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曾經多罪惡:剝頭皮重賞,種族滅絕,他們曾如何對待印第安人

2020-11-27 騰訊網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於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地,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泛濫。 —— 培根

一張男性人頭皮100鎊,一張女性人頭皮50鎊……

「反正都得殺掉他們,不然他們也會作為窮鬼的品種保留下來。」

這些駭人聽聞的言論,不是發生於遙遠的蠻荒時代,而是發生於100多年前。故事的主角,是如今高唱文明和人權的美利堅。而那些被談論的,是美洲大陸原來的主人——印第安人。

我們知道,歐洲人近代的殖民侵略,多以統治為主。他們的東印度公司統治著印度,八國聯軍來到中國的土地上掠奪,即便是在落後的非洲,無辜的人們則被當成奴隸販賣……可為何到了美洲,美國人卻選擇了殘忍的種族滅絕的政策呢?

其實,成立美國的歐洲先民們,早就美國成立之前就漏出了他們的爪牙。而這一系列滅族政策的起點,卻是一個極為諷刺的、名為「感恩節」的節日。

感恩節的來源,要追溯到1620年,當時一艘名為「五月花」號的帆船載著一百餘名英國清教徒駛抵美洲。這些清教徒多是在英國遭受過迫害的貧苦人民,他們來到北美其實只為另謀出路。

其實,這批移民並非第一批前往新大陸謀生的歐洲人。早在100多年前,歐洲人早已踏足美洲,而印第安人也早已對這些白色人種有所熟知。因而,在歷經一番互不知底的劍拔弩張之後,印第安首領帶頭示好,並熱情地迎接了這些移民的到來。

最開始的第一年,印第安人教會了這批移民種植玉米和狩獵,讓他們得以生存下來。於是在第二年豐收之時,英國移民和當地人進行了三天的慶祝和狂歡。此後,這次宴會被這些早期移民冠以「感恩節」的形式流傳了下來。

隨後數十年,移民們視印第安人為「高貴的紅人」,雙方和睦共處著。之後隨著美國獨立,感恩節也逐漸成為了美國的標誌性節日,用來感謝印第安人早期對移民的幫助。而「五月花」號帆船,也被標榜成了美國的歷史性起點。

然而,在這個充滿著和諧的節日背後,或許很多人沒料到,在那個持續了三天的宴會之後,歷史發生了一個巨大的轉折。

▲早期移民和印第安人的狂歡

在歐洲殖民早期,印第安人的思維較為原始,他們奉行自然是人類共有的,他們沒有國界和土地之分,只有部落、宗族的概念。但隨著兩族間的交流,印第安人在歐洲人那裡學來了「土地私有」、主權和民族界限。於是漸漸地,印第安人開始發現: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其實正在以他們的方式霸佔著自己的土地。

於是,兩族的矛盾日益激化,戰爭隨之爆發。我們至今已然難以獲悉,當年到底是誰先開了第一槍?但可以確定且毀三觀的是:戰爭早期,是印第安人碾壓著移民者。

在歐洲殖民美洲早期,歐洲人在美洲的分布非常分散。西班牙和葡萄牙控制著中美和南美,英國、荷蘭、法國爭奪著美洲的東海岸,有些人甚至在美洲自立門戶,難以聚集起像歐洲本土那般的武裝力量。

而印第安人的作戰方式,卻有點類似於匈奴人之於中古歐洲,往來突襲,完全沒有規律,只能讓歐洲人日夜防範。甚至於隨著戰爭的發展,印第安人也學會了用槍,他們經常衝擊白人的要塞,在殺絕要塞中的平民之後,搶奪他們的槍枝和彈藥。當然有時候,白人也會聯合起來進攻印第安的部落,他們也會用殺絕部落的方式進行報復。

於是,在戰爭早期,雙方的仇恨愈演愈烈,為後來的種族滅絕埋下了種子。而歐洲人自己的聯合,慢慢地改變著自己的劣勢局面。直到美國獨立戰爭之後,形成了以美國一國之力對抗印第安眾部落的局面。從這時起,戰爭的局勢才徹底扭轉。

