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降下建築工地停工 鄭州PM10數值咋還不低

2020-11-24 環球網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裡/攝

掛職蹲點單位:鄭州市揚塵辦

掛職蹲點人:河南商報記者陳朋衝

掛職蹲點職務:鄭州市揚塵辦宣傳組組長

為什麼在白雪皚皚、建築工地停工的情況下,鄭州市區多個監測站點的PM10數值還居高不下?為什麼到了夜晚尤其凌晨,一些區域的PM10數值不降反升?

影響PM10數值升高的因素有很多,接下來的防治中,我們要在哪些方面多著力呢?

【現象1】

下雪了停工了

PM10數值還不算低

11月22日,鄭州市迎來今年第一場大雪,紛紛揚揚的雪花覆蓋了市區的工地,但市區多個監測站點的PM10數值仍然居高不下。

其中,經開區管委會監測站點22日10時,PM10數值124微克每立方米,11時,PM10數值144微克每立方米;23日,市區多個監測站點的PM10數值也超過100微克每立方米;24日12時至16時,供水公司監測站點的PM10數值長時間保持在140微克每立方米。

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相比以往,這樣的PM10數值並不算低。不少督察人員也很納悶:「去年下雪期間也這樣,平時連續多天下雨,PM10數值不降反升,咋回事?」

分析:

顆粒物稀釋膨脹

PM10數值增加

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範相閣分析,雨雪溼潤天氣下,二次顆粒物的轉換是一些區域PM10數值較高的主要原因。下雪後,大氣中汙染邊界層下壓嚴重,空氣溼度增加,汙染物的擴散空間變小,微風條件下水平擴散變慢,汙染物不斷累積後,PM10和PM2.5同樣增加,而PM2.5數值的增加反過來影響了PM10數值。

範相閣還用了個形象的說法:「空氣溼度明顯增加後,一般顆粒物在稀釋增長後膨脹變大,更飽滿,也更重,而根據顆粒物大小劃分,PM10數值從而升高。」

省環境監測中心教授級高工王玲玲也持相同觀點:「PM10中包含PM2.5,從近期看,主要是PM2.5數值偏高造成了PM10數值偏高,特殊天氣下,PM2.5轉換成PM10的比例在增加,氣態汙染物轉換成固體汙染物的比例也在增加。」

王玲玲還舉例,沒有揚塵時,其他汙染物的排放最終也會影響到PM10的數值。比如早晚高峰期,機動車尾氣排放增加,PM2.5數值和PM10數值也隨之升高。

【現象2】

凌晨後PM10數值升高

到底誰闖的禍

從監測數據看,多個區域的PM10數值在夜晚尤其是凌晨後不降反升。

多個區(縣、管委會)大氣辦、揚塵辦的督察人員也反映:「從凌晨兩點多到早上五六點,PM10數值很容易上來!」

河南商報記者蹲點發現,造成這一情形的原因也在於夜晚在三環、四環沿線,一些渣土車橫行,產生道路揚塵;一些工地凌晨後偷偷清運渣土,不落實噴淋防護措施,局部揚塵明顯。

此外,10月份以來,鄭州市幾次啟動應急響應後建成區內或全市範圍內停止土石方清運,但環線道路上,渣土車違規運輸並產生汙染的情形並沒有得到明顯改觀。

分析:

聯防聯控的機制落實得不夠

在不少督察人員看來,產生上述情形,還是聯防聯控的協作機制落實得不夠。

高新區一些街道辦事處多次夜查發現,一些渣土車輛違規清運渣土時產生揚塵汙染,而周邊並沒有辦事處、區建設局、區執法局的監管人員,當詢問工地的現場管理人員時,對方也稱:「(渣土清運時)沒見辦事處、區裡的人來盯守。」

在經開區與管城區交界的航海路中州大道口附近,儘管之前曾有轄區工作人員表示兩區(管委會)已經形成了聯防聯控的工作機制,但夜查發現,渣土車在凌晨後仍然違規運輸,汙染也始終存在,兩區(管委會)的部門協作機制落實不夠。

