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teboard電動水翼衝浪板背後的碳纖維和玻璃纖維3D列印技術

2020-11-23 東方網

Fliteboard電動水翼衝浪板背後的碳纖維和玻璃纖維3D列印技術

2018-07-13 21:19 來源: 3D科學谷

Fliteboard正在迅速成為最新水陸運動中的市場領導者,eFoil電動水翼衝浪板採用安靜的低噪電動機,允許車手以高達每小時40公裡的速度在水面上飛行,每次充電的距離可達25公裡。專門設計的鋁翼系統將電路板和騎車人抬起,從而實現近乎無摩擦的騎行,Fliteboard安靜、無排放、高度吸引人。它正迅速成為世界各地水上運動愛好者和豪華遊艇業主必備的水上設備。

FliteboardeFoil是在創始人兼執行長DavidTrewern的領導下在澳大利亞設計,開發和製造的,這是一家創新公司的創新產品,不過這其中所應用的3D列印技術卻並為眾人所知。

尺寸公差與尺寸穩定性

Fliteboard在過去12個月內專門使用MarkforgedOnyxPro3D印表機。

圖片:Fliteboard的MarkforgedEiger3D內容庫

MarkforgedOnyx能夠使用堅固的碳纖維增強尼龍材料進行3D列印,並且如果需要,還可以使用連續的玻璃纖維束來提供額外的強度增強,此外3D科學谷了解到Fliteboard對MarkforgedOnyx可實現的尺寸公差和尺寸穩定性印象深刻,他們在關鍵密封中使用大O形圈的3D列印零件用於耦合關鍵部件,包括電動機和齒輪箱。

使用3D列印技術為Fliteboard節約了時間和金錢–否則需要使用金屬或昂貴的複合材料來製造零件,不僅成本高,而且交貨時間長。總之,Fliteboard的MarkforgedEiger軟體庫中有100多個獨特的部件經過3D列印,測試,改進和使用。當然並非是所有的零件都是3D列印的,3D科學谷了解到Fliteboard的其他應用包括機加工鋁,機加工塑料,注塑塑料或注塑複合材料。

MarkforgedOnyxPro的應用主要包括:

1.快速原型和測試配件,具有非常高品質的表面。這些部件已用於拍攝,測試和展覽目的。

2.創造功能強大的工作部件,堅固、靈活,適合用於惡劣的海洋環境中。

3.使用連續玻璃纖維增強塑料來製造堅固而堅硬的部件,包括承受很大扭矩的工作螺旋槳(用於10HP等效電機驅動)。

3D科學谷Review

作為來自麻省理工畢業生的創業公司Markforged一直致力於簡化3D列印的製造流程,Markforged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通過其3D印表機和配套的纖維複合材料可以製造出堅硬、耐高溫的零部件。

Markforged是一家不斷創新的企業,2016年,Markforged公司推出了MarkTwo的下一代產品-MarkX3D印表機,該設備同樣集成了Markforged專有的連續纖維絲(CFF)3D列印技術,可列印的材料包括Markforged公司的Nylon和Onyx等塑料材料,以及纖維增強材料——碳纖維、玻璃纖維、芳綸纖維等。該設備可應用在汽車、機器人、假肢和運動器材等行業。

在3D科學谷看來,Markforged在Fliteboard的電動水翼衝浪板製造方面的應用正是高性能複合塑料材料替代金屬的又一例證。增強型高性能材料正在藉助3D列印技術揭開全新的商業應用價值。

