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本世紀僅有8次|日暈|朔望月|二十四節氣

2020-11-23 騰訊網

把「浙江之聲」設為星標,更容易找到我們哦~

來源:新華社、廈門日報、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金晨 通訊員 陳耿 洪潔)、中國氣象局、浙江天氣、浙江之聲、中國藍新聞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4月23日

是農曆庚子鼠年四月初一

而在這個四月之後

還緊跟著一個「閏四月」

兩個農曆「四月」共計59天

「閏四月」比較罕見

天文專家表示,作為一種曆法現象,「閏四月」比較罕見,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長相隔38年出現一次。

就21世紀來說

「閏四月」的年份一共有8次

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壬辰年)

再下一次是2058年(戊寅年)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史志成解釋說,農曆年出現閏月是因為中國幾千年所採取的傳統農曆實際上為陰陽合曆,既考慮到與太陽直接相關的陽曆回歸年,又考慮到與月亮位相變化的陰曆朔望月。一個朔望月平均為29.5306天,積12個朔望月為354天或355天,與回歸年(約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計已超過一個月。

調節的方法是在有的年份安排13個月,有兩個一樣的月份,稱為「置閏」。「置閏」的規則是依據二十四節氣來定。農曆以十二個中氣分別作為十二個月的標誌,即各個月都有一定的中氣。農曆的閏月在古代有過不同的安排方法,但從漢代開始逐漸形成了一個置閏法,把不包含中氣的月稱為上一個月的閏月。農曆庚子鼠年的「閏四月」就是上一個月四月的閏月。當月只有「芒種」節氣,而中氣「夏至」落在了農曆五月初一。

今年端午是本世紀最晚之一

受閏月影響

今年的端午來得晚一些

要到6月25日

天文資料顯示,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最遲為6月26日,最早為5月27日,最早與最遲相差了近一個月。

就本世紀而言

最晚端午節出現在6月25日

(分別在2001年、2020年和2058年)

最早端午節則落在5月27日

(在2085年)

不過,不論「閏」哪個月,端午節的陽曆日期始終在公曆的5月至6月間徘徊。「大多數在6月,少數在5月。」

你看到了嗎?

浙江多地出現「日暈」奇觀!

晴好天氣明天繼續

今天中午,浙江多地上空出現日全暈天象,太陽周圍出現了一圈漂亮的彩環,像被圓形彩虹擁抱著。氣象人員說,日暈天象往往出現在春夏,預示著天氣有一定的變化,民間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諺語。

杭州

溫州

台州

麗水

「日暈」天象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確實是一次難得的拍攝機會。要注意的,市民用相機(手機)拍攝時,最好戴上墨鏡並用膠片遮擋鏡頭。以免灼傷人的眼睛和相機(手機)的鏡頭。

不過,最近的天氣呢

似乎也有些與眾不同:

開篇連晴破紀錄,

中間兩次強降水。

那接下來的「4月尾巴」呢?

關鍵詞:晴多雨少!

「每逢休息就下雨」的魔咒,終於解除!

大家可別忘了,這周日咱們是要上班的。

周日傍晚到夜裡,浙南地區部分有陣雨的身影。

春姑娘的多變可是出了名的,

說好的連晴,也有「變卦」的概率!

這不,大家注意了!

雖然從今天開始直到月底,

好天氣佔了絕大篇幅!

但27日這天,要出點「么蛾子」。

受「高空冷槽下擺」影響,

我省自北而南有陣雨或雷雨,

同時浙中北地區有一次風力增大過程,

浙中北沿海海面和內陸平原地區分別有

8-10級和6-8級偏北大風。

請注意防範強對流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

氣溫方面,

這兩天還是比較平穩舒服的,

白天的最高氣溫在23-25度之間。

但早晚溫差大,

大家要注意衣著調節。

又要提到27日了,

當天早上的涼意會比較濃鬱,

記得及時添衣!

28日起,氣溫逐漸升高,

甚至要來搶「頭條」了,

30日我省部分地區

最高氣溫可達28-30℃,

「體驗版夏天」再次光臨!

