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製品即將蜂擁而至,要扔時卻懵了:它算什麼垃圾?

2020-11-23 上海觀察

塑料汙染問題突出,用更環保的材質替代塑料,是目前控制塑料汙染的主要方式之一。

2020年初,我國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提出分步驟、分領域禁限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降解包裝膜、塑膠袋、地膜等替代產品。

今年10月1日起實施的《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也明確,到今年底,全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餐飲打包外賣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在此背景下,可降解塑料製品似乎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一些質疑的聲音也隨之產生:同樣都是塑料,可降解塑料就不會產生汙染嗎?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大量可降解塑料廢棄物,城市生活垃圾處置體系準備好了嗎?

可降解不一定完全環保

根據我國國家推薦性標準《降解塑料的定義、分類、標誌和降解性能要求》,降解塑料是指在規定環境條件下,經過一段時間和步驟,導致材料化學結構的顯著變化而損失某些性能或發生破碎的塑料。比如,在堆肥化條件下,某種可降解塑料僅需數月,就能通過微生物反應,降解為二氧化碳、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礦化無機鹽等物質。

全球部分可降解塑料企業已投產產能情況,圖表來源:華西證券

值得注意的是,可降解塑料並不一定是完全環保的。

來自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的專家指出,目前市面上充斥著各種質量層次不齊的可降解塑料製品,有些可降解成分(比如澱粉、碳酸鈣)含量極低,一旦進入自然環境,這類產品所含的傳統塑料物質仍會造成塑料汙染問題。

相比之下,真正值得推廣的應當是「全降解塑料」,即根據我國相關標準,生物降解率達到90%以上的可降解塑料(其餘不到10%的物質是生物死體或礦化無機鹽)。

「目前沒有規定明確這件事情,所以明年我們很可能只提供無紡布購物袋。」某連鎖超市採購部負責人表示,到今年底,上海所有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該超市總部本打算採購可降解塑料購物袋來替換傳統塑膠袋,但吃不準到底怎樣的可降解塑料購物袋才能符合監管要求,擔心採購的袋子不是全降解塑料的,可能「白忙一場」。

「只提供無紡布購物袋,能規避掉什麼樣的塑料購物袋才是『可降解的』以及不是『一次性的』這些問題。」該負責人無奈地表示,這或許是目前最穩妥的應對方式。

傳統塑料購物袋、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用紙等可循環材料製作的環保袋,誰會笑到最後?

後續分類處置該怎麼辦?

現階段苦惱的不只是食品經營者,一些生活垃圾收運處置環節的人士也開始擔憂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後續處置問題。

「目前可降解塑料製品的佔比極小,我們都分揀出來作為幹垃圾處置。」愛分類上海末端負責人李成華表示,按重量計,目前愛分類在上海日均回收到的可回收物中,塑料廢棄物佔到一成多,其中,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丙烯(PP)是最多的3種塑料成分。

記者了解到,上述這些種類的傳統塑料製品,已經有非常成熟的循環處置「閉環」。PET塑料到了下遊廠商,清洗、造粒後,可用來製作服飾、傘等生活用品;PP塑料則可以降級循環利用,比如原來是食品級的一次性餐盒、餐具,可回收再製成不直接接觸食品的塑料製品,比如面盆、垃圾桶等。

但對生活垃圾收運處置環節而言,可降解塑料製品卻是一個全新的課題。

李成華表示,僅成分單一的可降解塑料種類就已經非常多,對應的處置方式不盡相同,可能是光降解,也可能是熱氧降解、堆肥降解等。對垃圾收運端而言,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按下遊所需的種類對可降解塑料進行精細化分揀,而末端也要投資興建一批可降解塑料專用的分類集中處置設施。

「想靠純市場化來推動可降解塑料的分揀、處置,不太現實。」李成華坦言,可以實現全降解的可降解塑料,因降解產生的二氧化碳、水等主要物質並不具有市場價值,可能要參考溼垃圾處置設施,由政府部門給予補貼,才可能引導形成收運處置的「閉環」。

