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亂無章塵土飛揚成工地過去式 「網際網路+」讓建築工地換新顏

2021-01-09 中國江蘇網

雜亂無章、塵土飛揚?對於中建二局上海分公司南京丁家莊保障房項目的工人來說,這已經是建築工地的過去式。搭載「網際網路+」,建築工地正向著「精益、智慧、綠色」的方向轉型。

精益施工

1月16日7時30分,蘇憲新來到南京丁家莊保障房項目的施工現場,這是江蘇省在建面積最大的預製裝配式保障房。一個個構件正等待著吊運、組裝。身為項目經理的蘇憲新拿著平板電腦,給即將吊裝的工人交底。

裝配式建築對施工精確度的要求非常高。構建模型庫、完成構件拆分、預製率統計……幾乎從房屋打樁開始,項目就開始用BIM(建築信息模型軟體)模擬出今後一年的施工任務。

三維建模可視化交底、場地規劃、機電管線深化布置及檢查管線是否碰撞等,基本上所有交叉複雜的施工工序都藉助BIM實現了有序化布置。同時,BIM模擬生成的構件精度數據可在線傳輸給部件廠家,實現部件的精準定製。

8時,工人們開始按照BIM方案吊運構件。蘇憲新調出吊裝可視化系統,正在吊裝的構件360°一覽無遺。這正是該公司的一項建築「黑科技」——吊裝可視化。

通過安裝塔吊「視頻黑匣子」,塔吊司機告別對講機時代,通過操作室屏幕,就可看清構件是否達到起吊要求。項目管理人員也能實時監控塔吊司機並進行指揮,讓塔吊操作更安全、更省力、更精準。

智慧施工

9時,質檢員劉衛民走到房屋角落,拿出手機對準柱子上的二維碼「掃一掃」。它是構件的專屬「身份證」,包括構件節點詳圖、現場實測數據、施工操作人員、檢查人員、檢查情況與整改情況等信息,從而建立起質量信息可追溯平臺,真正實現全過程動態管理。

9時30分,一群即將登高作業的工人來到VR體驗區。戴上VR眼鏡,就能身臨其境般看到在建工地的每個細節,還能進行虛擬場景演示。

此時,虛擬場景裡演示的是工人在爬架上登高作業的場景,未按照規定戴好安全帽的後果不堪設想。體驗結束,心有餘悸的工人高小松說道:「體驗式安全教育,讓我們更加體會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不敢大意。」

蘇憲新回到辦公室,打開工地管理APP,作業場景實時出現在電腦上。項目在工地塔吊上布置了幾十組高清攝像頭,藉助「天眼」,全方位、多角度監管現場施工。

綠色施工

10時, 滴滴滴……幾聲警報過後,項目外牆及走道兩端的噴管噴出水來。

為了營造清新舒適的工作環境,項目在工地現場設置噪音和PM指數傳感器,全天候監測空氣品質、噪音分貝、環境溼度和風速等,並將指數動態傳輸到現場LED顯示屏上。

一旦現場PM指數超過正常數值,系統就會自動報警啟動降塵降霾措施,全方位噴淋系統從高空到地面,形成逐層打壓的三級降塵體系,讓揚塵無處可逃。

20時,項目工地早已無人施工,為了節能降耗,安全員程生昌登錄手機APP,點擊「關閉電源」按鈕,遠在600米之外的幾處高瓦數照明大燈立即熄滅。

通過在塔吊控制電箱中安裝網卡,下載手機APP後,可遠程控制現場塔吊照明。因為現場下班時間不統一,待到所有工人下班後,遠程熄燈便捷又節能。據了解,僅此一項,每月就可節電840千瓦。(記者 傅曉茹)

