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美國政府治理呈現多重亂象

2020-12-01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華盛頓11月24日電 綜述:美國政府治理呈現多重亂象

  新華社記者鄧仙來 孫丁 徐劍梅

  2020年美國大選被視為美國歷史上最尖銳和最分裂的選舉之一,其膠著與反常所折射出的是過去4年、甚至更長時間以來美國政府的治理之亂。政治裂痕加大、新冠疫情失控、經濟發展失衡正是治理之亂的幾個主要表現。

  政治裂痕加大

  美國政府的治理之亂首先體現在政治裂痕加大。距離11月3日美國大選投票日已過了20天。美國總務管理局局長埃米莉·墨菲23日通知民主黨人、前副總統拜登及其團隊,共和黨籍現任總統川普的政府已做好準備正式開始政權過渡進程。川普當天傍晚在社交媒體上證實這一消息,同時表示將繼續為挑戰選舉結果而戰。

  圍繞選舉爭議,川普支持者日前在華盛頓特區舉行遊行,與反對者發生衝突,一名川普支持者和兩名警察受傷,至少20人被捕。

  美國政治裂痕加大還見諸行政、立法、司法領域中此起彼伏的政治鬥爭。今年早些時候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執法死亡引發全國性抗議示威浪潮之中,兩黨就如何應對局勢產生分歧;新冠疫情下救助方案因兩黨分歧較大而難以在國會獲得通過;川普提名保守派法官埃米·科尼·巴雷特擔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也引發白熱化黨爭等。

  新冠疫情失控

  今年大選是在新冠疫情在美大規模暴發而長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舉行的。失控的疫情不僅深刻重塑大選進程,更成為美國政府治理之亂的又一例證。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截至美國東部時間22日晚,美國已有超過1200萬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逾25萬人因此失去生命。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數據顯示,進入11月以來,美國單日確診病例持續激增至超過10萬例,20日更創下192673例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種族不平等問題在新冠疫情暴發過程中再次凸顯。在持續高漲的新冠確診病例、住院病例和死亡病例中,非洲裔、拉美裔等少數族群比白人佔比更高。數據顯示,非洲裔美國人的確診數、住院數和死亡數分別是白人的2.6倍、4.7倍和2.1倍,拉美裔的相關數據分別是白人的2.8倍、4.6倍和1.1倍。

  社會發展失衡

  疫情對少數族裔的影響遠不止於此。從經濟角度來說,包括部分少數族裔在內的美國底層人民的發展失衡,是美國政府治理之亂的第三個體現。以就業情況為例,美國勞工部公布的10月失業率數據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仍舊脆弱,更多少數族裔美國人在新冠疫情的重壓下「無法呼吸」。

  數據顯示,非洲裔、拉美裔和白人等不同族群的失業率分別為10.8%、8.8%和6%。國會遲遲難就新一輪財政刺激計劃達成一致,大大限制了流向受疫情影響的失業者和小企業的資金,就業市場均衡復甦前景持續暗淡。

  專家認為,疫情加劇了美國底層人民的生存危機,但美國社會財富分配不均造成的中產階層危機則早已存在並持續惡化,正在引發社會和政治動蕩。美國保守派網站「美國偉大」編輯克裡斯·巴斯柯克指出,財富分配不均是由持續近半個世紀的實際工資增長停滯以及其他結構性問題導致的,很可能造成一種不可持續的局面。

