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與美國華盛頓大學校長科斯擊掌慶祝GIX學院成立。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全球創新學院啟動儀式上致辭
文章來源:賽先生(微信號 iscientists)
在中美最繁忙的航線上,「翡翠之城」西雅圖無疑是美國西北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樞紐之一。
6月17日,當清華大學校長邱勇一行乘坐的航班盤旋著準備降落西雅圖塔科馬國際機場時,美麗的普吉特灣 (Puget Sound)映入眼帘。雖然是第一次訪問西雅圖,但一種開闢新徑的使命感,為邱勇的這次旅行染上了特殊的色彩。
十餘個小時之後,當地時間2015年6月18日,清華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和微軟公司合作創建的全球創新學院(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 institute,簡稱GIX學院)在西雅圖正式宣布啟動。
這是中國高校第一次到美國辦學,也標誌著中國高校在美國設立的第一個實體校區和綜合性教育科研平臺正式建立。
至此,自今年3月上任校長以來,邱勇傾力主抓的國際化發展戰略落下了至為關鍵的一子。中外媒體報導稱,這是清華大學的一小步,中國高等教育進程中的一大步。
「走出去」的清華園
「總在倒時差,也就是從美國臨走前的那個晚上睡了一覺」。6月25日,剛剛返回北京一天、還沒有倒過時差來的邱勇,接受了《賽先生》的專訪。
此次邱勇訪美5天,被稱為最「拼」的一次校長出訪,人送外號「清華邱旋風」。他在4天裡輾轉北京、西雅圖、舊金山、匹茲堡、休斯敦等城市,其間連續熬了3個通宵。北京時間6月24日凌晨5時抵京,邱勇直奔清華園工字廳的辦公室。
美國當地時間6月17日,剛剛抵達美國的邱勇經歷了第一個西雅圖不眠夜,凌晨4時還在改稿子。
數小時後,在GIX學院啟動儀式上,邱勇面對美國華盛頓州官員、高等教育界和企業界領袖,坦然用一口稍帶川味的英語致辭:
Today we are all excited. On such an important occasion,there should be someone who speaks Mandarin. I think I'm the person.
(今天大家都很激動。在如此重要的時刻和場合,應該有人說中文。我想,我就是那個人。)
隨後,邱勇用普通話分享了自己第一次來到大西雅圖地區的感受。他頗為自豪地說起,除了電影《西雅圖不眠夜》(Sleepless in Seattle)和美劇《實習醫生格蕾》(Grey's Anatomy)之外,清華的學生從今天起,有了關注和熱愛這個都市的又一個理由——全球創新學院(GIX)。
GIX學院被視為「走出去」的清華園。「這是中國大學首次在美國擁有了一個實體立足點」,在公開宣布GIX學院成立的消息之前,華盛頓大學校長科斯(Ana Mari Cauce)博士就曾在接受採訪時說,「這是一件大事。」
清華大學為此作了精心而充分的準備。6月上旬,在宣布創建GIX學院前的最後準備階段,清華大學副校長兼教務長楊斌率團訪問了華盛頓大學,其間參觀了包括帕特爾(Shwetak Patel)教授泛在計算實驗室(Ubicomplab)在內的一些在研項目,了解華盛頓大學學生正在研發的移動技術,以及在通訊、診斷學、安全領域突破壁壘繼而取得的突破性創新。
在清華代表團此次訪問之前,華盛頓大學代表團一行也曾前來北京參觀清華大學,對清華大學作為一所研究領域廣泛、極具競爭力的高水平大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諸多外媒樂於在報導中形象地用「中國的MIT(麻省理工學院)」來介紹清華大學。
GIX學院將由微軟公司出資4000萬美元作為啟動資金,以西雅圖地區的全新設施為基礎,開闢建立新的獨立校區。其落戶的西雅圖東部貝爾維尤,毗鄰大西雅圖地區多個科技走廊,距離華盛頓大學校園僅10英裡(16公裡)。一流的教學設施內將設有計算和設計實驗室、原型設計區,以及協作和演示區。
「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會流傳百世,偉大的城市和偉大的大學。這是我所參與的項目中,唯一一個從計劃之初就放眼於一百年之後的。」微軟總法律顧問、執行副總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在當天的啟動儀式上說道,「這個項目需要微軟內部通力合作,得到我們最具前瞻性眼光的研究人員,以及在財務與基礎設施方面有深厚經驗的員工的充分支持和參與。我希望100年後,人們回望歷史,會認為這是重要的一天。」
據悉,GIX學院的首個學位課程計劃於2016年秋季開課。這是一個碩士研究生學位項目(籌建),首批招生人數為30至35人。依託該學院,兩校將在全球範圍內聯合招生、聯合培養、聯合授予學位,在跨專業融合及創新領域開展全方位教學和研究。到2025年,GIX學院預計在校學生達到3000人。
