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乾燥多風的北方,防塵抑塵是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一些空地上鋪設的綠網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這是防止裸露土地產生揚塵的一項措施,在我市應用很普遍。不過,在一些特定的區域,這個辦法就不太好用了。為此,城管部門積極想辦法,引進新的技術來助力防塵抑塵工作。近日,記者來到一處施工工地,工地一片待開發區域土地裸露需要用綠網苫蓋,但是這片區域緊鄰鐵路,普通的綠網苫蓋會給鐵路安全造成安全隱患,如果不苫蓋又會造成揚塵汙染。為此,城管部門引進一種新型的「隱形綠網」,既能苫蓋黃土裸露區域不造成揚塵汙染,又不會對鐵路線造成安全隱患。
錦繡園二期施工項目西側有一片空地,據了解,該區域目前還是待開發的狀態。記者看到空地上堆放了很多渣土,按照相關的管理規定,像這樣的渣土是不可以露天堆放的,必須採取一些防塵抑塵的措施。現場有工作人員在對這些露天的渣土進行防塵抑塵工作,不過他們不是在進行傳統的鋪設綠網抑制揚塵,而是在噴塗「綠網」。只見大量綠色的液體從一輛車中噴出,工作人員將其對準渣土堆均勻噴灑,不一會兒,黃色的土堆就變成了綠色,遠遠看上去就像鋪了一層綠網。
市城管行政執法監察二支隊二大隊大隊長吳波告訴記者,傳統的防塵抑塵防控一直採用防塵網的苫蓋,但是這個區域離鐵路沿線比較近,苫蓋傳統綠網對鐵路運行有一定的安全影響,所以就找高科技新型產品來替代傳統的防塵綠網。
記者了解到,這種噴出來的綠網叫環保抑塵劑。內蒙古地覆蓋治沙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志勇告訴記者,該產品是多糖植物提取的一種植物纖維,跟水融合噴塗在土壤表面。它溶於水之後有非常高的粘結力,噴塗在沙土表面就會固化成殼,成殼以後風就吹不起揚塵了,幾個月以後這種產品就能自然降解,也不會汙染環境。
隨後,工作人員用風力滅火器做實驗,強大的氣流把地面上的塵土都吹了起來,但是噴塗過這種抑塵劑的區域沒有出現塵土飛揚的情況。據了解,該產品能夠抵禦八級大風,保持五六個月的效果。
城管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是在今年5月初首次聯繫到了這家企業並進行試點噴塗。眼前這塊空地是春華郎園項目工地,今年5月首次噴塗抑塵劑後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這裡如今不再是裸露的黃土,已被各式植被所覆蓋。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1噸環保抑塵劑可以噴灑6萬到7萬平方米,成本與傳統綠網相差不多。在使用上與傳統綠網各有優勢,傳統綠網靈活機動,可以隨用隨鋪;這種新型材料保持時間長,更適合固定的、堆放時間長的以及面積更大的區域。目前,依據工地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市城管行政執法監察二支隊二大隊轄區有5家工地使用了這種新型抑塵劑。
(呼和浩特晚報記者 徐達明 整理)
【來源:呼和浩特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