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省環保廳通報了環境空氣品質情況,今年上半年,達州、廣安、雅安、德陽、資陽、眉山、南充、瀘州和遂寧等 9市 PM10平均濃度不降反升。今天我們選擇其中的三市來進行分析,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地方空氣品質不達標,今後又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治理空氣汙染。本報記者深入現場,採訪相關負責人,尋找答案。
——編者
達州一月拖累半年數據
已啟動每日巡查方案
□本報記者 袁婧
近日,四川省環保廳通報了上半年環境空氣品質情況,達州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同比2013年上升70.8%,成全省最高。8月4日,記者從達州市環保局獲悉,該市上半年PM10濃度值為105.3微克/立方米,同比2014年增長16.6%,未完成98.5微克/立方米的目標控制值。為此,達州已於7月底啟動城區大氣汙染防治每日巡查制度。
一月拖累半年數據多因素疊加致治霾難
1-6月,達州市PM10的平均濃度分別為:196、124、91、76、80、62微克/立方米。達州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直言,一月份空氣品質幾乎天天爆表,拖累了半年數據,增加了省控目標完成困難。醃臘製品燻制、春節期間煙花爆竹以及城市管理中各種塵源的疊加拖累上半年環境質量,尤其是一、二月份的空氣品質下降尤為突出。「達州四面環山,靜風(指距地面10米高處平均風速小於0.5米/秒的氣象條件)比較頻繁,冬季降雨尤其少。」該負責人說,這樣的條件不利於空氣擴散。加之生活垃圾、秸稈無序焚燒,建築施工地、道路揚塵汙染,機動車尾氣及工業汙染等多重因素疊加,使得達州空氣品質相對堪憂。
據已掌握的情況,達州市區現有100餘處建築工地,徐家壩、韓家壩、高家壩、三裡坪、化工園區、火車站片區、蓮花湖片區、塔沱片區棚戶區改造等建築工地對市區形成「黃土圍城」,不按照環保要求防塵作業,建築工地揚塵已成為達州城區空氣的重大汙染源。此外,工業圍城現象突出,企業雖然達標排放,但畢竟有排放,臨近市區,影響難免。
啟動每日巡查制度 需多部門配合協調
記者從達州市環保局獲悉,該局已於7月底啟動了城區大氣汙染防治每日巡查方案,將對建築及施工工地揚塵、道路運輸揚塵、機動車尾氣汙染,城市周邊工業廢氣、秸稈焚燒等不確定性汙染進行巡查,並將一直持續到明年3月底。巡查記錄將上報達州市「五治」辦,再通報相關部門管控,督查結果將納入考核。
7月27日,達州市主城區2015年度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推進會召開,通川區、達川區、經開區以及環保、城管、公安、經信、住建等37個部門主要負責人參會。「光靠環保部門是不夠的,必須相關部門配合、協同作戰」,達州市環保局汙防科一工作人員感嘆。
根據《達州市2015年主要汙染物總量減排實施方案》,年底前將完成達州電廠、華鎣山電廠31號、32號機組煙塵治理設施改造,達到國家排放新標準,目前已完成治理方案,即將開工建設。
資陽
治霾激勵金半年被扣繳兩次
空氣治理有多難
□梁小雨 本報記者 段玉清
近日,省大氣辦發布《關於2015年1-6月各市(州)環境空氣品質資金激勵和扣收額度情況的通報》,我省9市州因未完成上半年PM10常態化管控目標被扣繳治霾激勵金,其中資陽完成任務比例最低,被扣繳200萬元,扣繳額度全省最大。而在今年一季度,資陽就因未完成目標任務被扣收激勵金。
激勵金半年被扣繳兩次,資陽的空氣怎麼了?治理又難在哪兒?
