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雙橋」亮相新成果 E9區創新工場走向全國

2020-12-04 E9區

E9區創新工場是首農食品集團「文化雙橋」板塊下的重要園區,今年3月以來,作為北京市高質量發展成果得到了國內眾多主流媒體的持續報導。截至2019年5月20日,人民網,新華每日電訊,求是網,光明日報,解放軍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政府網、學習強國APP等重要媒體,以及包括北京、四川、湖北、海南、福建等在內的全國百餘省市共162家媒體通過報紙、電視、網站、APP、自媒體等全媒體形式對園區進行報導。

在新中國「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的時代背景下,新華社4月8日以《兩個「全國第一」的背後——北京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作為開欄之作,E9區創新工場作為系列報導中集中推出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和典型經驗被持續關注。E9區創新工場是雙橋農場服務首都發展70年,為首都「四個中心」建設與高質量發展交出的最新答卷。

E9區創新工場在「騰籠」與「換鳥」間做好取捨、堅持標準。曾經的雙橋乳品廠作為改革開放後市民的「奶瓶子」有著光榮的歷史,E9區在改造升級中注重老廠工業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創意創新,打造世界首個由乳品廠老廠區改造形成的創意經濟集聚區,活化存量為首都高質量發展騰出寶貴空間。園區堅持定位高精尖,以文化科技融合為特色,提供「空間+企業服務+投融資+場景對接」的多元服務,自2017年底運營以來已經聚合人工智慧、數字創意領域企業80餘家,其中包括創新科技領軍型獨角獸企業3家,為構建高精尖產業平臺夯實基礎。

園區不斷創新運營模式。以平臺化運營突破傳統園區「二房東」經營模式,實現「一個平臺、三種關聯」:用存量空間集聚加速「雙創」企業,以「雙創」企業服務傳統產業轉型升級。E9區創新工場結合自身產業基因,集聚「智慧農業-智慧物流-新零售-智能決策」領域人工智慧頭部企業,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成果轉化應用,打造人工智慧高新技術集聚平臺,做好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科技抓手和資源池。十九大以來,如何通過人工智慧、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現新舊動能轉化引起人們熱議。 雙橋農場以園區為抓手,打造「高質量園區-集聚高精尖企業-服務智慧化升級」的全生態鏈,探索服務新舊動能轉化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模式創新。

站在新的時代節點上,E9區創新工場將加快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全面集聚行業戰略資源,建設文化科技融合中心,與國家院所、高等院校、國際頂級創意創新資源合作建立人工智慧成果轉化基地,打造北京東南部人工智慧產業集聚區,服務市民公共文化美好生活和首都高精尖產業創新發展,將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寫在雙橋農場的大地上。

