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PET-CT檢查的輻射真相

2020-11-28 騰訊大申網

[摘要]最簡單的比喻:全身檢查一次PET-CT,相當於一個正常人30年所受的輻射,在一小時內接受。也相當於在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的第二天在福島站了一天。

2011年底,衛生部在一份文件中提出要規範使用PET-CT,保護患者合法權益,要求其檢查陽性率不低於70%。這一表態意味著PET-CT今後必須對症使用。實際操作中,各醫療機構通過PET-CT體檢查出癌症的比例均不超過2%。究竟是什麼推動了98%的健康人花費近萬元,去承受不必要的風險?​

PET-CT 用於做暴利的體檢生意、PET-CT用於健康人體檢歷來褒貶不一,真正的專家從不支持健康人去做,從事PET-CT的醫生也不會自己或者讓家人去做。

主要是由於腫瘤檢出率較低。此前國內外的相關統計都在1%-2%,近年來在301醫院做PET-CT的人當中兩成是為了體檢,其中查出惡性腫瘤的比例為1.3%,此外還有20%的人檢查出冠心病等其他潛在疾病。​

對於健康人使用PET- CT體檢,田嘉禾的態度是「不提倡,也不反對」。一些同行更喜歡做最直接的衛生經濟學評價——用PET-CT掙錢。​ 國內PET-CT檢查費用不一,以全身檢查為例,上海統一價格為7500元,廣州則是8000——10000元不等,而「北京最貴」,為10000-15000元。中介網站表示「5人以上團購可以幫助申請到九折優惠」。​

PET-CT運營成本相當高,進口價格兩千多萬人民幣,再加上人員、維護費等費用,成本在3000萬元左右。但該院由於病源充足,僅2011年一臺PET-CT收入即達到4500萬元,一年即收回成本。​

被隱瞞和被忽略的風險​

事實上,PET-CT異常火爆之下,從業者隱瞞了PET-CT的風險。PET-CT的安全性一直受到質疑。2009年4月《放射醫學》雜誌的一篇文章指出,在對香港和美國進行的放射劑量研究表明,目前全身PET-CT掃描伴隨著大量的輻射劑量和致癌風險。​

2009年4月,北美放射學會《放射醫學》雜誌的研究報告稱,全身PET-CT掃描伴隨著大量的輻射劑量和癌症的風險。​

香港大學放射診斷學系系主任Pek-LanKhong教授等研究者採用了三種目前主流的PET-CT儀器,結果顯示其輻射劑量在13-32毫西弗之間;「與PET-CT有相關性的癌症發病率」則為0.2%-0.8%,且年齡越低,風險越大。​

因此,研究者建議,應該在有充分的臨床理由後再做PET-CT檢查,並應採取措施,以減少劑量。​

英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輻射安全部的Robert E. Reiman教授表示,「科學界公認,輻射對身體的損害,會隨著其暴露在輻射下的次數增加而積累。因此,每一次PET-CT檢查都會增加風險,這將在一段時間後最終帶來顯著的輻射劑量」。Robert E. Reiman強調,兒童所遭受的風險將更大。​

然而,幾乎沒有預約網站主動提示,剛做完PET-CT檢查的人,作為潛在的放射源,在短時間內應避免與孕婦和兒童有過多接觸。​

日本是最早和最廣泛使用PET-CT進行體檢的國家,由此催生了國際「體檢旅遊」服務。該項服務目前也吸引了大量中國人。但是即使在日本國內,對PET-CT體檢的爭議也未能避免。​

「用PET-CT進行體檢的成本收益如何,這方面的證據還不足。」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統計分析科主任片野田耕太表示,「目前PET-CT體檢主要是由一些醫療機構的利益驅使,我們還在等待更多的證據,不會將它作為指南來推動。」​

一篇發表在2007年《亞太腫瘤預防雜誌》的論文表達了更加負面的觀點。該研究發現,在用PET-CT對50歲-59歲的健康日本人進行體檢時,其陽性預測值僅有3.3%。