(圖片來源:天氣羅盤小程序 地區:杭州)

晴好主旋律下,

風乾物燥,

森林火險等級高,

所以,也需要注意補水和用火用電安全。

往期更多資訊回顧

小編邀你收藏浙江之聲

微信又改版啦!

完成以下三步,將我們設置成星標!

這樣,就能每天及時收到新聞推送啦!

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浙江之聲,一路相伴!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本世紀最晚……
    天文專家表示,作為一種曆法現象,「閏四月」比較罕見,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長相隔38年出現一次。就21世紀來說「閏四月」的年份一共有8次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壬辰年)再下一次是2058年(戊寅年)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史志成解釋說,農曆年出現閏月是因為中國幾千年所採取的傳統農曆實際上為陰陽合曆,既考慮到與太陽直接相關的陽曆回歸年,又考慮到與月亮位相變化的陰曆朔望月。
  • 中國二十四節氣解讀
    現在使用的農曆吸收了幹支歷的節氣成分作為曆法補充,並通過「置閏法」調整使其符合回歸年,形成陰陽合曆。回歸年、朔望月和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一個統稱,其中包括十二個節(節令)和十二個氣(中氣),每月有一「節」與一「氣」區分,十二個月如同劃分十二竹節,竹節中間充氣,此乃節氣的由來,也是氣節,節度的本意。「節」為月之始,「氣」的最後一日為月之終。
  • 今年端午節,本世紀罕見!
    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  端午節每年固定在農曆的五月初五,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非常不固定。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就是「閏月」。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中國幾千年所採取的傳統農曆實際上為陰陽合曆,既考慮到與太陽直接相關的陽曆回歸年,又考慮到與月亮位相變化的陰曆朔望月。一個朔望月平均為29.5306天,積12個朔望月為354天或355天,與回歸年(約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計下來就已超過一個月。  為了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古人採用設置「閏月」的方法。
  •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的講究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介紹解釋
    在我國民間,流傳著不少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歌謠,有一首說:「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正好將二十四節氣的名稱一一概括。那麼,二十四節氣的命名有什麼講究呢?讓我們來了解吧。
  • 二十四節氣有哪些?你都知道嗎?二十四節氣插畫
    作為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至0℃以上。南方沿江江南地區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時數也有了明顯的增加。春分是指二十四節氣之一,即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於公曆3月20日或3月21日交節。
  • 2020二十四節氣表時間表 今年二十四節氣時間表
    導語:我國是農業大國,因此曆法很多時候是為了服務農業生產而建立的,我們現在熟悉的二十四節氣就是這樣的曆法,它記錄四季輪迴,也反應氣候物候的變化,同時也揭示了農業生產的時間規律。今天我們就走進二十四節氣,看看今年二十四節氣時間表。下面就有一份2020二十四節氣表時間表請查收。
  • 中秋、國慶「喜相逢」本世紀共有21次
    原標題:中秋、國慶「喜相逢」本世紀共有21次 4日,中秋佳節,與國慶上演「喜相逢」,並為公眾帶來了8天的「超級假期」。天文專家表示,本世紀100年裡,國慶假期適逢中秋節共發生21次。 天文專家介紹說,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在陽曆中的日期不固定,從9月7日至10月6日的每一天都有可能。
  •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2016年11月30日,在國際氣象界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的「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名錄。歷史上,我國的主要政治、經濟、文化、農業活動中心多集中在中原地區,二十四節氣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一篇名叫「四方風」的甲骨文出自約公元前1200年的殷朝時期。四個方向的風,反映了春分與秋分、夏至與冬至以及四季的變化。
  • 罕見!「十五的月亮十四圓」,本世紀僅會出現6次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天津8月1日電(記者周潤健)月亮何時最圓?常會聽到的一種說法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是在庚子鼠年的農曆六月裡,十五的月亮卻是「十四圓」,最圓時刻出現在8月3日23時59分。天文專家表示,「十五的月亮十四圓」這種現象比較罕見。21世紀這100年中,這種情況僅會出現6次。
  • 二十四個節氣 我們陪您一起走過(二十四節氣與洛陽)