相關焦點

  • E9區創新工場首次亮相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
    央廣網北京9月5日消息(記者劉天思)記者從服貿會文化服務專題展北京朝陽展區了解到,位於國家文創實驗區的E9區創新工場是北京市朝陽區老廠房「騰籠換鳥」拓展城市文化空間的代表項目之一,據介紹,E9區創新工場位於廣渠路與雙橋東路交匯處,朝陽CBD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中間節點,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內
  • 乳品廠「變身」文創園——北京E9區創新工場推進文化科技融合發展
    文化與科技企業融合發展的平臺,北京市投融資協會副理事長單位,第三屆「文化產業學院獎最佳園區創新運營金獎」……前身為北京市雙橋乳品廠的E9區創新工場建園以來,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推動文化科技融合發展,吸引了一批以大數據、人工智慧、數字創意為代表的行業領軍企業與獨角獸公司,形成北京東南新興的文化科技融合產業集聚區
  • 北京朝陽區E9區創新工場:這裡引來了不少文創「獨角獸」
    在位於北京朝陽區東南部的E9區創新工場內,有一處特別的「網紅」打卡地:在一排衝天炮樣式的立式奶罐前方,五頭充滿科技感的鋼鐵牛奮蹄前行,環繞著它們的是一汪碧水,紫色的鳶尾花在陽光下盛開,遠處的花架上,有潺潺的水簾落下。這處藝術裝置景觀完美融合了老廠區的工業文明印記和最潮的文化創意設計,也承載著企業探索美好明天的夢想。
  • 這裡是朝陽——E9區創新工場:百姓身邊的公共文化「聚場」
    近年來,隨著文化創意產業在朝陽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文創園出現在百姓身邊。走進其中就會發現,很多文創園已經不再只是辦公空間,而是變成了百姓身邊的公共文化「聚集地」,圖書館、足球場、咖啡廳等令人愜意的生活場景也都出現在了文創園裡。
  • E9區創新工場:上下遊全鏈條促進文創企業發展
    記者從服貿會文化服務專題展朝陽展區了解到,位於國家文創實驗區的E9區創新工場集聚了觀正文化、強氧科技、智齒科技、特斯聯等一大批文化科技融合領軍企業,園區一期已入駐企業83家,文化科技類企業佔比超過88%,園區已形成文化科技聚集優勢。
  • 北京市政協文化講堂活動在E9區創新工場舉辦
    2020年5月12日,北京市政協文化講堂活動在E9區創新工場舉辦,圍繞「健全和完善文化經濟政策、推進文化產業發展引領區建設」進行專題學習。北京市政協主席吉林,副主席楊藝文、牛青山、林撫生參加。活動現場講堂舉辦地——E9區創新工場由原三元食品乳品一廠老廠房騰退改造而成,集聚了一批文化科技融合領域的領軍企業。
  • 看老工業煥發新活力 E9區創新工場搭建創新產業金融服務平臺
    位於朝陽區雙橋地區的E9區創新工場另闢蹊徑,在「科技+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金融」產業要素融合,走出一條精準服務推動「科技+文化+金融」融合發展的特色之路。2019年1月15日,E9區創新工場聯合工商銀行朝陽支行在園區舉行了一場「新經濟、新金融、新視野」 銀企對接主題沙龍,沙龍上專家解讀熱點、展望行業前沿、對接金融服務,為創新園區產業集聚業態賦能提供了新思路。
  • 2019朝陽區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E9區創新工場圓滿落幕!
    摘要:2019年12月12日下午,在E9區創新工場7號空間站舉辦的「2019朝陽區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圓滿落幕。朝陽區委常委、副區長李長萍參會並致辭,大賽相關單位負責人、創業團隊、投資機構、媒體記者及觀眾代表近百餘人參會,共同見證前沿科技的創新魅力。
  • 創新工場國際人工智慧研究院落戶南京開發區
    這是記者昨天在創新工場南京國際人工智慧研究院展示廳看到的一幕。用人工智慧帶來「新零售」的全新體驗,已經從設想逐步變為現實。創新奇智市場總監高凌燕說,這套人工智慧新零售解決方案已經在網紅麵包店「原麥山丘」北京部分門店實際應用,大大提升了店鋪的勞動效率。 人工智慧帶來的改變還不僅僅是收銀效率的提高。
  • 螞蟻工場亮相工博會 引領自動化行業新模式
    第19屆中國工博會於2017年11月11日下午得到圓滿謝幕,此次展會歷時5天,參展的規模和專業觀眾數量創下了歷史新高,此次工博會以智能製造、綠色製造、高端裝備及創新技術為主線,全力聚焦「 中國製造2025 」戰略中的重點發展領域,積極響應政策號召,致力於拓展產業空間,創新驅動,從而不斷演繹智能製造的最新成果
  • 創新工場加碼新賽道:進軍醫療,重倉IVD、高值耗材
    雷鋒網消息,12月28日,創新工場舉辦「預見·2021」趨勢分享會。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博士表示,新冠疫情觸發了全社會的線上化、數位化、AI化。而在中國獨特的經濟環境下,更掀起了硬科技自主創新、企業降本提效的自動化需求、線上化加速消費結構變化、逆周期行業整合等六大結構性變化。李開複分析,所有產業中,醫療及生命科學有著最大的發展機會。