未來,GIX學院的合作夥伴隊伍也會不斷壯大。華盛頓大學校長科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們積極擁抱一切已知與未知,包括與其它大學的合作。更多企業和非營利機構將會加入GIX學院,協助尋找、確定關鍵的研究需求,並提供指導。」
據了解,GIX學院將邀請全球大學和企業的優秀學者、研發人員參與,同時開設中英文課程,搭建具有多元文化優勢的開放性教育和科研平臺,培養全球經濟發展和科研創新急需的綜合人才,為中西文化融合互補、高端合作探索新模式。
此次帶著校園「走出去」,是自去年清華大學綜合改革方案獲批後,繼蘇世民書院、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等國際化戰略舉措推出後的又一個重要戰略部署,是清華國際化戰略布局中裡程碑式的一步,也是邱勇眼中一個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擁有的視野。「衡量一個大學是不是世界一流、全球化水平怎麼樣,要看它能不能立足中國、放眼全球。既能講好中國故事,又能理解全球故事,是一所大學必備的素質。」邱勇說。
「GIX學院的建立,表明清華大學在推動國際化辦學方面達到了一個新的層次;這也反映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高等教育各類資源融合辦學的新趨勢,當然也體現了中國高等教育走出去的自信。」邱勇對《賽先生》表示。
創新將成為至高法則
西雅圖是美國華盛頓州的一座港口城市,也是美國西北區太平洋沿岸最大的城市,是離中國大陸相對最近的美國大城市。
坐擁亞馬遜、微軟、波音等高科技公司的西雅圖,在信息技術、航空航天、生物科技等領域輕鬆躋身美國一流科技中心。
然而,當地只有華盛頓大學一所世界頂尖的著名學府。高等教育的薄弱環節令當地社區感到不安。「我們早就意識到,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們相對處於劣勢」,布拉德·史密斯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
GIX學院的到來,令西雅圖充滿期待。華盛頓大學校長科斯對媒體解釋說:「在源源不斷地吸引著開拓者、奮鬥者以及創造者的這片土地上,這種頗具前瞻性的高等教育模式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華盛頓州州長英斯利(Jay Inslee)說:「普吉特灣地區,是全球精英就尋求全球性挑戰的科學和技術解決方案展開合作的完美之地。GIX學院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突破性想法,將為華盛頓、中國以及其它地區人民創造新的機會。」
應對全球維度的挑戰,對於創新人才的渴求也是全球性的。「對於國際化高速發展的中國而言,培養具有全球化視野和創業精神的人才,對探索解決全人類面對的挑戰而言至關重要。」邱勇告訴《賽先生》。
此次清華大學打破中外合作辦學「請進來」為主的格局,首次「走出去」赴美辦學,與美國高等教育界和商業界領袖聯合建立GIX學院,讓人對其未來充滿想像。
「全球化對交叉、創新、異質性人才的呼喚日盛。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實踐,打破以往中國高校中專業壁壘森嚴的格局,探索出一條可行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邱勇表示。
就在此前不久的4月15日,清華大學新任校長邱勇發出倡議,並於6月11日正式成立「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旨在呼應「創新創業教育」這一21世紀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為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急需人才。
邱勇本人正是一位積極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在創新轉化方面卓有成就。就任清華大學校長之前,邱勇曾經打破中國高校傳統上以學科為中心組織隊伍的模式,以研發項目目標為中心,組織了一支複合背景的研究團隊。1997年,他領導的OLED項目組與企業合作,聘用社會各方面人才,引入企業的項目管理辦法,最終依靠自主創新實現了中國OLED技術的產業化,其產品出貨量居全球第二,中國第一,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50%,並獲得過2011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按照規劃,GIX學院將重點針對戰略性創新領域開展教育和研究,涉及領域包括互聯設備、智能城市、移動醫療、清潔能源等。GIX學院提倡融合創新,兩校將分別選拔優秀師資任教,並依託「多方師資聯合聘用制度」吸引全球優秀教師。值得一提的是,學院不設任何院系架構,全部採用項目學習的教學理念授課,學生在完成相應學分後,同時獲得由清華大學、華盛頓大學兩校相應的學位。
