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裔美國人,為什麼比華裔、日裔、菲律賓裔都混得好?

2020-12-06 領土邊界

近段時間來,除開圍繞著美國總統大選的頭版頭條新聞以外,有個鮮為人知的進展正引起印度和美國戰略分析家們的關注。印度裔美國人族群在美國的影響力不斷上升,縱使他們只佔選民總數的1%,但身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他們已經使美國這個世界最古老民主國無法忽視其存在。

印度裔美國人是美國第二大外來族群,也是增長最快速的族群之一:他們在過去10年間增長了約150%。他們也比其他族群更富裕、教育程度更高,並且所得中位數幾乎是美國平均水準的兩倍(2015年估計值為10萬美元)。菲律賓裔排第2,這個是很多人難以想明白的,日本裔第3,華裔第4,越南裔第5。

無論是作為選民、倡議家、捐款者或候選者,他們在政治環境中十分活躍。在過去的20年間,有2位州長、1位美國參議員、5位眾議員議員和下任副總統都是印度裔美國人。

那麼,印度裔美國人為什麼混得比其他亞裔好,印裔美國人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為什麼居各亞洲後裔之冠?

01民主、共和都想爭取印度裔美國選民的支持

也難怪美國兩個主要政黨都積極爭取印度裔美國選民的支持,這些選民中有很大部分居住於德克薩斯州、密西根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等潛在的搖擺州。當時2位總統候選人都在美國主要的印度節目廣播電臺發布了印度語版本的電視廣告,而拜登用印度教的象神節來吸引印度裔美國選民。

在民主黨方面,拜登的競選搭檔,美國加州聯邦參議員卡瑪拉·哈裡斯曾公開表示以自身血統為榮,在今年8月接受提名後的演講中,她使用坦米爾語來描述她的印度裔阿姨。她詳細敘述關於自己的印度血統,以及拜訪印度外祖父的種種和他們在南印度東岸的城市金奈海邊散步的談話。

卡瑪拉·哈裡斯

此外,一些印度裔美國名人也為拜登和哈裡斯的組合做出熱烈反響,根據媒體公開報導,在9月份的一次募款活動中,來自印度裔美國人族群的捐款達到創紀錄的330萬美元。

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則以印度總理莫迪主演的競選廣告作為對哈裡斯提名的回應,他在自己任期內對莫迪大肆讚揚。

同樣身為對少數民族懷有嚴重猜疑心態、對伊斯蘭幾乎不掩飾偏見的右翼民粹主義者,川普和莫迪之間產生了某種「兄弟情誼」。他們甚至舉辦了聯合的競選集會,共同現身在德州舉行的「你好,莫迪!」活動,以及在莫迪家鄉古吉拉特省的「你好,川普!」歡迎會。

共和黨人創立了一個名為「印度人為川普發聲」的競選組織,以及各種不同的小團體,對象分別是信仰印度教、錫克教和穆斯林的印度裔美國人。而在最近,川普的團隊安排讓他主持一場罕見地在白宮舉行的入籍儀式,參與者中包含一位穿著紗麗的印度裔軟體工程師。

02印度裔美國人族群中的「斷層帶」

這些關注的焦點,使得一些觀察家認為,傳統上,傾向民主黨的印度裔美國人在這次選舉中可能會轉而支持共和黨。這無疑是8年以來的一次轉向,當時有84%的印度裔選民投票支持歐巴馬連任。

儘管如此,根據近期的民調發現,72%的選民支持拜登,正如最近一項研究得出的結論:「印度裔美國人持續強烈地依附於民主黨,幾乎沒有跡象顯示他們會轉向共和黨。」當川普在第二次的總統辯論會中稱印度的空氣「骯髒」時,拜登迅速地回復他並不會像那樣去侮辱一位朋友。

然而,印度裔美國人族群中開始出現了更大的斷層帶。這些居住於美國的印度籍人士雖然擁有集體影響力,內部卻受到形態、宗教、年齡、遷移歷史,甚至種姓的差異而有嚴重分化情形。

例如,莫迪對印度裔美國人來說是位形象嚴重兩極化的人物。擁護他的人極度狂熱,他們大力讚賞莫迪在處理克什米爾和巴基斯坦等問題上的強硬態度,以及他主張的多數派印度教民族主義。他們為莫迪政府極具爭議的公民法修正案喝彩,也為他出席在清真寺遺址上改建印度教羅摩神廟的儀式而歡呼。

