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高效栽培技術:三年種植,種上10畝地就可買車買房娶媳婦了

2021-01-08 鄂硒農技

當歸的主要功效是補血調經,活血止痛,為有名的婦科良藥,不但暢銷全國,而且在國際市場享有很高的聲譽。如甘肅南部的胃灘、岷縣、津縣海拔在2000~3000米之間的高寒陰溼地區,適合於當歸生長。

「岷歸」是該地區主要經濟作物,每年種植面積7.3平方千米左右,是我國當歸主要產區,產量佔全國產量的一半以上。因種植當歸經濟效益較高,市場需求量較大而深受種植戶喜愛。下面,我來分享一下它們的種植技術。

當歸種子田

(一)繁殖方法

當歸一般採用種子繁殖,分為育苗移栽和直播兩種方法。

(二)育苗移栽

1.選種:選擇適合當地環境條件的當歸品種進行種植是保證產量和品質的前提。當歸種植應選移栽後第二年開花結果的母株上採集的新鮮種子作種。立秋前後,當種子表皮呈蔚藍色或粉紅色、花葶下垂時,連花葶一起剪下,置通風乾燥處晾乾、脫粒貯藏備用。切忌暴曬、烘烤和雨淋。而老熟種子較飽滿,播後生長旺盛,含糖高,易抽苔,所以不宜選用老熟種子。

2.播種:當歸適合秋播,一般採用育苗移栽或直播。

(1)育苗移栽:一般在氣溫低的高海拔地區,宜於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種,即於立秋前後隨採隨播;在氣溫稍高的低海拔地區宜於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種。適時播種可避免當歸早期抽苔。過早,幼苗生長期長,苗旺易提前抽苔;過遲,生長期短,氣溫已下降,幼苗生長不良。採用條播,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釐米開橫溝,溝深3~5釐米,溝底整平。播前,將種子放入30℃溫水中浸泡24小時,取出晾乾後將種子均勻撒入畦面,加蓋細肥土0.5釐米,以蓋住種子為度,再用掃把輕拍,使種子和土壤緊貼,以利催芽萌發。播種後的苗床必須保持溼潤,同時在畦面上蓋草厚約3釐米。每667平方米用種量4~5千克。播後半個月左右出苗。1個月後當幼苗長高1~2釐米時,選陰天先輕輕地抖松蓋草,然後小心揭去,以免幼苗鑽入草縫中,造成傷苗。揭蓋草後,見雜草就除,保持田間無雜草,並結合除草進行間苗,去弱留強,保持株距1釐米左右為宜。苗子生長到末期追施氮肥,可降低抽苔率。於10月中下旬,當苗葉黃枯時,挖起幼苗,將小苗捆成5~6釐米粗的小束,切去上部莖葉,根部稍帶些泥土,晾乾水汽後進行窖藏,亦可於室外高燥向陽處,挖一個大小適中的坑,深60釐米左右,坑底先鋪一層厚5~7釐米的細沙土,上鋪放種苗1層,再蓋1層細沙,如此相間鋪放至離坑頂15釐米時,用幹土封口,厚約30釐米。坑頂做成龜背形。亦可用細沙土把種苗層積貯放於特製的方形竹簍內,置於室內陰涼乾燥處貯藏。此法簡便,且易管理。

(2)採用秋季直播:秋季直播不僅可以防止早期抽苔,而且還可以獲得高產。直播時期同上述育苗時期。一定要掌握在立秋前後播種,過早,達不到防止早抽苔之目的;過遲,幼苗抗寒力差。總之,幼苗在封凍前要有70天左右的生長時期,要長有3~4片真葉,根徑在0.2釐米左右,才能安全越冬。直播時可以條播或穴播,以穴播為好。按穴距27釐米,品字形挖穴,深3~5釐米,穴底整平,每穴播入種子10粒,擺成放射狀。稍加壓緊後,覆蓋細肥土,厚1~2釐米,最後摟平畦面,上蓋落葉,以利保溼。