相關焦點

  • 工地鋪設綠網防止塵土飛揚 工地幾乎都變「綠地」
    為了降低汙染物排放和工地施工揚塵,2016年11月15日起,在西安市的建築工地上,已停止揚塵作業,並對破土的工地和存在揚塵的地方全部用防護網覆蓋。近日,華商報記者使用無人機,從百米高空俯瞰建築工地,在綠色防護網的覆蓋下,工地幾乎都變成了「綠地」。
  • 即墨一工地塵土飛揚拒絕整改 被頂格罰處罰10萬元
    本報12月14日訊(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 通訊員 王安琪) 近日,即墨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對某揚塵汙染嚴重的施工工地頂格處罰10萬元。10月20日,龍山中隊執法人員巡查至藍鰲路北、大田路東某項目施工工地時發現該處揚塵較大,執法人員立即進入工地進行現場檢查。
  • 北京顆粒物揚塵佔一半 SOHO望京工地塵土飛揚
    放在樓下的車一夜之間就多了一層灰濛濛的「外套」,路過工地又遭遇大風時,嗓子裡都是塵土……這是很多北京人都有過的遭遇。 塵土,在大氣的幾個汙染源中,是帶給我們最直觀感受的一個,根據北京市環保局的統計數字,可吸入顆粒物一直是北京空氣的首要汙染物,而揚塵等地殼因素佔到了顆粒物的50%左右。  為了提高空氣品質,北京花巨資進行工業轉移,還在努力用清潔能源代替燃煤。
  • 工地塵土飛揚,居民苦不堪言!蘇州多個在建工地揚塵汙染問題突出
    原標題:工地塵土飛揚,居民苦不堪言!蘇州多個在建工地揚塵汙染問題突出連日來,蘇州市汙防攻堅辦會同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第二專員辦駐蘇州環境監察室分別對姑蘇區、吳中區大氣環境質量開展專項督查,發現多個在建工程項目揚塵管控薄弱、揚塵汙染嚴重,使得周邊很大灰塵,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生產、生活。
  • 工地「塵土飛揚」自拌砂漿後續報導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為了控制工地揚塵,南京明確規定工地要使用預拌砂漿。去年5月份,現代快報記者曾暗訪南京幾家工地發現,一些施工單位並沒有按照規定使用預拌砂漿,而是為了節省成本,在工地內偷偷用沙子、水泥等材料現場自拌砂漿,全然不顧攪拌現場飛揚的塵土。  現代快報對此進行報導後,南京市委市政府領導做出批示,要求對違規私拌砂漿工地嚴查嚴處。
  • 即墨一工地現場裸露嚴重、塵土飛揚,影響群眾生活受處罰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 通訊員 王安琪近日,即墨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對某揚塵汙染嚴重的施工工地頂格處罰10萬元。10月20日,龍山中隊執法人員巡查至藍鰲路北、大田路東某項目施工工地時發現該處揚塵較大,執法人員立即進入工地進行現場檢查。
  • 環灣路一帶工地揚塵嚴重 土堆成山被舉報(圖)
    環灣路一帶的施工工地揚塵汙染嚴重 市民紛紛向本報舉報平臺投訴    核心提示    「環灣大道歡樂濱海城附近塵土飛揚,路面快成土路了,這種情況不是一天兩天了昨日本報公布工地揚塵汙染舉報平臺後,市民紛紛舉報一些工地存在的揚塵、撒漏等問題,而環灣路一帶成了投訴的集中點。
  • 施工場地塵土飛揚?罰
    該單位在施工時,未在施工現場設置硬質密閉圍擋,未採取有效措施,導致塵土飛揚。不久前,在溫嶺市區中華路清掃的環衛工人向太平中隊反映,該路段塵土很多,掃了馬沒多久又蒙灰,連旁邊樹葉都蒙上了厚厚的灰塵。太平中隊一邊安排人員對道路進行衝洗,一邊查找「汙染源」。原來,附近某學校在裝修時,施工方未採用有效措施防止揚塵。
  • 翔安區嚴抓工地揚塵汙染 99個工地土方車出門得先「洗澡」
    -土方車離開工地時都要洗次澡。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 (記者 戴舒靜)開挖土方時,要先噴水潤溼。拉土車輛出工地時,需「抖三下,洗次澡」。昨天,記者從翔安區建設局質安站獲悉,今年上半年以來,該站全面加大對建築工地的監管力度,從源頭抓起,對揚塵汙染「出實招」,有效改善了翔安區的空氣環境質量,努力守護「廈門藍」。
  • 建築工地生活區宿舍管理_2020年建築工地生活區宿舍管理資料下載...
    3.高空 查看詳情 「網際網路」時代的建築工地應該是這樣的! 查看詳情 瀏覽數:1306
  • 廣州開展PM10汙染攻堅行動,重點巡查工地、道路揚塵
