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塵綠網:防止揚塵利器,最終淪為不可降解垃圾

2020-12-06 浮生半日讀

隨著城市硬化的普及,在城市中,土路、裸露地面已無跡可尋。如《亮劍》中楚雲飛想帶上一捧故土,那他可能就趕不上飛機了。官方會儘可能將城市中沒有硬化處,鋪上硬化、地板、彩磚。當然,也有一部分空地,裸露空地,城市發展中淘汰部分建築產生的裸露空地,近期無法使用的裸露空地。空地必然伴隨揚塵、空氣汙染,為減少投訴、保護環境,降低pm2.5,一種利器橫空出世。

防塵綠網。防塵綠網並不陌生,很多新聞都報導過相關新聞,為達到休耕復林的目的,在山上噴綠漆、鋪設綠網,達成視覺上的綠化,防塵綠網就是上訴所述綠網。防塵綠網確實能很好的解決揚塵問題,拆除建築後裸露空地所帶來大量揚塵,可以通過鋪設綠網,降低因風力侵蝕所產生的揚塵,減少空地暫時無法使用對周邊居民的影響。遮陰網變環境防護利器,綠網的用途達到最大化。

然,防護利器,卻淪為不可降解垃圾。並不否定防塵綠網的作用,他確實很好地起到防塵作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防塵綠網最終卻淪為垃圾。防塵綠網隨著裸露地面長時間的空置,風吹日曬,變的脆弱不堪,演變成一塊又一塊塑料垃圾。更有甚至,二次清理空地時,將綠網一同清理粉碎,省時省力。空地是乾淨了,但垃圾多了一項:綠色塑料垃圾。

防塵綠網淪為垃圾因素有二:1、時間因素,長時間的風吹日曬,寢室嚴重,破損嚴重。2、人為因素,綠網和建築垃圾一同清理,省時省力。鋪設綠網的有心顧及保護環境,但處理的並非有心顧及保護環境,兩者對於環境保護的重視度不同,就不要期待良心發現幫你單獨清理綠網垃圾,一鍋端才是常態。

防塵綠網,對防止揚塵有巨大作用,但治標不治本,防塵過後也將帶來更多的不可降解垃圾。在計較得失上,官方更傾向於通過鋪設綠網快速解決揚塵問題,而非通過降雨形成降塵,最終長出青青綠草,看到了短期利益,卻背棄保護環境的根本。