  • 中科智匯工場發起《見證》媒體專訪活動,首期內容上線
    為助力優質項目市場推廣,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市場化,中科智匯工場聯合媒體發起以「挖掘發展潛力,見證企業成長」為主題的《見證》企業專訪活動,講好科學家的故事,傳播創新項目。 本期走進致力於「能源系統核心動力裝備研發」的永能動力。
  • 全國人防科技創新交流和「四新」成果運用展示活動在洛陽舉行
    日前,2020全國人防科技創新交流和「四新」成果運用展示活動暨沿黃九省(區)人民防空合作協調機制框架協議籤署儀式在洛陽舉行。本次活動由河南省人防辦、省工商聯、洛陽市政府主辦,圍繞「深化創新驅動,促進新時代人民防空轉型升級」主題,集中展示人防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四新」成果,為企業量身打造交流展示平臺、技術產業對接平臺和項目孵化平臺,促進創新驅動發展和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活動期間,還舉行了沿黃9省(區)人民防空合作協調機制框架協議籤署儀式,共商人民防空創新轉型大計。河南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李亞宣布活動開幕。
  • 「文化湘軍」亮相深圳文博會 3大展館展示文創成果
    中新網深圳5月11日電 (記者 鄧霞)萌萌的「新時代雷小鋒」文創人偶、會唱新版《劉海砍樵》的智慧機器人小Q、一刀能剪出八個漢字的剪字藝術家……在10日開幕的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家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文化湘軍」精彩亮相,各種文化創意產業、產品引來觀者如潮。長沙館內的「黑石號」航船模型上滿載長沙銅官窯瓷器。
  • 2018全國科普日百度百科創新亮相 科普傳播進入AI時代
    9月15日,以「創新引領時代 智慧點亮生活」為主題的2018全國科普日在全國範圍內拉開帷幕,百度百科在北京主場活動亮相,展示了梁家河數字博物館、科普中國·科學百科工程以及秒懂大師說等創新性科技產品,吸引了大量觀眾駐足觀看和現場體驗。
  • 數夢工場吳敬傳: 三個維度構建「新型網際網路」
    吳敬傳的這篇演講,既有對網際網路發展階段的宏觀判斷,又有對公司戰略的清晰思考以及實踐成果的形象表達。透過吳敬傳的講述,或許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這家創業公司飛速成長背後的動因。我們對本次演講進行了整理,以下為《數據連接夢想》演講核心內容:網際網路時代才剛剛開始大家好!今天我的演講主題是《數據連接夢想》。
  • 中關村現代園藝產業創新中心迎來新一批籤約入駐企業
    人民網北京4月25日電 (尹星雲)4月24日,中關村現代園藝產業創新中心入駐企業籤約儀式暨現代園藝產業新技術新產品推介活動,在中關村現代園藝產業創新中心圓滿舉行,1家聯盟、4家企業與中關村科技園區延慶園管委會籤訂了合作協議。
  • 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亮相!「一核四區」,361.6平方公裡
    6月3日下午,成都市科技創新大會召開,《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戰略規劃(徵求意見稿)》向大會徵求意見,西部科學城的成都板塊亮相。布局「一核四區」 總規劃面積361.6平方公裡《徵求意見稿》中明確,科學城總規劃面積361.6平方公裡,由「一核四區」構成,形成「核心驅動、協同承載、全域聯動」的發展格局。「一核」即成都科學城,打造具有全國重要影響力的原始創新高地。
  • 明式家具亮相2018南京歷史文化名城博覽會,雅然文化助力傳統家具走向世界視野 |「一見」周刊
    今天,通過南京歷史文化名城博覽會的國際化平臺,「明式家具」再次綻放她的光彩,與以往不同的是,在明式家具走向世界的過程中,由被動轉為了主動,規避了戰火,摒棄了商業,以文化自信的姿態向世界述說著中國文明與中國故事。
  • 經開區「十三五」創新加速度
    科研團隊在中關村科學城等「三城」做早期研發,在經開區進行技術創新和應用轉化,隨後產品及業務從經開區輻射全國、全球——這樣一條產業創新有機互動的鏈條,正在快速發展、壯大。搭平臺提升轉化服務水平。疫情發生後,經開區出臺「控疫情穩增長10條」「六穩六促12條」以及鼓勵雲辦公、彈性辦公、減免房租等惠企暖企政策,累計兌現政策扶持資金17.36億元。為支持創新企業推進成果轉化,經開區創新設立科技創新專項資金,總規模達到55億元,成立10隻成果轉化基金,落地金額近50億元,助力科技成果在經開區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