在三環、四環沿線,應急管控期間禁止渣土車運輸,但一些渣土車仍然能見到,一路揚塵,執法人員也很少見到。

不少督察人員直言:「如果一些聯控措施仍然停留在機制層面,不真正落實,揚塵防控的效果最終還是會打折扣!」

【觀察】

大氣汙染防治

要將更多部門納入考核

鄭州市立下的軍令狀中,PM10、PM2.5均要達到一定目標值,這也一直是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緊繃著的一根弦。但隨著治理的不斷推進,不少督察人員也有話想說。

以PM10的來源為例,建築揚塵、道路揚塵及其他方面的揚塵佔了很大比例,但每一項具體佔多少,大型工業企業、中小企業汙染物排放及PM2.5的轉換對PM10的影響又有多少,還需要更多解析,從而讓防治更加科學、精準。

數據顯示,應急響應期間,鄭州市汙染管控更加嚴格,排汙企業整體上得到有效管控後,各項汙染物濃度指標顯著下降,也側面說明治汙是個系統工程,互相關聯,要多方發力。因此,有督察人員建議,希望夜查時充實隊伍力量,除建築工地外,對更多的排汙企業單位進行檢查,監督其是否偷排,是否對其他指標產生影響。

來自省大氣攻堅辦、省大氣辦、省住建廳等的消息中,對市、區(縣、管委會)督察人員履職情況進行抽查、考核,除上述人員外,將更多參與大氣汙染防治的部門和人員履職情況納入考核,監督其是否真正管控到位同樣重要。

