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能檢查哪些癌症 這4種人群要做PET-CT檢查

2020-12-05 三九養生堂

能發現早期癌症的PET/CT是目前診斷癌症的一個有效的方式,那麼PET/CT到底能檢查出哪些疾病。哪些人要做這種檢查呢?做這種petct檢查之前患者需要注意些什麼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pet-ct能檢查出哪些疾病

與傳統的影像學檢查相比,petc具有靈敏度高、解析度好、圖像清晰等特點。

此外PET/CT最大優點是一次顯像能獲得患者的全身圖像,可以一目了然了解患者的全身狀況,使臨床醫生對惡性腫瘤等全身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案的制定更加準確。

患者接受PET/CT檢查只需靜脈注射微量的顯像劑,整個檢查過程安全、無創傷、無痛苦。

PET/CT的出現使醫生對腫瘤的診斷更加早期、準確,使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避免了許多不恰當的檢查和治療,在總體上減少了病人的醫療費用以及痛苦。

①惡性腫瘤

首先,PET/CT對肺癌、乳腺癌、結腸癌、卵巢癌、淋巴瘤、黑色素瘤等惡性腫瘤的診斷準確率高。

其次,通過全身PET/CT檢查對腫瘤是否發生了轉移以及轉移的範圍一目了然,對臨床醫生判斷是否需要手術切除惡性腫瘤以及切除的範圍有重要指導作用。

②神經系統疾病

PET/CT可用於癲癇灶定位,評價缺血性腦血管病、卒中、腦血栓或腦溢血後腦功能情況以及腦缺血前後血液動力學的變化。

③心血管疾病

PET/CT能檢查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部位、範圍,並對心肌活力準確評價,確定是否需要行溶栓治療、安放冠脈支架或冠脈搭橋手術,並且通過治療前後顯像對照評價治療效果。

4種人群適合做PET-CT檢查

1、腫瘤高危人群

有腫瘤家族聚集現象者,該類人群比普通人更易患上腫瘤。

還有就是接觸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有菸酒嗜好、經常接觸有毒有害物質者等。

2、有癌前病變的人群

癌前病變雖然不等於癌症,但癌前病變如肝炎、肝硬化、胃潰瘍、直腸息肉、宮頸炎等極易在不知不覺中轉化為惡性腫瘤,定期做PET-CT檢查有助於更早的發現。

3、腫瘤疑似患者

常規檢查在篩查腫瘤方面準確率不高,這容易導致兩個問題。一個就是患者患有癌症但檢查沒查出來,二個就是不是癌症被查出患有癌症。

PET-CT可有效避免出現假陰性和假陽性,為疑難病例提供正確的活檢部位,從而給出腫瘤良惡性的準確診斷。

4、腫瘤已確診人群

很多朋友認為腫瘤一旦確診就沒必要做PET-CT了,事實並非如此。通過PET-CT檢查可對腫瘤進行分期,此外還可確認惡性腫瘤有無轉移病灶,這有助於合理地選擇治療手段。

據報導,有近四分之一的腫瘤病人在做了PET-CT檢查後,其腫瘤分期的判斷發生改變,從而避免了不當的治療方式。這有助於預防腫瘤復發,提高患者生存時間和質量。

PETCT檢查注意事項

PET-CT查癌檢查,檢查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幾個注意事項:

1、檢查前禁食4-6小時(預約上午檢查者不要吃早飯、預約下午檢查者不要吃午飯)。做心肌檢查例外。

2、攜帶好以往檢查資料(包括病史、CT、MRI、病理、及治療經過等)

3、檢查前2小時禁做劇烈運動,顯像前需完全休息半小時。

4、檢查前一天晚飯進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如:肉類、水果)。

5、糖尿病患者需提前與PET/CT中心聯繫,以控制血糖濃度。

總結:PETCT檢查是目前診斷和確診癌症最主要的一個方式,但是在做檢查前還是有很多事需要注意的。有很多患者是排斥做這種檢查的,那麼以上列舉的四種人群是有必要做檢查的。畢竟癌症的早發現早治療可以很好的控制癌症的發展。