在2012年歐洲放射學年會上,一項多中心研究顯示,PET-CT在這兩方面並不比CT或核磁共振更有優勢。​

加拿大政府資助的非營利性組織「加拿大醫療服務研究基金會」也指出,PET-CT掃描不僅不能預防癌症相關的死亡,還會給患者帶來風險。該基金會的報告指出,一個好的檢查應該具有易感性和特異性,錯誤率較低。它應該能夠降低某種疾病的死亡率,而且不應使人們受到不應有的傷害。​

「沒有證據表明,PET-CT掃描能預防癌症相關的死亡。」在梳理了近年來對PET-CT體檢效果評估的多篇論文後,這篇報告稱,「PET-CT掃描既不具有易感性也不具有特異性,它還給患者帶來大量的風險,包括不必要的檢查、過多的放射暴露以及很高的錯誤率。此外,它還增加了過度醫療的機率。」​

具有科學道德的醫生看法

事實上,PET-CT檢查並不能檢查出所有腫瘤。在對原發性肝癌的診斷上,PET-CT就效果不佳。

有的觀點甚至挑戰了整個健康體檢的必要性。「對健康人進行經常性體檢本身就需要質疑。」北京協和醫院一位放射科醫生對財新《新世紀》表示,「PET-CT能夠發現一些很小的腫物,但有時即使發現了也沒有意義。因為太小沒有辦法進行檢測,這樣的檢查只能造成患者的焦慮,引發一輪又一輪不必要的檢查。」​

實際上,儘管影像學檢查進步飛速,但判斷是否為惡性腫瘤仍然只遵循一個「金標準」,即對病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新的檢查手段層出不窮,影像越來越清楚,但一定是好事嗎?」​

「讓每個健康人體接受PET-CT掃描絕對不是好的醫療實踐。」全球最早參與PET-CT研究的新加坡國立大學David W.Townsend教授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我在芬蘭的癌症檢測中心參觀時,特意諮詢PET-CT的使用範圍,院長Markku Mattila教授告知,不會隨便使用PET-CT進行體檢。「再有錢也沒有用,必須得其他儀器檢查之後,醫生認為有必要才能做。」

「這不是因為價格,而是因為風險。」荷蘭癌症研究所核醫學部專家柯尼裡斯·霍夫納格爾(Cornelis A. Hoefnagel)表示,「像日本那樣的PET-CT體檢,可能100個人裡才檢查出3個人。為了3個人而讓其它97個人承擔輻射風險,不值得。」​

PET-CT的輻射量​

PET-CT檢查使用的顯影劑一般為放射性同位素的氟-18(18F-FDG),按0.1 mCi/公斤體重的注射計量來算,一般情況下受檢者所注射的放射性顯影劑的計量不會超過10mCi。也就是說,做1次全身PET-CT檢查輻射量約為10-32毫西弗,普通人每年接受的天然輻射為1000-2000微西弗,(註:1000微西弗=1毫西弗,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洩漏的事故等級為5級,第二天核電站附近1.1公裡,輻射量每小時351.4微西弗)​

最簡單的比喻:全身檢查一次PET-CT,相當於一個正常人30年的輻射,一小時就接受。 相當於在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的第二天站了一天。​