這時候,獨立的美國並沒有考慮要滅絕印第安人,他們想的只是統治或驅逐。於是,美國早期上演了許多誘騙印第安人土地的案例,但次數多了,印第安人便開始不買帳了。

眼見欺騙不成,美國人只好重新開始訴諸武力,可隨著戰事重開,美國人發現和印第安人的戰爭無疑是一種殲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行為,即便自己的武器技術和作戰水平遠遠超過印第安人數千年,但印第安人憑藉地理優勢,時常讓美軍付出50%甚至以上的傷亡。

對此,美國人破天荒地想出一個荒誕的辦法——切斷印第安人的食物來源,餓死他們!於是,當時遍布北美洲的北美野牛被像兔子一樣地獵殺。

▲北美野牛

轉眼不到20年時間,北美野牛從1000多萬頭銳減到1000頭,野牛的銳減導致印第安人徹底失去肉類和保暖衣物來源。於是,印第安人開始在饑寒交迫中經歷著至暗時刻,人口頓時銳減。諷刺的是,在2016年,北美野牛卻正式被歐巴馬確立為美國國獸。

美國的標誌,永遠都是這麼諷刺。

在這之後,更加荒誕的事情也來了。1814年,美國徵服正式頒布獎勵規定,重獎剝取印第安人頭皮的勇夫,一張男性頭皮獎勵100鎊,一張女性的頭皮獎勵50萬。這個法規隨著時間的發展,漸漸演變成為《印第安人驅逐法案》,北美的印第安人正式迎來了他們的末日。

其實,剝頭皮的野蠻手段早在一百年前的北美聯盟時期便存在。當時,陸續而來的歐洲人組建了一個個小小的聯盟。由於人手有限,加之急於拓展生存空間,聯盟政府不得不出臺一些極端的措施促成「全民皆兵」的局面。於是剝頭皮有獎成為了當時的北美殖民者追求土地和財富的方式。

而在美國於1814年再次頒布這種一百年前的殘酷法規前,其實也是出於報復。當時,美國的對手不止是本土的印第安土著,老東家英國的殖民軍隊和南邊的西班牙殖民地也對美利堅合眾國虎視眈眈,一直想要找機會吞併美國。

於是,英國、西班牙和印第安人自然而然地結成了聯盟,甚至在1812年的英美戰爭中,印第安人直搗黃龍,火燒白宮。南邊的印第安人則見縫插針,在西班牙的支持下對美國南部州進行劫掠,屠殺了數百個平民,剝了200餘張頭皮。

所以,我們難以理清雙方的互剝頭皮到底是誰在報復誰,但隨著時間的發展,美國人確確實實徹底改變了對印第安人的態度,當年救助「五月花」號移民的恩人,慢慢地變成了不可一世的仇人。甚至於到後來,那些領導美國走向獨立、統一、強大的美國偉人們,也說出了讓人驚訝的「黑印第安」言論。

如同美國首位總統華盛頓,就曾說:「在所有印第安人居留地被有效摧毀前不要聽取任何和平的建議。」同時,他甚至也曾指揮自己的軍隊對戰死的易洛魁人進行剝皮。而那位曾發表著名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偉大總統林肯,卻也曾下令絞死38個印第安部落的酋長……

▲林肯

在這一系列駭人聽聞的事件的最後,我們不難窺見當年印第安人所經歷的慘痛。據上世紀末的一些美國歷史學家推算,哥倫布發現美洲時,現今美國的國境區域內至少生活著3000萬印第安人,但直到20世紀(即上世紀)70年代,他們的人口數量不足80萬。也有另一種說法稱,美國境內的印第安人在早期其實只有1000多萬,但在19世紀末僅剩下20萬左右。

或許我們可以把第二種說法看成是某種針對第一種說法的掩飾,但無可否認,即便是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境內的印第安人僅有80萬是確切無疑的,而他們也極有可能是那19世紀末僅存的20萬印第安人繁衍而來。如此罪惡的歷史行徑,也不可否認地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汙點。

