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醫學條件越來越好,人們的健康意識也逐漸提高,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不少人會投資一部分錢到體檢身上,一年一次的體檢是每個人對自己健康的負責,也是對生命的尊重。但體檢項目很多,且有的項目帶有一定的副作用,讓人陷入了深思——我要體檢嗎?
關於副作用的項目,今天就來說一說——CT。
科普一下什麼叫做CT
CT在醫學領域是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即Computed Tomography)的首寫字母的簡稱,是利用X線束對人體的某一部位進行連續的斷面掃描,從而在較短時間內獲得清晰等圖像的X線檢查方法,在多種疾病的檢查中具有重要價值,對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顱內腫瘤、腦水腫、腦積水、腦膿腫、腦肉芽腫、腦寄生蟲病、顱腦損傷、腦梗塞、腦出血、椎管內腫瘤、頸管狹窄、椎間盤突出等)疾病的診斷方面均具有重要價值。
為什麼說CT檢查會致癌?
由於在檢查時會釋放X射線,而CT釋放出來的電離輻射是有可能誘發身體某些基因組發生不穩定的變化的。在受照細胞本身未發生遺傳變化,但照射已使細胞處於一個可能發生癌變的臨界狀態,這樣一來,子代細胞中發生腫瘤突變頻率就增加了。
醫學CT檢查時,人體也會接受少量放射線,根據檢查部位及檢查範圍的不同,人體接受的放射線劑量也會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CT檢查的劑量。頭顱10mSv,胸部15mSv,腹部平掃11mSv,腹部增強 22~33mSv,盆腔平掃11mSv,盆腔增強22~33 mSv。
做一次ct致癌概率大嗎?
雖然說做ct會加大癌症的風險,但久久一次的ct並不會對健康有太大的影響,一般也不會因為做了一次CT就患癌症,大家不用太擔心。
但也不能經常做ct檢查,因為研究證實,暴露在X射線下會導致多種腫瘤發生,包括白血病、甲狀腺癌、乳腺癌和肺癌等,還有可能導致唾液腺、胃、結腸、膀胱、卵巢、中樞神經系統和皮膚的腫瘤。其引發癌症的風險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接受照射時的年齡;在兒童時期接受過量照射與白血病和甲狀腺癌的增加不無關係,在生育期則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而晚年則可能增加肺癌的發病機會。
做ct,應該合理做
什麼叫合理?就是在基於醫生的建議上,必要的情況下,需要做便做。雖然久久做一次CT不會導致癌症,但如果沒必要做卻濫用的話,就會增加癌症的風險。
最後,我們應嚴格掌握CT檢查的適應證,能用非輻射方法(如超聲)的就用非輻射方法,能用拍片解決的就不用CT檢查。尤其注意育齡婦女、孕婦及嬰幼兒更要儘量避免CT檢查。防患於未然,減少輻射對人類造成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