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伴隨著熟悉的上課鈴聲,一堂由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講授的「形勢與政策」課在新清華學堂如期開講。邱勇以「自強成就卓越,創新塑造未來」為題,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精彩紛呈的專題課,這也是「清華大學時事大講堂·十九屆五中全會系列學習講座」之一。
邱勇講話
邱勇指出,當前國家發展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自強」與「創新」。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綿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斷的燦爛文明,中華民族向來就有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清華大學有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作中流之底柱」體現了清華人的擔當和責任。創新意味著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意味著要有企業家精神,經濟因為創新而得以發展。創新也是「九死一生」的事,我們要有「九死一生猶未悔」的決心,矢志不移推進自主創新。
邱勇指出,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等大趨勢使人類的命運緊密相連,同時世界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正在增加,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威脅使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受到了衝擊。21世紀的兩大特徵是創新和全球化。全球科技創新空前活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為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與此同時,美國已經開啟戰略競爭的對華政策,中美競爭的實質就是科技競爭,在某些領域美國精準瞄準我國的技術短板。我們要抓住機遇、肩負使命、直面挑戰,努力為國家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隨後,邱勇就我國科技創新領域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等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解讀了我國在關鍵和新興技術領域、卡脖子技術、基礎研究等方面的挑戰和問題。他指出,科技始終處於快速發展之中,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科技創新,著眼未來,解決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問題。
邱勇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國際國內形勢作出重要判斷,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五中全會把創新放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清華大學也處於最好的發展時期,清華人要樹立更高遠的目標,努力做最活躍、最有貢獻度的創新實踐者,努力為國家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邱勇強調,國家需要建立高效的創新體系。大學和企業是創新的雙引擎,是人類社會繁榮發展的動力源泉。企業是創新主體,企業家創新活動是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的關鍵。大學在創新方面具有獨特的人才優勢、基礎研究優勢和學科優勢,要構建大學的創新體系,開展有長遠意義的基礎研究;打破剛性的學科界面,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建立突出質量貢獻的學術評價制度,形成優良的學術文化;推動跨界合作,共同探尋創新的意義和創新的模式;為解決卡脖子問題貢獻清華智慧。
邱勇指出,清華大學要在服務國家的進程中成就一流的高度。清華新百年的第一個十年,在清華師生共同努力下,學校變得更創新、更國際、更人文。面向未來,清華在新的歷史方位上更要擔當作為,建設成為更開放、更融合、更有韌性的大學,在世界範圍內發揮更大的引領作用。學校要繼續推動改革,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協同推進位度建設和文化建設,全面推進大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學校將以更高的標準提升國際交流合作層次,以更高的標準提升學術創新水平,以更高的標準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站在新的起點上,學校要從問題出發邁向未來,不斷解決學校發展的更多深層次問題,以更加穩健的步伐堅定邁向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要自強,必創新;唯創新,才自強。」邱勇強調,自強是清華人的精神底色,清華人要在創新中體現自強的精神風貌。創新精神是自強精神在新時代的最好體現,創新將塑造人類社會的未來,也將締造大學的新高度。
同學們認真聽課
聆聽了邱勇校長的「形勢與政策」課後,同學們對中國目前面臨的局勢和當代清華學子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紛紛表示要肩負使命,追求卓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計算機系2020級本科生虞子楊說:「『自強』並非只是一句響亮的口號,這同樣也是當代清華學子的使命。在新的時代風帆中,唯有抓緊自強創新的總舵,才能把握機遇,締造人生的新高度。」
「正如邱勇校長所說,我國的基礎研究投入和創新技術的發展仍在較大程度上受到發達國家的牽制,我國科技創新領域還存在著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工業工程系2018級本科生納日泰說道,「作為年輕一代,必須培養創新精神,努力學習,積極參與科研的同時也應當發現自己的興趣,在自己所熱愛的領域發揮想像力,創造新潮流。」
會議現場
本次課程採用線下線上融合式教學方式開設,來自各學院黨課小組、黨支部、學生藝術團和體育代表隊以及工程博士、企業家學者項目、科學企業家項目的學生共計800餘人聆聽了這堂「形勢與政策」課。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強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共青團清華大學委員會與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將「形勢與政策」課程與「時事大講堂」系列講座相結合,面向清華學生推出時事大講堂·十九屆五中全會系列學習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