相關焦點

  • 鄭州工地捂塵率達九成 但PM10仍是近期首要汙染物
    相關◎鄭州雨後見藍天,主因是氣象擴散條件好◎數據顯示,全市工地捂塵率達標九成以上◎為讓「約談良」繼續,鄭州投入資金近43億拆遷工地上能揚塵的地方全都蓋了起來□記者朱琨實習生孫倩文文記者許俊文攝影小調查>防塵網價格暴漲昨日,鄭州市經開區一個建築工地的項目負責人劉先生告訴記者,從區領導分片包幹後,其項目嚴格根據標準補充防塵網
  • 「建築界」建築工地進入「冬眠期」,克拉瑪依有序停工停產
    ●隨著氣溫逐漸下降,11月中旬以來,建築領域逐步進入了冬期施工(停工)時期,目前全市冬季施工項目55項,已停工項目253項。●冬季施工安全生產、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停工的項目工地「料淨場清」,加強停工現場及周邊的巡視,靜待明年氣溫回暖。
  • 海砂價格暴漲 寧波不少建築工地幾陷停工困境
    浙江在線07月19日訊 近段時間,甬城大小建築工地幾乎都在為小小的砂子頭疼。短短一個月不到,本地市場上海砂的價格已經暴漲逾一倍——經銷商要價從往日的30多元/噸,漲至現在的70多元/噸甚至90多元/噸。而即便施工企業捨得出高價買砂,也因為砂源極度緊缺而難以買到。  在這股突然而至的「砂塵暴」襲擾下,甬城不少建築工地已陷入停工、半停工的困境。
  • 西安PM10超標11倍 防塵措施不到位工地一律停工
    本報記者張莉王曉亮  應對  西安 防塵措施不到位工地一律停工  假如將空氣比作一碗湯,將PM10比作鹽,正常情況下,一碗湯裡最多加1勺鹽,而昨日下午5時,西安11個子站的「湯」裡,「鹽」全部超過了4勺,而其中還有6個子站超過8勺,灞橋區子站更是高達11勺。
  • 揚州首要汙染物變成PM10 每天至少降8噸土
    另外,揚州目前在建工地增多,揚塵防控措施過半未落實到位,大風一刮,塵土飛揚難以避免。從監測數據來看,揚城每天至少降8噸土。  A、揚城首要汙染物變成PM10  昨天上午10點,記者通過市空氣品質發布平臺了解到,揚城空氣品質相比之前有所好轉,首要汙染物從PM2.5變成了PM10。
  • 安徽16市PM10一季度全超標 如再超標市長要上電視解釋
    新安晚報、安徽網記者昨日從安徽省環保廳獲悉,上半年沒有完成任務的市,分管市長將上電視說明情況;到第三季度還完不成任務的市,省政府將約談市政府主要負責人。 與2015 年同期相比,池州、安慶、銅陵、阜陽、滁州、宿州、蚌埠、宣城、蕪湖、亳州、黃山11 市PM10 平均濃度不降反升。 原因:整治措施不到位 面對全省空氣品質狀況不佳的情況,近期,安徽省環保廳對除黃山外的15 個城市開展了大氣汙染防治明察暗訪活動,發現部分城市整治措施落實不到位,質量也不高。
  • 2021中國(鄭州)標準化工地建設與管理大會
    》、紮實推進住建部《工程質量安全手冊(試行)》的實施和《河南省建築工程安全文明標準化示範工地管理辦法》豫建質安﹝2020﹞93號、《河南省建築工程質量標準化示範工地管理辦法》豫建質安﹝2020﹞94號的文件要求,實現行業轉型升級,引領帶動中原城市群、中部地區建設工程標準化工作的推進和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戰略發展目標。
  • PM10平均濃度不降反升 三市找原因提對策
    PM10平均濃度不降反升 三市找原因提對策     7月31日,省環保廳通報了環境空氣品質情況,今年上半年,達州、廣安、雅安、德陽、資陽、眉山、南充、瀘州和遂寧等 9市 PM10平均濃度不降反升
  • 大雪已至,網友被美哭了!全國多地普降大雪,廣東也下雪了?
    導語:小雪不見雪,大雪滿天飛,到底是什麼意思?近期哪些地區下雪了?昨天是大雪,也就是說現在已經進入大雪時節了,氣溫再次下降,增加了降雪的概率,但也不是說一定會降雪,今天我們來聊聊農村俗語「小雪不見雪,大雪滿天飛」,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聽說鄭州下冰雹了?專家:是霰(xian)!
    鄭州國家氣象站站長阮祥說:「簡單的來說,霰和冰雹是在不穩定大氣層形成的天氣現象,因為昨天晚上就開始有雷電現象,下的大了就是冰雹,小的就是霰。而冰粒是在穩定大氣層產生的雨滴,在下落的過程中凍結而成的。」今天鄭州市氣溫呈緩慢下降趨勢(0時的氣溫為7℃,9時的氣溫為5.8℃),在16時會降至4℃左右。由於氣溫較低,局地出現了冰粒(直徑小於5毫米的冰粒子組成的固態降水)。今天上午有陣雨,午後有小雨,局地小到中雨,仍可能出現冰粒。而在位於嵩山(太室山)跑馬嶺的海拔1178.4米的河南鄭州嵩山國家基準氣候站,今天上午9:30實況氣溫降到了0度以下。
  • 雜亂無章塵土飛揚成工地過去式 「網際網路+」讓建築工地換新顏
