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夜談|冠脈造影檢查正常一定沒有問題嗎

2021-01-16 新民晚報

目前,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處於上升階段,其中冠心病1100萬。

一提到腫瘤,老百姓立馬聯想到的是「絕症」,「死亡」,可謂談癌色變,事實上,在中國,心血管病死亡佔居民所有死亡原因的40%以上,比腫瘤所致的死亡人數要高得多。

如此可怕的冠心病,到底是怎樣一種疾病呢?

心臟,如同人體的「水泵」一樣,將血液泵出,給全身的器官供血,同時心臟作為人體的器官,自身也需要血液。有一組血管像帽子一樣,包繞心臟,負責給心臟供血,因此稱為「冠狀動脈」,簡稱「冠脈」。

冠心病就是冠狀動脈出現了狹窄堵塞,影響供給心臟的血液,導致心臟缺血,產生心絞痛等不適症狀。如果冠狀動脈完全堵塞,心臟完全沒有血液供應,就是我們所說的心肌梗死。隨著冠心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並且造成的結果比較嚴重,人們越來越重視冠心病的正確診斷與治療。

很多人都知道,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是冠狀動脈造影(冠脈造影)。所謂金標準,就是診斷冠心病,它說了算。做個冠脈造影,它有問題,那就是冠心病;它沒問題,那就不是冠心病。醫學上一直是這麼認為的。

那麼冠脈造影怎麼做呢?

簡單來講,就是通過手上或腿上的外周動脈將一根造影專用導管一直插入到心臟的冠狀動脈開口處,通過造影導管向冠脈內打造影劑。

由於X線穿透造影劑的能力比較差,造影劑在X光下會出現與周圍組織不同的顏色,也就是黑色,在X光底下照片,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血管的黑色輪廓了。如果血管輪廓光滑,沒有狹窄缺損的表現,那就沒有冠心病;如果見到狹窄表現,那就是冠心病。

然而,冠脈造影正常,就真的沒有問題嗎?其實,造影作為一種檢查手段,自身也存在不足之處。

冠狀動脈像樹幹一樣,不斷分叉,最終分成很細的血管進入心肌給心臟供血,冠脈造影只能看到整個冠狀動脈的5%,也就是直徑在500μm以上的血管,還有95%的血管屬於龐大的心肌內微循環血管,造影卻看不到,我們平時所做的冠狀動脈CT也無法看到這些血管。而心肌血流中80%都會參與心肌微循環,一旦心肌微循環出現障礙就會導致心肌灌注不足。

200年前,人們發現心外膜冠狀動脈的阻塞性病變是導致心絞痛的原因;100年前人們發現突發血栓形成是造成心肌梗死的原因;可是直到近20年,我們才認識到冠脈微血管功能障礙是造成心肌缺血的重要原因。2015年發表於《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的文章指出,未來冠心病治療的突破,取決於我們對於冠脈微血管病變的理解和幹預。

(戴能/上海中山醫院心內科博士後)

