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誘騙接受醫學實驗 「罪惡研究」使美國非裔牴觸新冠疫苗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央視

原標題:北美觀察丨曾被誘騙接受醫學實驗 「罪惡研究」使美國非裔牴觸新冠疫苗

截至1月6日,美國的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已經進行了三周。雖然相關部門一再表示疫苗安全有效,但美國人的整體接種意願卻並不高。美國皮尤研究中心近日出臺一項調查顯示,全美僅有42%的非裔美國人表示願意或可能接種新冠疫苗,相比之下,白人群體的接種意願為61%。

非裔美國人對疫苗的牴觸,不僅來源於對疫苗安全性的考量,還與美國醫療衛生史上的種族歧視案例有關。至今,許多非裔美國人仍在為美國醫療體系內的種族歧視問題所傷害,平權道路在疫情期間可謂「難上加難」 。

△皮尤研究中心數據顯示,非裔美國人中,願意接種疫苗的人甚至不到一半

「黑暗歷史」令非裔美國人難以信任醫療衛生系統

1932至1972年間,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曾在阿拉巴馬州塔斯基吉開展一項實驗,目的是「更好地了解疾病(梅毒)的自然過程」。該實驗跟蹤了塔斯基吉市600名低收入非裔美國人,其中399人患有梅毒。

然而,研究者在實驗過程中卻對招募的非裔被試者隱瞞了實驗目的,以此誘騙他們長期配合實驗。研究者讓這些非裔以為醫院在給自己進行免費治療,但實際上,他們並未對這些參加實驗者提供任何治療手段,而是在觀察梅毒自然發展的後果。不僅如此,研究者還對被試者隱瞞真相,稱他們患的不是梅毒,而是「壞血病」。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種族歧視的偏見影響到了醫療衛生的方方面面

因此,許多非裔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將梅毒傳染給了家人,最終導致了許多無辜生命的死亡。這項「罪惡的研究」直到1972年被媒體曝光後才終被叫停。

哈佛大學醫療史和科學史教授艾倫·波蘭特說:「這一實驗揭露的不僅是梅毒的病理問題,更多是美國種族歧視的社會問題」。《紐約時報》評論認為,該實驗後,非裔美國人對美國醫療衛生體系的信任逐漸土崩瓦解,其他醫療衛生方面的努力也因此次失信而付之東流。

根據美國經濟學家馬賽拉·阿爾桑和瑪麗安·瓦納梅克的研究顯示,非裔美國人向美國醫療體系求助的可能性普遍要比白人低,並且更有可能因缺乏救治而在年輕時便喪生。此外,分析表明,美國黑人和白人之間預期壽命差距的1/3都可以被歸結為塔斯基吉實驗所引發的失信問題。

非裔美國人對新冠疫苗普遍牴觸

除去「黑暗歷史」帶來的痛苦記憶,非裔美國人之所以對疫苗持牴觸態度,也源於對疫苗安全性的懷疑。《紐約時報》採訪了55歲的非裔美國人丹尼斯·蘭金,她坦言自己對疫苗的安全性充滿質疑,因為她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人們接種疫苗後出現面部神經麻痺,這使她格外擔心疫苗潛在的副作用。

△美國《時代》周刊表示,由於歷史上曾遭受不公正對待,非裔美國人對新冠疫苗持不信任態度

此外,據美國凱撒家族基金會和「不敗」網(The Undefeated)共同發起的一項調查顯示,70%的非裔美國人認為,當他們在疫情期間向醫療衛生機構求助時,會因為自己的種族而遭到「不公正對待」,這使他們身心遭受嚴重打擊,加劇了他們對醫療衛生系統的牴觸。調查指出,非裔美國人是在接種新冠疫苗時態度最為猶豫的群體,他們對疫苗安全性的顧慮在日益上升。

正是上述原因,使得非裔美國人對新冠疫苗難以接受。數據顯示,登記參加疫苗臨床實驗的35萬美國人中,只有10%為非裔或拉丁裔。這兩個群體的人口總和佔美國總人口31.9%,但是,美國一半以上的新冠確診患者都來自這兩個群體。即便如此之高的感染率,美國《時代》周刊調查顯示,也只有35%的非裔美國人表示肯定或可能接種疫苗。

種族歧視深藏於醫療體系

其實,非裔美國人所獲醫療資源的質量,至今仍遠低於白人。在癌症和愛滋病治療以及產前保健、疾病預防上,他們只能默默接受美國醫療體系的歧視性差別對待。此外,非裔比白人更難獲得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治療,他們也更有可能接受不必要的身體截肢。

△《紐約時報》稱,許多非裔美國人對新冠疫苗有牴觸情緒

不僅如此,非裔還是受鐮狀細胞疾病影響的最主要群體,但該疾病在醫學界獲得的關注度遠低於其他疾病,這也引發了各界學者對醫療研究在種族平等問題上的深思。哈佛大學科學史專家伊芙琳·哈蒙茲表示:「在美國歷史上,黑人的健康水平從未與白人持平——歧視和差異是隱藏在在醫療體系系統之中的。」