相關焦點

  • 腫瘤檢查「神器」——PET/CT
    實際上,對於PET-CT檢查,一直存在不少爭議和疑問,"我擔心患癌,做個PET-CT可以嗎?"" PET-CT價格那麼貴,有必要做嗎?"聽說PET-CT查腫瘤效果很好,但有輻射,到底做不做,真糾結".輻射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可怕的字眼,大家既想享受PET-CT的高尖技術,又害怕輻射帶來的健康危害.我們該如何選擇?
  • CT檢查會致癌?哪些人不能做?你恐怕不知道
    但體檢項目很多,且有的項目帶有一定的副作用,讓人陷入了深思——我要體檢嗎?關於副作用的項目,今天就來說一說——CT。為什麼說CT檢查會致癌?由於在檢查時會釋放X射線,而CT釋放出來的電離輻射是有可能誘發身體某些基因組發生不穩定的變化的。在受照細胞本身未發生遺傳變化,但照射已使細胞處於一個可能發生癌變的臨界狀態,這樣一來,子代細胞中發生腫瘤突變頻率就增加了。醫學CT檢查時,人體也會接受少量放射線,根據檢查部位及檢查範圍的不同,人體接受的放射線劑量也會有所不同。
  • 防癌體檢是不是必須要做PET CT?
    防癌體檢是不是必須要做PET CT?我們知道很多實體瘤都是得要靠影像學的方法才能檢查出來這些影像學的方法包括超聲、包括CT,也包括磁共振那PETCT跟上述這些檢查手段最大的區別是在於我們事先注射了同位素而這些同位素有助於更加敏感而且更加早期的把這些活躍的腫瘤細胞能顯影出來
  • 這三個檢查不做,得了癌症都不知道,50歲以後,越早檢查越好
    2.結腸鏡 結腸鏡主要是檢查大腸上的問題,大腸主要出現的就是炎症還有癌症,這幾年惡性大腸腫瘤的發病率也是不斷上升,所以做結腸鏡是有必要的。 3.肺部CT檢查 肺部CT檢查是發現早期肺癌行之有效的方法。
  • PET/CT檢查能防癌?專家:健康人不要盲目做
    對於健康人使用PET/ CT體檢,真正的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學核醫學科主任兼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核醫學科主任章英劍從不支持健康人盲目地去做,「把PET/CT純粹作為體檢工具肯定是不正確的,因為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使作為腫瘤篩查項目還是要配合其他檢查,同時它也只適合特殊人群。」
  • 做肺部ct可以查出什麼病?提醒:檢查前注意這5項
    隨著近些年環境的變化、菸民增多、大氣汙染、霧霾等多個原因的影響,患肺部疾病的人群也越來越多,而臨床上最常用到的肺部檢查就是ct。在眾多影像學檢查中,最常見的一種是ct,它也是臨床普及度較高、且相對簡單的影響血檢查方式,其檢查價格相對合理,容易被廣大患者所接受。
  • 肺部ct能查出什麼病 檢查需要注意這些
    在我們檢查身體的時候就有要檢查CT,CT是一種功能齊全的病情探測儀器,它是電子計算機X線斷層掃描技術簡稱。那麼,肺部ct能查出什麼病?做ct能檢查出什麼?ct掃描有危害嗎?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了解一下吧。肺部ct能查出什麼病任何檢查方式都有其適應範圍,沒有什麼檢查手段是萬能的。
  • PET-CT不能查出所有腫瘤 哪些人適合做
    核心提示:腫瘤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要想有效的防治這種疾病,及時進行檢查是十分的重要。PET-CT是當前最精準的癌症檢查,檢查一次價格近萬,但是準確度可高達90%以上。是否做了PET-CT就能萬無一失,所有人都能做?
  • 揭開PET-CT檢查的輻射真相
    這一表態意味著PET-CT今後必須對症使用。實際操作中,各醫療機構通過PET-CT體檢查出癌症的比例均不超過2%。究竟是什麼推動了98%的健康人花費近萬元,去承受不必要的風險?​ PET-CT 用於做暴利的體檢生意、PET-CT用於健康人體檢歷來褒貶不一,真正的專家從不支持健康人去做,從事PET-CT的醫生也不會自己或者讓家人去做。 主要是由於腫瘤檢出率較低。
  • 癌症早期很難察覺到?其實做對4項檢查,能幫助早點揪出癌細胞
