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一次性「綠網」二次汙染

2020-12-08 澎湃新聞

防止一次性「綠網」二次汙染

2020-11-26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蔣紹輝 生態徐州

歡迎關注「生態徐州」

塑料防塵「綠網」由於製造成本低,覆蓋使用簡單,視覺感受生態,防塵降塵立竿見影,被各地大批量使用。然而,大量劣質「綠網」的使用換來的是對土壤汙染的風險。「綠網」易於與地面障礙物錯綜結合,覆蓋後很難回收;一些容易發生老化、變色、變脆或粉化的「綠網」混入泥土,不易回收,進入土壤和徑流中,帶來二次汙染風險。

為此筆者建議,一線環境監管應系統謀劃,防止「用一個環境問題解決另一個環境問題」,在「綠網」使用管理上應做好全過程監管,明確合理回收處置和循環再利用的渠道,建立回收再利用機制,形成對「綠網」的長效管理。

01

明確好使用定位

塑料防塵網作為易揚塵物料的覆蓋材料,用於短期露天堆放的土方、砂石等易揚塵物料堆場揚塵汙染防治。一線執法人員應提醒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要結合施工工程進度科學規劃,合理選用防塵措施,切實減少塑料防塵網的使用。對超過6個月以上的裸露地面及物料堆場,原則上應選用復綠、密閉、噴淋等方法和器材進行揚塵汙染防治。

02

嚴格質量控制要求

避免「按下葫蘆浮起瓢」,大氣汙染問題尚未解決,又產生了新的土壤汙染問題。監管中應要求施工單位不選用劣質的塑料防塵網,要購置四針及以上、每平方米重量不低於80克,由全新低壓高密度聚乙烯為原料生產,添加有機環保高色牢度色母、抗氧化劑、 UV阻劑等,在自然使用條件下產品使用年限不少於兩年。生產廠家應能提供抗老化檢測、材料環保檢測 、撕裂強度檢測報告,同時需註明產品在何種狀態下必須報廢回收。

03

做好使用全程管理

建立健全塑料防塵網的回收機制,明確誰使用,誰覆蓋,誰回收的管理流程,將潛在的二次汙染降到最低。完善「綠網」從生產到銷售到回收使用以及最終利用處置去向的跟蹤資料庫,實現生產可查、使用可管、利用處置可追蹤。施工單位應根據施工工程進度需要,科學制定防塵方案。確實需要使用塑料防塵網的,應按具體要求選購產品並建立購買和使用臺帳,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塑料防塵網的生產廠家、銷售單位、購買數量、覆蓋範圍、覆蓋面積、使用數量、報廢后回收處置方式、處置數量等。

04

加強使用回收處置

拒絕「一苫了之」不回收。由於短期內沒有塑料防塵網替代產品,提倡可以反覆使用、可回收的高質量的防塵「綠網」,塑料防塵網使用結束後,使用單位必須及時進行收集清理,對可以重複使用的要充分重複使用;對確實無重複使用價值或者達到產品報廢回收條件的,衝洗乾淨後,按照垃圾分類 「可回收物」的相關要求進行利用與處置,不得殘留在土方中。

05

嚴肅查處違規行為

一線生態環境監管應協同住建等相關部門加強施工工地塑料防塵網使用監督管理,結合對施工工地揚塵防控巡查,對塑料防塵網使用情況進行檢查;檢查巡查中發現塑料防塵網濫用、違規使用以及防塵網破損、遮蔽不嚴等情況,應及時制止並責令改正;對施工單位不及時清運塑料防塵網、防塵網混入土方等情況,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 》,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處以罰款。