美國醫療體系內「歷史性」的種族歧視現象,至今仍威脅著少數族裔群體的生命健康,非裔群體在疫情期間求醫難、救治難等現象進一步加劇著美國社會的「撕裂感」和分化。在遍布歧視的土壤中,美國的抗疫之路愈發艱難。

相關焦點

  • 自體實驗研製的新冠疫苗,能放心接種嗎?
    屠呦呦在提煉青蒿素的過程中也曾親身試藥。諾獎得主馬歇爾喝下幽門螺桿菌培養液的故事更是傳遍了全世界,人人都贊他「勇敢獻身」。如今的新冠疫情時代,各國爭相研發疫苗,也有不少研究人員把自己當「小白鼠」,拿自己做醫學試驗。不過,我們真的還需要「勇於獻身」的自體實驗嗎?
  • 要命的種族差異 美國拉美裔與非裔新冠死亡率遠高於其他族裔
    央視網消息:當地時間8號,美國紐約市公布了新冠疫情的初步統計數據。數據顯示,非洲裔和拉美裔居民因新冠病毒死亡的比例遠遠高於其他族裔。對此,美國政府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表示,這次疫情暴露了美國不同族裔居民長期存在的健康醫療差距。
  • 中國團隊發布新冠病毒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了新冠病毒疫苗動物實驗結果。研究證實,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在恆河猴模型中安全有效,這是首個公開報導的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所長秦川、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所研究員張嚴峻、科興控股尹衛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祥喜、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研究員李長貴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盧金星為通訊作者。
  • 中國團隊《Science》發文,首次公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5月6日,Science發布了一篇名為《Rapid development of aninactivated vaccine for SARS-CoV-2》(《SARS-CoV-2病毒滅活疫苗的快速開發》)的論文,首次公開了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 Moderna新冠疫苗三期臨床試驗有效性高達94.5%
    本周一,美國疫苗平臺公司Moderna宣布,其研發的新冠疫苗mRNA-1273三期試驗初步試驗數據有效性達94.5%(p <0.0001)這份首次中期分析評估了3萬人的COVE研究中的95例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95例新冠病例包括15名老年人(65歲以上)和20名參與者,這些參與者來自不同的社區
  • 美國防疫工作遇難題:一線護士多數對接種疫苗存懷疑乃至牴觸態度
    美國的防疫工作又遇上一個超級棘手的大難題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導,雖然美國在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上取得了重大進展,美國政府更在近日宣稱要在2月底之前讓至少三分之一的美國人接種疫苗,可多項調查卻顯示,在美國防疫一線的護士群體中,多數人對接種疫苗存懷疑乃至牴觸態度。
  • 美國疫苗採取的方法,從來沒有成功的案例,更期待中國的新冠疫苗
    中國和美國同時有一支疫苗進入臨床研究,哪一個更加靠譜呢?今天曾醫生來聊一聊。美國mRNA疫苗,已有志願者接種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周一稱,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試驗性疫苗已開始首次人體測試。
  • 全球期盼的新冠疫苗,為何很多美國人不願接種?
    關於新冠疫情,這幾天更是有好消息傳來。不久前北京召開的服貿會,中國一口氣公布了三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最快在今年年底能夠投入使用。至於疫苗價格,有關人士透露,是絕對親民的。生命面前,人人平等,這是疫苗研製本身的一個宗旨。苦於病毒肆虐的巴西也迎來了一絲希望。中國一家生物公司在巴西聖保羅進行的新冠疫苗三期臨床試驗極佳。
  • 免疫學專家:病例銳減 新冠疫苗臨床試驗或移海外
    同一天,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與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下稱「康希諾」)聯合開發的重組新冠疫苗(腺病毒載體)也通過了臨床研究註冊審評,進入I期臨床試驗,目前首批接種了該疫苗的志願者已經結束了14天隔離期。對於重組新冠疫苗研發團隊而言,I期安全性試驗只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將走向何方?是否會像當年SARS疫苗研發一樣因病毒忽然消失而告終?
  • 中國團隊合作完成的研究文章是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成果
    每經編輯:彭水萍5月6日,Science雜誌官方網站發布了中國科研團隊合作完成的研究文章《SARS-CoV-2病毒滅活疫苗的快速開發》,這是首個公開報導的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此前的4月19日,該論文的預覽版在生物科學預印本論文平臺bioRxiv發布。
  • 美軍5基地參加一英國新冠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此前實驗猴子全感染