相關焦點

  • PET/CT檢查輻射安全嗎?
    核心提示:到底PET/CT檢查安全嗎?患者檢查後醫務人員多久可對患者進行醫療活動?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核醫學科主任 程木華教授表示,「現在CT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檢查手段,要想再精準一點還可以做增強CT,但這些都只是局部的檢查。PET-CT雖然是全身檢查,但輻射劑量只有局部增強CT的3/5。所以大家完全不必要擔心PET-CT的輻射問題。」
  • petct能檢查哪些癌症 這4種人群要做PET-CT檢查
    能發現早期癌症的PET/CT是目前診斷癌症的一個有效的方式,那麼PET/CT到底能檢查出哪些疾病。哪些人要做這種檢查呢?做這種petct檢查之前患者需要注意些什麼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pet-ct能檢查出哪些疾病與傳統的影像學檢查相比,petc具有靈敏度高、解析度好、圖像清晰等特點。
  • 高端體檢設備落戶海南 首臺PET/CT在301分院啟用
    ct機操作室(通訊員 鮑磊攝)  pet ct機(通訊員 鮑磊攝)該型PET/CT具有掃描速度快、靈敏度高、輻射劑量低等特點,可獲得高清晰、高靈敏的PET圖像和CT圖像。為了配合PET/CT的使用,醫院同時引進了醫用回旋加速器,這也是海南省第一臺正電子藥物的醫用回旋加速器,保證了PET/CT藥物的供應。
  • 揭開影像學檢查與輻射的「神秘面紗」
    專家:南京兒童醫院醫學影像部主任、放射科主任 楊明  □通訊員 龐芳 吳葉青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程曉  寶寶生病去醫院,醫生有時會開一些影像學檢查,寶媽、寶爸總擔心一些檢查會對寶寶有害,究竟哪些檢查有輻射?哪些沒有輻射?今天,小編就來帶你們揭開影像學檢查與輻射的「神秘面紗」。  1.兒童常見的影像學檢查有哪些?
  • 腫瘤檢查「神器」——PET/CT
    實際上,對於PET-CT檢查,一直存在不少爭議和疑問,"我擔心患癌,做個PET-CT可以嗎?"" PET-CT價格那麼貴,有必要做嗎?"聽說PET-CT查腫瘤效果很好,但有輻射,到底做不做,真糾結".輻射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可怕的字眼,大家既想享受PET-CT的高尖技術,又害怕輻射帶來的健康危害.我們該如何選擇?
  • 專家:PET-CT被濫用 一次檢查相當於正常30年輻射
    你可以問一下身邊的醫生,他會去檢查嗎?會讓他的家裡人去檢查嗎? 被隱瞞和被忽略的風險 事實上,PET-CT異常火爆之下,從業者隱瞞了PET-CT的風險。PET-CT的安全性一直受到質疑。2009年4月《放射醫學》雜誌的一篇文章指出,在對香港和美國進行的放射劑量研究表明,目前全身PET-CT掃描伴隨著大量的輻射劑量和致癌風險。
  • 【影像科普】做一次CT 輻射有多大?
    CT檢查是我們在醫院檢查身體時,經常會用到的一種檢查方法。很多人都認為ct掃描的輻射太強,做ct次數多了容易導致癌症發生。CT真的有那麼可怕嗎?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什麼是CT檢查?
  • 香蕉也有輻射,一次PET/CT全身檢查等於多少根香蕉?
    隨著醫學影像設備的普及化發展,這一高端影像檢查設備也越來越被大眾所熟知,關於PET/CT輻射量到底有多大也成為很多患者及家屬檢查前想要迫切了解的問題之一。今天小編就為你講講你想要了解的PET/CT輻射劑量那些事兒。  PET/CT的輻射劑量來自哪裡?
  • X光、B超、CT等,哪些檢查最傷身,幾句實話醫生一直想告訴你
    現代醫學診斷疾病,並不是根據患者所說的症狀、體表表現確診,而是要經過一系列科學檢查,然後結合檢查報告做出相關判斷。但是,有不少人在聽到x光檢查、ct檢查時,都會產生抗拒心理,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大家受到了「輻射致癌」的影響!
  • 肺部ct能查出什麼病 檢查需要注意這些
    在我們檢查身體的時候就有要檢查CT,CT是一種功能齊全的病情探測儀器,它是電子計算機X線斷層掃描技術簡稱。那麼,肺部ct能查出什麼病?做ct能檢查出什麼?ct掃描有危害嗎?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了解一下吧。肺部ct能查出什麼病任何檢查方式都有其適應範圍,沒有什麼檢查手段是萬能的。
  • CT檢查會致癌?哪些人不能做?你恐怕不知道