此外,無法實現全降解的可降解塑料,雖然含有部分具有一定價值的傳統塑料等物質,但綜合考量前期的分離或降解成本,也可能是一筆虧本買賣。

不遠的將來,可降解塑料如果要進入城市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怎麼分類也是一個難點。

比如,可以實現全降解的可降解塑料,更像是「有害垃圾」或「溼垃圾」,需要在特定的環境和條件下進行專門的處置。而無法實現「全降解」的可降解塑料,垃圾收運處置端覺得無利可圖,很可能淪為「幹垃圾」,進入焚燒廠。那既然最終還是一把火燒掉,用可降解塑料來替代傳統塑料的意義又在哪裡?

全部「可降解」沒有必要

有必要全面推廣、應用的可降解塑料究竟是什麼?這是目前亟需解答的問題。只有這個前提得到明確,市場端和收運處置端才能有的放矢,避免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推倒重來」。

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透露,國家和上海都在加快相關標準的建立,主要回答兩個問題:什麼才是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可降解塑料,以及這些種類的塑料究竟要達到怎樣的要求。

有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塑料製品產量超過8000萬噸,假設有20%的市場被可降解塑料替代,那麼對應的市場規模與現在相比具備百倍的增長空間,已經有業內人士宣稱,可降解塑料即將迎來「黃金時代」。

「要理性看待可降解塑料,在值得替代傳統塑料的地方推廣應用,才更有意義。」杜歡政表示,在上海,全面推廣應用可降解塑料的迫切性並不強,因為上海已經建有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並堅持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所以傳統塑料製品暴露在自然環境中的可能性較小。

相比之下,在一些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運處置設施配套不完善、體系不健全的地區,推廣應用可降解塑料更有意義,即使這些塑料製品被丟棄在自然環境中,也能極大減少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

在焚燒並非是生活垃圾(幹垃圾)主要處置手段的地區,推廣應用可降解塑料也十分必要,因為可降解塑料製品即使被填埋,也能在一定的周期內實現降解。而在原生生活垃圾基本實現零填埋的上海,只要塑料垃圾能夠實現應收盡收,最終都將進入焚燒廠進行焚燒處置,用來發電,不一定要糾結塑料製品到底是不是可降解的。

此外,儘快構建合理的市場機制,來引導可降解塑料的推廣應用落到實處,也很有必要。這一點上,我國多個省市農業部門推廣可降解地膜的經驗就值得借鑑。

「適應消費者需求的全降解地膜,才有銷路。」上海昶法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監鄭璐表示,不可降解的塑料地膜不僅威脅土壤環境,還會產生大量的回收成本,影響農產品的「性價比」,這給可降解地膜創造了充滿潛力的市場空間,但關鍵還要看地膜本身的質量。

比如,上海的草莓農戶就要求對應的地膜要在5個月到6個月的周期內完全崩解,否則會影響之後的種植;生菜地膜則要求30天到45天便完全崩解。

企業在產品研發上鑽研,政府部門則在政策上用力,一方面不斷提高不可降解地膜的回收處置成本,另一方面給使用可降解地膜的農戶環保補貼,使可降解地膜的綜合使用成本低於不可降解的。如此一來,用哪種地膜划算,這筆帳誰都算得清楚。

