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的種族差異 美國拉美裔與非裔新冠死亡率遠高於其他族裔

2020-12-05 央視網新聞

央視網消息:當地時間8號,美國紐約市公布了新冠疫情的初步統計數據。數據顯示,非洲裔和拉美裔居民因新冠病毒死亡的比例遠遠高於其他族裔。對此,美國政府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表示,這次疫情暴露了美國不同族裔居民長期存在的健康醫療差距。

數據顯示,紐約市的新冠死亡病例中,拉美裔與非裔佔比分別高達22.8%和19.8%,遠高於其他族裔。紐約市長德布拉西奧8號表示,不同族裔死亡率的差異反映了美國各種族間的經濟不平等與享有醫療保健服務的不平等。紐約市衛生專員巴博特則強調,近年來,受反移民輿論的影響,一些拉美裔居民不願主動尋求醫療服務,可能導致延誤病情。

不僅紐約存在這種現象,密西西比州8號公布的數據也顯示,該州非裔確診病例佔總數的56%,死亡率更高達72%。

在7號舉行的白宮記者會上,美國政府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表示,美國不同族裔居民的健康醫療差距一直存在,而這次的疫情讓人們意識到這種差距無法接受。疫情結束後,這種差距必須得到重視。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8號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美國感染新冠病毒的住院患者約有三分之一是非裔美國人,遠高於非裔在全部人口中所佔比例。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報導稱,這份報告說明美國醫療體系在面對新冠患者時存在種族差異。報導稱,一家總部位于波士頓的生物技術數據公司分析了美國多州的帳單信息,發現有發燒咳嗽等症狀的非裔美國人並沒有廣泛獲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相關焦點

