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種族「至暗史」之三:少數族裔「傷痕」難平

2020-12-05 環球網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國際觀察)美國種族「至暗史」之三:少數族裔「傷痕」難平

新華社記者楊定都 柳絲

山火狂燒、煙塵蔽日、疫情肆虐,美國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州近來遭遇多重打擊。「火災以及在加州導致1.4萬人死亡的新冠大流行,就像是對該州及其諸多不公平現象的CT掃描。」《華盛頓郵報》這樣評論。

「諸多不公平」中,美國社會對少數族裔的系統性歧視是一個突出的存在。正如美國學者託馬斯·索維爾在《美國種族簡史》一書中所說:「膚色在決定美國人的命運方面,顯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種族歧視無所不在

加州是多種族移民大州,當地少數族裔遭遇排外和歧視的歷史也折射出整個美國社會存在的這一痼疾。

1931年,加州洛杉磯市警察突襲奧爾韋拉街一個市場,逮捕了數百名墨西哥裔美國人,並把他們強行驅逐到墨西哥。這是美國對拉美裔長期歧視歷史上的一個插曲。

19世紀中葉,美國與墨西哥爆發戰爭,一半以上墨西哥領土被美國吞併,包括如今的加州、德克薩斯州、亞利桑那州等地約23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那裡的拉美裔居民便成了美國公民。此後,墨西哥人等拉美移民大量進入美國。

美國國內反拉美裔的情緒也隨著移民流入而增長。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美國各地針對講西班牙語者的暴力很常見。大蕭條期間,拉美裔淪為美國經濟衰退和失業問題的替罪羊,多達200萬墨西哥裔美國人被驅逐出境。

種族歧視始終伴隨著美國歷史,拉美裔、非洲裔的遭遇,同樣發生在亞裔、阿拉伯裔等少數族裔身上。19世紀80年代的《排華法案》,二戰期間關押日裔美國人的「拘留營」,「9·11」事件後針對阿拉伯裔美國人和穆斯林群體的攻擊,全都昭示著一個無法否認的現實:美國少數族裔長期受到系統性、制度性的歧視。

疫情放大種族問題

儘管對少數族裔動輒實施私刑的年代成為過去,但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遠未結束,仍以或明或暗的方式體現在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執法、經濟、民生領域。

執法領域的種族歧視司空見慣,美國頻頻發生的白人警察對少數族裔濫用暴力的案例即是明證。經濟民生領域,少數族裔在教育、就業、職業發展、收入等方面難與白人享有同等機會,少數族裔與白人之間的貧富鴻溝不斷擴大。統計顯示,拉美裔美國人擁有的人均財富僅為白人的不到十分之一。

今年以來,新冠疫情的衝擊令美國種族問題暴露無遺。美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在新冠感染率方面,美國拉美裔是白人的2.8倍。報告說,美國系統性的公共衛生和經濟不平等,使少數族裔的新冠感染和死亡風險遠高於白人。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7月一份報告顯示,40%的美國成年人說,疫情暴發以來,針對亞裔美國人的種族歧視或冒犯性言論越來越多。近三分之一受訪亞裔美國人表示,自己在疫情期間曾遭遇帶有主義性質的侮辱或嘲笑。

「白人至上」毒瘤難除

美國種族問題的根源之一在於白人至上主義。

本屆美國政府上臺後,一些政客出於政治目的,非但無意彌合種族鴻溝,更是把身份政治、移民政策等當作政治角力的工具,導致美國社會白人至上主義越來越猖獗。排外主義和仇恨犯罪愈演愈烈,少數族裔處境更加艱難。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美國一些政客對移民的汙名化助長了仇外情緒,進一步加劇了民眾對外來移民的負面情緒。與此同時,美國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反種族歧視抗議席捲全美,而激進的白人至上主義者也走上街頭,種族矛盾日益激化。

據美國媒體報導,今年以來至少有497起白人至上主義者襲擊反種族歧視示威者的事件。美利堅大學反種族主義研究和政策中心主任伊布拉姆·肯迪說,美國處在「白人至上恐怖主義的危機中」。