相關焦點

  • 可降解塑料製品即將蜂擁而至 要扔時卻懵了:它算什麼垃圾?
    不遠的將來,可降解塑料如果要進入城市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怎麼分類也是一個難點。比如,可以實現全降解的可降解塑料,更像是「有害垃圾」或「溼垃圾」,需要在特定的環境和條件下進行專門的處置。而無法實現「全降解」的可降解塑料,垃圾收運處置端覺得無利可圖,很可能淪為「幹垃圾」,進入焚燒廠。那既然最終還是一把火燒掉,用可降解塑料來替代傳統塑料的意義又在哪裡?
  • 可降解塑料怎麼分類?紙吸管真的更環保嗎?看專家為你解答!
    從今年初開始,加強版的「限塑令」在全國各地開始正式實施,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在直轄市、省會城市等地的超市和商場中,一次性塑膠袋已經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帶有可降解標識的塑膠袋。既然是可降解,那它算哪類垃圾?應該扔到哪個垃圾桶中呢?
  • 可降解塑料怎麼分類?紙吸管真的更環保嗎?看專家為你解答!_國內...
    從今年初開始,加強版的「限塑令」在全國各地開始正式實施,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在直轄市、省會城市等地的超市和商場中,一次性塑膠袋已經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帶有可降解標識的塑膠袋。既然是可降解,那它算哪類垃圾?應該扔到哪個垃圾桶中呢?
  • 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將退出北京建成區
    按照計劃,2025年,北京建成區基本告別非降解塑膠袋;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等六大行業,成為減塑的重點。有專家表示,塑料製品的便捷性和超低價格,使得它的使用被無限放大,其實很多情況下,不是非用不可。用可降解塑料製品替代也不能完全達到限塑目的,建立塑料製品回收制度,或許是另一種可行途徑。
  • 降解塑料、生物分解塑料、可堆肥塑料與生物基塑料的區別
    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原塑料廢棄後處理不當下的白色汙染問題。所以它的原料可能是生物基地,也可能是石化基地。目前,塑料製品在使用和廢棄後,有幾種處理方式:第一種處理方式是塑料製品廢棄後分類回收,這也是首選的處理方式。2008年,我國國家標準《塑料包裝產品標誌》修訂為《塑料產品標誌》。
  • 推廣可降解塑料 國家和上海正加快建立相關標準
    2020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提出分步驟、分領域禁限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降解包裝膜、塑膠袋、地膜等替代產品。    可降解塑料製品似乎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人們的生活中,一些質疑的聲音也隨之產生:同樣都是塑料,可降解塑料就不會產生汙染嗎?
  • 要理性看待可降解塑料 滬全面推廣迫切性不強
    用更環保的材質替代塑料,是目前控制塑料汙染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此背景下,可降解塑料製品似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人們生活中,一些質疑聲隨之產生:同樣是塑料,可降解塑料就不會產生汙染嗎?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大量可降解塑料廢棄物,城市生活垃圾處置體系準備好了嗎?
  • 「限塑令」催生可降解塑料行業巨大紅利 專家詳解何為「可降解」
    以海南為例,截至今年7月,已有46家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生產企業註冊。但在群雄逐鹿時,最重要的還是看準市場,「限塑令」到底限的是什麼?到底什麼是可降解塑料?為此,第一財經記者專訪了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工商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院長翁雲宣教授。第一財經:現在塑料行業最熱的一個詞就是「可降解」,到底什麼是可降解?
  • 【環保科普】「可降解塑料」大揭秘!
    2020-11-15 16:26:43 來源: 崇州生態環境 舉報   無所不在的塑料製品
  • 科普——可降解塑料
    塑料,難以降解,燃燒時易產生有害物質,是目前垃圾處置的難題。尤其是一次性塑料製品,難以回收,白色汙染嚴重。為解決這個問題,可降解塑料應運而生——既具備傳統塑料的性能,又可降解。特別需要注意的是,PC塑料製品在高溫下會釋放出有毒物質雙酚A,對人體有害。那麼「00」大家很少見到,而這個編號代表的意思就是可降解塑料。而這種「00」編號的塑料製品或塑膠袋大多是用對人體絕對無害的聚乳酸(PLA)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
  • 請準備好進入可降解塑料製品時代
