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海洋神話傳說:愛琴海的由來
愛琴海的由來
這則神話故事講述的是做王之前的武修斯,英勇地斬殺米諾陶洛斯的故事。
忒修斯是埃勾斯和埃特拉所生的私生子從小被養在別處,一直到長大成人,才來到埃勾斯的身邊。埃特拉是特洛伊國王庇透斯的女兒,她的父系先祖是年邁的國王埃利希突尼奧斯以及傳說中從地裡長出來的雅典人;母親的先祖是伯羅奔尼撒諸王中最強大的珀羅普斯。
在遠古的時代,有位國王叫米諾斯, 他統治著愛琴海的一個島嶼克裡特島。米諾斯的兒子安德洛革俄斯因為在泛雅典娜節運動會.上獲勝,雅典國王埃勾斯嫉妒萬分,就命安德洛革俄斯前去捕捉推典附近地區的害獸野牛,結果安德洛革俄斯反被野牛殺死。
米諾斯欲為兒子復仇,遂向雅典開結果雅典人大敗,被迫投降,並許石每年向克裡特進貢比對童男童女。不諾斯在克裡特島建造了一座有無酸的迷官, 迷官中道路曲折縱橫,誰進去都別想出來。在迷宮的縱深處,米諾斯養了一隻人身牛頭的牛頭人米諾陶洛斯。雅典每次送來的童男童女都是供奉給米諾陶洛斯吃的。
雅典每年一次的進貢,讓雅典的人民怨聲載道,甚至有人認為是埃勾斯把自己的私生子忒修斯當作王位的繼承人所帶來的災禍,而且質疑為什麼國王的私生子不被送去進貢。愛護兒子的埃勾斯當然不願兒子冒險,但是勇敢的忒修斯卻主動請纓,決心和童男童女一起去往克裡特島,並發誓要殺死米諾陶洛斯。
雅典民眾在一片悲哀的哭泣聲中,送別忒修斯在內的7對童男童女。忒修斯和父親約定,如果殺死米諾陶洛斯,他在返航時就把船上的黑帆變成白帆。只要船上的黑帆變成白的,就證明埃勾斯國王能再見到自己的兒子忒修斯了。
忒修斯領著童男童女在克裡特島上岸了。他的英俊瀟灑引起米諾斯國王的女兒、美麗聰明的阿里阿德裡涅公主的注意。公主和他一見鍾情並偷偷和他相會。當她知道忒修斯的使命後,就送給他一把魔劍和一個線球,以免忒修斯受到米諾陶洛斯的傷害。
聰明而勇敢的忒修斯一進入迷宮,就將線球的一端拴在迷宮的入口處,然後放開線團,沿著曲折複雜的通道,向迷宮深處走去。最後,他終於找到了怪物米諾陶洛斯。他抓住米諾陶洛斯的角,用阿里阿德裡涅公主給的劍,奮力殺死了米諾陶洛斯。然後他帶著童男童女,順著線路走出了迷宮。為了預防米諾斯國王的追擊,他們鑿穿了海邊所有克裡特船的船底。阿里阿德裡涅公主幫助了他們,並和他們一起逃出了克裡特島。
忒修斯他們經過幾天的航行,終於又看到雅典了。忒修斯和他的夥伴興奮異常,又唱又跳,但他忘了和父親的約定,沒有把黑帆改成白帆。此時,埃勾斯國王在海邊等待兒子的歸來,當他看到歸來的船掛的仍是黑鞏時,以為兒子已被米諾陶諾斯吃了,也悲痛欲絕,跳海自殺了。為了紀念埃勾斯國王,他跳入的那片海,從此就叫矣勾斯海。
所謂埃勾斯投海自盡的傳說實際是因為古希臘人無法理解愛琴海的名稱而創造出來因為「愛琴海」一名源自前希臘時代,無法用希臘語來解釋。而「埃勾斯」本身可能是海神波塞冬的地方性別名之一(這解釋了其子式修斯的生父身份問題).後來隨著奧林波斯教的擴張,波塞冬作為全國性海神的地位得以確立,埃勾斯就成了一個獨立的人物;但他與波塞冬的聯繫仍有證據殘留:古典時代波塞冬的一個別名是「波塞冬·埃勾斯」。
素材來自世界著名的100個海洋神話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