    福克斯報導截圖 【環球網軍事報導】福克斯新聞消息,五角大樓在9月3日提供的一份聲明中宣布,選擇了五個美國軍事基地參加新冠疫苗的三期試驗 據稱,美國國防部衛生事務助理部長湯姆麥卡弗利(Tom McCaffery)說:「國防部繼續在研製一種潛在的新冠疫苗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他還說,「現在疫苗已經通過了第一階段的安全性、劑量和反應性測試,我們準備進入下一階段,志願者需要加入大型臨床研究。
  • 中國免疫學會理事長:病例銳減,新冠疫苗臨床試驗或移海外
    同一天,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與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下稱「康希諾」)聯合開發的重組新冠疫苗(腺病毒載體)也通過了臨床研究註冊審評,進入I期臨床試驗,目前首批接種了該疫苗的志願者已經結束了14天隔離期。對於重組新冠疫苗研發團隊而言,I期安全性試驗只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將走向何方?是否會像當年SARS疫苗研發一樣因病毒忽然消失而告終?
  • 研發超級新冠疫苗,有效率高達90%,這對土耳其裔夫婦有多勵志
    幾天前,德國BioNTech和美國輝瑞製藥共同宣布,他們聯合研發的BNT162新冠疫苗,在3期臨床試驗的早期分析中,顯現出了90%的有效率。這個消息給備受新冠病毒摧殘的世界打了一劑強心針,歐美股市因此而大漲。這支被人類寄予厚望的疫苗,到底是誰開發的?
  • 輝瑞第一批新冠疫苗抵芝加哥,Moderna確認疫苗有效性尋緊急授權
    輝瑞第一批新冠疫苗抵達芝加哥 航司為廣泛分發做準備華輿訊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已經表示正在為新冠疫苗的「首次大規模空運」提供支持,製藥公司和航空公司都在為廣泛分發疫苗做準備。知情人士說,美聯航已經將輝瑞的新冠疫苗從布魯塞爾運送到了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在等待監管機構批准的同時,製藥公司、航空公司和供應鏈的其他部門正在為疫苗分發進行準備。分發網絡將包括保存疫苗的冷藏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AA)尚未批准任何新冠疫苗。
  • 新冠疫苗的兩難:優先阻止死亡還是優先阻止傳播?
    整個實驗樣本有4萬名志願者,採取雙盲對照實驗,一部分注射mRNA疫苗,一部分注射安慰劑,實驗7月27日開始,到11月8日有38955人接受了第二針複種。在11月9日,有94人感染後揭盲,疫苗組8人感染,安慰劑組86人感染,也就是只有不到10%的感染發生在接種了疫苗的志願者身上,而超過90%的感染發生在接種了安慰劑的志願者中。這就是90%有效性的來源。
  • 外媒:四款中國疫苗確認有效,一優勢領先美國新冠疫苗
    據外媒報導,根據初步試驗結果顯示,四款中國疫苗都可以引發快速的免疫反應,並且中國科興公司研發的疫苗相比目前美國製藥商輝瑞、Moderna等公司的新冠疫苗更適合在全球第三世界國家進行接種。根據初步試驗結果顯示,中國科興公司研發的疫苗引發了快速的免疫反應。該研究發表在醫學雜誌《柳葉刀傳染病》上的一篇同行評議論文上,該論文的作者之一朱鳳才(音譯)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科興疫苗可以通過間隔14天注射兩劑疫苗,在四周的免疫接種後誘導快速抗體反應。」 朱鳳才在與論文一起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相信,這使得疫苗適合在新冠大流行期間緊急使用。」
  • 學好AP還能助力新冠疫苗研究?雙盲實驗了解一下!
    新冠肺炎疫苗在7月28日陳薇院士通報了關於疫苗研究進展的好消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通報內容以及當中涉及到的AP統計知識點。陳薇院士28日通報最新新冠疫苗進展,簡單概括來說就是目前世界上,中國在新冠疫苗的研發上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並且因中國疫苗引發的不良反應都是優於其他國家疫苗的。目前中國疫苗的二期實驗已經完成,效果非常好。
  • 新冠疫苗再次引起不良反應 美國公眾多有疑慮
    當地時間12月23日,美國紐約市衛生部門報告稱,紐約市一名醫護人員在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這是美國各地接連報告接種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最新案例。與此同時,隨著一些疫苗亂象持續曝光,以及有專家稱變異新冠病毒可能已在美國出現,這些負面消息都令美國公眾對接種疫苗多有疑慮。
  • 史上最全科普 | 新冠疫苗來了,打還是不打?
    12月以來,美國先後宣布輝瑞和默德納生產的新冠疫苗獲批緊急使用,14日,紐約州的一名護士成為美國緊急接種新冠疫苗的第一人。此前,英國、加拿大等國也都分別批准了新冠疫苗的使用或上市。,隨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稱,四位接受輝瑞新冠疫苗注射的第三期志願者出現了貝爾氏麻痺症,即面癱;12月17日,美國田納西州一位護士接種輝瑞公司的新冠疫苗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接暈倒,這是繼阿拉斯加州一名醫護人員嚴重過敏,另一名被送入急救室之後的又一起不良反應;……這麼多的不良反應,是不是接種新冠疫苗不安全呢?
  • ...次感染病例,英國專家警告新冠疫苗,中國人工智慧臨床試驗全球最多
    不過,只要在新冠病毒攜帶者咳嗽幾分鐘後進入房間,感染的概率就會降到「相當低」。英國專家警告稱不要對新冠疫苗過於樂觀英國疫苗工作組主席凱特·賓厄姆28日告誡說,第1代新冠病毒疫苗「可能不完美」,人們不能過於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