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穩健的貨幣政策、鬆緊適度」?易綱回應

2020-12-04 中國青年網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9日電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9日10時舉行記者會,邀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我們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於貨幣政策的表述是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要鬆緊適度,和往年相比「鬆緊適度」這個表述比較新,對於市場來講,我們如何來理解鬆緊適度?謝謝。

  易綱:穩健的貨幣政策、鬆緊適度這樣的表述,主要是針對金融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而言的。我們知道,我們國家的經濟目前是穩中向好,我們看一個貨幣政策松還是緊,可以從幾個維度,一是看信貸支持實體經濟,支持小微企業,支持「三農」,支持一些薄弱環節。另外一方面是我們支持創新領域,中國經濟目前有很多創新的亮點,看這些創新的領域能不能夠及時得到貨幣、信貸、股市,還有其他各種融資方式的支持。同時,我們也要注意防範金融風險,還要注意剛才那位記者提出的金融改革。所以,鬆緊適度主要是看對實體經濟而言,我們的實體經濟能不能夠得到各個方面有效的支持。能不能夠創造一個防風險並且能夠平穩推進金融改革的外部環境,這樣就為我們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提供一個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從流動性角度來講,也要鬆緊適度,也要基本上穩定。我們看流動性方面,主要是看市場利率是不是平穩,整個的超額準備金水平是不是合適,各方面的指標是不是在合理的範圍內,這就是我們對「鬆緊適度」的考量。

  另外,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講的是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要合理增長,沒有講數量和指標,這也是一個新的變化。我們知道,長期以來我們用M2來作為一個主要指標,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應該說是很重要的作用。我們也要看到一些新的變化,這些新的變化就是,市場的深化和金融的創新,使得像M2這樣的指標跟經濟的走勢的相關性變得比較模糊,有的時候預測性也變得比較不確定。全世界都有這種現象,這幾年我們商業銀行貸款以外的科目對M2的影響也比較大,各國都面臨這種情況,所以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淡化了把M2作為一個指標,或者把M2作為一個預測目標這樣的做法。這種相關性下降,它是一個規律性的事,你重新定義M2,改變M2的口徑也不能夠完全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覺得針對這種新的問題和新的情況,針對我們新時代的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我們要更注意盤活存量,更注意優化貨幣信貸存量的結構,這樣就能夠從一個更廣泛的角度來看你說的這個合理增長也好、鬆緊適度也好。謝謝。

