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河上都有橋,為何單就亞馬遜河上沒有
橋在生活中很常見,幾乎每個地方都有,尤其是有河的地方。據統計,在中國單就黃河上面就有200多座橋,人們為了生活出行方便會選擇在河上搭橋,畢竟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有橋的話可以大大縮短兩地之間的距離,省時省力。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河流上面都有橋,比如說亞馬遜河,不知道的人可能會覺得亞馬遜河是一條小河流,沒有必要建橋,事實上亞馬遜河是世界第二長河,那麼為什麼沒有橋敢橫跨亞馬遜河呢?
首先來看一下亞馬遜河的大致情況,它的總長度大約為966公裡,流量位居世界第一,每秒流量高達21.9萬立方米。即使是尼羅河加長江,再加密西西比河的總和都不如亞馬遜河的流量大。如果單純地跟長江作比較的話,它的流量大約是7條長江的流量,規模宏大,令人震撼不已。亞馬遜河的流域面積高達691.5萬平方千米,相當於一個澳大利亞的面積,它擁有1.5萬多條支流,主要分布在南美洲。
至於亞馬遜河上沒有橋的原因不難理解。
第一點,人們不希望亞馬遜河上有橋。亞馬遜河橫跨巴西、秘魯、哥倫比亞,主要集中在巴西境內,巴西雖然不像美國那樣發達,但是也不會窮得建不起一座橋梁。生活在附近沿岸的大約有2500萬多人口,他們要是想穿越亞馬遜河,基本上全部靠輪渡,沒有橋對他們的生活影響並不是很大。亞馬遜被譽為是地球之肺,通常被人們比作是比生命還重要的生態系統,如果在亞馬遜河上建橋的話勢必會影響到亞馬遜的生態系統,人們不想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第二點,亞馬遜河流很有個性。旱季,它的寬度對建橋來說並非難事,人們無需操心河面太寬需要建設超高的橋梁。但是到了雨季就不一樣了,雨季亞馬遜河河水會上漲,漲10米是一件很尋常的事情,泛濫期都能漲到20米。河流本身就有一定的寬度,旱季雨季河面寬度不一樣,差距甚大,通常情況下10米是防洪安全數值,如果超過10米修橋的難度會增大,已經超過了能夠接受的範圍。
比如說旱季時的河面寬度僅有5公裡,而到了雨季之後,河面就會加寬到50公裡,翻了10倍。如果修建一座長度為5公裡的橋,雨季的時候整個橋都會浸泡在水裡,如果修建一條長50公裡的橋難度會有多大?要知道中國港珠澳大橋全長也才55公裡,更何況亞馬遜河最寬的時候並不止50公裡,甚至都能夠達到190公裡。這樣有個性的河,想寬就寬,想窄就窄,人類想在它上面修大橋還要看它的心情。
第三點,建橋難度太大。亞馬遜河的流量位居世界第一,即使人們能夠克服它陰晴不定的性格,旱季雨季河面寬度不一樣,也難以抵擋它的流量。亞馬遜河地勢低平,可以說是一個天然的蓄水池,而且還是流量極大的蓄水池。試想一下,人們在亞馬遜河上成功地建起了橋梁,橋梁在亞馬遜河上安穩地待著,可是河兩岸卻無時無刻不在遭受流水衝擊,久而久之河岸就會因流水作用而疏鬆,最後極有可能會崩塌。而橋梁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流水衝走,這樣一來橋也就保不住了。
目前為止,沒有什麼人能夠成功設計出一條能夠橫跨亞馬遜河的橋梁,它簡直是設計師的噩夢。曾經也有不少人想要設計出一條橫跨亞馬遜河的橋,遺憾的是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時間長了,人們也就不想著在亞馬遜河上建橋的事了,成全亞馬遜河的個性,讓它保留原始的味道不失為一種正確的選擇。如果真的要在亞馬遜河上建橋的話,有沒有可能成功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