查看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這款電動水翼衝浪板無浪也能衝
    電動水翼船隻如 eDorado 和 Quadrofoil 在今年第二季度推出之後,電動水翼產品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由於此前的電動水翼船隻並沒有任何商業化打算,這就讓不少冒險者感到非常遺憾,不過 Jetfoiler 公司推出的電動水翼衝浪板 eFoil 就有推向市場的打算。
  • 碳纖維3D列印領域的企業和技術
    增強材料的範圍從碳纖維和玻璃纖維到聚酯,聚乙烯醇,PLA甚至絲綢和棉花。由於粉末在最初沉積時不會熔化,因此基質材料的種類可能比其他3D列印過程寬得多。目前,該公司已演示了PEEK和Nylon 12的用法,但正在開發一種用於CBAM的彈性體以及其他材料。
  • 碳纖維材料與玻璃纖維材料比,哪個好?
    江蘇博實科技:碳纖維和玻璃纖維都屬於新材料中的無機非金屬材料,都能作為複合材料中的增強材料。常會有人將這兩種材料進行比較,今天博實帶大家來分析一下兩者各有什麼優缺點。 什麼是碳纖維?玻璃纖維通常用作複合材料中的增強材料,電絕緣材料和絕熱保溫材料,電路基板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
  • 【聚焦3D列印】MarkForged發布更強韌的玻璃纖維3D列印線材
    除了強度高之外,玻璃纖維還非常輕巧有彈性——難怪製造商們都這麼喜歡它。不過,直到最近,玻璃纖維都不是我們看到的諸多3D列印材料的一種——在很長一段時間裡,3D印表機無法列印複合材料。如今,這一情況隨著Impossible Objects和MarkForged公司出現在市場上而有所改變。
  • 碳纖維3D印表機問世 和塑料玩具說再見
    有著多年賽車部件設計和加工經歷的Greg Mark帶領他的團隊,研製出一款使用碳纖維做列印耗材的桌面3D印表機,有望讓桌面用戶從此與「塑料玩具」說再見。不再像過去的桌面3D印表機列印模型,這款機型可以直接列印部件和工具。眾所周知,碳纖維聚合物具有高強度、高剛度、質量輕的特點,Greg Mark的團隊過去正是使用碳纖維材料為賽車設計和製作尾翼支撐結構。現在,他們把碳纖維材料與3D列印結合起來,有可能為桌面3D列印應用帶來新的機遇。
  • 一文看懂連續纖維複合材料的3D列印現狀
    9T Labs:這是一家位於瑞士的公司,其開發的兩步Red系列技術包括用於鋪層的構建模塊和用於整合碳纖維增強PEKK(聚醚酮酮)和PA12(聚醯胺)材料的Fusion熔化模塊。更多信息,請參考3D科學谷之前發布的《連續碳纖維複合材料3D列印在智能自感應零件中的應用潛力》Desktop Metal:通過機器人工具更換器在FFF和μAFP(微型AFP)沉積頭之間切換。其LT型號可以列印碳(CF)或玻璃纖維(GF)以及尼龍PA6,而其HT型號可以列印PEEK和PEKK,該公司同時生產臺式和工業3D印表機。
  • 2020年複合材料行業狀態報告(1)——玻璃纖維市場和碳纖維市場
    美國《複合材料製造》雜誌報導發布了年度行業狀態報告,引用了6位行業專家對行業內重要材料和市場的關注。由於報告篇幅過長,我們採取分期推送的形式,今天為大家呈現玻璃纖維市場和碳纖維市場的情況。( 文中數據系原文所載,僅供參考。)
  • 3D列印玻璃纖維摩託艇
    3D列印玻璃纖維摩託艇   10月初在義大利舉行的熱那亞遊艇展上,義大利一家初創公司正式推出了全球第一艘3D列印玻璃纖維摩託艇。
  • 3D列印金屬基複合材料-含碳纖維的液態金屬
    一項發表在《機械工程學報》的研究記錄了一個研究小組為結合金屬和增強纖維的不同性能而採用的3D列印MMC的方法。來自陝西省快速製造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將錫鉛與碳纖維結合起來,一方面探索利用鉛的輻射屏蔽性能,另一方面利用碳纖維強度的可能性。同時,這項研究試圖展示鉛的3D列印能力,以前由於鉛的潤溼性(液態時無法粘在固體表面)而很難實現。
  • 碳纖維3D印表機原理詳解以及行業應用分享
    碳纖維3D列印可能是繼金屬3D列印之後第二個最受追捧的增材製造技術。有賴於增材製造領域的最新發展,人們終於實現能夠使用各種難以捉摸的材料進行列印的現實。然而,並非所有碳纖維3D印表機都是相同的——一些機器使用微觀短切纖維來增強傳統的熱塑性塑料,而另一些機器使用鋪設在熱塑性基體(通常填充有短切纖維)內部的連續纖維來在零件內部創建"骨架"。
  • 12米長的超大尺寸3D印表機,是如何列印汽車和船舶的?