    原標題:請準備好進入可降解塑料製品時代   去年2月,我省宣布將於今年在全省分種類逐步推進全面「禁塑」
  • 必須釐清可降解塑料的概念,別被「偽降解」蒙蔽了!
    1869年,印刷工人約翰•海厄特發現,在硝化纖維中加進樟腦時,硝化纖維變成了一種柔韌性相當好的又硬又不脆的材料,在熱壓下可成為各種形狀的製品,他將它命名為「Celluloid(賽璐珞)」。於是,塑料的鼻祖誕生了。可誰能想到,一百多年以後,當初拯救大象生命的材料,卻因為環保問題,上了人類的「黑名單」。
  • 地球的一半|如何辨別真正的生物可降解塑料
    當城市開始實行垃圾分類,不少人為廚餘垃圾「破袋」感到苦惱。「可降解塑膠袋」能否用來承裝廚餘垃圾從而減少破袋的不便,不時出現在垃圾分類的討論中,但卻鮮有明確的答案。然而,隨著限塑令升級,許多城市逐步推出禁限塑實施細則,「可降解塑料」再次進入公眾討論。「可降解塑料」究竟為何物?它是否可以成為理想的一次性塑料替代品?消費者如何看待?
  • 可降解塑料有哪些?
    無所不在的塑料製品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由此產生的塑料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少汙染。以塑膠袋為首的塑料製品造成的白色汙染正在一步步危害自然環境和人們的正常生活。塑料是一種合成的高分子化學製品,大部分塑料是以不可再生的石油為原料,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縮聚而成。
  • 用了可降解塑膠袋,投放廚餘垃圾還需「破袋」嗎?
    最近,部分場所是不是已經更換了不可降解塑膠袋,商戶和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如何,成為關注焦點。 生物降解、光降解、氧化降解等各類可降解塑膠袋有什麼不一樣?可降解塑膠袋對環境完全沒有影響嗎?使用了可降解塑膠袋,在垃圾分類投放時還需要「破袋」嗎? 可降解≠隨意用所謂的可降解塑料是一個較大的概念,可通過光降解、氧化降解、生物降解等方式實現。
  • 「笑臉」,可降解塑料製品標識發布,塑料行業進入洗牌快車道
    近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制定並發布了《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一個有點像「笑臉」的標識,就是今後我國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專屬標識,不久就會出現在一些可降解的塑料製品上。在可降解塑料中,技術和工藝較為成熟的主要是全生物降解塑料,這類塑料在特定情景和自然環境中可以完全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由于禁限管理要求大部分從明年起開始執行,目前可降解塑料市場需求量仍然有限,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的成本相對較高。專家表示,隨著政策實施,以後用的量開始大了,用的原料的規模也會放大,總的成本就會下來。
  • 中輕聯發布可降解塑料製品分類和標識指南
    9月13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制定並發布了《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 該指南進一步明確了可降解塑料的概念和定義,從範圍、產品定義和分類、降解性能檢測方法、標識要求、標識樣式及規範等五個方面對可降解塑料標識提出具體要求。
  • 東方推廣使用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
    海南日報八所11月19日電 (見習記者肖開剛 通訊員符啟慧)近日,東方市來利超市的工作人員,全部下架了店裡銷售的不可降解塑料製品,換上了全生物降解的環保塑料製品。這是東方市全面落實「禁塑」工作要求,大力推廣使用全生物降解的塑料製品的一個縮影。
  • 購買可降解塑料製品認準「jj」標識
    可降解塑料製品的標識。那麼,企業採購購物袋時,如何識別是不是可降解的呢?對此,寧波市質檢院昨天(1月5日)提醒:請認準「jj」標誌。 據介紹,目前市場所指的可降解塑膠袋多是指生物降解塑膠袋。 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應在購物袋上明確標識出「食品直接接觸用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或「非食品直接接觸用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還要標識出購物袋執行標準、規格、承重、生產廠家、環保和安全聲明等。
  • 1萬噸可降解塑料製品
    一、項目名稱    1萬噸可降解塑料製品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背景:撫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國家「十一五」重點工程——中國石油撫順石化公司「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工程為依託,以石油化工產品深加工和精細化工為主導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