相關焦點

  • 易綱:保持好正常貨幣政策空間可持續性
    作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金融政策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今年我國的貨幣政策走向如何?怎樣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如何織密金融安全網?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就2021年金融領域熱點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採訪。貨幣政策「穩」字當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 ...適宜貨幣金融環境——2019年央行宏觀調控和貨幣政策實施工作紀實
    2019年冬,易綱在《求是》雜誌刊發題為《堅守幣值穩定目標 實施穩健貨幣政策》的署名文章,他回顧了20世紀「大蕭條」以來全球範圍貨幣政策三個階段的歷史演進,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貨幣政策調整的經驗規律,明確了新時代堅守好貨幣政策維護幣值穩定和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福祉的初心使命。  在這篇7000字的長文中,易綱對「穩票子」進行了反覆強調。
  • ...宏觀政策要加大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靈活適度。我們...
    【統計局:不會搞大水漫灌 更多是精準的幫扶】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面對疫情衝擊,面對國內外複雜嚴峻的形勢,宏觀政策要加大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靈活適度。我們實施了定向降準,引導市場報價利率下行,增加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等舉措,核心目的就是要通過保持市場流動性的合理,引導市場利率或者說市場報價利率下行,更好地支持企業的發展。
  • 央行工作會議: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網原標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本報北京1月7日電 (記者徐佩玉)4日,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召開,部署了2021年十項重點工作。在深入分析當前經濟金融形勢的基礎上,會議要求,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廣義貨幣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深化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帶動存款利率市場化。深化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引導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 解讀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把好供給總閘門
    人民視覺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下半年貨幣政策取向怎麼看?怎樣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如何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本報記者採訪了業內專家。
  • 貨幣政策如何把握好精準性和時效性?央行回應
    下一步貨幣政策在引導利率進一步下行的同時,如何把握好精準性和時效性?對此,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11月6日表示,下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根據形勢變化和市場需求及時調節政策力度、節奏和重點,一方面特殊時期出臺的政策將適時適度調整,另一方面對於需要長期支持的領域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 為復工復產注入金融活水
    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靈活適度,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為復工復產注入金融活水(財經眼·宏觀政策加力 對衝疫情影響②)  運用結構性工具精準施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整體利率下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貨幣政策一系列應對措施靈活適度
  • 廣發宏觀鍾林楠: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釋放的七個信號
    本次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有四個專欄,其中專欄1比較微妙,強調不能通過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的變動來判斷貨幣政策鬆緊,比如今年縮表的降準和擴表的再貸款相互抵消;M2作為廣義貨幣與基礎貨幣之間的一個事後恆等式,也是無效的;貨幣鬆緊關鍵還是看貨幣供應量和社融。
  • 易綱:創新結構性政策工具 金融監管加強協調形成合力 穩槓桿穩預期
    作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金融政策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  今年我國的貨幣政策走向如何?怎樣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如何織密金融安全網?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就2021年金融領域熱點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採訪。
  • 堅持「穩」字當頭 貨幣政策保持定力持續護航經濟發展
    「2021年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保持好正常貨幣政策空間的可持續性。」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明確指出今年貨幣政策的方向。不久前召開的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同時也要繼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信貸政策精準滴灌作用,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
  • 範劍平:今年貨幣政策要做到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在現場發表主題演講《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全球經濟》,他表示今年中國的貨幣政策要做到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範劍平介紹,2016年之前,中國長期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此前20年M2增速平均超過16%,而在同期GDP名義增長只有12.7%。
  • 更趨精準靈活 貨幣政策漸回歸常態
    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為靈活適度,但不會貿然收緊。12月2日,央行開展了100億元7天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由於當日有1200億元逆回購到期,實現淨回籠1100億元。實際上,在11月下旬,央行連續多個工作日為資金面「補水」。11月30日,還開展了2000億元MLF操作。
  • 明明:「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是政策收緊的信號麼?
    一是認為「當前我國經濟呈現健康發展,經濟增長保持韌性,增長動力加快轉換」;二是指出「保持戰略定力,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三是提到防範金融風險。具體來看:第一,對經濟形勢判斷更加樂觀,貨幣政策邊際收緊在預期之內。
  • 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 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中國人民銀行...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 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談2021年金融熱點問題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作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金融政策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今年我國的貨幣政策走向如何?怎樣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 央行重磅報告來了,貨幣政策後續走向如何?券商點評丨火線解讀
    11月26日,央行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今年以來已推出涉及9萬億元貨幣資金的貨幣政策應對措施,前10個月金融部門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總體來看,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現了前瞻性、主動性、精準性和有效性,成效顯著,傳導效率進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
  • 經濟學家鄧海清:貨幣政策究竟如何看?
    5、央行一季度例會提出「保持戰略定力」、「堅持逆周期調節」,刪去了「提高貨幣政策前瞻性、靈活性和針對性」,重提「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4月政治局會議強調「保持定力、增強耐力」、「結構性去槓桿」。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要求「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根據經濟增長和價格形勢變化及時預調微調」。一系列會議基調都對市場流動性「不友好」。   於是市場上傳出「緊縮來了」的聲音。
  • 財經57號|「央媽」最新季度報告中的貨幣政策傳遞了這些信號|貨幣...
    1、「儘可能長時間實施正常貨幣政策」這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10月份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作出這樣的表述以來,「正常貨幣政策」再次被強調。「正常貨幣政策」並不是說此前的貨幣政策「不正常」,而是指與今年上半年貨幣政策加大力度,特別是國外實施「負利率」等超常規貨幣政策相比,我國貨幣政策力圖長期保持常態化。
  • 貨幣政策更靈活適度、LPR轉換進度納入MPA
    報告顯示,下一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強化逆周期調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對衝疫情影響,為有效防控疫情、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報告提到。 今年LPR改革同步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於3月1日如期啟動。
  • 更趨精準 貨幣政策將保持連續性
    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更趨精準 貨幣政策將保持連續性全面降息降準概率降低,結構性政策或持續發力日前,央行黨委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要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 展望明年,業內人士表示,宏觀政策向常態化回歸是大方向,但貨幣政策投放力度不會驟然收緊。與上一次強調「靈活適度」不同,這次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這意味著結構性貨幣政策將作為明年貨幣政策的主要發力點。
  • 央行報告罕見7次提及泡沫 貨幣政策重心發生變化
    4、正面回應「棄房保匯」、「棄匯保房」爭議,該報告認為兩者均不可取。關於匯率和房價的爭議,實質上是一個偽命題,其前提是假定了房地產和匯率均存在泡沫,但這一前提並不存在。真正要做的是,防範房地產泡沫,避免貨幣政策過緊或過松,與經濟金融形勢相匹配,堅持真正的「穩健的貨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