近現代的美國,即便種族滅絕行徑已然成為過去,但許多印第安人始終得不到善待,甚至有關針對印第安人的暴力、性侵等犯罪事件頻出。作為美國主宰的白人,始終沒有對昔日的罪行進行懺悔或救贖。

1950年,在印第安人寄宿學校中,白人老師播放著屠殺印第安人的電影,絲毫不理會這些印第安孩子的感受。而印第安人生活的地方,則充斥著貧困和疾病。更難想像,在2000年美國司法部和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公開的數據報告中,1/3的印第安婦女曾遭遇過性侵,遠遠高於美國婦女的1/16(該數據來源於《JAMA內科》醫學雜誌期刊)。如此說來,印第安人何時才能等來那期待的美國版「華沙之跪」呢?

相關焦點

  • 種族滅絕政策:美國如何用400年的時間將印第安人變為少數民族?
    ,美國人極為重要的節日之一,感恩節就此誕生,但美國人感恩的並不是幫助他們的印第安人,而是感恩上帝之恩。《世界通史全編》中就有這樣的文字:在當時世界聞名的國度,美國這種種族滅絕政策來得更加兇殘,他們一再提高屠殺印第安人的賞格,那些謹嚴的新教大師,新英格蘭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們的立法會議上決定,每剝一張印第安人的頭蓋皮和每俘獲一個紅種人都給賞金40磅。
  • 印第安人為何要求退出美國,回顧美國與印第安人的血腥歷史
    印第安人,其實是對除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以外所有美洲土著的統稱,而並非單指某一個民族或種族。印第安人早期曾廣泛分布於南美洲和北美洲,然而隨著歐洲殖民者的到來,印第安人慘遭大量屠殺,而這也造成了美國和印第安人長期以來的歷史恩怨和矛盾,現在美國的印第安人僅佔全國總人口的1.2%左右。
  • 百年前北美洲印第安人:鼻根高挺,五官凸顯,能看出來自哪裡嗎?
    【一個印第安人家族】當英國殖民者來到北美洲後,印第安人對這些殖民者說道:「你們在此地是陌生人,來到我們的領土後,應該讓自己入鄉隨俗,遵守我們的習慣,而不是將你們的習俗強加於我們。」英國人確實沒有將自己的習俗強迫給印第安人,而是決定「清除他們」。【打獵中的印第安人】英國殖民者認為「清除他們」,並不是因為印第安人與自己種族巨大的詫異,而是印第安人沒有對土地進行真正地開發。
  • 賈春陽:到底誰才是「種族滅絕者」
    最近,從旅居美國的德籍學者鄭國恩關於新疆人口問題的報告,到美國參眾兩院七十多名兩黨議員致國務卿蓬佩奧、財長姆努欽的聯名信,再到美西方部分宗教團體、非政府組織、媒體的涉疆炒作,美西方反華勢力掀起了一股給中國治疆政策炮製「種族滅絕」罪名的逆流。
  • 這兩個國家現在經濟發達,但曾屠殺上億人口,行為殘暴
    可是這種風氣是建立在無比血腥的屠殺當中,從哥倫布無意間見到印第安人起,歐洲國家的發展就變得飛快,那麼他們是怎樣對待印第安人的呢,小編簡單給你們敘述一下。先說英國,印第安人比較善良,還熱情迎接英國,但換來的確實他們的噩夢。在英國侵略印第安人期間,搶奪了無數黃金。將那些老弱婦孺,全部屠殺。
  • 美國最傑出的四位總統對印第安人的大屠殺
    但是即便是從政治罪行方面來看,那三位美國總統也遠比希特勒罪惡更加深重。希特勒被指責屠殺了六百萬猶太人,約佔猶太人三分之一,而那四位美國總統則下令滅絕了美國境內印第安人,導致印第安人死亡高達數千萬。當你繼續閱讀下去,你就會發現,美國是建立在印第安人血淚和生命之上的。我們質疑這個神聖的雕像代表了什麼類型的民主。這些石頭上的美國國父總統有共同的特點。所有這四位著名的美國總統都推進了滅絕印第安人。 他們都是那個時代堅定的反印第安人的倡議者,都是種族屠殺西半球印第安人的執行者。
