陣痛,為公司整體上市做準備工作。業內人士評價,苗圩在毫不妥協地推動東風跳出山溝,走向國際化。

  伴隨著一系列改革、重組的進行,東風汽車公司的業務範圍、產品結構以及生存業態都發生了巨大改變。而外媒也將苗圩稱作是「中國式戈恩」,稱讚他重造了東風,將這家汽車公司引領上正常發展的軌道。

  此時,常掛在苗圩嘴上的一句話是「弱國無外交」。他認為,體弱的企業沒有談判地位,只有良好的經營業績,才使得東風汽車公司在與外資的談判中居於主動的地位。

  但是,質疑與批評也如影隨形。對苗圩最為看重的「整體合資」,業內人士曾質疑,「合資公司拿走了東風最精華的資產,東風實際喪失了對合資公司的控制權,就此淪為國外企業的打工者」;「東風把整個集團的資產都放進了與跨國汽車公司合資的『籃子』裡,等於把自己的研發體系全盤託付給了跨國汽車巨頭」。

  對此,苗圩的解釋也非常簡單,他曾經向媒體作過一個形象的比喻,「一個人要吃十個饅頭才能飽,自主品牌就是第十個饅頭,而合資就是前九個;沒有前九個,第十個無從談起。」

  市場和時間最終證明了一切。苗圩推行的改革讓東風的經營狀況有了改觀,而東風在集團層面推行股份制並引進日產作為戰略投資者的做法,甚至被稱為國企改革的「東風模式」,並被國資委稱為是「一個很好的典型」。

  此時的苗圩,意氣風發,與一汽集團總經理竺延風、上汽集團總裁胡茂元一起,被譽為汽車業界的「三少帥」。

  重歸工業界

  在執掌東風8年之後,苗圩轉身主政地方。2005年5月,中組部宣布,苗圩調任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

  在接到調任通知之前,苗圩剛剛從日本返回。這次外出的目的,是與日本日產汽車公司磋商關於法國雷諾轎車的項目,目的在於儘早敲定東風雷諾落戶武漢。「這是苗圩為東風直接做的最後一件事情,也可以看成為武漢做的第一件事。」東風汽車公司新聞宣傳處的一位人士回憶說。

  「正是由於在東風公司的重大改革和發展過程中,苗圩做出卓越的業績,組織上調任他到武漢當書記。對於武漢工業的發展,苗圩也做出了貢獻。」張小虞說。

  主政武漢期間,苗圩著力打造「武漢城市圈」,力推武漢實現在中部地區率先崛起。2007年12月14日,武漢城市圈獲國務院批准,成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08年,武漢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已經達4340億元。

  2008年3月,時年53歲的苗圩卸任武漢市委書記,調任大部制改革試點的「標本」——新組建的工信部,任副部長、黨組副書記。苗圩在六位副部長中排名第二,是當時工信部最年輕的副部長,主抓節能減排、汽車等工作。

  隨後,工信部開始按照「三定」方案,領銜主管汽車行業,負責制定並組織實施汽車業的行業規劃、計劃和產業政策,擬訂行業技術規範和標準並組織實施;而此前汽車行業的另一主管部委——發改委,則保留了對汽車行業一些投資項目的審批權。至此,工信部順利接手了汽車的部分行業管理職能,並接管了汽車生產企業和產品公告的管理。

  「到工信部工作,苗圩可算是回歸到了本行,又回到了工業戰線。」張小虞評價說,「有企業管理的經驗,同時又有政府部門的經驗,一直身處業務部門的苗圩,最大的特點就是務實。」

  秉承這種務實的工作作風,苗圩對於中國工業的發展現狀有著清楚的認知,他並不主張所謂的「彎道超越」。他曾在11月末的「2010中國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高科技高峰論壇」上說,「雖然在過去的五年間我國的工業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工業粗放型的發展方式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轉變,資源消耗高,汙染排放大,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製約。」

  對於正處於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中國,苗圩認為,工業轉型升級和信息化發展,仍然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要利用高新技術和信息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要注意與傳統產業的改造與升級相結合;同時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大力推進工業節能減排」。

(責任編輯:寧利濤)

