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一1 C—12 N一14 O一16 Cl一35.5 Ca一40
第Ⅰ卷(客觀題 共20分)
1.下列變化屬於化學變化的是( )
A.礦石粉碎 B.冰雪融化 C.酒精燃燒 D.汽油揮發
2.下列實驗現象描述不正確的是( )
A.細鐵絲在氧氣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B.一氧化碳燃燒產生藍色火焰
C.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無色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色
D.白磷在空氣中自燃產生大量白煙
3.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4.鈉原子結構示意圖如下圖所示,有關鈉原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
B.質子數為11
C.最外層電子數為1
D.核外有3個電子層
5.日常生活中,與肥皂水作用容易起泡沫的是( )
A.長江水 B.礦泉水
C.煮沸的水 D.含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6.油漆的一種重要成分苯 C6H6是一種常見的化學溶劑,點燃時會產生濃烈的黑煙,其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C6H6+XO2=點燃=12CO2+6H2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X的數值是( )
A. 6 B.9
C.12 D.15
7.下列物質的化學式書寫正確的是( )
A.碳酸鈉NaCO3 B.氫氧化鈉Na(OH)2
C.三氧化二鐵3O2Fe D.碳酸H2CO3
8.次氯酸(HClO)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HClO中氯元素化合價為( )
A.-1 B.+ 1 C.+ 2 D.+ 5
9.餐廳的服務員用蓋子熄滅酒精爐,該滅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
A.隔絕空氣 B.降低溫度
C.清除可燃物 D.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10.下列推理不正確的是( )
①燃燒過程中伴隨著發光放熱,所以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一定是燃燒
②分子可以構成物質,所以物質一定是由分子構成的
③單質只含一種元素,所以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④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所以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一定是物理變化
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A.①②③⑤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⑤
第Ⅱ卷(主觀題 共40分)
11.(4分)試選用:A.金剛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食鹽、E.石墨、F.甲烷、G.活性炭,填寫下列空白(填序號字母)
(1)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是__________;
(2)用作刻劃玻璃的是__________;
(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4)引起酸雨的主要氣體是__________。
12.(1)(5分)用化學符號表示:
①3個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
②兩個銅原子__________;
③碳酸鈣中鈣元素呈正二價__________。
④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
⑤氯離子__________;
(2)(6分)水是生命之源,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①淨水器常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性。
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殺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__。
②電解水的裝置如右圖所示,試管B中的氣體是__________,通過此實驗證明水是由 組成的,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
13.(6分)下圖中表示中學幾種常見的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E、G為黑色的粉末,C為無色液體,H為紫紅色固體。(部分條件省略)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
(2)CO2通入D澄清溶液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6分)某學習小組圍繞「氣體實驗室製取」進行了研討。請你參與完成下面的問題。
(1)原理分析:實驗室製取CO2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不用Na2CO3與鹽酸反應製取CO2的原因是__________。
(2)發生裝置:圖①裝置中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實驗室常用無水醋酸鈉固體與鹼石灰在加熱的情況下制CH4,應選圖__________(填序號)發生裝置。
(3)收集裝置:實驗室收集NH3(極易溶於水)應採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收集有毒氣體SO2時,常採用③收集裝置,氣體應從__________(填字母)端通入。
15.(7分)達州盛產天然氣,有「中國氣都」之稱的美譽。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甲烷燃燒的產物產生了興趣,請你參與:
【提出問題】:甲烷燃燒後生成哪些物質?
【查閱資料】:含碳元素的物質完全燃燒生成CO2,不完全燃燒生成CO;無水CuSO4遇水變藍。
【猜想與假設】:
甲 CO2 H2O ; 乙 CO H2O;
丙 NH3 CO2 H2O; 丁 CO2 CO H2O 。
你認為__________同學的猜想是錯誤的,理由是__________ 。
【實驗探究】: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與假設,將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燒的產物依次通過下列裝置:
1.A、B裝置的順序能否顛倒?(填「能"或「否」)__________。
2.實驗中觀察到A中無水CuSO4變藍,B、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色粉末變成黑色,由此推斷__________同學猜想成立。
3.請寫出C中紅色粉末變成黑色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
【反思與交流】:
為避免有毒的CO汙染環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質燃燒必須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__。
D裝置後添加一大氣球的原因是:__________。
16. (6分)黃石市華新水泥廠化驗室,為了測定某礦山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取石灰石樣品與足量稀鹽酸在燒杯中反應(假設石灰石樣品中雜質不與稀鹽酸反應也不溶於水。)有關實驗數據如下表:
(1)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可知,反應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__________g。
(2)求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__________。
化學期末試卷參考答案
11.(4分)
(1)B、F
(2)A
(3)F
(4)C
12.(1)(5分)
① 3CO2;
② 2Cu;
③
;
④Al2O3;
⑤Cl–
(2)(6分)
①吸附性 煮沸
②O2或氧氣 H、O元素或氫氧元素
13.(6分)
(1)A.CaCO3 C.H2O D.Ca(OH)2 E.C F.CO
(2)CO2+Ca(OH)2 == CaCO3↓+H2O
14.(6分)
(1) CaCO3+2HCl === CaCl2+H2O+CO2↑
反應速率過快,不便於收集氣體
(2)錐形瓶、②
(3)向下排空氣法收集、C
15.(7分)
丙、不遵守元素守恆(或其它合理答案)
高溫
(1)否
(2)丁
(3)3CO+Fe2O3 ==== 2Fe+3CO2
與足量的氧氣充分接觸
防止汙染空氣
16.(6分)
(1)4.4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