相關焦點

  • 網絡社會治理中的「國家中心關係型」政府角色定位研究
    作為一種基本社會存在,網絡社會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人類文明演進的同時,也存在諸如網絡暴力、色情、欺詐等一些需要加以治理的網絡亂象,亟待政府和社會各界加以治理。  當前中國網絡社會治理的一個悖論是:一方面,網絡技術日趨發達,網絡社會不斷崛起,人們在線上社會生活中的捲入程度不斷深化,網絡社會亂象此起彼伏,綿延不斷,亟待政府職能部門介入與治理;另一方面,由於角色定位不清,介入路徑不明,政府職能部門在治理網絡亂象中,顯得手忙腳亂,力不從心。
  • 貴陽市加強水環境治理保護河湖生態綜述
    問渠哪得清如許  ——貴陽市加強水環境治理保護河湖生態綜述
  • 數字政府讓治理更精準
    (圖片來源:人民視覺)隨著數字科技的飛速發展,加快數位化治理轉型,正逐漸成為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必然選擇。《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強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位化智能化水平。」當前,不少地方抓住數位技術優勢,打造智能化治理新模式,有力促進了基層治理精準化和便民服務智慧化。
  • "牙籤弩"下架了,網售玩具亂象治理還在路上
    而對於玩具安全,政府監管部門和家長都要負起責任。尤其是在兒童玩具安全檢測服務方面,因為電商平臺眾多,監管稍有不力便會被不法商家鑽了空子,所以其重要性不容忽視。而近年來國內新聞頻頻報導出兒童玩具安全事件,不得不令人警惕。有記者在對國內玩具市場的調查中發現,質量問題層出不窮,有毒有害化學物質超標、使用廢塑料做原料以及裝有危險性裝置等屢見不鮮。
  • 眼鏡行業暴利是誤解,眼鏡市場亂象叢生是事實,需要治理
    雖然眼鏡行業暴利是大眾的一種誤解,但由於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等因素,眼鏡行業存在諸多市場亂象卻是不爭的事實。比如,價格虛高,虛假打折;缺乏專業設施,沒有設備齊全的專業驗光間;驗光人員缺失,追求速度,忽視質量,驗光不準確;真假近視不區分,亂配眼鏡等。
  • 中國VOCs治理現狀綜述
    中國VOCs治理現狀綜述北極星VOCs在線訊:摘要:介紹了揮發性有機物(VOCs)汙染的來源和治理情況並分析了其存在的問題。2 VOCs汙染物的治理VOCs治理包括:源頭減量、中間控制和末端治理。目前,中國仍以末端治理為主。VOCs末端治理技術可分為2類:一類是具有破壞性的方法,如焚燒法、催化燃燒法。另一類是非破壞性方法,如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膜分離法等。
  • 火線評論|腫瘤用藥基因檢測亂象盛行,政府要不要管?
    【財新網】(記者 李妍)《財新周刊》近日一篇報導《腫瘤用藥基因檢測亂象》引發了業界、投資人和政府官員的激烈討論。  業界由此產生的一種擔心是,如果政府貿然出手嚴管腫瘤用藥基因檢測行業,會不會把這個新興行業一管就死?
  • 整治APP亂象需要全社會合獵
    人們對APP過度依賴,讓其便捷服務在放大的同時,也使人們忽視了其違規亂象,如違規收集個人信息、過度索權、頻繁騷擾等。近期,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對網際網路監測發現,二十餘款外賣、醫療和在線教育類移動應用存在涉嫌隱私不合規行為,如未向用戶明示申請的全部隱私權限,未說明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規則,未提供有效的更正、刪除個人信息及註銷用戶帳號功能等,無不體現了APP亂象的共性特點。在現實生活中,這些亂象經常發生,不法商家看似能夠從這種不正當競爭中獲取短暫利益,但卻衍生了各種社會經濟問題。
  • 武漢加強整治交通亂象 7月已拖移殭屍車152輛
    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腳步近了,4月份,武漢市政府召開動員部署大會,決定至年底在全市開展交通秩序綜合治理攻堅戰;7月份,停車秩序治理行動,力度空前。全市各區的區長們,紛紛走上街頭,督導、檢查,與交警並肩,親自參與整治。整治現場的視頻直播,每場都有數十萬至數百萬網民點擊、觀看,反響熱烈。治理交通秩序是一場持久戰。
  • 起底美國破壞全球環境治理(環球熱點)
    不久前,中國外交部網站發布《美國損害環境事實清單》和《美國損害全球環境治理報告》兩份文件,用事實和數據還原美國在環境治理領域的斑斑劣跡,直接戳破美國一些人「賊喊捉賊」的把戲,給美國某些政客的無理指責以有力反擊。
  • 手機應用市場不正當競爭亂象叢生 該如何治理?