但某些傾向自由主義的印度裔美國人,卻同樣強烈地反對莫迪。當他們的同胞為莫迪每一次在美國出現時歡聲雷動時,他們則在集會外發動抗議並譴責他的ren權紀錄。莫迪在一些印度裔美國選民中的高人氣可能會是導致這些人轉向支持川普的原因,但這些莫迪支持者的人數仍遠遠低於民主黨支持者。

然而,這兩位候選人各自都有缺點。川普對移工的惡劣言詞及政策,包含嚴格的H-IB籤證規定,這對來自印度的科技人才造成巨大傷害,顯然無助於他在印度裔美國族群中的地位。但民主黨人對莫迪的無情批評究竟會給民主黨帶來多大的幫助或傷害,還有待觀察。華盛頓州聯邦議員普拉蜜拉賈亞帕和加州議員羅康納就譴責了莫迪政府在克什米爾的行動,並得到哈裡斯的響應。

鮑比·金達爾是路易斯安那州的自南北戰爭後的首位非白種人州長2016年曾角逐總統候選人提名

拜登勝選,哈裡斯在政府中的存在將確保印度不會遭到忽視或遺忘。但這種關注也可能造成反效果。哈裡斯會成為民主的有力代言人,這可能使她和印度政府之間產生分歧。

03印度裔美國人為什麼比其他亞裔混得更好?

當政治人物與其他國家有特殊聯繫時,他們更可能對該國採取充滿熱忱及原則性的立場。但這種狀況通常不受該國歡迎,對印度和他的盟友來說更是如此。

莫迪的印度裔美國人支持者或許會認為川普的連任將「對印度有利」。但儘管川普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莫迪和他的印度教至上主義議程,並且雙方在安全合作上的想法漸趨於一致,川普的政府有時卻給印度帶來麻煩。從關稅、遷徙限制到環境政策,美國過去4年的政策不斷戳到印度的痛處。

那些不喜歡川普的印度裔美國人會爭論說:一個由民主黨主持的政府能做得更好。而川普和莫迪之間的密切認同關係將影響到那些印度裔莫迪反對者的選票。

前段時間,當記者問起川普,是否認為印度裔美國人會將票投給他時,他自信地回應:「當然。」我們很快就知道了他是不是對的。

現在再來看,印度裔美國人為什麼混得比其他亞裔好?首先,日本算是亞洲發展較好的一個國家,所以日本精英不需要擠破腦袋去美國;其次,美國和印度曾經都是英國的殖民地,印度人跟著去的人多,在美國的時間較長;第三,美國和印度都是英語國家,語言環境更有優勢;第四,印度跑去美國的都有精英,至少都是有錢人、有技術的人,諸如此類,所以日本人收入遠超印度人,印度裔美國人收入遠超日本裔美國人。