相關焦點

  • 工信部部長苗圩:5G應用是「二八律」分布
    9月20日下午,中國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工業通信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黃利斌、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聞庫也出席本次會議。
  • 苗圩:將來汽車造型可能都一樣但內部功能卻不一樣
    來源:新浪財經在1月16日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表示,汽車產業形態正在發生變化。「將來車的造型可能都是一樣的,但是裡面的實用功能卻不一樣,這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 2012中國大學傑出政界校友 清華政界英才最多
    中國校友會網編制完成的《2012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於2012年元月正式發布,這是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連續第10年發布中國大學排行榜。人,遙遙領先於其他大學。  報告顯示,在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調研的我國政界1400多名傑出的英才中,1952年(含)以後畢業於清華大學的政界英才人數最多,有49人,高居中國校友會網「2012中國大學傑出政界校友排行榜」榜首;北京大學有48人,位居第二,清華與北大堪稱中國政界英才的搖籃。
  • 工信部:將研究促進汽車消費政策建議
    【來源:經濟參考報】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30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解決汽車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工信部將積極配合相關部委,研究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政策建議,督促各地區加快出臺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
  • 苗圩這樣說
    「中國製造2025」落地有聲—苗圩部長接受《瞭望》新聞周刊專訪    作為中國製造強國建設三個十年「三步走」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描繪了中國製造由大到強的路徑,得到中央高層的高度重視。
  • 工信部修改新能源汽車積分計算公式的背後是什麼?
    6月22日,工信部發布關於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修正案》)的決定。《修正案》進一步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導向,通過對新能源單車積分核算方式的調整,弱化了純電動汽車續航裡程的要求,肯定了插電混動車和在新能源市場的地位,提高了對燃料電池汽車的技術要求,並通過逐年提高新能源積分比例和更加嚴苛的電耗核算標準,引導企業不斷提高發展質量。新能源汽車積分計算公式調整:從單一性能到整車優化 工信部對新能源汽車積分計算公式進行了修改。
  • 政策解讀:工信部修改新能源汽車積分計算公式的背後是什麼?
    政策解讀:工信部修改新能源汽車積分計算公式的背後是什麼? 2020-06-23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6月22日,工信部發布關於修改
  • 工信部徵求新能源汽車積分修正意見,燃料電池汽車積分上限為6分
    昨日,工信部發布關於《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修正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截止日期為2019年8月9日。工信部表示,為適應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需要,工信部會同相關部門決定對《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做了修改。主要修改內容一、修改了傳統能源乘用車適用範圍。二、更新了2021-2023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並修改了新能源汽車車型積分計算方法。
  • 智東西周報:汽車版微信Q2上線 華為起訴美國政府 史上最強GAN被...
    #新出行#1、威馬汽車完成30億C輪融資 百度領投3月8日消息,威馬汽車已完成30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百度集團領投,太行產業基金、線性資本等參與投資,融資將主要用於用戶體驗與技術研發。截至目前,威馬汽車累計融資金額已近230億元人民幣,本輪融資後,威馬汽車的估值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
  •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已完成從0到1的蛻變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已完成從0到1的蛻變 高工鋰電 發表於 2020-12-03 15:41:54 經歷了10年的起伏波瀾,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完成了從0到1的蛻變,正在進入全面市場化的轉折點
  • 工信部發布車聯網無限電專用頻率,助力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工信部發布車聯網無限電專用頻率,助力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李倩 發表於 2018-11-20 10:34:35 1.2018中國智能車挑戰賽在常熟成功舉行
  •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辛國斌主持召開電動汽車低溫使用問題研討會...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辛國斌主持召開電動汽車低溫使用問題研討會;辛國斌強調,一要高度重視。電動汽車低溫使用問題關乎廣大消費者的切身利益,要本著「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出發點,高度重視,認真解決,汽車企業要加強售後服務,及時解決用戶訴求,行業機構要加強科普宣傳,引導消費者正確使用。二要出實招解決問題。
  • 哈雷純電摩託完成21000公裡挑戰
    在2020年的北京車展,小鵬汽車推出全新的電池租賃服務,該服務區別於全款購車、分期購車方案,能夠降低客戶的購車門檻。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幾個月,蔚來汽車在北京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BaaS(BatteryasaService)蔚來電池租用服務。那麼具體的收費規則,用戶需要每個月支付980元的電池租用服務費(非服務無憂的用戶,另外每個月交80元的服務費用)。目前這個電池租用費用是指70kWh的電池,如果需要租用100kW的電池,可以選擇按月升級的靈活方案。
  • 工業經濟運行回歸正常軌道
    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二季度以來我國工業經濟穩步回升,初步判斷經濟運行已經回歸正常軌道,疫情對我國工業經濟的影響總體可控。 在7月23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二季度以來我國工業經濟穩步回升,初步判斷經濟運行已經回歸正常軌道。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5月份、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9%、4.4%和4.8%。
  • 電動汽車補貼終落地,毒藥還是救命藥?特斯拉漲價,支持蔚來
    這是「汽車人參考」的第210篇原創文章歡迎點擊上方藍字汽車人參考關注我們千呼萬喚始出來,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終於落地!而且一下延長到了2022年。是「毒藥」,但得先成為「救命藥」新能源汽車或者電動汽車補貼從2009年算起,按照原先的計劃,實施十年的政策到今年年底應該退出歷史舞臺。
  • 俄羅斯西伯利亞化學聯合公司已完成升華裝置(M2079)的退役工作
    該公司5月18日表示,已完成升華裝置(M2079)的退役工作,該升華裝置用於處理高濃縮鈾氧化物。這項工作是聯邦目標計劃「確保2016-2020年以及直到2030年的核與輻射安全」的一部分。M2079裝置是1996年在升華裝置建造的,是俄美核裁軍協議的一部分,該協議涉及將高濃鈾(HEU)轉化為低濃鈾(LEU)。在該設施中,通過氟化高濃鈾氧化物獲得六氟化鈾。
  •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將從五方面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16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工信部將從實施強鏈補鏈行動、加快核心技術攻關等5個方面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於1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召開。
  • 親情和解,愛情升華,《回到被愛的每一天》跨越時空回歸生活本身
    的確,大城市聚集效應帶來的各種資源,成為實現夢想的首要條件,這也是很多年輕人在完成學業之後不約而同地流向大城市的原因之一。這裡的世界充滿繁華和喧囂,也承載了他們的夢想憧憬。然而,巨大的工作競爭壓力還有高昂的生活成本,讓他們不得不停下追逐夢想的腳步,並逐漸迷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