  • 美國:用骸骨和頭蓋皮堆砌而成的人權「燈塔」?
    根據《世界通史全編》的記載,當時的清教徒曾在1703年的立法會上決定,每剝一張印第安人的頭蓋皮給賞金40磅,到1720年左右,價格上漲到100磅。到1744年,賞金再次增加,剝一個12歲以上印第安男子的頭皮可獲新幣100磅,剝一個婦女或兒童的得50磅。誰都知道,一塊頭皮根本沒有任何實用價值,高額懸賞頭皮的唯一目的就是屠殺印第安人。
  • 為何美國加拿大印第安人少,墨西哥以南印第安人多?
    類似種植園的工作都屬於技術含量很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歐洲人需要大量奴隸才能確保產出,於是他們首先將目光鎖定在了本地的印第安人身上。不過實踐證明印第安人不適合做奴隸,來自非洲的黑人充當了這一角色,這是怎麼回事呢?首先,印第安人喜歡把定居點建在山脈上的山谷間,整個美洲的印第安人超過7千萬,但南北美洲加起來超過4200萬平方公裡。
  • 美國歷史:感恩節的由來——幸運的火雞與不幸的印第安人
    當然這次航行名垂青史的原因是《五月花號公約》籤署,這份公約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份政治性契約文件,被稱為美國出生證。時值寒冬,來到陌生的地方,缺衣少食,惡劣的環境正在威脅著他們的生命。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當地萬帕諾亞格(Wampanoag)印第安人慷慨地拿出貯藏越冬的玉米和土豆,送去獵獲的野鴨和火雞。印第安人還教他們種植玉米和南瓜,飼養火雞。
  • 被歷史無情碾壓的印第安人
    三,歐洲「來客」的「報答」越來越多的歐洲白人湧入這片土地,信奉基督教的白人視不信基督的印第安人是魔鬼撒旦的子孫,解決了心理上的包袱,他們便開啟了慘絕人寰的殖民之路。很大程度上來說,歐洲殖民者徵服北美洲的歷史是印第安人被圍剿濫殺的血淚史。西方殖民者對印第安人的圍剿與屠殺,從1622年開始持續了一個多世紀。
  • 破壞生態,加劇物種滅絕,北美毛皮貿易如何加速印第安人消亡?
    這些詞語串聯在一起,不僅會讓人想起美國18世紀末期展開的西進運動,美國西進運動一方面緩解了東部的人口壓力,刺激了國家經濟發展,但在另一方面,西進運動又幾乎摧毀了冒出嫩芽的美洲文明,無數印第安人倒在了西部大開發的路上。
  • 印第安人向布希追討頭骨(組圖)
    「骷髏會」是美國富人和權力者的「秘密俱樂部」,美國總統小布希一家三代都是「骷髏會」會員,小布希的祖父普雷斯科特布希曾為「骷髏會」勇當一回「盜墓賊」,從俄克拉荷馬州的一個墳墓中盜來印第安人酋長傑羅尼莫的頭骨,擱置在「骷髏會」司令部的一個玻璃展櫃中。
  • 說到醜化印第安人,這部美國片是第一名
    戰後的美國,在緩和了種族歧視的矛盾之後,國內的基本矛盾便逐漸的淡化了。而此時,那些久經沙場的戰士們要回到荒無人煙的西部,開始自己的美國夢。期間依舊是要經歷一些艱難險阻的。當然,這些艱難險阻並不能壓垮那些對於夢想有著執著理念的美國人。因為此時的威脅,相比於戰爭要小得多了。而這些威脅依舊是存在的,且不容忽視的。究竟是什麼樣的威脅,答案只有一個,印第安人。
  • 曾被誘騙接受醫學實驗 「罪惡研究」使美國非裔牴觸新冠疫苗