    全球第一輛3D列印電動汽車、3D列印智能巴士Olli,都是Local Motors公司研發的。▲世界首輛採用3D列印技術打造的電動汽車「Strati」(左)以及3D列印智能巴士Olli(右)近日,Local Motors公司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複合材料3D印表機的安裝工作,用於生產3D列印智能巴士Olli。
  • 中國首款碳纖維3D列印耗材力學性能評測
    新型線材可用於許多方面,它的剛性、尺寸穩定性和耐熱性使其非常適於列印無人機、航空航天和汽車零部件的原型對象。據官方介紹,該材料擁有極高的「彎曲模量」,其剛性是PLA的兩倍以上,但又不是非常脆。而且它還具有非常高的熔體強度、很高的熔體粘度,良好的尺寸精度和穩定性。為了驗證碳纖維3D列印耗材的物理特性,我們對碳纖維(簡稱CF)和PLA/ABS對比測試。
  • Polymaker為連續纖維3D列印技術廠商Anisoprint開發兩款新工程材料
    連續纖維3D列印技術廠商Anisoprint近期發布了兩款由Polymaker開發出的3D列印材料- CFC PA和Smooth PA。Anisoprint將其核心的複合纖維共擠出技術(Composite Fiber Co-extrusion)應用到其桌面級機器COMPOSER上。該技術可以將連續纖維(碳纖維或玄武巖纖維)和熱塑性材料在同一列印頭擠出,製造出高強度低重量的複合材料列印件。
  • 美國LLNL對外宣布3D列印可涉足航空級碳纖維複合材料
    的航空級碳纖維複合材料,為在航空領域應用這種更好控制和更易優化的輕質、高強度材料奠定了基礎。  2月28日,該研究成果在《NatureScientificReports》上發表,凸顯出碳纖維微擠出3D列印技術發展的重大進步。碳纖維複合油墨從定製的直接油墨書寫(DIW)3D印表機中擠出,最終構成火箭噴嘴的一部分。
  • 3D列印迄今最大的船體模具
    最新機型可3d列印51英尺長的遊艇船體模具的部件,這證明了該技術足以列印大型船隻。這並不是他們第一次涉足遊艇行業——2017年,他們列印一了套陰模,用來生產幾款小型船體。儘管這種技術存在局限性,但對於製造更大的部件來說,它仍然是高效的,如果我們回到遊艇行業,你可能還記得"Mambo",全球第一艘用玻璃纖維3D列印的快艇。至於Thermwood,它將新機器與組裝階段結合在一起,使其能夠製造出長達51英尺的部件。
  • 美國開發出3D列印環氧樹脂碳纖維複合材料
    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相關人員表示,這些材料將用於航空航天領域結構件的3D列印,可以為士兵快速製造高強度複合材料零件和固定裝置,將可能是戰場按需製造和加速武器系統開發的重要資產。標準的環氧樹脂/碳纖維複合材料通過層壓用環氧樹脂浸漬的碳纖維薄片製成,然後要在熱壓罐中固化數小時。該團隊認為,在製造複雜零件時,用於製造這種材料的薄片是個難題。
  • 馬裡蘭大學為碳纖維3D列印開發的了新一代3D印表機噴嘴
    在研究者馬裡蘭大學(UMD)現已研發致力於解決3D列印纖維複合材料的特定形式的形狀變化的3D印表機噴頭。噴嘴能夠可以能夠更改諸如此類碳纖維的材料中的短纖維的取向的形式變形,便於改進諸如此類強度或導電性的特性。
  • Anisoprint近期發布了兩款由Polymaker開發出的3D列印材料
    打開APP Anisoprint近期發布了兩款由Polymaker開發出的3D列印材料 南極熊3d列印 發表於 2020-12-01 11:41:06
  • 3D列印:帶你讀懂3D列印尼龍材料
    尼龍材料最大的優勢在於它適用於多種不同的列印方法。1)熔融沉積成型(FDM)這是最常用的列印方法之一,會使用尼龍絲進行列印。通過FDM技術,很容易就能列印出原型,但因尼龍較易受潮相對較難做出光滑的成品。為了獲得更好的效果,可在使用前先進行乾燥從而降低溼度。
  • 3D列印椒鹽卷餅!咦?怎麼是玻璃做的?
    圖片來源:123RF其實,這是用來展示新技術的。這個「玻璃卷餅」是用一種新型的3D列印技術做的哦!研究者們剛剛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這種新的3D列印技術。3D列印已經發展了好久了,想自己整個3D列印玩玩也不是難事。但是,列印玻璃一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之前雖然也有過一些玻璃3D列印的設備,但精度什麼的卻不盡如人意。現在,這種新的技術能夠做出更精準、更透明的3D列印玻璃器件了。為了炫耀這一點(誤),研究者們列印了玻璃椒鹽卷餅,給大家展示。還有玻璃的小城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