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創新版圖重構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2020-11-30 騰訊網

△清華大學校長 邱勇 國是直通車 汪俐辰 攝

「沒有創新,自強從何談起?」清華大學校長邱勇28日在第二屆中國發展規劃論壇上表示,在當今時代背景下,創新精神就是自強精神的最好體現,要自強,必創新,創新指向未來也決定未來。他表示,當前世界正在經歷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社會轉型,全球科技創新空前活躍,這也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民族復興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以下為文字實錄: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召開,全會謀劃了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宏偉藍圖,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指明了前進方向,編制和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十四五」規劃編制期間,清華大學多個院系教師團隊積極參與相關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學校有27家智庫參與提交政策報告,執行委託課題等工作,完成各類成果70餘項,多項成果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批示。

五中全會是一個在重要歷史關頭舉辦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會議,我們都看見了五中全會召開以後全世界反響熱烈,各界人士、各方朋友都給予了非常高度的評價。

我舉一個例子,西班牙的《國家報》有這樣一個報導,它說:五中全會公報傳遞出樂觀和國家自信的信息,它報導裡還有這樣的話:在西方國家尚未擺脫疫情,世界面對嚴重經濟後果的當前,中國共產黨確定中國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這個話我認為是很精準的,中國過去走在正確道路上,現在依然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五中全會向我們展示我們依然繼續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這「三個新」是五中全會精神的核心要義,理解闡釋好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的理論內涵,對我們做好本次工作、服務國家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五中全會宣告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強調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並指出了目前我國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問題。

當前世界正在經歷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社會轉型,全球科技創新空前活躍,全球創新版圖正在重構,人類歷史上的每次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都會引發世界科學中心和產業重心的轉移,並重塑世界格局,這也為國家現代化建設、民族復興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在重大歷史機遇面前,我們要自強奮進,永攀高峰,矢志不渝地推進自主創新。面對國家高質量發展提出的重大課題,大學要始終把教書育人作為首要職責,努力培養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要進一步提升辦學力量,堅定不移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努力在服務國家進程中成就一流大學的高度。

2020年對世界、對中國、對清華都具有裡程碑意義,2020年清華大學實現「三個九年,分三步走」戰略目標,完成綜合改革任務,實現雙一流建設階段目標,並展示出了全球戰略實施的效果,明年4月清華大學將迎來110周年的校慶,在新百年的第一個十年,清華大學綜合實力和整體辦學水平不斷提升,學科建設成效顯著,標誌性成果不斷湧現,辦學質量持續提升。今天,更創新、更國際、更人文的清華大學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深度參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努力在創新世界一流大學方面走在前列。

