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聊城12月3日訊(記者 李軍) 記者從聊城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聊城市城區的拆遷工地防塵措施和建築工地防塵措施達標率為零,這些工地產生揚塵汙染,成為聊城大氣汙染物中PM10的重要一部分。
3日,記者走訪城區各個拆遷工地和建築工地,大多工地的防塵措施都不完善,有的甚至沒有。按照相關要求,拆遷工地要先圍後拆,所有拆除工地均要設置高度6米以上、連續、硬質、牢固、整潔圍擋和圍牆。已經完成拆遷任務的,也要設施高度2.5米以上硬質連續圍擋,渣土要採取密目網覆蓋。而在現實中,幾乎沒有能完全做到的。幾乎所有的拆遷工地都是拆完了才蓋起圍牆擋板。
在拆遷前、拆遷過程中均要灑水壓塵。在柳園路一拆遷工地,記者看到挖掘機正在拆去房屋,現場遍布殘磚斷瓦,緊鄰該拆遷工地兩側的幾棟居民樓和商品樓,但是工地和居民樓間沒有圍擋,市民從工地邊經過,不時有揚塵刮來。
"從開始拆,第一天就是這樣,塵土漫天,沒有任何遮擋防塵措施,灰塵四處瀰漫。"一位老人掩鼻躲閃,可身上還是落滿灰塵。在市區許多拆遷現場,記者雖見到藍色圍擋,但因圍擋太低,或被損壞,根本擋不住灰向外蔓延,部分拆遷現場未見有任何噴淋、防塵設施。
根據加強建成區拆遷工地揚塵防治和建築工地落實揚塵汙染防治措施的督辦通知要求,建築工地要做到施工圍擋率、工地物料篷蓋率、進出道路硬化率、場地灑水清掃保潔率、密閉運輸率、出入車輛清洗率六個100%。在城區各個在建工地,記者看到六個100%,沒有一個建築工地能完成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