在此培養模式下,跨學科、跨文化、實戰、創新領域、產學研融合等將成為未來學院辦學的鮮明方向。
「GIX學院將為學生帶來無限機遇,這一點是當今任何大學都無法做到的。」華盛頓大學校長科斯對美國媒體表示,「匯聚來自不同領域的學生、教師、專業人員、行業領袖和企業家,將有助於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更好地培養具有創新熱情和敏捷思維的新一代未來領導者。」
「與過去相比,現在的基礎科學從研究到應用的時間被大大縮短。通過這種優質教育與前沿產業的緊密結合,我們希望能向全世界輸送更多了解全球、理解中國的科技領袖與企業精英的後備人才。」邱勇對GIX學院充滿期待。
迎接全球挑戰
「好的大學將持續對周圍的世界產生影響;GIX學院是對未來的承諾。我們致力於GIX學院的承諾在我們的信念中已根深蒂固。我們的信念是,技術可以讓人們實現更多成就,並有助於解決世界最大的挑戰。」微軟執行長塞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GIX學院成立儀式上表示。
「她的名字恰如其分,這是一個全球創新的故事。」邱勇告訴《賽先生》,「在環境、資源、健康、發展等全球性挑戰面前,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清華大學應該作出自己的回應」。
無疑,GIX學院的成立將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的重要裡程碑,也見證了中國大學越來越自信、開放和積極探索國際化合作的新氣象。
在休斯敦當地時間6月20日舉行的中美大學校長論壇上,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特意提到了剛剛成立的GIX學院,並寄語中美大學攜手開創高等教育新局面,為中美關係注入新動力。
邱勇在回應劉延東講話的演講中談到,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高等教育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舉例說,著名歷史學家、哈佛大學教授威廉·柯比於2014年在《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刊》發表《中國世紀?高等教育的挑戰》一文,該文以清華大學100多年的發展與歷程為例介紹了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並評價道,「在質量和規模兩方面,中國都已是全世界高等教育發展最迅速的地方」。
邱勇在演講中向美國同行介紹說,清華大學正在全力推進綜合改革,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學校開始全面推廣人事制度改革,實施tenure track(非升即走的終身教授晉升機制)制度,聘用高水平教師隊伍;正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擴大通識教育範圍,推動創新創業教育,並積極開展跨學科研究。
「中國大學的發展必將為中美兩國大學之間的合作帶來更多的機會。」邱勇強調。
在此次中美大學校長論壇關於應對能源與氣候變化問題的主題演講中,邱勇特別提到清華大學發揮多學科優勢,攻克第四代核反應堆——高溫氣冷堆的技術難關,以及研製智能電網自動電壓控制系統,實現能源技術領先突破的重要意義。他還回顧了中美兩國大學在能源與氣候變化領域開展的合作項目,提出「中美大學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未來應探索和發展新的合作模式」。
GIX學院無疑是這一新的探索的一部分,邱勇告訴《賽先生》,6月18日在西雅圖,兩國代表還提出了一個新的項目「2+2」,即「兩校加兩地」——清華大學,華盛頓大學,以及中國的四川省和美國的華盛頓州。環保和能源的研究一定要落地的,「這些問題不是大學能夠單獨解決的」,邱勇說。而「2+2」項目引入兩國地方政府的實質性參與,四方將共同整合資源,應對解決能源和氣候變化的技術難題,加快技術應用。
邱勇在演講中指出,解決複雜的能源與氣候變化問題,需要各方大學通力合作並不斷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但更重要的是行動。「清華的校風是』行勝於言』」,他呼籲中美大學校長把探索形成的共識付諸行動,共同解決人類面對的問題。
「這次在美國成立的GIX學院,以及即將啟動的』2+2』項目,是清華大學跨越國家界限,整合全球資源,開展交叉學科融合創新教育和研究的一種新的探索和嘗試」,邱勇最後對《賽先生》表示,「這是一所一流大學可以為世界文明發展作出直接貢獻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