來自:國是直通車

編輯:劉亮

責編:魏晞

相關焦點

  • 科技重構未來 華為HMS全球應用創新大賽圓滿收官
    (原標題:科技重構未來 華為HMS全球應用創新大賽圓滿收官) 12
  • 迎戰「歪果仁」 今日《戰意》全球版圖戰爆發
    迎戰「歪果仁」 今日《戰意》全球版圖戰爆發 新聞 官方 ▪ 2018-01-26 10:42:10
  • 科技創新 引領未來 李乘伊院長受邀參加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
    2020年,新冠疫情阻礙了全球經濟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科技創新的意義被賦予新的內涵。本屆論壇上,眾多院士、企業家就「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以科技創新引領中國力量」等話題進行了討論。
  • 動力電池企業持續創新加快發展 核心價值鏈重構
    10月28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第8屆中國電池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上表示,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始呈現高增長的特徵,拉動動力電池產業鏈高增長,行業景氣度提升。ABEC 2020│第8屆電池「達沃斯」論壇現場10月28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第8屆中國電池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上表示,從今年下半年開始
  • 許晨飛:中科聚信將為傳統金融植入創新「DNA」重構金融基因工程
    而金融科技也在近幾年迸發出不可逆轉的創新力量,不斷地重構金融行業基因,再造金融業態。「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已經對新金融帶來衝擊,將來也會重構傳統金融的基因工程。而在我看來,這已悄然發生著。」 中科聚信(SCAI)高級技術經理許晨飛這樣表示。「FinTech也會給金融體系帶來風險和挑戰,特別是在監管領域。網際網路領域的創新步伐非常快,監管很難跟上,強大不可控的人工智慧可能存在極大的技術和道德風險。
  • 全球數字經濟版圖:中美已是兩極 歐盟靠什麼贏?
    數字經濟代表了全球新一輪技術革命的到來,這成為大國核心競爭力的表現。中美歐乃至印度等都表現出了對數字經濟的重視,那麼,在這個數字經濟版圖中,各國的實力幾何?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2019年9月首次發布一份長達194頁的有關數字經濟的報吿,呼籲各國重視數字經濟,同時,共同縮小數碼鴻溝。
  • 肺炎影響全球格局的三種可能:全球重構、多重世界與文明危機
    一、本輪保守主義:重構全球化而非反全球化當前全球化的一個重大背景是,全球的保守主義抬頭。所謂的保守主義就是各國只顧自己,顧自己沒錯,問題是,如果只顧自己,就可能出現所謂的「囚徒困境」,那就是,個體的理性導致集體的非理性,因此就是需要國際組織來協調全球政府。
  • 沈向洋離職微軟,意味著什麼?
    當然,沈向洋博士的職稱還不絕於此,他還是微軟執行副總裁、人工智慧和研究的負責人,這意味著他是微軟公司內級別最高的中國員工;此外,他還是美國電器電子工程協會院士(IEEE Fellow)、國際計算機協會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和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 海洋變暖意味著什麼
    海洋變暖意味著什麼——訪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成裡京光明日報記者 齊芳  全球氣候變化與人類共同體的命運息息相關。這對人類而言又意味著什麼?記者日前專訪了該研究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成裡京。
  • 孫雁飛:數位化生存與管理重構是企業轉型大勢所趨
    10月15日,2017年度(第七屆)中國管理·全球論壇暨金蝶用戶大會在上海隆重舉行,金蝶軟體(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孫雁飛先生發表演講,解讀了金蝶企業轉型中的超越與擔當、探討了數位化轉型的趨勢、提出企業轉型是新經濟時代的大勢所趨。以下為孫雁飛精彩演講實錄:「金蝶雲是一款承載金蝶歷史使命的產品。
  • 中國科技創新與發展2035展望
    整體而言,中國國家綜合科技創新實力從落後和模仿逐步走向跟跑並跑領跑並存的狀態,正穩步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國家整體創新能力也已躋身全球前17名,為實現「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和「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的中長期目標打下了卓越的基礎。  雖然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探索實踐,中國在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和社會治理創新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進步。
  • 光啟劉若鵬:底層創新將重構科技產業鏈
    本屆大會延續 「 創新引領未來 」 主題 ,在「新格局下的產業鏈創新鏈重塑」的論壇上,光啟集團董事長劉若鵬指出,在新的形勢下,科技領域正在發生一個重大轉變,中國在國際產業鏈分工裡面,越來越多的承擔了跟以前不一樣的角色——從原來的集成、組裝,到現在尤為重視從源頭創新構建起來的科技產業鏈。
  • 「名家雲集,聚焦前沿」——中國腦科技創新發展論壇2020「雲上」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邵文威)為聚焦全球腦科學技術的研究前沿,加速助推腦科學領域的繁榮發展,近日,由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和天津大學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腦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在雲端隆重召開。本屆論壇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醫學部主任顧曉松教授擔任大會主席,以「聚焦腦科技研究最新進展,探討腦科技研究前進方向」為主旨,邀請到海內外眾多知名專家和學者,圍繞腦功能基礎、腦成像技術、腦疾病診療技術、腦機交互、類腦與類生命系統等專題,共同探討腦科學技術領域在基礎研究、科技創新和臨床應用方面的新成果、新思路。論壇涵蓋主論壇特邀報告、分論壇專題交流和研究生學術研討等三大版塊。
  • 解讀南孚鹼性電池:不斷創新才有未來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正進入空前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可以說在未來,只有抓住緊跟科技創新的步伐,才能不被淘汰;只有在科技創新中佔領先導地位,才能在商業競爭中佔據優勢。
  • 劉允博士加盟全球人工智慧公司Afiniti,就任中國區CEO
    人工智慧公司Afiniti首席商務官Tom Inskip今日宣布,劉允博士正式籤約加入Afiniti,擔任中國區CEO,全面管理其中國地區的業務運營。就任Afiniti之前,劉允博士曾出任過谷歌全球副總裁暨中國區總裁,主管大中華區銷售,負責Google在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的業務。此外,劉允博士還先後擔綱SK電信中國區CEO,以及其它多家公司的高管職位。近年來,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如火如荼,與現實結合的落地產品和項目數量不斷增多。
  •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自強成就卓越 創新塑造未來
    創新意味著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意味著要有企業家精神,經濟因為創新而得以發展。創新也是「九死一生」的事,我們要有「九死一生猶未悔」的決心,矢志不移推進自主創新。  邱勇指出,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等大趨勢使人類的命運緊密相連,同時世界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正在增加,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威脅使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受到了衝擊。21世紀的兩大特徵是創新和全球化。全球科技創新空前活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
  • 「2019阿里巴巴全球諸神之戰創客大賽」啟動 「技術創新」成未來十...
    今年,藉助雙創周的平臺,「2019阿里巴巴全球諸神之戰創客大賽」乘風而上,規模更大,規格更高,為全球創新發展再添新動力。關注「新零售」和「AIoT」,首次設俄羅斯賽區中國的企業正在掀起出海浪潮,這是我國科技創新力量發展的最好印證。如今,創新賽事也開始揮師海外,讓世界看到中國的創新力量。
  • 風電版圖大變局:上海電氣欲收購全球海上風電霸主?
    原標題:風電版圖大變局:上海電氣欲收購全球海上風電霸主?   此項「歷史性收購」的消息一經爆出迅速引發業內熱議:西門子歌美颯作為全球排名第二的風電巨頭,與上述兩大企業的交易或將顛覆目前的全球風電格局,全球風電霸主之位或將易主。   業內知情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目前上述收購事項仍處於早期意向確認階段,還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 中國把「月壤」帶回地球,對全球來說意味著什麼?美俄都坐不住了
    值得重視的是,在嫦娥五號的成功完成任務的情況下,中國終於把「月壤」帶回了地球,當真是了不起。那麼,這樣的結果對於全球來說意味著什麼呢?只能說,如此意義,美俄都瞬間坐不住了!44年前,美國與蘇聯兩個國家相繼完成這項任務,而在之後的44年當中,中國成為了全球第三且唯一再度完成此項任務的國家。由此可見,這項任務的成功對於中國,乃至對於整個世界具備怎樣的深刻意義。除了中國意外,國內外各家媒體都對其保持高度重視,並進行連番播報。事實證明,這項成功意味著開啟了「太空競賽新時代」,而中國的發展速度之快,讓美俄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 雲計算時代,雲伺服器成為伺服器創新的主要形態
    根據Gartner數據,2018年一季度,全球伺服器銷售額是152.5億美元,同比增量為40億美元,雲伺服器銷售額達到20.8億美元,在整體市場的增長貢獻為51.7%。也就是說,在本季度全球市場容量每增長100美元,就有51.7美元來自雲伺服器。多節點雲伺服器在全球增長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已經成為雲時代伺服器創新的主要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