主管:徐州市生態環境局

主辦:徐州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親,點一下唄!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防止一次性「綠網」二次汙染》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防止「綠網」引發土壤汙染
    然而,如果使用了劣質「綠網」,換來的卻可能是對土壤汙染的風險:「綠網」易於與地面障礙物錯綜結合,覆蓋後很難回收;一些容易發生老化、變色、變脆或粉化的「綠網」混入泥土,大量進入土壤和徑流中,容易帶來二次汙染風險。
  • 防塵綠網:防止揚塵利器,最終淪為不可降解垃圾
    空地必然伴隨揚塵、空氣汙染,為減少投訴、保護環境,降低pm2.5,一種利器橫空出世。防塵綠網。防塵綠網並不陌生,很多新聞都報導過相關新聞,為達到休耕復林的目的,在山上噴綠漆、鋪設綠網,達成視覺上的綠化,防塵綠網就是上訴所述綠網。
  • 「隱形綠網」助力防塵抑塵
    對於乾燥多風的北方,防塵抑塵是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一些空地上鋪設的綠網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這是防止裸露土地產生揚塵的一項措施,在我市應用很普遍。不過,在一些特定的區域,這個辦法就不太好用了。為此,城管部門積極想辦法,引進新的技術來助力防塵抑塵工作。
  • 工地鋪設綠網防止塵土飛揚 工地幾乎都變「綠地」
    工地鋪設綠網防止塵土飛揚  據西安一家建築工地的負責人講,他們2016年11月16日就接到多個部門送達的、西安市政府發布的今冬明春大氣汙染防治行動方案,大家簡稱「冬十條」。「冬十條」明確規定2016年11月15日至2017年3月15日為冬防期,其中第二條為堅決遏制揚塵汙染。
  • 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的二次汙染與防治
    國內修復項目周邊多存在居民區等敏感目標, 開展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工程時,必須注意修復活動對周邊環境、生態以及人體健康的影響。本文通 過分析國內外使用頻率較高的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技術,對二次汙染主要來源進行分析,並探討防治措 施,能夠為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的二次汙染防治提 供參考。
  • 環衛車「天女散花」,「二次汙染」咋解決?
    日期:[2015年12月28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A6] 環衛車「天女散花」,「二次汙染」咋解決? □牡丹晚報記者 邵建國   近日,多位市民致電牡丹晚報反映,菏澤城區一些環衛車在運輸垃圾過程中沿途拋灑嚴重,對城市環境造成了「二次汙染」。12月27日,牡丹晚報記者採訪了解到,造成該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我市現有環衛設施陳舊落後,難以滿足垃圾清運需求。
  • 經驗分享︱如何判斷和防止培養細胞受汙染
    上一期小編已在《【經驗分享】細胞培養如何避免支原體感染》一文中簡單介紹細胞培養過程中的支原體汙染,現在就跟大家探討一下怎樣判斷和防止細胞在培養中出現汙染。
  • ...分享」有機汙染場地修復工程中的大氣環境二次汙染防治及案例分析
    ,其中有機汙染場地修復工程中的大氣二次汙染問題受到廣泛關注。為了實現汙染場地的有效、安全治理,首先對我國目前汙染場地修復現狀及二次汙染風險特點進行了分析,以北京焦化廠原址汙染場地修復工程為例,對該類典型有機汙染場地在異位修復工程中的主要施工工程和大氣環境二次汙染風險來源進行了詳細分析,並針對修復工程中的氣態汙染物、尾氣和揚塵3項關鍵要素建立了全面的大氣環境二次汙染防治措施體系。
  • 小區建設自來水二次加壓泵房,是否收費?是否會有噪音汙染?權威解答...
    小區建設自來水二次加壓泵房,是否收費?是否會有噪音汙染?記者到部分沒有自來水二次加壓設施的老舊小區採訪,小區居民普遍反映家裡水壓低、水質差。對於在小區建設自來水二次加壓泵房,有部分居民提出疑問:建設泵房是否收費,是否會有噪音汙染,誰來進行日常維護等。為此,記者再次採訪了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二次供水分公司(下文簡稱供排水公司)的工作人員,為居民答疑解惑。
  • 汽車香水危害健康 防車內空氣二次汙染
    林廣潮稱,一般來說,新車檢測比例和車內空氣汙染率均高於舊車,新車出廠時車內空氣汙染達最高值,漸漸因揮發而減少汙染。車內汙染來源有幾類:一是車料汙染;二是空調管道長期不清洗形成黴菌、積水汙染;三是汽車尾氣倒灌或汽油味回竄,以及戶外大氣汙染。「這些汙染都可以影響人的健康。」
  • 防止傾倒廢物及其他物質汙染海洋的公約