當歸地膜覆蓋種植

(三)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育苗地可選擇陰涼潮溼的生荒地或二荒地,高山選半陰半陽坡,土壤以肥沃疏鬆、富含腐殖質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為宜。栽培地,要選土層深厚的閒地或二荒地。生荒地育苗一般在7月中旬開荒,先將灌木雜草砍除,曬乾後堆起,點火燒制燻肥,隨後深翻土地20~25釐米,日曬風化熟化,耙細整平,即可做畦。若選用熟地育苗,初春解凍後,要多次深翻,施入基肥,基肥以腐熟廄肥和燻肥最好,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廄肥5000千克左右,均勻撒於地面,播前再淺翻一次,使土肥混合均勻,以備做畦。一般按1.3米開溝做畦,畦溝寬30釐米,畦高約25釐米,四周開好排水溝以利排水。移栽應選土層深厚、疏鬆肥沃、腐殖質含量高、排水良好的荒地或閒地最好。如連作,前茬以小麥、大麻、亞麻、油菜等為好,不宜選用馬鈴薯和豆類地塊。如栽植坡地,以陽坡最好。選好的地塊,栽前要深翻25釐米,結合深翻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廄肥6000千克以上、油渣100千克,有條件的地方施適量的過磷酸鈣或其他複合肥。

2.移栽:一般於7月上、中旬移栽為適期。過早,幼苗出土後易遭晚霜危害;過遲,種苗已萌動,降低成活率。在整平耙細的栽植地上,將層積苗,按行株距33釐米×27釐米按三角形錯開挖穴,穴深20釐米。然後,選擇種苗根莖粗0.3~0.4釐米,每穴按品字形排列栽人種苗3株,栽後邊覆土邊壓緊,覆土至半穴時,將種苗輕輕向上一提,使根系舒展,然後蓋土至滿穴,施入適量的火土灰或土雜肥,覆蓋細土沒過種苗根莖2~3釐米即可。

(1)種苗選擇:一般選用直徑2~5毫米,生長均勻健壯、無病無傷、分叉少、表皮光滑的小苗備用(苗齡90~110天,百根鮮重40~70克),直徑2毫米以下。過細和6毫米以上的大苗儘量慎用。

(2)種苗處理:種苗栽種前,用40%甲基異柳磷和40%多菌靈各250克兌水10~15千克配成藥液,將種苗用藥劑浸蘸,一般10小時左右後再移植田間,可預防病蟲害和當歸麻口病。

(3)適時移栽:當歸栽植分冬栽和春栽兩種。冬栽在立秋後至封凍前進行,春栽在春分至穀雨以清明前後為宜。

(4)栽植密度:一般每667平方米保苗6500~8000株。

(5)栽植方法:有平栽、壟栽和地膜栽培三種。目前生產上普遍採用的是地膜覆蓋栽培。各種栽植方法的技術規格是地膜栽培選用70~80釐米寬、厚度0.005毫米或0.006毫米的強力超微膜,帶幅100釐米,壟面寬60釐米,壟間距40釐米,壟高10釐米。每壟種植2行,行距50釐米、穴距20釐米,每穴2苗,穴深15釐米,每667平方米植6000穴,先覆膜後栽植,栽後壓實穴口封土。平栽分窩栽和溝栽,窩栽挖穴深18~22釐米、直徑12~15釐米,每窩栽1~2株,苗子分開,覆土1.5~2釐米;溝栽按橫向開溝,溝距40釐米,溝深15釐米,株距15釐米,壓實、覆土1.2~2釐米。壟栽,起壟高23釐米左右,壟距33釐米,在壟上挖窩,窩距25~30釐米,每窩栽1~2株,也可採用單壟雙行。

當歸種苗

(四)田間管理

1.間苗、定苗:當歸一般移栽後20~30天出苗,苗齊後及時查苗補苗。苗高3釐米時,應結合田間鋤草,進行第一次間苗,及時拔去病苗;再過半個月進行第二次間苗,當苗高10釐米時,進行定苗。及時定苗至適宜密度。穴播的每穴留壯苗2~3株。