相關焦點

  • 環球深觀察丨疫情加劇美國社會分化 少數族裔在「貧病交加」中掙扎
    與此同時,隨政府援助到期而來的美國企業裁員潮以及連日公布的消費和就業等數據,再次勾勒出美國經濟的悲觀現狀。在疫情和經濟的雙重打擊下,美國少數族裔正面臨著一個更不確定的未來。undefined高危易感缺醫少藥少數族裔「疫」言難盡疫情本身帶給美國少數族裔的傷害更為直接。儘管全美非洲裔和拉美裔的人口不足白人的一半,但因醫療資源和經濟條件的差距,他們感染新冠肺炎的概率和死亡率卻要高出白人很多。
  • 黑人受歧視,亞裔被稱為模範少數族裔,美國白人接受亞洲人了嗎?
    面對問題時,群體中的個體持有不同的態度很正常,然而,縱觀美國的發展歷史,普遍勤奮節儉、溫和有禮的亞裔美國人所受到的歧視,和不公正待遇並不比非裔種族少,卻從沒有發生過具有全國性影響力的抗爭活動。以致在美國黑人民權運動時期,亞裔還被主流媒體冠以「模範少數族裔」的稱呼。
  • 種族歧視照射出「醜陋的美國」(環球熱點)
    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美國政府的抗疫不力,讓美國少數族裔不得不面對更多壓力,也因此積蓄了更多怒火。「弗洛伊德之死」點燃了這股怒火,由此引發的大規模抗議活動迅速蔓延美國全境。《紐約時報》說:「有兩場平行的瘟疫正在席捲美國:新冠病毒和警察殺害黑人。」
  • 美國疫苗人體試驗拿少數族裔當「白老鼠」?警方正在調查信息源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周二(9月15日)發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在對新冠疫情的反應混亂以及死亡人數很高的情況下,美國的國際聲譽已降至新低。《華盛頓郵報》分析發現,重新開放酒吧的州平均在三周內就見證了新冠病例率翻了一倍。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位在美華人譴責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種族歧視是美國癌症」「由弗洛伊德案件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是根植於美國歷史中的種族主義累積多年後的一次大爆發。」
  • 《中國日報·美國版》榮獲美國東南地區年度最佳少數族裔媒體獎
    美國商務部少數族裔企業發展署東南地區主任PATRICIA HANES及同事向中國日報北美總經理曹青頒獎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8月4日消息:創刊還不到半年的《中國日報·美國版》今日在亞特蘭大榮獲美國商務部頒發的2009年度美國東南地區最佳少數族裔媒體獎,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家獲此殊榮的中國媒體。
  • 要命的種族差異 美國拉美裔與非裔新冠死亡率遠高於其他族裔
    央視網消息:當地時間8號,美國紐約市公布了新冠疫情的初步統計數據。數據顯示,非洲裔和拉美裔居民因新冠病毒死亡的比例遠遠高於其他族裔。對此,美國政府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表示,這次疫情暴露了美國不同族裔居民長期存在的健康醫療差距。
  • 美國燈塔不亮了:調查結果觸目驚心,黑人四星上將也遭歧視
    50%的非洲裔軍人說,自己因膚色遭受過歧視;33.3%的非洲裔軍人說,沒有獲得與白人相同的升遷機會;60%的人相信自己如果受到調查,比白人同事更難獲得無罪推定。報告還顯示,不僅普通黑人軍人,就連45%的黑人將軍、包括四星上將也說自己遭受過種族歧視。很難想像,堂堂美軍四星級上將,竟也會遭到種族歧視。
  • 美國疫情蔓延凸顯種族不平等問題(深度觀察)
    核心閱讀根據美國各地公布的新冠肺炎疫情統計數據,美國不同族裔之間存在一道「健康鴻溝」,少數族裔群體呈現出更高的感染率和病亡率,與其人口佔比並不相稱。專家指出,這一現象背後的根源是美國社會長期存在的種族不平等問題。
  • 星巴克承諾到2025年使30%的公司員工成為少數種族
    星巴克對多元化的最新承諾包括一項新的指導計劃,在其咖啡廳僱用外展工人,並承諾在公司員工中擁有更多的少數族裔。在2019年,星巴克高層領導中只有15%是有色人種。在一名員工於2018年在費城一家咖啡館對兩名黑人男子報警後,該公司被迫考慮種族不平等以及自身的多樣性和包容性努力。
  • 美國多州疫情數據:非裔等少數族裔確診和死亡病例遠超平均值