    為有效應對乾旱少雨導致的汙染天氣,市生態環境局正會同各相關部門、各區開展PM10汙染攻堅行動,其中工地、道路揚塵是重點巡查內容。16日,記者跟隨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前往番禺巡查發現,廣佛環城際、萬科南站工地藉口工程即將收尾或施工主體多等原因,對揚塵管理疏漏嚴重,現場塵土飛揚。
  • 工地塵土飛揚 環保責任莫忘
    星沙時報訊(記者 肖若溪 通訊員 劉穎 湯帥)近日,長沙縣行政執法局查處兩起施工工地未採取有效防塵降塵措施造成揚塵汙染案。當天,縣行政執法局泉塘行政執法隊隊員巡查至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十路某新建工程項目工地時,發現該工程存在裸露黃土未使用綠網覆蓋、霧炮機未開啟、未衝洗路面等問題,導致工地內揚塵汙染。執法隊員對現場負責人徐某進行了普法教育,並要求其改正違法行為。
  • 建築工地怎樣選擇安裝合適的工程洗車機?
    目前,在建築工地施工中通常所採用的防塵措施就是灑水降塵或編織布覆蓋的簡單做法或使用降塵劑,通過表面噴灑達到降塵的目的。採用灑水的人工作業,勞動成本高,洗車速度慢,清洗隨意性大,採用簡易的清洗裝置或車輛清洗池,無汙水回收裝置,浪費了大量的寶貴的水資源,車輛多,清洗效果差,以至還需在工地門口灑水降塵和清掃街道,無法控制城市道路揚塵汙染和對城區人居環境汙染。
  • 大量工地黃土裸露塵飛揚 南昌市建委:降塵不到位的單位將受處罰
    灰塵是從附近工地刮來的,大面積的裸露黃土堆積成山。」陳先生日前向本報來電投訴。  11月23日,記者採訪了省城多處施工現場,發現這些工地在降低施工揚塵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相關專家稱,工地揚塵雖不是PM2.5的直接來源,但可能與空氣中的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新的汙染性微顆粒物。南昌市建委近期已開展專項行動,降塵不到位將產生不良記錄。
  • 精細化管理治「塵土飛揚」
    精細化管理治「塵土飛揚」     面對群眾反映較多的揚塵汙染問題,我省各地各部門立查立改  在群眾向中央環保督察組投訴的
  • 建築工地上的「鋼鐵俠」
    11年裡,在建築長廊中,他用勞模精神踐行著專一行精一行的初心,成為了建築工地上的「鋼鐵俠」。  「勞模不一定要做驚天動地的事情,在平凡的崗位上精益求精,用工匠精神做好每一件事情,充分發揮勞模的示範引領作用,這才是一名勞模要體現的真正價值。」前幾天剛剛在人民大會堂接受全國勞動模範榮譽表彰的李綱說。
  • 東莞建築工地招工信息從哪裡找?
    在建築工地打工,只要能吃苦耐勞,就是可以掙到錢的。中國有很多城市正在崛起,像被稱為「廣東四小虎」之一的東莞,處於廣州深圳經濟區之間,現在也正在迅猛發展。一個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建築行業的發展,所以東莞的建築工地也比較多。
  • 工地防塵措施不達標成汙染物PM10重要來源
    本報聊城12月3日訊(記者 李軍) 記者從聊城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聊城市城區的拆遷工地防塵措施和建築工地防塵措施達標率為零,這些工地產生揚塵汙染,成為聊城大氣汙染物中PM10的重要一部分。  3日,記者走訪城區各個拆遷工地和建築工地,大多工地的防塵措施都不完善,有的甚至沒有。
  • 黃土裸露在外 這3處工地有點「灰頭土臉」
    按照我市治汙減霾的要求,全市所有工地都要自覺做到「6個百分百」「7個到位」,但是執行情況究竟如何?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個別工地不僅沒有按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相反,還顯得有些「任性」。3月22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城南大道旁、正在建設中的公式河溼地公園工地。
  • 鄭州市惠濟區豐業街變成大貨車停車場,積塵嚴重、塵土飛揚!
    11月29日上午,鄭州市環境汙染防治督導組、市生態環境局、市城管局等部門,對惠濟區部分道路和工地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進行暗訪,要求切實做好道路清掃保潔,遏制路面揚塵造成的大氣汙染。由於長期缺乏清掃保潔,路面積塵嚴重,車輛駛過塵土飛揚。一些路段油汙、包裝袋、塑膠袋等垃圾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