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I治理|邱勇:大學對塑造AI價值倫理有不可替代作用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2020-12-18 12:00 來源:澎湃新聞
「大學要積極推進大跨度的學科交叉融合,積極推進大範圍的學術界與產業界的融合,讓人工智慧更加安全、可信與可靠,不斷提升人工智慧可解釋性和透明性,努力在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上進行源頭性、顛覆性創新。」
12月1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上公開表示,大學要正確指引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不斷創新人工智慧的理論與技術、積極推進人工智慧全球合作。
邱勇表示,人工智慧的思想源自大學,經過近70年的發展,人工智慧已成為第4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性和引領性技術,正引發鏈式反應般的科學突破。但人工智慧的發展也帶來了許多新的治理挑戰,讓人們在法律規範、道德倫理等方面感到焦慮和不安。作為人工智慧思想的起源之地、社會進步發展的創新之地、人類未來希望的孕育之地,大學要在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方面開創新局面,展現新作為。
他認為,大學要正確指引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大學在塑造人工智慧價值與倫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以科學精神和人文關懷,深刻地認識人工智慧對人類生活方式,甚至社會結構產生的深遠影響,不斷強化以人為本的價值觀。」
他介紹,2020年6月,清華大學成立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面向人工智慧國際治理重大理論問題及政策需求展開研究,努力構建公正合理的人工智慧國際治理體系,為應對全球重大挑戰提供智力支撐。
邱勇提到,大學要不斷創新人工智慧的理論與技術。「總體上講,人工智慧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人們對於智能的本質和機理的認識還不夠深刻,不夠全面,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論體系。很多基礎性、共性的問題,尚未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
邱勇說,大學要積極推進人工智慧全球合作。人工智慧的發展有賴於薈萃全人類的智慧,有賴於世界範圍內學術界的通力合作。「不拒眾流,方為江海。任何一所大學,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關起門來搞創新。大學在開展人文交流和國際合作上具有天然的優勢。要積極搭建溝通平臺,充分發揮人工智慧對解決全球性問題的獨特作用,推動形成各種形式的人工智慧國際交流合作。」
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由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I-AIIG)主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作為國際機構提供支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新聞報料:4009-20-4009
Content [contId='10443989', name='聚焦AI治理|邱勇:大學對塑造AI價值倫理有不可替代作用', status='0', createTime='Fri Dec 18 09:49:58 CST 2020', updateTime='Fri Dec 18 16:06:01 CST 2020', publishTime='Fri Dec 18 12:00:49 CST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