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傑茜,放射科醫生
最近接到朋友的電話諮詢,問我:我這兩天肚子痛,看了醫生,醫生開了個腹部平掃加增強的CT檢查。醫生說是往我血管裡打點藥,看得清楚點。打的什麼藥啊?這個藥有沒有輻射哦?對我身體有沒有影響哦?
這大概是很多去放射科做CT增強檢查的患者都會有的問題,總結出來就是下面三個問題:
(一)做CT增強檢查時,給注射的什麼藥?
CT是一種非侵入性的診斷檢查,可以任意角度成像,清晰顯示人體肌肉、骨骼、器官、血管等。有時為了更好顯示器官及鑑別診斷疾病,需要做增強掃描,就通過靜脈注射一種造影劑。
利用CT增強掃描及圖像後處理功能檢查頭頸部血管圖像
CT造影劑是一種含碘的無色透明略粘稠的液體,注射後可以增加人體各組織器官之間的對比,能夠更清晰顯示器官及病變,從而達到更明確的診斷目的。臨床現在用的較多的都是非離子型造影劑,如碘海醇、碘普羅胺等。
造影劑示例
(二)打造影劑的注意事項
很多患者,在去做檢查前,往往因為不知道檢查前的注意事項,導致多次預約、重複排隊,或影響檢查效果等。多了解檢查前的注意事項,能讓自己的看病效率事半功倍,去做CT增強檢查,就需要知道這些注意事項。
CT增強檢查前患者避免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可以喝清水;至少空腹6—8小時,避免注射造影劑時,出現過敏反應,嘔吐食物引起窒息。
CT增強檢查前,護士都會向患者告知及解釋使用造影劑可能出現的一些副作用。患者應如實告訴護士自己的藥物過敏史及其他病史,如是否患有糖尿病等。
又,碘造影劑過敏,嚴重甲狀腺疾病的患者,禁用CT碘造影劑。
再比如,患者如有支氣管哮喘,嚴重心臟病,嚴重肝病,腎功能不全,多發骨髓癌等,原則上不使用造影劑,如果使用,應慎用,並時刻觀察患者情況。
傑茜醫生提醒:CT增強檢查,注射造影劑時,患者會感覺全身溫暖,嘴巴裡感覺到金屬的味道,甚至有想排尿的感覺,這些都是正常的,不必擔心。
CT增強檢查完成後,患者一般需要在護士注射室觀察半個小時,觀察是否有遲發的過敏反應。患者可多喝水,造影劑通過腎臟排洩,腎功能正常的人一般24小時就會排洩完所有造影劑。
(三)注射造影劑可能引起的危險和過敏反應
注射造影劑時,由於注射壓力及流速較大,造影劑可能會滲到血管外,流入皮下或者進入組織。注射部位可能會腫脹伴有疼痛。如果,造影劑少量的滲出,人體會吸收掉,不必擔心。大量的滲出,就需要及時處理了,比如按醫生指導溼敷硫酸鎂,不過這種情況很少發生。
過敏反應大多數是注射完造影劑後馬上出現的,少數遲發過敏反應會在半小時至一個小時內出現,極個別案例會在數小時甚至數天後出現。
輕度過敏反應包括頭痛、噁心、嘔吐、皮疹、瘙癢、紅斑等,一般不需要治療。此類不良反應發生率在3%以下。
比較嚴重的過敏反應包括支氣管痙攣、喉頭水腫等,此類不良反應需要及時處理及治療,發生率在0.1%以下。
極其罕見的過敏反應為心跳驟停、呼吸停止。發射率為0.0005%-0.001%。
傑茜醫生提醒:即便以前做過CT增強檢查,注射過碘造影劑,那時沒有出現過敏反應,可能這次注射造影劑也會出現過敏反應。即便在使用造影劑出現過敏反應時也不必驚慌,醫院放射科都有相應的急救措施,CT室內有急救藥物及設備,如氧氣、腎上腺素、阿託品等,醫療人員也都接受過處理緊急過敏反應及急救技術的培訓,能確保每位患者的安全。因此患者不必因噎廢食,對CT增強檢查產生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