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花都區人民醫院 主管藥師 劉結明
在現代醫學中,醫學檢查有助醫生更精確地診斷病情,而醫學影像檢查時,對於人體中缺乏自然對比、不容易觀察的結構或器官,需要將一種比人體密度高或低的物質導入要檢查的部位,造成密度差異從而形成對比,達到增強影像觀察效果形成診斷的目的,而這種物質就稱為造影劑,又稱對比劑。
根據設備的成像原理不同,造影劑可以分為X射線造影劑、磁共振(MIR)造影劑和超聲造影劑(UCA)三大類。
X射線造影劑
是目前造影檢查佔主要使用比例的製劑,應用於增強CT (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中的檢查,主要試劑有硫酸鋇和碘造影劑兩種。其中醫用硫酸鋇(又稱鋇餐)用於消化道的造影,而碘造影劑可用於多個器官和組織的造影,使用較多。
硫酸鋇
為X線雙重造影劑。系高密度胃腸造影劑,可製成不同比例混懸液單獨使用,但通常與低密度氣體一起使用,以達到雙重造影的目的。常用於消化道造影,據國內使用者報導,粗細不勻型硫酸鋇,優於細而勻的硫酸鋇。慎用於腸瘻管形成及容易產生穿孔的某些腸道病,如闌尾炎、憩室、潰瘍性腸炎、寄生蟲感染等。
[注意事項]
1、必須嚴格按藥典規定檢查,不得含有可溶性鋇鹽。
2、下列情況禁用:
急性胃腸穿孔;
近期內食管靜脈破裂大出血;
結腸梗阻;
咽麻痺。
3、下列情況慎用:
急性胃、十二指腸出血;
小腸梗阻;
習慣性便秘
4、下列情況慎作結腸灌腸檢查:
結腸梗阻;
習慣性便秘
巨結腸;
重症潰瘍性結腸炎;
結腸套疊。
[特殊人群用藥]
1、孕婦禁用。哺乳期婦女用藥安全性尚缺乏資料。
2、兒童食道造影;用少量調成糊狀吞服。
3、老年患者慎用硫酸鋇幹混懸劑作鋇灌腸。
碘造影劑
又分為無機碘造影劑、有機碘造影劑和脂類造影劑三大類,其中有機碘化合物目前應用最廣泛。
常用碘造影劑的分類和理化性質
[注意事項]
(1)使用前先了解患者有無過敏疾病(如哮喘、蕁麻疹等),一般食物或藥品過敏史,以及對碘劑的嚴重反應史。應向患者或其家屬告知造影劑的適應症、禁忌症、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
(2) 注意患者的一般臨床情況,如是否存在高熱,心力衰竭和肝腎疾患等禁忌症。
(3)正確對待造影劑"過敏試驗",有多中心臨床研究證實,小劑量碘過敏試驗,無助於預測離子型和非離子型造影劑是否發生過敏反應。因此,除非產品說明書註明特別要求,否則無需使用。
(4)建議在使用碘造影劑前4小時至使用後24小時內,對患者給予水化。
(5)使用造影劑後,病人需留置觀察至少30分鐘,因90%的副反應在此期間發生。高危病人應留置觀察更長時間。延遲反應(皮膚異常改變和心血管系統紊亂)在極少數情況下仍可能發生。如症狀嚴重則應在重症監護觀察治療。
磁共振(MIR)造影劑
MIR平掃未見明顯異常,但臨床醫生或其他檢查高度懷疑有病變,就有必要作增強掃描。主要通過改變局部組織中水質子的弛豫速率,提高正常與患病部位的成像對比度,從而顯示體內器官的功能狀態。
MIR造影劑根據對參數影響的方式分為順磁性、鐵磁性和超順磁性3大類。
順磁性造影劑,目前國內外研究的較多的是含釓的配體化合物;鐵磁性造影劑是大鐵離子,與此對應的是順磁性造影劑,一般為小鐵離子。
代表藥物:釓噴酸葡胺注射液(Dd-DTPA)
為順磁性造影劑,進入體內後能縮短組織中質子的T1及T2馳豫時間,從而增強圖像的清晰度和對比度,可用於全身MR增強掃描。不良反應極少,發生率顯著低於碘造影劑,如輕微的一過性頭痛(8.7%)、注射部位的冷感(4.8%)、噁心等。
超聲造影劑(UCA)
也稱為聲學增強劑,在超聲造影時向血液中加入的聲阻抗值與血液截然不同的微氣泡等物質,使血液的散射增強,以提高血管、心腔和組織的成像。作為一種血池示蹤劑,UCA的發展已經克服了傳統B型和彩色或能量多普超聲的局限性,並且能夠顯示實質組織的微血管結構。
根據微泡外殼成分的不同可將超聲造影劑分為白蛋白造影劑、脂質造影劑、多糖類造影劑和多聚體造影劑。
一般來說,超聲造影劑極為安全,副作用發生率很低。它們沒有腎毒性和心臟毒性,超敏和過敏反應的發生率比當今的X線或者MR造影劑低得多。在使用前不必進行腎功能的實驗室檢查。UCA在妊娠中的應用沒有得到許可,在一些國家哺乳屬於使用禁忌。
人們對身體的健康狀況日益重視,更多人願意接受先進的醫學檢驗,新型試劑更利於醫生發現並鑑定一些早期的、小的病變。
審稿專家: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醫院 副主任藥師 郭勝藍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