最終都是要清理,在裸露空地上撒上草籽不是更好嗎?草還可以增加綠化,時間也無需太久,並且長期有效。

相關焦點

  • 「隱形綠網」助力防塵抑塵
    對於乾燥多風的北方,防塵抑塵是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一些空地上鋪設的綠網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這是防止裸露土地產生揚塵的一項措施,在我市應用很普遍。不過,在一些特定的區域,這個辦法就不太好用了。為此,城管部門積極想辦法,引進新的技術來助力防塵抑塵工作。
  • 防止一次性「綠網」二次汙染
    「綠網」易於與地面障礙物錯綜結合,覆蓋後很難回收;一些容易發生老化、變色、變脆或粉化的「綠網」混入泥土,不易回收,進入土壤和徑流中,帶來二次汙染風險。為此筆者建議,一線環境監管應系統謀劃,防止「用一個環境問題解決另一個環境問題」,在「綠網」使用管理上應做好全過程監管,明確合理回收處置和循環再利用的渠道,建立回收再利用機制,形成對「綠網」的長效管理。
  • 防止「綠網」引發土壤汙染
    ◆蔣紹輝  塑料防塵「綠網」由於製造成本低,覆蓋使用簡單,視覺感受生態,防塵降塵立竿見影,被各地大批量使用。  為此筆者建議,一線環境監管應系統謀劃,加強對「綠網」使用的管理,應做好全過程監管,明確合理回收處置和循環再利用的渠道,建立回收再利用機制,形成對「綠網」的長效管理。  一是明確好使用定位。塑料防塵網作為易揚塵物料的覆蓋材料,用於短期露天堆放的土方、砂石等易揚塵物料堆場揚塵汙染防治。
  • 工地鋪設綠網防止塵土飛揚 工地幾乎都變「綠地」
    為了降低汙染物排放和工地施工揚塵,2016年11月15日起,在西安市的建築工地上,已停止揚塵作業,並對破土的工地和存在揚塵的地方全部用防護網覆蓋。近日,華商報記者使用無人機,從百米高空俯瞰建築工地,在綠色防護網的覆蓋下,工地幾乎都變成了「綠地」。
  • 西城首創綠網「天幕」,嚴控揚塵汙染
    「施工階段除了大風或者惡劣天氣,我們都要啟用天幕系統,可以起到很好的防塵作用。」該項目負責人介紹,「天幕」系統是2017年開始調研逐步投入使用的,能有效地控制揚塵,是西城區的首創。「天幕」雖然巨大,但使用起來很方便,通過手機操作,幕布可以通過電動滑軌從兩側展開籠罩住整個施工區域。
  • 各區重視揚塵防治 PM2.5超過預警值圍擋自動噴霧
    翔安區召開翔安南路片區施工單位揚塵汙染整治協調會,對防塵措施落實不到位的鼎堅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責令停工整頓;翔安區環保分局強化工業企業揚塵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處理,對揚塵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安溪紅和萬裡石兩家石材加工企業立案處罰。  各單位積極落實揚塵防治措施,表現可圈可點。
  • 綠化帶防塵不用防塵網,卻被噴成綠色,真相出乎意料
    最近,在石家莊市南二環東延和燕山大街交叉口的綠化帶裡,其他地方是用防塵網覆蓋著,但是在東北角的綠化帶裡,卻是被噴成了綠色,難道黃土被噴成綠色就能夠防塵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在現場記者看到,記者的周圍,無論是綠化帶還是山坡上,都被柵蓋了綠色防塵網,甚至是路邊的樹坑都被柵蓋了防塵網。在記者的身後,看上去是綠油油的,仔細一看,這綠色可不是防塵網,記者隨手拔了一下,黃土的本身顏色就露了出來,黃土上面竟然是被噴成了綠色。
  • 可降解塑料製品即將蜂擁而至,要扔時卻懵了:它算什麼垃圾?
    今年10月1日起實施的《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也明確,到今年底,全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餐飲打包外賣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在此背景下,可降解塑料製品似乎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一些質疑的聲音也隨之產生:同樣都是塑料,可降解塑料就不會產生汙染嗎?
  • 可降解塑料製品即將蜂擁而至 要扔時卻懵了:它算什麼垃圾?
    今年10月1日起實施的《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也明確,到今年底,全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餐飲打包外賣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在此背景下,可降解塑料製品似乎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一些質疑的聲音也隨之產生:同樣都是塑料,可降解塑料就不會產生汙染嗎?
  • 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將退出北京建成區
    零廢棄聯盟政策主任謝新源認為,北京應當加強管理,防止外地違規一次性塑料用品流入。北京新舊兩版「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均對減塑提出了要求。2012年版提出,單位和個人應當減少使用或者按照規定不使用一次性用品,鼓勵淨菜上市;2020年版提出,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建成區外賣(含堂食打包)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天津:不可降解塑膠袋將逐步禁用
    對於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方案》明確了禁止、限制使用要求:到2020年底,全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5年底,全市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明年起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2020年可降解塑膠袋市場發展供需前景
    明年起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2020年可降解塑膠袋市場發展供需前景 2020年7月20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 醫藥高新區部分工地揚塵問題突出
    中國江蘇網6月28日訊 近日,市「263」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市建工、環保、城管等部門專項檢查發現,泰州醫藥高新區部分工地防塵降塵意識差,揚塵問題突出,對周邊環境造成很大影響。  巨騰電子科技(泰州)有限公司二期二標段項目工地由蘇州偉業集團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蘇州偉業集團)承建。
  • 合肥商場超市藥店等年底起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因為塑料微珠不溶於水,難降解且體積極小,難以完全被汙水處理系統過濾,最終排入湖泊、河流或海洋造成生態危害。此次方案明確,到2022年底,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禁止、限制使用年底起合肥城區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我省還將對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禁止和限制使用。
  • 用了可降解塑膠袋,投放廚餘垃圾還需「破袋」嗎?
    最近,部分場所是不是已經更換了不可降解塑膠袋,商戶和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如何,成為關注焦點。 生物降解、光降解、氧化降解等各類可降解塑膠袋有什麼不一樣?可降解塑膠袋對環境完全沒有影響嗎?使用了可降解塑膠袋,在垃圾分類投放時還需要「破袋」嗎? 可降解≠隨意用所謂的可降解塑料是一個較大的概念,可通過光降解、氧化降解、生物降解等方式實現。
  • 要理性看待可降解塑料 滬全面推廣迫切性不強
    在此背景下,可降解塑料製品似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人們生活中,一些質疑聲隨之產生:同樣是塑料,可降解塑料就不會產生汙染嗎?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大量可降解塑料廢棄物,城市生活垃圾處置體系準備好了嗎?如何避免可降解塑料淪為幹垃圾「目前可降解塑料製品佔比小,分揀出來作為幹垃圾處置。」
  • 到2022年底 瀘州市餐飲、商務賓館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用品
    《方案》指出,到2020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全市星級飯店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水杯、垃圾袋,客房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裝的洗漱用品、塑料洗衣袋,餐廳堂食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桌布,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到2025年,城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50%。
  • 四色環保垃圾袋上市|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袋上還配有分類標識和分類說明,這就是新區平房片區駐區企業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它的面市可以更好地助力垃圾分類工作。、黴菌和藻類等分解為低分子化合物,由於生物全降解塑料在堆肥的過程中使全降解塑膠袋產品穩定性下降,最終逐漸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被土壤和植物所吸收,在自然環境中實現無害降解。
  • ...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
    意見提出,到今年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等場所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9月底,市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印發《寧波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要求全市圍繞當好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模範生的新目標新定位,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