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I治理|邱勇:大學對塑造AI價值倫理有不可替代作用

2021-01-08 澎湃新聞

聚焦AI治理|邱勇:大學對塑造AI價值倫理有不可替代作用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2020-12-18 12:00 來源:澎湃新聞

「大學要積極推進大跨度的學科交叉融合,積極推進大範圍的學術界與產業界的融合,讓人工智慧更加安全、可信與可靠,不斷提升人工智慧可解釋性和透明性,努力在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上進行源頭性、顛覆性創新。」

12月1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上公開表示,大學要正確指引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不斷創新人工智慧的理論與技術、積極推進人工智慧全球合作。

邱勇表示,人工智慧的思想源自大學,經過近70年的發展,人工智慧已成為第4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性和引領性技術,正引發鏈式反應般的科學突破。但人工智慧的發展也帶來了許多新的治理挑戰,讓人們在法律規範、道德倫理等方面感到焦慮和不安。作為人工智慧思想的起源之地、社會進步發展的創新之地、人類未來希望的孕育之地,大學要在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方面開創新局面,展現新作為。

他認為,大學要正確指引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大學在塑造人工智慧價值與倫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以科學精神和人文關懷,深刻地認識人工智慧對人類生活方式,甚至社會結構產生的深遠影響,不斷強化以人為本的價值觀。」

他介紹,2020年6月,清華大學成立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面向人工智慧國際治理重大理論問題及政策需求展開研究,努力構建公正合理的人工智慧國際治理體系,為應對全球重大挑戰提供智力支撐。

邱勇提到,大學要不斷創新人工智慧的理論與技術。「總體上講,人工智慧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人們對於智能的本質和機理的認識還不夠深刻,不夠全面,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論體系。很多基礎性、共性的問題,尚未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

邱勇說,大學要積極推進人工智慧全球合作。人工智慧的發展有賴於薈萃全人類的智慧,有賴於世界範圍內學術界的通力合作。「不拒眾流,方為江海。任何一所大學,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關起門來搞創新。大學在開展人文交流和國際合作上具有天然的優勢。要積極搭建溝通平臺,充分發揮人工智慧對解決全球性問題的獨特作用,推動形成各種形式的人工智慧國際交流合作。」

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由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I-AIIG)主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作為國際機構提供支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新聞報料:4009-20-4009