相關焦點

  • 印度裔在美國收入最高,華裔差在哪裡?
    正解局出品據統計,在美國,印度裔家庭中線收入超過了10萬美元(全美家庭平均中線收入為5.3萬美元),將近全美平均水平的兩倍,比華裔多出了3萬美元。印度人在美國,憑什麼混得比較好?華裔比印度裔差嗎?英國著名雜誌《經濟學人》對印度裔的報導提到:印度目前最大的潛力資本是海外的印度裔。印度數量達0.27億的僑胞,每年從海外匯回印度的財富佔到印度GDP的3.5%。遍布世界各地的印度裔無疑擁有巨大的財富。02印度裔憑什麼混得好?美國是一個大熔爐。
  • 擅做美國人的印度裔正盛,華裔還能走出窘境嗎?-虎嗅網
    ,為什麼印度人更加成功?二、跨文化的國際語言我們將印度人的成功歸於他們的領導力,包括英文好,擅長溝通,管理能力強。事實上,印度經理人和美國經理人,無論在管理文化和思維上都是有區別的。印度裔美國人社區,目前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政治成功。他們為2020年總統大選貢獻了超過300萬美元,甚至超過了美國好萊塢的捐助者。印度裔美國人大約佔美國人口的1%,卻佔據了美國國會議員的1%。在本屆聯邦政府及內閣機構中,多達8位的印度裔執掌政府重要部門。
  • 沈向洋辭職微軟 矽谷華人高管為何頻頻被印度裔代替
    這不僅是微軟公司的重磅新聞,也在華人員工圈引起了不小的波動。沈向洋在華人員工中的地位和評價都極高。2013年,沈向洋晉升為全球執行副總裁,成為了繼陸奇之後美國科技公司最高級別的華人員工。2014年史蒂夫·鮑爾默退休之際,沈向洋、陸奇等人也曾經是接任 CEO 的熱門人選。
  • 一個特別的「亞太裔美國人傳統月」
    儘管2020年的「亞太裔美國人傳統月」現場慶祝活動受疫情所限,但隨著汙名化與騷擾事件的持續增加,亞裔精英和社區正努力通過線上會議、社交媒體宣傳、募款、志願服務等多種方式,建立起新一輪「統一戰線」,以「強化泛族裔認同」為底色,揭露並譴責各類種族主義劣行。王聰悅2020年的「亞太裔美國人傳統月」,對亞太裔美國人而言可謂心中五味雜陳。
  • 美國矽谷公司的CEO,30%是印度人,為何印度人比中國人混得好?
    眾所周知,印度人(印度裔)的人在矽谷混得好已經是個公認的事實了,像谷歌,微軟,Adobe,Sandisk等等公司的CEO都是印度人,甚至據統計矽谷公司的CEO中,有30%的印度人。而和印度人在矽谷混得好對比,中國人(華裔)在矽谷就混得沒這麼牛了,之前最科技圈中職位最高的是陸奇,後面再是沈向洋,但都不是CEO的職位。那麼為何印度人在矽谷要比中國人混得更好,畢竟印度更窮,經濟更不發達,原因究竟是什麼?我們大致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 為什麼矽谷高管被印度裔大規模佔領,卻鮮有中國人身影?
    其中就有紅透半邊天的谷歌新任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以及微軟歷史上第三任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僅僅這兩家公司,印度裔高管就已經掌管了8000億美元的市值。不同於一些族裔高管都是移民二代,這一波登上矽谷權力頂端的印度裔高管,都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大多數都是在印度完成了大學本科教育後來美的。
  • 首位印度裔美國太空人卡爾帕娜·喬拉
    卡爾帕娜·喬拉(照片:美聯社)卡爾帕娜·喬拉是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印度裔美國人,也是為數不多的女性太空人之一。
  • 案例│為什麼矽谷高管被印度裔大規模佔領,卻鮮有中國人身影?
    其中就有紅透半邊天的谷歌新任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以及微軟歷史上第三任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僅僅這兩家公司,印度裔高管就已經掌管了8000億美元的市值。不同於一些族裔高管都是移民二代,這一波登上矽谷權力頂端的印度裔高管,都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大多數都是在印度完成了大學本科教育後來美的。
  • 黑人受歧視,亞裔被稱為模範少數族裔,美國白人接受亞洲人了嗎?
    排華法案美國亞裔由華人、韓國人、日本人、印度人等十多個亞洲民族及其後裔組成,是美國四大少數族群之一。從「金山客」、「東方人」,到「模範少數族裔」,再到亞裔美國人,每一次稱謂的改變,都映射出不同時期美國社會意識形態下亞裔的處境;同時也會引發生活在各個時期的亞裔美國人在身份認同上的新困惑。
  • 1982年,美國華裔小夥被當成日本人殺害,兇手卻當庭釋放