    其實癌症的到來早就給出了信號,只是人們沒能抓住,又或者是沒能儘早篩查癌症,發現人體內細胞的「小動作」,早點揪出癌細胞。癌症早期並不難察覺,做對4項檢查,癌細胞無處躲藏。01檢查胃部應該做胃鏡,而不是B超有的人經常感覺胃部不適,食慾減退,還會出現腹脹腹痛等症狀,這是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出現了胃病,就會選擇進行B超檢查。但是早期胃癌而言,腫瘤生長的體積較小,B超根本不能發現腫瘤,及時採取治療。
  • CT能檢查什麼病?
    CT能查什麼病?,我們就從上到下,來細數一下CT能檢查出來那些疾病? 4.腹部疾病 肝臟疾病,膽囊疾病,胰腺,脾臟疾病,腹腔佔位,腸道疾病
  • 專家:PET-CT被濫用 一次檢查相當於正常30年輻射
    2011年底,衛生部在一份文件中提出要規範使用PET-CT,保護患者合法權益,要求其檢查陽性率不低於70%。這一表態意味著PET-CT今後必須對症使用。實際操作中,各醫療機構通過PET-CT體檢查出癌症的比例均不超過2%。究竟是什麼推動了98%的健康人花費近萬元,去承受不必要的風險?
  • 第一篇---你所不了解的PET和PET-CT(產品篇)
    平時工作中常會遇到病人問:「做全身CT檢查多少錢?」真是讓人覺得哭笑不得。CT掃描是分部位、分掃描方式(平掃或增強或重建)進行的,沒有人會去做個從頭到腳的全身掃描。 PET與PET-CT產品篇的基本情況就介紹到此,下篇將對其輻射知識做梳理。
  • 倘若癌症需要接受X光檢查,接受檢查前你需要做哪些準備?
    X射線和其他射線影像檢查可以幫助醫生在患者身體的不同部位尋找癌症,倘若癌症需要接受X射線檢查(也就是X光檢查),那接受X光檢查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何為X射線檢查做準備?
  • 做CT檢查會增加癌症風險?醫生告訴你真實答案!
    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hy,CT)是比較常用的癌症檢查手段,有很多重要作用。 一、CT在癌症中有哪些應用?
  • CT有害,為什麼醫生建議癌症患者做CT檢查?早知道早受益
    癌症在近些年的發病率是越來越高,生活中有很多癌症患者因為疾病的出現而需要長時間治療,也需要定期做一些檢查。而在眾多的檢查項目中,有些患者會發現醫生會經常要癌症患者做CT檢查,這讓很多人感覺到奇怪,CT檢查不是帶有輻射嗎?癌症患者經常進行不是更會受到傷害?
  • CT有輻射,為何癌症患者卻總要做CT檢查?做CT記住2個叮囑
    隨著健康意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重視體檢,而懷疑出現疾病的時候也應該通過詳細的檢查來得知,檢查的項目多種多樣,其中比較經常利用到的就是CT檢查。CT檢查的過程中會帶來一些輻射,如果經常進行CT檢查,有可能也會帶來負面影響。
  • 什麼情況下要做hpv檢查?婦科專家:這5種情況,建議做hpv檢查
    由於宮頸癌是目前為止唯一一種明確病因,可預防的癌症,因此宮頸癌的篩查和預防具有重要意義。在臨床,hpv檢查是篩查宮頸癌的重要項目。研究證實,大約九成以上宮頸癌的發生與hpv病毒感染有關。hpv又稱為人乳頭瘤病毒,有100多種亞型,可根據其致癌性與否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兩種。其中,高危型的hpv可能會導致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而低危型的hpv則不會導致宮頸癌。
  • PET/CT檢查輻射安全嗎?
    核心提示:到底PET/CT檢查安全嗎?患者檢查後醫務人員多久可對患者進行醫療活動?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核醫學科主任 程木華教授表示,「現在CT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檢查手段,要想再精準一點還可以做增強CT,但這些都只是局部的檢查。PET-CT雖然是全身檢查,但輻射劑量只有局部增強CT的3/5。所以大家完全不必要擔心PET-CT的輻射問題。」
  • 體檢不做三個檢查,得了癌症都不知道,三個部位最好四年體檢一次
    癌症篩查是查出癌症早期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以下三個部位儘量是4年體檢一次。 哪些部位需4年檢查一次? 1、肺部 肺癌的發病率佔惡性腫瘤的首位,做肺部螺旋CT檢查能及時篩查肺癌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