    應用軟體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屏蔽信息惡意描述等問題頻出  手機應用市場不正當競爭亂象何時終結  在手機軟體安裝過程中,反覆彈出「非法軟體」「可能含有病毒」等提示;一些軟體無法下載、安裝;安裝一款軟體,同時出現其他兩三種軟體;手機越用越慢……  不少智慧型手機用戶可能都遇到過以上情形
  • 社交媒體時代的網絡輿情治理:美國的教訓與啟示
    美國是社交媒體的發源地,隨著其國內各社交網絡用戶量的激增與社交媒體信息傳播力的突顯,社交媒體開始全方位地改變美國的政治生態。當前川普政府錯誤利用社交媒體操縱公眾輿論傾向,進一步加劇了美國的政治極化和社會撕裂。社交媒體時代的美國網絡輿情治理困境,對社交媒體日益發達的中國殷鑑不遠。
  • 四句話諷刺美國防疫亂象!看看這張引起美國網友廣泛共鳴的海報到底...
    最近,一張名為「如果鐵達尼號在今晚沉沒」的海報,被拿來批評美國的防疫亂象,引起美國網友廣泛共鳴。央視記者 劉旭:美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已經突破了600萬。最近,一張名為「如果鐵達尼號在今晚沉沒」的海報,被美國網友用來諷刺美國疫情之下的亂象,指責美國政府應對不力,導致美國疫情全球最嚴重。
  • 「2020美國亂象始末」移民和民主是其內因,九運關口是其外因
    美國亂象始未美國亂象從何時起,又將在何時止,這是歷史之懸疑。無論是2016年的美國大選,選出特立獨行的川普或是精緻的希拉蕊,都不可能阻止美國的滑落。從歷史演變的進程看,2020年的美國正好處在一個風口之上。1、移民之國。美國的建立以犧牲原始土族印第安人為代價,從1820年開始統計移民以來,美國從立國時320萬人口逐年遞增,其中80%都是移民者或其後裔。
  • 美國大學治理理念、結構和功能
    福建 廈門 361005  內容提要:美國大學治理是在大學自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美國大學治理中,聯邦政府扮演了「無為而治」的角色,州立法機關和政府主要通過法律和財政支持調節大學辦學,州政府本身並不直接管理大學。
  • 多重治理難題考驗歐洲政黨
    內外矛盾交互作用  歐洲政黨政治發生變化有許多原因,首先是因為這些國家內部出現治理難題,表現為利益分配失衡,社會價值觀念混亂,國家治理體系僵化、治理能力不足。  歐洲國家在經濟、政治和社會領域暴露出許多矛盾。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經濟發展低迷乏力,社會貧富差距和階層分化擴大,暴恐襲擊頻繁,移民難民危機激化。
  • [人民日報海外版]起底美國破壞全球環境治理(環球熱點)
    《美國損害全球環境治理報告》指出,美國的減排表現是影響全球氣候治理成效的重要因素。美國既不批准《京都議定書》,又退出《巴黎協定》,否認自身約束性量化減排義務,徹底游離於全球減排體系和安排之外,嚴重阻礙了全球減排、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相關進程。退出《巴黎協定》只是美國政府在環境問題上倒行逆施的一個縮影。
  • 綜合施策治理騷擾電話亂象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陳 儒攝(中經視覺)  近日,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相繼表示,將採取有力措施治理騷擾電話。此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也印發通知,決定於2019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在全國部署開展「守護消費」暨打擊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專項執法行動。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個人手機等信息被房產中介、小貸金融、保險基金、裝飾裝修等行業掌握,被反覆撥打推銷電話,讓人煩不勝煩。
  • 海洋陸源汙染治理中政府與企業的博弈分析
    我國海洋陸源汙染治理主體的結構主要是政府主導、企業參與,二者在陸源汙染不同階段的行為選擇和偏好影響著治理的效果。企業追求自身發展的利益、不考慮環境成本,政府不得不介入環境利益紛爭,導致企業與政府之間的關係存在時而合作時而對立的博弈局面。
  • 政府數據治理面臨的挑戰與對策——以上海為例的研究
    [目的/意義]政府數據治理在治理主體、治理對象和治理模式,超越了傳統電子政務的範疇,是政府信息化建設面臨的新課題,分析當前政府數據治理中的主要問題並研究對策建議,對建設智慧型政府、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