  • 美國多州疫情數據:非裔等少數族裔確診和死亡病例遠超平均值
    美國多州疫情數據:非裔等少數族裔確診和死亡病例遠超平均值 美國紐約州4月8日公布新冠疫情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非洲裔和拉美裔居民因新冠病毒死亡的比例遠遠高於其他族裔。
  • 老化速度是否存在種族差異?拉美裔最慢,亞洲人呢?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首次表明,拉美裔的老化速度比世界上的其他種族更慢科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西班牙悖論』,」主要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格芬醫學院的遺傳學教授史蒂夫霍瓦特說:「我們的研究有助於從分子水平證明拉美裔老化更慢。」根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在美國,拉美裔比白種人平均長壽三年,預期壽命分別為82歲和79歲。
  • 美國種族「至暗史」之三:少數族裔「傷痕」難平
    1931年,加州洛杉磯市警察突襲奧爾韋拉街一個市場,逮捕了數百名墨西哥裔美國人,並把他們強行驅逐到墨西哥。這是美國對拉美裔長期歧視歷史上的一個插曲。 19世紀中葉,美國與墨西哥爆發戰爭,一半以上墨西哥領土被美國吞併,包括如今的加州、德克薩斯州、亞利桑那州等地約23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那裡的拉美裔居民便成了美國公民。
  • 美國華裔新冠死亡率排名第一,甚至超過非洲裔,部分國人還沒醒悟
    該篇文章表明,位於紐約的華裔因感染新冠後,死亡率排名超過非洲裔和拉美裔等,排名第一。對於這一反常現象,讓國際社會紛起爭議,因為我們國內的疫情防控取得全球首個階段性勝利,怎麼在海外的華裔死亡率如此高呢?這家媒體所發表的那篇文章,是基於一份醫學存檔論文的預定本報告,只不過是經由俄羅斯媒體當作信息來源,並且發文報導,從而引發國際關注。
  • 曾被誘騙接受醫學實驗 「罪惡研究」使美國非裔牴觸新冠疫苗
    非裔美國人對疫苗的牴觸,不僅來源於對疫苗安全性的考量,還與美國醫療衛生史上的種族歧視案例有關。至今,許多非裔美國人仍在為美國醫療體系內的種族歧視問題所傷害,平權道路在疫情期間可謂「難上加難」 。△美國《時代》周刊表示,由於歷史上曾遭受不公正對待,非裔美國人對新冠疫苗持不信任態度此外,據美國凱撒家族基金會和「不敗」網(The Undefeated)共同發起的一項調查顯示,70%的非裔美國人認為,當他們在疫情期間向醫療衛生機構求助時,會因為自己的種族而遭到「不公正對待」,這使他們身心遭受嚴重打擊,加劇了他們對醫療衛生系統的牴觸。
  • 北青報:從兩大視角看英美新冠族裔光譜
    原標題:從兩大視角看英美新冠族裔光譜   英國國家統計局5月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英國黑人死於新冠病毒的概率是白人的四倍,其他一些族裔群體也面臨較大風險。此前,美國也有官方報告證實同樣現象,即非洲裔死亡率明顯高於白人。
  • 美國疫情蔓延凸顯種族不平等問題(深度觀察)
    核心閱讀根據美國各地公布的新冠肺炎疫情統計數據,美國不同族裔之間存在一道「健康鴻溝」,少數族裔群體呈現出更高的感染率和病亡率,與其人口佔比並不相稱。專家指出,這一現象背後的根源是美國社會長期存在的種族不平等問題。
  • 一個特別的「亞太裔美國人傳統月」
    無論是某些政客處心積慮的「病毒地圖炮」,還是坊間一些人將亞裔視同病毒傳播者,刺耳謾罵乃至暴力相向,無論是遭遇「寒冬」的亞裔商圈,還是高於其他族裔的失業金申請率,均令美國亞裔群體壓力山大。除直接構成傷害的言行外,亞裔美國人還要直面多重就業歧視。亞裔群體在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貧困率方面本就呈嚴重兩極分化,眼下,從事保潔、餐飲、物流等低收入服務業的勞動者,更是不得不在醫療保險、病假工資及防護措施不足的條件下工作,並承擔遠高於其他族裔的失業風險。
  • 環球深觀察丨疫情加劇美國社會分化 少數族裔在「貧病交加」中掙扎
    undefined高危易感缺醫少藥少數族裔「疫」言難盡疫情本身帶給美國少數族裔的傷害更為直接。儘管全美非洲裔和拉美裔的人口不足白人的一半,但因醫療資源和經濟條件的差距,他們感染新冠肺炎的概率和死亡率卻要高出白人很多。
  • 紐約華裔新冠死亡率是黑人兩倍?數據有點不嚴謹,但問題可能確實存在
    華輿訊 近日,一些「紐約華裔新冠死亡率比白人高一半」的新聞在美國僑界激起不少討論。新冠疫情在美國爆發以來,當地華人社群被認為較早對疫情提高警惕,防護措施相對到位,因此是在疫情中受損失較小的族群。但這一系列報導則援引一項研究指出,雖然華人感染率相對較低,但感染後死亡率高於其他族群。
  • 白人警察被控三級謀殺難平眾怒,為何非裔一言不合就抗議?
    常年來的不平等待遇以及歷史遺留的問題,使得美國非裔人群對於種族上的壓迫異常敏感。在2014年一年中,美國警察總共擊斃了458人,其中非裔佔了三成。美國有59%的白人信任警察執法,而只有37%的非裔會信任警察。因此更多的非裔站在執法機構的對立面上,也導致幾乎每一次的爭議執法,都會導致大規模的非裔社群抗議。
  • 路透社的統計數據顯示,儘管非洲裔美國人和白人的...
    2020-10-24 00:17:31來源:FX168 【美國少數族裔越來越窮】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疫情期間,美國拉美裔家庭、非洲裔家庭和白人家庭陷入財務危機的比例分別為72%、60%和36%。
  • 黑人受歧視,亞裔被稱為模範少數族裔,美國白人接受亞洲人了嗎?
    在各種抗議活動中,有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亞裔美國人的態度明顯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一部分亞裔認為,應該和非裔團結起來,共同反抗美國社會對於白種人以外的少數族裔的不公正待遇,粉碎美國歷史上那些鼓勵亞裔和非裔形成對立並互相攻擊的陰謀政策。
  • 擅做美國人的印度裔正盛,華裔還能走出窘境嗎?-虎嗅網
    事實上,印度人的成功遠不止於此,他們已在學界、商界和政界全面開花,呈現出一種群體性崛起的態勢,被公認為最優秀的少數族裔:印度人的學歷和收入最高,72%的印度人至少擁有學士學位,100,000美元左右的平均收入是全國中位數的兩倍;印裔執行長和中高層管理者遍布高科技企業
  • 種族歧視照射出「醜陋的美國」(環球熱點)
    安格斯·亞歷山大攝(新華社發)  在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街頭,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壓脖子,窒息而亡——日前,這幅悲慘的畫面再次撕開美國種族歧視的醜陋「傷疤」。「我無法呼吸」,這是弗洛伊德最後的無力哀求,也是美國少數族裔在偏見和歧視的陰霾之下長期掙扎的無奈心聲。
  • 高分卻進不了哈佛耶魯,美國亞裔起訴常春藤大學「種族歧視」
    根據美國司法部10月8日向康乃狄克州聯邦地區法院提交的起訴書,耶魯大學在招生的各個環節都把申請人的種族列為決定性因素。這樣做的結果是,2017年和2018年,非裔申請者的錄取率最高,其次是西班牙裔申請者,而亞裔和白人申請者的錄取率最低。事實上,包括耶魯大學在內的許多常春藤盟校都有在招生時兼顧多種族的考量。
  • #非裔美國人的創新# 血庫之父:查爾斯·理察·德魯博士
    #非裔美國人的創新# 血庫之父:查爾斯·理察·德魯博士#非裔美國人的創新# 美國是個多元化的大熔爐
  • 印度裔美國人,為什麼比華裔、日裔、菲律賓裔都混得好?
    印度裔美國人是美國第二大外來族群,也是增長最快速的族群之一:他們在過去10年間增長了約150%。他們也比其他族群更富裕、教育程度更高,並且所得中位數幾乎是美國平均水準的兩倍(2015年估計值為10萬美元)。菲律賓裔排第2,這個是很多人難以想明白的,日本裔第3,華裔第4,越南裔第5。
  • 印度裔在美國收入最高,華裔差在哪裡?
    ◆印度裔已經超越猶太人,成為美國收入最高的外來族裔。01美國收入最高的族裔美國移民局曾對美國印度裔的IPC報告總結道:美國的印度裔正在實現他們的美國夢,成為各個領域的佼佼者。他們已經成為最有活力、高收入、專業、融入主流社會的族群之一。更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從1960年代開始,只用了一代人的時間就到達這個高度。
  • 揭開「種族現實主義」偽科學的面紗
    3)智商與種族的緊密相關性(13-17章):東亞人種智商略優於白人,白人高於拉美,拉美高於非裔。非裔的平均智商與白人相差一個「標準差」。這個現象與家庭的「社會經濟水平」(SES)無關。低智商往往出生率較高,拖累了社會的素質。 4)智商與制定社會政策(17-22章):美國過分關注低智商的學生和僱員,例如平權法案(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