城區施工、道路揚塵為主要汙染源
省環保廳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資陽PM10平均濃度為97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比減少19.9%,完成目標比例全省最低,為85.0%。資陽市環保局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表示,從目前點位平均濃度分布情況看,資陽城區施工和道路揚塵是造成PM10濃度上升的主要元兇。
而一季度資陽城區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值分別為53微克/立方米和117微克/立方米,超過省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二氧化硫主要來源為燃煤汙染,PM10主要來源為城市道路、建築工地揚塵,外加2、3月份氣象原因不利於空氣擴散,城市空氣品質有所下降。」資陽市環保局副局長陳家林介紹。
鑑於一季度未能完成空氣品質控制目標,資陽市曾採取一系列措施治理:針對二氧化硫過高現狀,資陽市整治城郊接合部涉煤「十小企業」和城區餐飲油煙排放,要求餐飲服務經營單位不得使用燃煤、重油等高汙染燃料,嚴控城區露天燒烤;強制要求所有餐飲單位安裝合格的油煙淨化設施。同時,為降低PM10濃度,資陽市對城市道路、建築工地揚塵等汙染源進行控制。
但幾個月過去,資陽二氧化硫過高現狀有所緩解,但PM10依然維持高位。
運土車開過揚塵漫天
7月31日下午,記者走訪了資陽城區附近幾處建築工地。在中鐵濱江國際項目工地,記者看到,雖然工地進出口均被硬化,但場地內並沒有對裸露的土堆採取防塵措施。在城南工業集中發展區希望未來城項目工地,記者看到,工地雖處於停工狀態,但工地內土堆裸露,施工方並未採取措施。
當天下午4點左右,記者在雁江區松濤場鎮桐子村附近一處工地上蹲守發現,10分鐘內工地上大約經過了五六趟運土貨車,車輛經過之處,揚塵飛起。記者隨後採訪項目負責人張文革,張文革表示,並不了解相關部門對城市道路、建築工地揚塵等汙染源的控制措施。工地每天要灑水4次降塵,但記者並未在現場發現灑水設備。
據資陽市環保局提供的調研材料顯示,「目前資陽幾乎所有工地都沒有採取裸露土覆蓋措施,部分工地打圍作業和進出口道路硬化也未得到落實,施工區硬化缺失,形成雨天泥水、晴天揚塵的亂象。有些工地雖然採取了硬化措施,但車輛進出衝洗不到位甚至不衝洗,且大部分運渣車輛在運輸過程中覆蓋不到位,渣土沿途灑落情況較為普遍」。
PM10治理數月,為何不見好轉?「治理涉及多個部門,所以落實情況並不太好。」資陽市環保局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建議由住建或城管部門牽頭,公安、交通等部門參與,開展揚塵汙染專項執法,嚴厲查處造成揚塵汙染的各種環境違法行為。
廣安
揚塵、工業以及城市綜合汙染
治天遭遇三大「殺手」
□本報記者 王詩俠 劉川
廣安PM10平均濃度為何不降反升?接下來會有何措施?對此,廣安市環保局局長張曉峰一一作答。
揚塵、工業、城市綜合汙染是主因
張曉峰表示,今年上半年,廣安主城區開展環境空氣品質連續自動檢測181天,達標天數佔比70.7%、輕度汙染天數佔比14.9%、中度汙染天數比例為7.2%、重度汙染天數比例為7.2%,在全省21個市州排名11位。從主要汙染物來看,上半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濃度較2014年同期均有大幅下降,但PM10平均濃度卻有上升。
張曉峰指出,造成廣安市大氣汙染有三大「罪魁禍首」,貢獻度超過50%的為建築施工及道路運輸揚塵汙染。廣安市城鎮化率相對全省全國偏低,近年來新型城鎮化迅速推進,建築工地四處開花,記者走訪廣安新城區城南的一些在建小區發現,不少施工工地,現場作業抑塵、車輛出場衝洗作業、祼土覆蓋和綠化、運渣車加蓋等環節,沒有落實到位,建築揚塵控制乏力。
雖然上半年處於不飽和生產狀態,但廣安的火電、水泥、化工等工業煙粉塵排放對大氣汙染貢獻度達30%,呈下降態勢。
張曉峰表示,雖然包括餐飲油煙、機動車尾氣、加油站油氣、露天焚燒等城市綜合汙染在廣安並不突出,對大氣汙染貢獻度為20%,但因點多面廣,成分複雜,且多為低空排放,成為大氣汙染的重要因素。
多部門聯合協作治天
目前,廣安少雨少風,在下半年的秋冬季,霧霾天氣將增多,這讓張曉峰感到很頭痛,「今年上半年PM10平均濃度達到每立方米103.5微克,根據我省空氣品質逐年改善的目標,廣安市今年應將PM10的平均濃度控制在每立方米79微克以內,這意味著下半年這個數字平均要控制在54微克以內。」
大氣汙染防治必須多部門配合,齊抓共管,實現部門聯動。以揚塵控制為例,建築揚塵和道路揚塵分別主要由住建部門和城管部門監管,髒車進城監管需要城管、交通、運政等多部門配合。張曉峰表示,接下來,環保局將會加強與市住建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以及交通局等部門的聯動,「將目前建築工地『六必須、六不準』等要求層層落實,逗硬考核。」
在工業企業汙染綜合治理領域,廣安將抓好火電、水泥等重點行業企業脫硫、脫硝、除塵設施建設與升級改造,督促企業嚴格執行火電、水泥行業大氣排放新標準,大幅消減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煙粉塵排放總量。廣安還將依託12319舉報投訴平臺,暢通舉報投訴渠道,堅持車巡與步巡相結合,加大巡查管控力度,及時發現、制止主城區燃煤燒柴、露天焚燒雜物等大氣汙染行為。
四川盆地一直是我國灰霾頻率高發地之一,依託川渝合作示範區這塊金字招牌,今年廣安還將尋求與重慶共同實施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