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亞馬遜河不能架橋?不是不能建橋,巴西人沒那麼笨,是建橋用途不大。什麼是橋,橋的功能是什麼,我們查閱一下百度百科:
上圖,我們一看就知道巴西人在哪裡了,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區域,南回歸線附近,這裡人口密度最大,而亞馬遜河兩岸,人口密度不是很高,相當於我國黃土高原區位置的人口,這樣區域修建大橋有多少人使用,這會讓人存疑,關鍵是還要有個經濟學家講的投入與產出比,是否有經濟效益。
為什麼亞馬遜河流域人口這麼少?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了,熱帶雨林地區溼熱無比,蚊蟲肆虐,森林茂密,生物生長旺盛,擠壓了人類的生存空間,對於巴西而言人口趨向於沿海,氣候條件優越地區居住。這就會導致巴西人口分布出現極不均衡。
我們再看看亞馬遜這條河流的水文特徵。
上圖是亞馬遜流域的伊基託斯臺站的降水量分布圖,藍色柱狀是每月降水情況,我們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們常說的亞馬遜流域的乾季與溼季,可不是大家想像中那麼明顯,即使在乾季,7、8月降水也不少,比3月份的溼季降水並沒有相差那麼大,這對於依靠河流補給的亞馬遜河來說,河流徑流變化不大,徑流非常穩定。
想想我們近些年來的黃河,夏季洪水來時,濤濤洪水,會阻斷南來北往的交通,冬季枯水期時,還會出現斷流,嘿!斷流,河流的這種徑流變化,我們不得不架橋,來解決南北交通問題。不僅僅是黃河,就是我們的長江徑流變化非常大,夏季洪水來了,沒有大橋時,只能依靠擺渡,而擺渡受天氣影響較大,故而有人笑稱是看天過江。
對於亞馬遜河來說,輪流或者是擺渡非常從容,不用擔心洪水卷著巨浪撲面而來,也不用擔心枯水期不能登岸,一個四季仿佛是一座大湖,客運、貨運兩相宜。
內河水運具有運能大、成本低、能耗輕、汙染小等諸多優勢,這對於巴西、秘魯來說這可是上帝之饋贈,只需要駕上一條小船,就成為可移動的橋梁。
二方面因素原因,聰明的巴西人還有用建橋嗎?去亞馬遜生活一段就知道了,建每座橋有些多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