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安自古人傑地靈,德武兼容的文化底蘊濃烈而厚重。
近年來,東安縣總工會以黨建為引領,用豐富多彩的本鄉文化搭臺,把基層組織紮根於社區,唱響了一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英雄讚歌。
舞臺進城鄉 助力脫貧攻堅
「大家好,我叫易平宏,現在花橋鎮劉陽駐村扶貧工作。今晚,我將通過一個親身體會和感受來匯報和分享關於養蜂脫貧致富的扶貧故事。」
10月30日,一場主題為「東安書聲香 脫貧工力量」的全縣「湘」見全面小康讀書分享會,在縣城和諧文化廣場上的職工文化大舞臺拉開序幕。
易平宏是縣農業農村局的一名普通黨員,他親自將兩年來劉陽村的變化和自己的扶貧故事《科技養蜂致富路 脫貧攻堅奔小康》寫成了文章拍成了視頻,並搬上了此次讀書分享會的舞臺。
劉陽村是縣鄉村振興示範村,環境優美,民風樸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劉陽村就開始引進箱式養蜂,但初始規模小。扶貧工作隊來了以後,箱式養蜂成為了該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科技強則產業強,由於防病方法科學,蜂群發展分箱快。但今年受疫情等原因影響,幾百斤蜂蜜滯銷。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易平宏馬上號召朋友和後盾單位集體購買,不到幾天蜂蜜就銷售一空。
目前,全村共有中蜂養殖戶60多戶,其中貧困戶30多戶,養蜂2000多箱,年產蜂蜜1萬多公斤,戶均增收2萬元。整村全員脫貧出列,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之路。
在讀書分享會現場,臺下好幾千的觀眾都被易平宏分享的扶貧故事吸引,被他們養蜂的視頻所折服,都表示以後買蜂蜜要到劉陽村去,肯定能買到正宗的農家蜂蜜。
近年來,東安縣總工會以黨建為引領,唱響「中國夢 勞動美」時代主題,引領職工聽黨話跟黨走。
通過定期搭建的職工大舞臺,講好了一個個脫貧致富的精彩東安故事。
兩年來,職工文化大舞臺開展全縣性大型活動10餘次,在社區小區等開展小型文化活動60多次。文化「五進」即進機關、進企業、進農村、進學校、進社區活動100場次,參與活動8000多人次。
一個小小的舞臺,為東安縣全面決戰決勝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磅礴精神動力。
工會進小區 溫暖千家萬戶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層組織建設有活力,黨建工作就有了源頭活水。
「自從小區裡建起工會,不僅解決了許多老大難問題,還帶來豐富多彩的活動。」8月底,在東安縣城雍景園小區,退休職工蔣琪生感慨。
近年來,為更好地服務職工群眾,東安縣總工會將工會服務埠「前移」至居民小區。
2018年5月起,縣總工會在7個重點小區組建工會小組,進一步縮短工會和職工間的距離,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零距離送進了千家萬戶。
從去年起,白牙市鎮7個重點小區建立了工會小組,由小區黨支部書記兼任工會小組組長,工會會員或志願者擔任組員,定崗5~7人。
近年來,東安縣堅持黨建工作與工會工作「同頻共振」,同步謀劃、同步推進。通過黨建引領加強城市基層工會組織建設,使基層工會更有生命力。
截至目前,東安縣總工會已在縣城錦豪雍景園、工業園小區、田園都市、御江苑、翰林名邸等重點小區統一布置了工會宣傳陣地和職工活動室。
每個小區設立一個「就業驛站」「愛心超市」「康養中心」「愛心託管班或興趣班」「職工之家」「職工活動室」「職工書屋」等,配備了一批娛樂健身設施,每個職工書屋藏各類圖書2000冊以上。
黨工融合搭舞臺建工會,架起了黨群連心橋,溫暖了一座城。
(潘尚榮 張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