    來源:央視原標題:北美觀察丨曾被誘騙接受醫學實驗 「罪惡研究」使美國非裔牴觸新冠疫苗截至1月6日,美國的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已經進行了三周。雖然相關部門一再表示疫苗安全有效,但美國人的整體接種意願卻並不高。美國皮尤研究中心近日出臺一項調查顯示,全美僅有42%的非裔美國人表示願意或可能接種新冠疫苗,相比之下,白人群體的接種意願為61%。
  • 付成雙︱白人的史詩,印第安人的悲歌,毛皮動物的末日
    埃裡克·多林的著作《皮毛、財富和帝國:美國皮毛貿易的史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5月)是近年來出版的關於美國歷史上毛皮貿易這一主題的又一力作。本書作者多林先後畢業於布朗大學、耶魯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並獲得了環境政策和規劃方向的博士學位。多林曾擔任美國環保署項目經理以及許多機構的環境顧問,自2007年以來,他專職從事寫作。
  • 印第安人為何授予這位美國總統為部落成員?因為他給了他們公民權
    因為在這一天之前出生的美國印第安人,以及在美國領土之外出生的美國印第安人,都不能被授予美國公民身份。直到1940年美國頒布《國籍法》之後,所有在美國本土出生的人(除了少數例外,如外國外交官的子女)才被全部視為美國公民。【圖5】1936年,一群印第安人穿著他們的傳統民族服飾,來到位於華盛頓特區國家廣場西側的林肯紀念堂,在臺階上合影留念。
  • 天花病毒曾經導致90%印第安人死亡,為什麼現在美國人不害怕了
    到了18世紀,英國指揮官傑弗瑞·阿姆赫斯特,就利用天花殺死了大量的印第安人。阿姆赫斯特發現自己士兵有感染天花病毒,於是他讓人把患病用過的衣物送給了印第安人,結果導致眾多萬印第安人死亡。這些疾病不僅僅摧垮了印第安人的身體,還摧毀了他們的信念,他們認為這些疾病是神靈的懲罰,而且只針對印第安人,這些西方人毫髮無損,說明神明是站在他們那邊的。同時這些傳教士也竭力給他們灌迷魂藥,這些印第安人只能選擇屈服。
  • 金錢、罪惡、屠殺……他們的死亡,揭露了最真實的人性!
    但幾乎很少有人知道,企鵝其實並不是南極「特產」,早在幾世紀前,北極裡的企鵝多到數不勝數,只不過,他們已經在一百多年前徹底滅絕。甚至連penguin(企鵝)這個單詞,都是為北極企鵝量身定做,現在在南極賣萌的那些企鵝,都只是「贗品」而已。
  • 幾部反映美國屠殺印第安人的電影,有的帶過,這部成為永世的經典
    顯然,美國並非上帝選中的一片樂土,無論如何美化,至少有兩段極野蠻、血腥的歷史不可抹除,那就是黑奴貿易和屠殺印第安人。隨著黑人登上美國政治舞臺,話語權越來越大,反思黑奴歷史的題材在好萊塢電影中時有冒出。比如近幾年的奧斯卡獲獎影片《被解救的姜戈》《為奴十二年》,都觸碰了這一題材,批判、控訴了種族歧視制度。相比之下,印第安人如今在北美所剩無幾,屬於沉默的一群,在好萊塢電影中自然沒有話語權。為奴十二年電影截圖被解救的姜戈電影截圖其實,印第安人本是北美大陸的主人,在遭到白種人的瘋狂屠殺之後,接近滅絕的邊緣。美國的西部拓荒史,也是印第安人的血淚史。
  • 印第安人的糧食——美洲野牛,一種直接影響印第安人命運的動物
    ps:北美洲大平原在密西西比河和落基山脈之間,位於現今美國的中部和加拿大的中南部地區,這裡曾經居住過很多以捕獵野牛為生的印第安人遊牧或半遊牧部落 ,因為現代加拿大國家公園內曾出現過這樣的場景——一群北美狼利用印第安人建造的牛急跳崖處捕獵野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