    雖然從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已經廢除了各種種族法案,開始主張種族平等,但這種長久以來形成的觀念卻很難改變,所以到現在的美國仍然還有很多種族問題。這些種族問題,都是因為美國白人對其他種族的歧視而產生的,這種對黑人和黃種人的歧視也都是紮根於很多白人骨髓的,是針對於全體黑人或是黃種人的,並不會因為來自哪個國家而改變。
  • 美國華裔新冠死亡率排名第一,甚至超過非洲裔,部分國人還沒醒悟
    該篇文章表明,位於紐約的華裔因感染新冠後,死亡率排名超過非洲裔和拉美裔等,排名第一。對於這一反常現象,讓國際社會紛起爭議,因為我們國內的疫情防控取得全球首個階段性勝利,怎麼在海外的華裔死亡率如此高呢?這家媒體所發表的那篇文章,是基於一份醫學存檔論文的預定本報告,只不過是經由俄羅斯媒體當作信息來源,並且發文報導,從而引發國際關注。
  • 一名印度裔美國人將參與NASA月球任務,4年後或登上月球
    海德拉巴:四年後,一位和泰倫加納邦有淵源的印度裔美國人很可能會登上月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拉賈·喬恩·伍爾普託爾·查裡加入了雄心勃勃的月球探索計劃「 阿耳特彌斯」團隊,團隊成員共18名。查裡將是繼1997年的卡爾帕納·舒拉和2006年的蘇尼塔·威廉士之後,第三位進入太空的印度裔美國人。2017年,當NASA宣布「 阿耳特彌斯」項目時,他從18000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
  • 義大利裔在美國究竟是怎樣的魔鬼?
    以至於,現在很多大連人都不太承認自己是「東北人」,就是「大連人」,將大連與整個東北割裂開來。事實也如此,大連人裡膠東裔比較多,他們又不好說自己是山東人,就只說自己就是大連人。大家看這部片,更多的注意黑人受歧視的情況,還有兩個人之間的友誼,忽略了義大利裔本身就是備受歧視的群體。不過,好在義大利裔最終還是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現在的美國,義大利裔受歧視的狀況已經很少了。改變這一狀況的,居然是電影!
  • 87年後的今天 亞裔美國人的處境真的變好了?
    >Bagai的遺言道盡了亞裔美國人當時的艱難處境:來自中國、日本、印度、韓國、越南、柬埔寨和菲律賓等的他們,剛剛從殖民統治與落後經濟中走出來,到美國卻又陷入了種族主義的泥沼中。在人蛇集團的誘惑之下,無數中國人、印度人、韓國人和日本人穿越大半個地球,來到英屬西印度群島、夏威夷以及美國南部腹地做工。作為契約性的勞工或是「苦力」,他們每天工作10小時,每周工作長達6天,在5年或更長的時間內都無法獲得自由。一些亞裔婦女也會以僕人的身份被僱傭,但其工作大多都具有「慰安」的性質。
  • 古印度文明對世界的貢獻及近現代印度裔得過十二個諾貝爾獎
    1902年 羅納德·羅斯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 獎英籍印裔。 1907年 魯德亞德·吉卜林諾貝爾文學獎 英籍印裔。 (泰戈爾) 泰戈爾 (1913年獲文學獎 ) 、美國籍印度裔分子生物學家喇曼
  • 要命的種族差異 美國拉美裔與非裔新冠死亡率遠高於其他族裔
    央視網消息:當地時間8號,美國紐約市公布了新冠疫情的初步統計數據。數據顯示,非洲裔和拉美裔居民因新冠病毒死亡的比例遠遠高於其他族裔。對此,美國政府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表示,這次疫情暴露了美國不同族裔居民長期存在的健康醫療差距。
  • 趣聞;印度是亞洲第一個成功探測火星的國家
    (印度發射首顆通訊衛星時用神牛祈福)二,截止到2019年1月,發射「一箭多星」數量最多的是印度,2017年2月15日發射過「一箭104星」。全球有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日本等國以及歐洲航天局掌握「一箭多星」發射技術。
  • 前美國加大系統華裔校董:華裔促進美國教育成長
    華聲報聖何塞消息:前美國加大系統華僑校董李心培1月3日表示,主流社會應該認識到華裔對美國整體教育的貢獻,而不是把華裔看成排擠其它族裔受教育機會的人。  同時洛斯蓋圖—薩拉度加高中學區委員張琛認為,華裔學生並沒有種族裔排擠問題,但有學術競爭問題。
  • 漫威拍華裔英雄「上氣」來源自李小龍,DC開發拉丁裔「藍甲蟲」
    「漫威之父」斯坦·李老爺子去世了,他想與鄧紫棋合作開發的華裔女英雄未能成行,不過華裔男英雄在漫畫裡一直都有不少,漫威最近打算開發首部華裔英雄電影《上氣》,他是大反派傅滿洲的兒子,靈感來源自李小龍,「上氣」也被稱為「功夫大師」。
  • 二戰日裔美軍拼死效忠美國:陣亡1/5,700條命換200白人士兵
    美國FBI順應民意,開始瘋狂拘捕日僑和日裔,兩個月之內拘捕了5500多名日本人。 日裔?一律送到集中營 1942年2月,羅斯福籤署9066號法令,將10萬多名日裔遷到15個集中營中。這些集中營都在偏遠地區,荒蕪的歐文斯山谷、貧瘠的內華達山脈東部、以及偏僻的圖利湖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