Content [contId='10443989', name='聚焦AI治理|邱勇:大學對塑造AI價值倫理有不可替代作用', status='0', createTime='Fri Dec 18 09:49:58 CST 2020', updateTime='Fri Dec 18 16:06:01 CST 2020', publishTime='Fri Dec 18 12:00:49 CST 2020', ]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自強成就卓越 創新塑造未來
    12月17日下午,伴隨著熟悉的上課鈴聲,一堂由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講授的「形勢與政策」課在新清華學堂如期開講。邱勇以「自強成就卓越,創新塑造未來」為題,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精彩紛呈的專題課,這也是「清華大學時事大講堂·十九屆五中全會系列學習講座」之一。
  • 後疫情時代AI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專家有話說
    12月18日,由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I-AIIG)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NUDP)共同舉辦的首屆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與治理高峰論壇拉開帷幕。此次論壇以「後疫情時代的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與治理」為主題,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工智慧頂級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聚焦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分享國際智慧,共同探討人工智慧的研究議題與可持續發展之道。
  • 聚焦AI治理|姚期智:加密技術在數據治理上能發揮重要作用
    12月18日,圖靈獎得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在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上表示,加密技術在數據治理上能發揮重要作用。姚期智稱,在AI和大數據的時代我們必須要有高質量和可信的數據。不可信數據的問題經常從媒體報導當中可見到。
  • AI的意義是什麼呢?
    當然人工智慧榜上有名,ai的意義個人認為是人類在已有知識用計算機智能算法去重複演練的的一個過程。無論是簡單還是複雜的事情,人類選擇讓ai去做的事情都是人類已經反覆實驗反覆測試過的,能讓人類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人類的文明也將進入一個新時代。
  • ai文件用什麼軟體打開_ai文件怎麼打開
    打開APP ai文件用什麼軟體打開_ai文件怎麼打開 胡哥 發表於 2012-10-16 11:31:57 後輟為ai的文件是illustrator軟體(在廣告、印刷包裝方面使用的軟體)製作的矢量圖文件,而矢量圖的優點是如何放大圖像都不會產生馬塞克現象,即不會虛。
  • 吳博:目標檢測集成框架在醫學圖像 AI 輔助分析中的應用 | AI 研習...
    公開課回放視頻網址:http://www.mooc.ai/open/course/559?=aitechtalkwubo吳博學術背景:先後在清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求學,並在英國利茲大學完成博士後,師從計算機視覺專家唐遠炎教授等人。在 ICML/ACL 等頂級會議發表過多篇人工智慧論文。
  • Roadstar.ai又添砝碼:自建模擬器,邁向運營深水區
    而模擬車隊裡有 25000 輛測試車。 整個2016年,Waymo 總共在虛擬世界中行駛了25億英裡,相較於在公共道路上測試的300萬英裡,超出了幾個數量級。從Waymo 的例子可以看出,所有有志於以自動駕駛顛覆未來出行方式的企業,都會看到自動駕駛模擬器的重要性。此前在深圳、矽谷等等地進行了多次路測的Roadstar.ai,在攻克了現實路測的難題後,又往前邁進一步——自建模擬模擬器。
  • 「獨家」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出任Pony.ai首席顧問,將打造自動駕駛...
    剛剛從加州矽谷飛回北京的Pony.ai的高管團隊剛下飛機便趕來赴約,拜訪最頂級的學者和科學領袖、華人唯一的圖靈獎得主、中科院院士姚期智先生。對於Pony.ai的CEO彭軍來說,雖然多次見姚先生,但是每次來到他的辦公室前都有一種莫名的激動,感覺像來朝聖。CTO樓天城顯得更加激動,博士四年朝夕相處的導師的辦公室就在眼前。
  • 回溯全球AI十大事件,2020年AI治理或將是行業重頭戲
    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倫理道德、隱私安全等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挑戰。因此,可預期的、可被約束的、行為向善的人工智慧治理成為了現階段的首要命題。日前,曠視總結了「全球AI治理十大事件」,裡面匯集了近兩年有關人工智慧道德倫理的熱門事件,希望能從這些事件背後折射的深層次問題中探尋解決之道。
  • 小狸AI英語課怎麼樣?掌門旗下小狸AI課測評:來爆料了!
    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針對低幼齡孩子的線上教育課程也開始採用ai技術,在斑馬ai課大熱之後,2019年下半年掌門教育也開始研發AI課,並在今年2月上線了小狸AI課app,今天,魚sir就來給大家調研測評一下掌門1對1旗下的小狸ai課怎麼樣?小狸ai英語的效果到底好不好。
  • 新冠疫情與人工智慧倫理準則面臨的新挑戰
    (一)人工智慧治理的一般倫理原則及局限正如國際生物倫理委員會(IBC)和世界科學知識與技術倫理委員會(COMEST)在關於新冠疫情的聲明中所強調:「手機、社交媒體和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能夠監測、預測和影響疾病的傳播和人類行為,從而在應對流行病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AI讓MRI成像快了4倍,核磁檢查再也不用排隊了
    但是,對於很多疾病的檢查中,MRI可以呈現比其他兩種檢測方式更多的細節,它是很難被替代的。因此如何讓MRI用更短的時間呈現出醫生需要的結果,縮短病人的等待時間和確診時間,一直是研究人員致力於解決的問題。兩年前,Facebook的AI研究人員與紐約大學Langone Health連結的醫生和醫學影像專家合作,希望通過AI技術,解決了這一問題,他們給這種技術起名為fastMRI。
  • 如何治理科技發展中的倫理問題?
    有效防控風險或危害,需要不斷加強科技倫理監管,建立科技活動向善行善的導向機制,為科技活動提供有利於推動社會進步和人類發展的價值指引,促進科技人員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科技觀,強化對社會的責任與擔當。 建立科技倫理規範體系。讓科研活動正當有序開展,防範利用科技作惡的行為,需要建立科技倫理規範體系,包括科技倫理規則體系和確保其得到執行的監管體系。
  • 如何與AI談倫理?
    在人工智慧這股不可逆的潮流中,前有阿西莫夫著名的機器人學三大定律,後有國際人工智慧界正在日益重視的倫理與法律問題,如IEEE全球人工智慧與倫理倡議、阿西洛馬人工智慧23條倫理原則相繼出現,顯而易見,人類渴望著科技的進步,但又恐懼科技的進步。在我們想像並踐行著人工智慧如何改善生活的時候,也在考慮人工智慧如何面對倫理道德問題。
  • 谷歌工人工會成立,AI女倫理專家離職只是一個導火線
    員工需要有組織,這是變革和問責的關鍵,也是少數能夠反擊大公司的力量之一。在科技行業尤其如此,因為許多員工都是炙手可熱的專業人才,可替代性也很低,他們的力量非常強大。工會可以起到制止報復和歧視的作用,也可以成為反對違背道德使用技術做法的重要力量。
  • AI是如何檢測色情片的?
    整個事情仍依賴於標記數據才能發揮作用Zeiler並不認為他的產品會讓任何人失業。它本來就是在解決網際網路上的「尺度問題」。一個婚禮博客Clarifai使用其產品來進行自動化的內容審核,而以前負責審批圖像的編輯則轉向從事定性標記的任務。這並不是要降低自動化下真正的人力成本。
  • 合成生物學的倫理和治理問題
    合成生物學是當代最有前途的新興技術之一。可是它的發展遭到諸如「扮演上帝的角色」、「合成生物產品不自然」或違反「敬畏生命」等譴責。然而,本文擬一反這些排斥的言論,在為發展合成生物學進行倫理辯護的同時,也根據倫理學的探討,對其的監管和治理提出若干建議。
  • 京東AI研究院獲QuAC機器閱讀理解競賽冠軍,模型能力業界領先
    機器之心發布機器之心編輯部近日,在史丹福大學、華盛頓大學、Allen AI 和 UMass 聯合發起的機器閱讀理解(QuAC[1] (Choi et al., 2018))比賽上,京東 AI 研究院語音語言實驗室提出的 EL-QA 模型(Single Model)登頂 QuAC Leaderboard,全部三項指標均獲得第一名。
  • AI 遇冷?斯坦福年度 AI 報告來揭秘
    2019 年已進入倒計時,這一年裡,關於 AI 發展的討論一直時有出現。AI 的發展究竟是處於黃金時代,還是進入了寒冬期,或許能夠從斯坦福最新發布的《斯坦福 2019 全球 AI 報告》中窺見一二。自 2017 年以來,全球 AI 指數報告已成為業界重要參考。
  • 不安裝Illustrator軟體也可以編輯AI文件,我是這樣做到的
    在Windows上,只需要將.ai文件擴展名更改為.pdf,然後就可以用PDF瀏覽工具查看ai文件。在win10上更改文件擴展名的方法是:打開文件資源管理器,在「查看」選項卡中選中「文件擴展名」選項,列表中的文件就會顯示出擴展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