    科普一下什麼叫做CTCT在醫學領域是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即Computed Tomography)的首寫字母的簡稱,是利用X線束對人體的某一部位進行連續的斷面掃描,從而在較短時間內獲得清晰等圖像的X線檢查方法,在多種疾病的檢查中具有重要價值,對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顱內腫瘤、腦水腫、腦積水、腦膿腫、腦肉芽腫、腦寄生蟲病、顱腦損傷、腦梗塞、腦出血、椎管內腫瘤、頸管狹窄、椎間盤突出等
  • 第一篇---你所不了解的PET和PET-CT(產品篇)
    比如學界、醫界對其早期發現腫瘤的能力、輻射危害的大小一直存在爭論,如今公眾對這個高逼格影像檢查產生的輻射與危害,甚而到了談「輻」色變的地步。 檢查前注入人體的正電子放射性核素發生β+衰變產生正電子,正電子與組織中的電子發生湮滅,產生兩個具有511KeV、但向相反方向飛出的一對伽馬(gama)光子。
  • CT檢查有什麼副作用?正確了解很重要
    原標題:CT檢查有什麼副作用?正確了解是對的!   CT作為目前一種比較常見的檢查方法,它對身體的危害也是眾所周知的,它在準確檢查的同時還會給身體帶來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有很多人在需要CT檢查的時候都會下意識的抵抗。其實,雖然ct會帶來副作用,但是它的實用性也是很高的。
  • 答疑:PET-CT輻射的傳聞都是真的嗎?
    一次全身PET-CT檢查等於30年輻射,做PET-CT檢查會被輻射致癌……這些是真的嗎?PET-CT的輻射真的那麼可怕嗎?網絡上對PET-CT輻射的傳聞很多:一次全身PET-CT檢查等於30年輻射做PET-CT檢查會被輻射致癌……這些是真的嗎?
  • 做一次CT,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對照《輻射劑量表》,心裡有數了
    …… 拍片,查CT,很多人去醫院體檢看病的時候,都會被醫生建議做這些檢查,但是很多患者卻擔心「CT有輻射會致癌」而不敢做檢查。那麼,真相到底如何呢? 但FDA官網曾有一篇文章內容顯示:正常人一生中得癌症的機率將近20%,而CT檢查的輻射劑量達到10mSv,才會提升0.05%的致癌風險,我們對照輻射劑量表就可以知道,偶爾進行一兩次ct檢查引發癌症的機率非常低甚至沒有。 而且臨床上,Ct檢查的輻射量一般都是固定好的,只要你聽醫生的話,好好配合,那就沒什麼大問題。
  • 體檢照CT和x光有多傷身體?輻射會致癌?這3點希望你能早知道
    相信大家去醫院檢查時,難免會遇到一些帶「輻射」的檢查,比如照X光、CT等等。這些檢查,我們在檢查室就能看到醒目的輻射警告標牌,不僅要體檢的人"提心弔膽",仿佛連醫生們也不願在檢查室裡逗留,都要遠遠地坐在隔壁的小房間裡。
  • 核磁、CT等檢查的輻射劑量是安全的嗎?
    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發展,X線、超聲、CT、乳腺鉬靶、核磁共振(MRI)、PET-CT等影像學檢查已經成為當代醫學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影像學檢查確實是有輻射,高強度的輻射也是致癌的危險因素。但是輻射造成的危害並不一定如大家想像的那麼大,很多醫學檢查都是在安全範圍內的。多大劑量的輻射是安全的?
  • 專家對PET-CT檢查認識不同 正常人慎重選擇
    問起檢查的必要性,該網站的諮詢專家高醫生給出了這樣的建議:「您可以考慮PET-CT早期排查一下,因為現在腫瘤發病率越來越高,越來越年輕化,很多人把PET-CT作為高端體檢來排查。PET-CT檢查主要是針對腫瘤,如果有急性期的炎症,良性的佔位,都可以發現,針對腫瘤可以比常規檢查早半年到一年發現早期病灶。」
  • 做一次PET/CT等於30年輻射?嚇死寶寶了
    有媒體報導:「全身檢查一次PET/CT,相當於一個人正常30年的輻射。」這種說法靠譜嗎?什麼是輻射?人類自古至今生活在一個充滿輻射的自然環境中,輻射與陽光、空氣、水都是人類生命的一部分。
  • 專家提醒:PET/CT輻射風險大 診斷有局限
    醫療照射已成為中國目前最大的人工電離輻射來源。X射線是醫療檢查「雙刃劍」幾年前,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CRP)做了一項統計,在北京市做診斷檢查的人中,至少有2/3接受了X線照射(含CT檢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輻射防護專家對此表示,做一次CT全身掃描會增加8%的輻射致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