相關焦點

  • 冠脈CT造影檢查是怎樣做的?看些什麼?
    這個話題不是說檢查的技術操作,而是從臨床的角度介紹一些冠脈CT造影(冠脈CTA)的知識。隨著CT檢查技術的進步,CT檢查的影像和作為金標準的插導管的冠脈造影結果越來越接近,檢查的作用範圍也越來越擴大。因為這項檢查在最初應用的時候,最好的效用是排除診斷。也就是說,要是CT冠脈造影檢查結果沒有問題,那基本就排除血管病變的可能了。反過來,如果有問題呢,可能不那麼準確。不過,現在後面的問題也大大改進了。所以,只要做得好,診斷的效能還是很高的。
  • 幫你真正理解冠脈造影:冠脈造影投照體位基礎
    冠脈造影對術者的要求  ◆了解心臟解剖形態  ◆熟悉冠狀動脈解剖  ◆熟悉造影體位與冠狀動脈走行關係  ◆病變血管需要多體位投照  3  冠脈造影常用體位特點  3.1 右冠脈造影常用體位  Case 1  ◆造影上來常規肝位  ◆見LCX遠段病變,但是明顯短縮  ◆前三叉無明顯問題  ◆這個病變哪個體位最理想?(充分暴露無短縮)
  • 56歲心臟病患者,要求複查造影,醫生講完造影的危害,馬上拒絕!
    門診有位56歲男性患者,直接要開一個檢查單,說要複查一個造影。我說:第一造影得住院,第二您具體什麼問題,說說看,看有沒有必要複查造影?後來這位患者說:一年前做過一個造影,顯示血管狹窄50%,過了一年了該複查了。我說:您有不舒服嗎,胸悶憋氣,心前區疼痛等等類似的情況?他說:沒有任何不舒服,就是到時間了!
  • 冠脈CT能多深入了解心臟?做一次就夠嗎?答案揭曉,有3點要注意
    冠脈CT做一次就能詳細知道情況嗎?冠脈CT主要是通過CT上描狀動脈來了解情況,由於在檢查時能做到三維重建,因此可以清楚了解心臟動脈是否有狹窄來排除是否存在冠心病。如果進行檢查後發現存在50%的心臟動脈狹窄,一般可以判斷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 心臟放支架後複查可以不做造影嗎?符合這3種條件可以不做!
    很多人都知道任何疾病在動手術後都需要複查,也包括心臟放置支架手術,而在目前心臟放置支架手術後複查主要是通過造影,但很多患者在說到造影時會感覺害怕,就想知道是否可以不做造影檢查改做其他?其實在手術後符合這些條件,可以不用造影檢查。心臟放置支架後複查可以不做造影檢查嗎?
  • 專家解答:核素檢查不危險
    核心提示:核素心肌灌注顯像是核醫學影像診斷方法之一,是目前國際公認的診斷冠心病心肌缺血最可靠的無創性檢查手段。可以直接顯示有無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為冠心病診斷提供直接證據,具有簡單、無創傷、安全、準確性高等優點。而多排螺旋CT和冠脈造影則主要用於判斷冠脈病變,直觀顯示冠脈壁有無斑塊形成,管腔狹窄部位、程度等,是診斷冠脈病變的重要方法。
  • 無創冠脈核磁來了 向造影劑說再見
    吳佳佳攝吳佳佳報導:「無創冠脈核磁的最大優勢在於無創,不需要打入造影劑,就能觀察血管形態發育情況等,還可以觀察心臟外形、心肌、內膜及瓣膜附屬結構,心臟與周圍組織關係有無異常,同時還能動態監測心臟各瓣膜活動情況、心肌收縮力,準確評估心肌活力。」近日,美年健康聯合佳能醫療宣布,在全國率先引進無創冠脈核磁設備。
  • 懷疑心臟病,應該做什麼檢查?心臟專家一次總結,收藏再也不求人
    心臟方面的檢查很多:1、心電圖:心電圖檢查是心臟最基礎的檢查了,對於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診斷至關重要,有時候也能初步判斷心臟大小,氣胸等等問題。當然患者也有自己的困惑,說什麼時候做心電圖都是正常的,當然一個是心電圖是發作時最容易看出問題這是其一,其二心電圖最重要的是看變化,也就是不同時間的心電圖,尤其是發病和不發病的時候對比,更有意義。對於到醫院症狀就馬上緩解的情況,必要時,可以選擇24小時動態心電圖,把心臟24小時每一次心跳都詳細記錄。
  • 這種「心痛的感覺」一定要注意了
    兩年來,夜深人靜的時候她總是會突然「心痛」每次都會持續好幾分鐘疼痛症狀屬於典型的心絞痛但到多家醫院就診做過兩次冠脈造影冠脈血管卻並未發現狹窄這「詭異」的疼痛到底是什麼導致的?張女士很害怕,先後到鄭州多家醫院就診,並做了兩次冠脈造影檢查,但結果卻都顯示冠脈血管並未見明顯狹窄。按「變異性心絞痛」給予藥物治療後,張女士的症狀有所減輕,但近期,她的症狀突然加重了,於是前來省醫就診。入院後,張女士的肝腎功能、電解質、心肌酶等相關檢查結果未見明顯異常,糖耐量實驗提示糖耐量異常。心臟超聲提示,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輕度返流。
  • 超聲醫學科開展超聲造影檢查
    超聲科王友軍主任為患者進行超聲造影檢查近年來,超聲科積極開展新業務、新技術,努力打造學術型團隊,隨著胃腸超聲造影檢查、盆底超聲檢查等新項目的開展,超聲科業務發展快速駛向快車道,專業團隊日益壯大。肝臟血管瘤造影圖像顯示 腎臟腫瘤造影圖像顯示 甲狀腺腫瘤造影圖像顯示據悉,超聲造影技術為超聲科2020年重點新技術項目之一,肝臟超聲造影過程僅需6至8分鐘,是一項無創、無電離輻射、價格低廉的新型影像學技術,為後續超聲下微波