    昨日,《洛陽晚報》官微以《@洛陽人,這二十四個節氣有沒有你的專屬回憶?》為題,將本報過去一年來報導過的20多個不同節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晚報二十四節氣相關報導(資料圖片)  昨日,《洛陽晚報》官微以《@洛陽人,這二十四個節氣有沒有你的專屬回憶?》為題,將本報過去一年來報導過的20多個不同節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二十四節氣相關報導)  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 二十四節氣:大自然時間變化的秘密
    但作為農耕民族,中國古人顯示了更高的智慧,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他們逐漸將季節細分,戰國成書的《呂氏春秋》,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的名字,這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八個,標識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秦漢時期,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淮南子》所記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已經與現在完全一樣。
  • 二十四節氣表 24節氣表圖大全
    那時候有二十四個節氣,每6個節氣是一個季節,因此大家的農事活動都是根據節氣而來的。那麼,二十四節氣表去哪找呢?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帶來的24節氣表圖大全,一起去看看吧。24節氣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 光影時節|重新認知「二十四節氣」
    故宮的24節氣》是由故宮博物院與御鑑文化潛心研討、打磨出品。 全書共24冊,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為時間線。將830幅手繪故宮原景大圖、52座故宮建築、48個傳統習俗、115件故宮珍寶、64種動物、76種花木、24次成長體驗融入充滿童趣的故事裡,將故宮近600年的歷史與文化知識向孩子們娓娓道來。
  • 為何二十四節氣不按陰曆?公曆有什麼缺點?
    今天有網友提問:農曆二十四節氣為什麼不和農曆相關,而和公曆相關呢?夏至對此,六甲番人認為正確的提法應修改為:農曆二十四節氣為什麼不和陰曆相關而和陽曆相關呢?為了讓大家更清楚理解農曆和陰曆、陽曆的關係,我們可以分解成幾個小問題:1、什麼是陰曆?
  • 《淮南子》與二十四節氣的創立
    二十四節氣的完整、科學記載,出自《淮南子·天文訓》。本文把二十四節氣的創立和依據,簡要介紹給海內外讀者。二十四節氣的科學依據中國二十四節氣的研製,經過了漫長的歲月。早在《尚書·虞書·堯典》中就記載:「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凝結的智慧都在這裡
    本篇主要介紹二十四節氣對應的時間及其在奇門中的應用,熟記二十四節氣在九宮八卦中的位置,有助於我們更快地掌握奇門局相關的參數及應用方法。二十四節氣的概念節氣節氣是指農曆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它把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周而復始。
  •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小寒
    |陳國權:清平樂·冬至 2020-12-21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大雪 2020-12-07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小雪 2020-11-22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
  • 「​小滿」節氣到雨水日漸豐沛 周末青島再迎降雨
    原來這是中午天空呈現出罕見的「日暈」現象。什麼是日暈?日暈,又叫圓虹,一種大氣光學現象,是日光通過卷層雲時,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當光線射入卷層雲中的冰晶後,經過兩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
  • 二十四節氣之溯源(圖)
    在被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周年之際,新報請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曾獲天津市科技傳播終身成就獎、天文科普教育家趙之珩和大家解析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起源、曆法的關係以及劃分。新報記者 梁爽  — 二十四節氣起源和三種曆法 —  二十四節氣的起源,還要從當今世界通用的三種曆法說起:分別為陽曆、陰曆、陰陽合曆。
  • 古人問天的智慧——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的具體表現,在高速現代化的今天,早已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與作用,成為日期上的附註。但「二十四節氣」申遺的成功再度喚醒了這一被日漸淡忘的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中既有表現寒暑往來物候變化的,也有反應氣溫高低降雨狀況的,古人通過它能夠直觀、清楚地了解一年中季節氣候的變化規律,以此掌握農時,合理安排農事活動。它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 二十四節氣始於上古,產生於黃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