    ,諸如通過大氣、河流、河口、出海口及管道的傾倒和排放;各國有必要採取最切實可行的辦法防止這類汙染,並發展能夠減少需處置的有害廢物數量的產品和處理辦法;        確信國際間能夠並且必須刻不容緩地採取行動,以控制由於傾倒廢物而汙染海洋,但此種行動不應排除儘快地討論控制海洋汙染其他來源的措施;        希望通過鼓勵特定地理區域內具有共同利益的各國締結適當的協定作為本公約的補充,
  • 歐委會為防治海洋汙染 醞釀禁用一次性塑料製品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莉蘭】法國媒體「francetvinfo」5月28日報導稱,為整頓海洋塑料製品汙染情況,歐盟委員會在當地時間5月28日提出一系列相關措施建議,力求大幅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約10種佔海洋和海灘汙染70%的日常塑料製品是歐委會此次針對的目標。據報導,歐盟在提案中倡導禁止使用塑料制棉籤棒、餐具、吸管等,建議用可持續使用的材質替代塑料製品。根據提案,歐盟成員國需在2025年以前,推動一次性塑料瓶回收率達到90%。為此,歐委會建議實施押金制度,該制度的效用已在數個成員國得到驗證。
  • 索康反滲透淨水器,幫你從容應對家庭用水二次汙染
    眾所周知,我國飲用水的水源受汙染普遍,雖然自來水廠出廠水質合格,但是否代表居民水龍頭出水合格呢?在自來水經過淨化,會停留在蓄水池中,如果在蓄水池停留過長時間,水中餘氯逸出,使水容易遭受微生物汙染。水池、水箱由於是開敞水體,也易受人、小動物和昆蟲活動的汙染。在流經小區管道與建築物中配水管道時,由於輸水管道腐化(過去曾用鍍鋅鋼管,易被腐蝕形成鐵鏽),產生臭、味,增加了濁度、色度,甚至有鉛滲出,使水受到重金屬的汙染。省、市、縣各級部門都在積極改善水源環境,改進與提高處理工藝,但二次汙染問題,卻在所難免。
  • 微生物三聯過濾系統—優化工作流程,控制汙染風險
    生物膜是微生物聚集後形成的集合體,一旦形成,很難去除,最終造成實驗汙染出現假陽性。過濾系統可有效防止生物膜的產生,所有部件拆除簡單,便於清洗滅菌。支架內部可用試管刷進行有效的清潔。過濾頭、閥門與管道連接簡單,拆除方便。管道接口處裝有止回閥,防止真空隔膜泵中液體回流。
  • 國家自然基金重大項目「大氣二次汙染形成的化學過程及其健康影響...
    2012年2月14日,國家自然基金重大項目「大氣二次汙染形成的化學過程及其健康影響」的項目啟動會在中關新園舉行。該項目負責人為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朱彤教授,四個課題負責人分別為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張遠航教授和朱彤教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賀克斌教授、復旦大學陳建民教授,課題參與單位包括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化學所。
  • 自然水在運輸過程中有哪些地方可能會造成二次汙染?
    但其實這是自然水在告訴我們它受到了汙染,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要學會解決它,而不是無視它!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自然水在運送的過程中有哪些地方可能會造成二次汙染?首先,我們都知道自然水都是從自然水廠運往各自家裡的,那是怎麼運送的呢?當然是用自然水管道,所以我們第一個可能會受到汙染的就是自然水管道。
  • 煙氣擋板閥在根源上阻止PM2.5的二次轉化
    大氣中高濃度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導致大氣氧化性增加,這是重度汙染期間二次PM2.5快速增加的關鍵因素。PM2.5有一部分是直接排放的,但另一部分是由向大氣排放的氣態汙染物引起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通過二次轉化在空氣中形成細顆粒物,我們將此部分PM2.5稱為二次轉換的PM2.5。
  • 高分子材料的二次革命
    到1990S年代,全球開始正視塑料汙染問題,並提出了「塑料湯」的概念。大海在人類這個「廚師」幾十年不懈努力下,正在變成一鍋巨大的「塑料湯」。尤其是聚烯烴材料,70%的應用是一次性快速消費品,對環境的白色危害日益嚴重。
  • 旋蓋式瓶口螺紋處不能完全密封或導致飲料二次汙染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旋蓋式塑料瓶飲料瓶口螺紋部分不密封,或存在二次汙染。記者實驗發現,將未開蓋的瓶裝飲料放入黑墨水中,打開後竟能看到墨水滲透在瓶口螺紋處。  專家表示,螺紋僅有緊固作用,未能完全密封,建議消費者勿直接用嘴接觸飲料瓶口,可將其倒入其它容器中再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