    美國多州疫情數據:非裔等少數族裔確診和死亡病例遠超平均值 美國紐約州4月8日公布新冠疫情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非洲裔和拉美裔居民因新冠病毒死亡的比例遠遠高於其他族裔。
  • 逆向種族主義:為何「平權法案」會讓亞裔學生考學難?
    02美國社會的逆向種族歧視這般嘴臉與20世紀初美國頂級大學將猶太人標榜為模範族裔同時以個性為藉口進行打壓的做法無異。華爾街日報評論家將現代受高等教育的亞裔學生叫做新猶太人。而根據《經濟學人》雜誌的數據,美國精英大學亞裔學生的數量1993年為20%左右,此後不升反降。而全國大學本科學生的組成比例,1984年亞裔為4%,24年後,終於增長至6%。而在此期間,拉丁裔和非裔卻增長至15%。▲加州華人抗議第16號提案 圖源於網絡與此同時,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亞裔學生進入常青藤名校的門檻遠高於其他族裔。
  • 高分卻進不了哈佛耶魯,美國亞裔起訴常春藤大學「種族歧視」
    該訴訟表明,平權行動(Affirmative Actions)——一種旨在幫助亞裔美國人等少數族裔的機制,實際上正被用來傷害他們。布魯姆希望在大學錄取過程中,不需要在種族或民族方面進行篩選。在1964年《民權法案》通過後,美國各地逐漸發布了很多照顧少數族裔優先入學或者保障就業的政策,這些政策都被包含在以「強制優待政策」(Affirmative Action)為框架的平權運動下。其中,有的學校就規定,要把一定比例的入學名額或者工作機會留給少數族裔。但這種給少數族裔「配額」的制度逐漸遭到了法律挑戰。
  • 5部關於美國種族問題的影片
    過去幾天裡,「弗洛伊德之死」在美國全境掀起一浪高過一浪的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隨之而來的還有騷亂、示威,以及更多的暴力。▲喬治·弗洛伊德值得注意的是,在離世之前,弗洛伊德剛剛因為新冠疫情丟掉了他那份當保安的工作,和其他數百萬美國人一起成為失業者。
  • 賈春陽:到底誰才是「種族滅絕者」
    倒是如果人們回顧美國建國後對印第安人、非洲裔及其他少數族裔進行種族滅絕、壓榨或歧視的歷史,及其在海外對他國民眾所犯的罪行,便會發現美國這個種族主義「慣犯」給中國治疆政策炮製「種族滅絕」是在賊喊捉賊。一組有關美洲大陸印第安人的數據常被提及。
  • 美國的人口普查:種族、移民與驢象之爭
    現實中的種族歧視很自然地投射到了人口普查的問題中。2、移民與族裔的分辨1850年的人口普查被認為美國史上首次較為科學的普查,統一印製普查表,集中數據處理,普查內容詳細地收集家庭成員的個體信息。2、種族身份確認美國人口普查最初對種族身份(race)的劃分是白人和黑人,經過了二百多年的延續和變遷,至今用兩個問項以及開放式文字登記(參見圖1),2000年首次允許被調查者根據個人意願選擇多個種族類別。在某種意義上美國普查中的種族演變成了一種帶有強烈主觀色彩的自我歸屬認定。
  • 綜述:美國政府治理呈現多重亂象
    政治裂痕加大、新冠疫情失控、經濟發展失衡正是治理之亂的幾個主要表現。  政治裂痕加大  美國政府的治理之亂首先體現在政治裂痕加大。距離11月3日美國大選投票日已過了20天。美國總務管理局局長埃米莉·墨菲23日通知民主黨人、前副總統拜登及其團隊,共和黨籍現任總統川普的政府已做好準備正式開始政權過渡進程。
  • 泰勒之死宣判令全美怒火再燃 處罰美國警察暴力執法為何這麼難?
    泰勒之死宣判令全美怒火再燃 處罰美國警察暴力執法為何這麼難?美國警察暴力執法情況有多嚴重?近年來,美國警察對少數族裔暴力執法的事件屢見不鮮。僅在今年,類似事件已引發全美民眾多次大規模抗議。
  • 約翰波耶加批迪士尼邊緣少數族裔角色《星球大戰》中的黑人、亞洲...
    約翰波耶加批迪士尼邊緣少數族裔角色《星球大戰》中的黑人、亞洲人角色可有可無 時間:2020.09.03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時光網Mtime 分享到:
  • 白人警察被控三級謀殺難平眾怒,為何非裔一言不合就抗議?
    常年來的不平等待遇以及歷史遺留的問題,使得美國非裔人群對於種族上的壓迫異常敏感。在2014年一年中,美國警察總共擊斃了458人,其中非裔佔了三成。美國有59%的白人信任警察執法,而只有37%的非裔會信任警察。因此更多的非裔站在執法機構的對立面上,也導致幾乎每一次的爭議執法,都會導致大規模的非裔社群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