    對於中建二局上海分公司南京丁家莊保障房項目的工人來說,這已經是建築工地的過去式。搭載「網際網路+」,建築工地正向著「精益、智慧、綠色」的方向轉型。精益施工1月16日7時30分,蘇憲新來到南京丁家莊保障房項目的施工現場,這是江蘇省在建面積最大的預製裝配式保障房。一個個構件正等待著吊運、組裝。身為項目經理的蘇憲新拿著平板電腦,給即將吊裝的工人交底。
  • 堅守在建築工地上的工程師王宇安
    近幾日西安明顯降溫,王宇安說,在建築工地工作時感覺冷風直往褲腿裡面「鑽」,但是作為副總工程師,他要堅守在工地上,以保障建築工程如期高質量完工。1月8日上午7:30,在工程項目指揮部開完早會後,王宇安便前往西安國際會展中心二期展覽中心項目工地開始一天的工作,該項目由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承建,王宇安作為項目的副總工程師,一天中的大半時間他都堅守在工地上。
  • 「停工1小時!」航空港150餘個在建工地工人組團看消防直播
    看了消防宣傳直播後,昨天還在搶趕工期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以下簡稱航空港實驗區)建築工人趙師傅跟工友講道。臨近年終,航空港實驗區在建項目工地都在爭分趕秒地搶趕工期,工期愈是緊張工地的消防安全愈是不容忽視。
  • 濟南:近期受輸入沙塵天氣影響致PM10增加 工地仍有不嚴覆蓋情況
    記者航拍三處工地均有防塵網 經十路沿線一工地覆蓋不嚴 11月5日下午,記者在濟南歷山路和平路交叉口東南角的一處建築拆除工地發現,施工方用防塵綠網對地面進行了覆蓋,並用水霧車降塵作業,僅有個別小塊裸露地面未及時覆蓋。
  • 下場痛快雪,咋就這麼難?
    截至1月23日,石家莊、鄭州、武漢、南昌無雪!北京、合肥、南京、濟南飄過些「頭皮屑」!杭州、上海落了些小冰渣……下場痛快的雪,咋就這麼難?這些地方初雪晚得進了歷史前五數據帝扒了扒還沒有初雪的城市,發現石家莊、鄭州、濟南、武漢、南昌等城市初雪遲到程度已經進了歷史前五!
  • PM10成鄭州空氣首要汙染物 副市長痛批問題渣土車
    7月12日,副市長張俊峰帶領環保、城管、城建、徵收辦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就督導建築工地揚塵治理、調研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召開現場會。  當天,市領導一行先後到中原區李江溝城中村改造項目、金水區萬達中心項目、鄭東新區建業天築一期工程和經開區趙莊社區移動式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工地等施工現場,實地察看建築工地揚塵汙染治理以及投入的環保設備運行情況。
  • 建築工地生活區宿舍管理_2020年建築工地生活區宿舍管理資料下載...
    1、 每個宿舍必須選定(或班長指定)一名負責人,督促其管理室內的清潔衛生和安全用電等有關事項,確保室內整潔。 2、 遵守作息時間,不開天亮燈。不大聲喧譁和戲鬧,特別是夜間加班回室時,不影響他人休息。不賭博或以娛樂為藉口的變相賭博。 3、 不隨意亂倒剩菜剩飯或亂潑廢水,自覺遵守項目部規定的「七不」規範。做好個人衛生,衣物整潔,擺放整齊。 4、 不損壞公物,損壞照價賠償。
  • ...補短板 促提升 東阿縣組織全縣建築施工安全文明示範工地現場...
    為加強東阿縣建築施工安全生產管理、揚塵汙染防治及疫情防控工作,提升施工現場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管理水平,充分發揮優良工程示範引領作用,12月3日,東阿縣住建局開展全縣建築施工安全文明示範工地現場觀摩會。全縣各在建工程建設、施工、監理等相關單位負責人140餘人參加了觀摩學習。
  • 工地防塵措施不達標成汙染物PM10重要來源
    本報聊城12月3日訊(記者 李軍) 記者從聊城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聊城市城區的拆遷工地防塵措施和建築工地防塵措施達標率為零,這些工地產生揚塵汙染,成為聊城大氣汙染物中PM10的重要一部分。  3日,記者走訪城區各個拆遷工地和建築工地,大多工地的防塵措施都不完善,有的甚至沒有。
  • 鄭州上街峽窩鎮一工地閉門拒檢 現場負責人被移交警方
    中原網訊(鄭報全媒體記者 翟寶寬)11月6日,記者跟隨市環境汙染防治督導組聯合執法二處督查上街區、滎陽揚塵汙染防治落實情況,當天共督查工業企業、建築工地10個,發現問題6個,其中口頭交辦3個,開具交辦單3個,錄入工業企業督導系統1個,移交公安機關1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