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沒意識到,中澳的這次摩擦將完成一次歷史性的轉折,中西心態將實現逆轉。
澳大利亞可以代表西方典型的對華態度,那就是一種貌似禮賢下士的心態。而中國自近代以來對西方就是一種仰視和學習的姿態。原因嘛,當然就是實力上的差距。所以,當實力發生逆轉,而且差距還越拉越大時,以往的心態就失去了基礎,平衡被打破。
禮賢下士者當然以上士自居,但當上士失去了仰仗的資本,變得越來越多要依靠下士時,這是一種怎樣的心情?焦躁而多疑,總感覺自己失去了尊嚴。這哪是什麼尊嚴,說白了,就是放不下架子。只要架子一天不放下,那就是一天的累贅和負擔,久而久之就一定會生出事端。所以中澳的這次摩擦是一種必然。可以說,這是澳大利亞多年「憋屈」中所醞釀出來的情緒的一次大爆發。
當你沒有那個實力時發脾氣,那就叫耍性子,那是一定不能慣著的,該給的教訓一定要給。得到教訓後的澳大利亞會學乖嗎?那是當然的,不過乖的程度要看心態是否調整到位。
從莫裡森一口一個民主國家地自我標榜可以反映出,那就是其意識形態的高地。當你有那個實力時,你可以強求他人接受,但當你沒有那個能力時,就得學會妥協。怎麼妥協?你可以堅持自己的意識形態,但不能排斥其他的,也就是說,學會平等。
學會平等將是澳大利亞在這次摩擦過後必然的結果。所謂的平等,就是放下自以為是的價值觀,學會尊重他人的制度,文化和習慣。這對一直以來禮賢下士慣了的西方人,尤其是白澳來說,滋味並不好受。
那這次摩擦對國人的心態有什麼影響呢?不能說徹底,但很大程度上扭轉了對西方的心態。由過去的弱勢轉成均勢,並向強勢演進。這裡要說明下,中國強勢的表現與西方是不同的,那不是一種咄咄逼人的態勢,而是一種更自信而從容的心態。
對澳大利亞的教訓就是一次以儆效尤,西方對華的態度不得不摒棄以往的那種高姿態,學會真正意義上的平等相處。當然這還需要一個適應過程,但現實就是,你就是裝也得裝出來。
今後事態會如何呢?西方國家自然會不甘心,但就算美國,也無法靠一己之力去硬撞中國,隨著川普的下臺,極限施壓中國徹底失敗。西方一定會走向抱團去頂中國。但這個團內部是有很大間隙的。誰都有自己的打算,最終都必須學會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