  • 冠脈支架置入術後血壓驟然下降為何:心梗?心包填塞?
    此次病來,精神、飲食、睡眠尚可,大小便基本正常,體重無明顯增減。既往有「高血壓、關節炎」病史多年。 輔助檢查:入院查腎功回示:肌酐 142.10 umol/L、尿酸 590.79 umol/L、二氧化碳 20.81 mmol/L、胱抑素C 2.33 mg/L;血脂六項回示:甘油三酯 2.65 mmol / L。
  • 關於心電圖檢查,你知道多少?
    正常情況下,心肌細胞可以自主發出規律的生物電流,在許多心肌細胞的協同配合下,表現為心臟跳動(心臟的收縮和舒張)。這些生物電流可以通過心臟周圍的組織和臟器傳導致皮膚,而心電圖就是通過在人體表面安放電極導聯的方式,來捕捉心臟發出的生物電流信號,通過綜合各導聯的電信號來得知心臟跳動的快慢、節律等信息。因此,由於心電圖檢查本身不放電,無電流刺激,它是無創、無痛、無輻射的,適合所有人群,包括孕婦及嬰幼兒。
  • 多支冠脈血栓形成!自發性冠狀動脈夾層!COVID-19導致的心血管不良...
    冠狀動脈造影顯示,右冠狀動脈(RCA)近端出現嚴重血栓性狹窄(圖1A),左前降支(LAD)中段有充盈缺損或與非阻塞性血栓(圖1B和圖1C)。對RCA進行血栓抽吸後,仍存在明顯的狹窄,遂置入藥物洗脫支架。對LAD進行OCT檢查顯示,存在無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非閉塞性血栓(圖1D)。對支架置入後的RCA進行OCT檢查顯示,不存在動脈粥樣硬化。
  • 永州市中心醫院成功開展光學相干斷層成像技術(OCT)指導下的冠脈...
    紅網時刻永州9月25日訊(通訊員 曹斌)日前,永州市中心醫院冷水灘院區心血管內科主任龍雙祁帶領的介入團隊成功完成了永州市首例冠狀動脈光學相干斷層成像技術(OCT)指導下冠脈支架植入手術,該手術是當前最先進的血管腔內成像技術。
  • 輸卵管造影不一定要吃輻射
    要判斷輸卵管狀態和功能,需要做輸卵管造影。以往的X線輸卵管造影有一定的輻射性,檢查後需要避孕3個月左右,對急於懷孕的夫婦來說難以接受。而新型的四維彩超輸卵管造影無輻射,做完次月即可備孕。 「不孕症的女性臨床上一般都建議行輸卵管造影,通過造影檢查來了解是否有輸卵管異常,如輸卵管積水、輸卵管堵塞、輸卵管畸形等以及了解宮腔環境。」
  • SCAPIS:40%的普通人存在冠脈粥樣硬化!簡單問卷即可識別|AHA 2020
    SCAPIS發現,在無已知心臟病的中年人群中,40%的人可在冠狀動脈CT造影(CCTA)上發現冠脈粥樣硬化證據,13%的人有廣泛的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除此之外,研究提示,未來我們或許可以通過在線問卷表來識別這類人,達到一定分數的人可進行影像學檢查。SCAPIS試驗共入選了30000多例年齡處於50-60歲間的成人,受試者無心臟病病史且從未發生過心血管事件。他們將被問到性別、年齡、生活方式、吸菸、身體狀況、膽固醇藥物應用及血壓相關的問題,以預測冠心病風險。之後研究人員將通過CCTA檢查來確定患者是否有冠脈脈斑塊。
  • CT、B超、X光片,這些檢查都是啥? 這些檢查怎麼選你造嗎?
    CT、B超、X光片,這些檢查都是啥? 這些檢查怎麼選你造嗎?時間:2016-12-08 11:29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CT、B超、X光片,這些檢查都是啥? 這些檢查怎麼選你造嗎? 到醫院看病時,醫生會開各種各樣的檢查。
  • 耳垂上有摺痕是冠心病的徵兆嗎?需要做什麼檢查?讓醫生來講清楚
    舉個例子:臺灣明星高以翔,大家仔細看他的照片,是不是看出問題來了?是的,他的耳朵有摺痕,高以翔於2019年11月27日參加一場綜藝活動時突發心臟驟停去世。醫學是嚴謹的,目前經過研究,耳垂摺痕的病人也不一定存在著冠心病,實際在臨床上碰到過很多嚴重的心梗病人,他們也並沒有耳垂摺痕,所以耳垂摺痕只能作為參考,何況在臨床上診斷冠心病有更好的參考指標,比如心肌酶、心臟彩超、冠脈CT、核磁共振、冠脈造影等。
  • 冠脈支架驟降95%的背後
    據北京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洪濤回憶,國內最早做造影手術的是北京醫科大學(現北京大學醫學部)的朱國英教授。冠脈血管造影是將一種染料注射到心臟血管中,然後在X 射線成像儀下觀察心臟血管狀況,並進行介入治療。與外科手術相比,介入手術創口小、恢復快。
  • 心電圖,心臟彩超、CT、核磁共振,心肌酶學,冠脈造影各有何區別
    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到醫院似乎醫生總要做一些檢查,有的患者其實並不知道做這些檢查對診斷自己的病情到底有什麼幫助,甚至非常排斥做檢查,認為只要給我開藥就好,做那麼多檢查沒有必要,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6種與心臟相關的檢查到底有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