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對於ct檢查都有聽說過吧,可能有些人雖然聽說過,卻不怎麼了解,只知道ct對人體的傷害是很大的。也因此有很多人在聽到需要做ct的時候就直接拒絕,生怕她對身體有什麼傷害。但其實,如果需要做ct檢查,就要進行,而且ct檢查雖然有危害,但是有些卻不是傷害特別明顯的。
什麼是ct檢查?
ct檢查是一種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它是利用精確靈敏度極高的探測器 來圍繞身體的某一個部位做直接的斷面掃描,在每次掃描的過程中會讓探測器直接穿過人體來接收x線所發出的信息,再由轉換器將這些模擬量轉化為數值,然後輸入電子計算機 在進行高速計算,從而得出x線吸收的數值,並且經過顯示器將不同的數據用不同的等級顯示出來,這樣就可以將身體這個部位的解剖結構清晰的顯示在監視器上。
大部分情況下,人體對於輻射損害有一定的耐受程度,這是人類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獲得的能力,但這個耐受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就會出現一定的症狀或者病理改變,輕則出現頭暈,乏力,噁心,嘔吐,重則導致血液細胞下降,心臟等重要臟器損害,腦功能下降甚至癲癇昏迷等,當輻射足夠大時,甚至會導致短時間內人體功能衰竭而死亡。
輻射警告標誌
ct檢查有什麼危害
ct 是一種用人眼看不見 並且看不覺不到的射線,它有很強的穿透力可以穿透身體以及一般物體,甚至一些金屬製品也能被穿透。如果在短時間內頻繁照射,就容易引起白血球降低,從而出現疲勞乏力、眩暈嘔吐等症狀。特別是孕婦、新生兒和身體虛弱的患者在照射後很容易出現身體器官出現癌變等不良反應。
當ct所發出的射線在穿透人體時會對人身體產生輕度的危害,從而引起身體生物大分子以及小分子的電離和激發反應,從而產生一些有害的物質。如果再進行照射的時候沒做好任何防護,對身體也會造成直接損傷。
如果檢查者在受到傷害就容易誘發癌症、遺傳性疾病以及智力下降等。在臨床上有出現患者在做完ct常規檢查後,出現腹瀉不止而且嚴重頭暈的現象,細胞出現驟然下降,比正常人少一半的情況。由此可見,ct對人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傷害,因此在做ct的時候需要做好防護,特別是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很多人對於做CT次數有很大的擔憂,認為短期內做多次CT會有致癌的風險,我並沒有強力的數據來反駁這一個觀點,但也沒有什麼人能夠證明胸部CT和肺癌或者其他臟器腫瘤之間存在關係,畢竟和吸菸以及其他致癌因素比起來,正常人接觸CT的時間和次數要小得多,目前還沒有做CT導致癌症的證據。
Lung cancer diagram in details illustration
對於正常人來說,頻繁的進行胸部CT檢查是多餘而又沒有必要的,體檢的次數可以控制在一年一次,大部分情況下,對於肺癌的肺部疾病篩查一年做一次就足夠了,如果做CT沒有發現任何病灶,在之後的一年內患晚期肺癌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如果肺部已經發生了病灶,在評估治療效果和病灶變化時,該做CT的時候就應該做,甚至一周做兩次也需要,特別是對於重症肺部疾患比如重症肺炎患者來說。
有個朋友上周剛做了單位體檢,做完之後卻有點擔心:「醫生非讓每個人都做了個CT,但是又聽說CT輻射會致癌……做了這個CT,會不會對身體危害很大?」其實很多朋友在做CT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擔心,CT有輻射,聽說輻射致癌,對輻射都是避之不及。
實際上,CT確實會對人體產生一些輻射,但具體還是要看劑量。
CT,沒你想得那麼危險
儘管做CT時,身體會接收到輻射,但這個輻射的量其實是很小的。舉個例子,胸部低劑量CT是常見的一種,每做一次,身體接收到的輻射大約是1-2mSv,頭部CT的輻射量則為2mSv,輻射的大小與檢查的部位有關,並且與劑量存在正相關關係,劑量越大,輻射越大,對身體造成的損傷也將越大。但是,如果只是偶爾做一次CT檢查,身體所接收的輻射其實是非常少的,對健康的影響微乎其微,並不會造成顯著的影響。
正常的體檢,該做CT還是得做,此時
身體受到的輻射劑量非常少,只有每年受到的輻射量高於100mSv時,才有可能使患癌的機率增大。也就是相當於每年要做50次左右的胸部CT檢查時,身體健康才有可能受到威脅。
由此可以看出,偶爾做一次CT,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大可不必擔心,不過有時候去醫院檢查身體,明明做過CT了,醫生卻還要求做增強CT,這是什麼原因呢?增強CT有必要做嗎?
哪些情況下,必須要做CT檢查?
胸部疑似病變:當胸部出現不適,懷疑是腫瘤、炎症、支氣管擴張、骨折等各種病變時,都需要做CT檢查,根據檢查報告做下一步的判斷。胸部CT也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檢查,它並不會對身體產生很大的輻射。
頭顱疾病:對於腦出血、急性腦梗塞等危急病症來說,CT檢查是首選的診斷方式,它的檢查過程非常快,能夠及時得出病癥結論,為治療做好準備。除此之外,腦外傷、腦腫瘤或是腦部發育異常等與頭顱相關的疾病,也需要做CT檢查。
骨關節問題:對骨關節進行CT檢查,根據病變部位的三維成像結果,可以判斷骨關節有無出現病變、腫瘤、炎症等情況,有效防治骨關節疾病。
心臟疾病:心臟疾病除了需要做心電圖檢查之外,CT檢查也是不可避免的,通過CT檢查的成像結果,可以判斷動脈是否出現病變,比如有無出現腫瘤、畸形、閉塞等問題。
腹部疾病:對於膽、脾、生殖系統和泌尿系統等疾病的診斷,也需要做CT檢查,通過判斷檢查報告書上有無出現病灶以及病灶情況,診斷相對應組織器官的情況。
總之,CT檢查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臨床診斷手段,對於多種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溫馨提示,雖然ct檢查危害性大,但是它的實用性卻非常廣,特別是對於腦部、心腦血管、身體一些器官等都有不錯的診斷效果,如果醫生建議做ct檢查,就說明患者自身需要做這項檢查,就不能因為怕ct對身體有傷害而抵抗,這樣不僅不利於醫生做判斷,也容易讓身體病情不能得到準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