2.中耕除草:每年進行3~4次。第一次在齊苗後苗高3釐米時結合間苗除草1次,淺耕淺鋤;第二次在苗高6釐米時,結合間苗再除草1次,此時因主根尚未扎入深層,宜淺中耕;第三次在定苗後,可適當加深;第四次在苗高20~25釐米時可深鋤,並進行培土。封行之後不再行中耕除草。

3.追肥:幼苗期不可施用過多的氮肥,以免生長過旺造成早抽苔。生長中、後期可適當增施人畜糞水、火土灰或堆肥等,每667平方米用量2000千克。有條件時,可將餅肥、過磷酸鈣與廄肥堆漚之後,於行間開溝施入,每667平方米用量為過磷酸鈣25千克,餅肥50千克。施後覆土、蓋肥培土,以利根部生長。

4.排灌水:生長前期,除乾旱時適當澆水外,一般節制用水,以保持土壤溼潤為好,忌用大水灌溉。雨季雨水過多,要及時疏溝排水,尤其是生長後期,田間不能積水,否則易引起爛根。

5.摘花苔:栽培中因控制不當有提早抽苔的植株時,應及早剪除摘淨,否則會影響藥材質量。

(五)病蟲害及其防治

1.根腐病:是一種半知真菌,主要危害當歸根部。5月開始發病,6月危害嚴重。發病時,葉片上出現橢圓形的褐色病斑,後融合在一起,成不規則的大塊條斑,莖基及根部腐爛,呈水浸狀,最後腐爛成只剩下纖維狀外皮,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實行輪作,最好選生荒地、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栽培;熟地在整地時,用70%五氯硝基苯1千克或70%敵克松等農藥進行土壤消毒;選用無病健壯的種苗栽種,並於栽前用1:1:150波爾多液浸根,晾乾後栽種;或用65%的代森鋅600倍溶液浸泡種10分鐘,並儘量與禾本科作物輪作種植,雨後及時排水;發現病株,及時拔除,集中燒毀,病穴用5%石灰乳澆灌,或用50%退菌特600倍液全面噴灑病區,或用50%的多菌靈1000倍液澆灌發病區,以防蔓延。

2.白粉病:夏季高溫乾燥時發生。葉部受害時表面出現灰白色粉狀病斑,後擴大會合成大斑,使葉片變黃枯萎。

防治方法: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燒毀;發病初期用5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噴灑。

3.褐斑病:也是一種半知真菌,高溫高溼時易發病。在當歸上主要危害植株葉片,一般5月發生,7~8月嚴重。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可用65%的代森鋅600倍溶液或1:1:120波爾多液噴灑或澆灌病區防治。

4.黃鳳蝶:專門危害傘形科藥植,5~6月開始發生,7~8月危害嚴重,幼蟲於夜間咬食葉片,造成缺刻,嚴重時將葉子食光,只剩下脈和葉柄。

防治方法:用90%敵百蟲1000倍液或高效低毒氯氰菊酯2000倍液噴殺。

當歸根莖生長情況

【我是鄂硒農技,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加關注,可進入我的主頁免費學習更多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方法,我的每一次分享,就是您的知識沉澱。你們的點讚和關注,就是我寫作的動力!】

相關焦點

  • 「理論」打造道地中藥材重要生態種植基地
    鑑於甘肅省的中藥材當歸、黨參、黃芪、甘草和大黃既在全國頗具影響,又具道地性,有一定的生產和市場基礎,生態種植應以這5種大品種為重點,按照布局區域化、種植規模化、生產標準化、加工集群化、營銷品牌化的發展方向,集新品種新技術示範、標準化綠色生產、高質量發展為一體,率先建設國內一流的生態種植基地。
  • 種植致富經:90後農民種稀罕水果,10畝地1年收入80萬!10元1個畝產8000個!
    農村生活的大多數農民不一樣,90後農民王傑認為掌握土地資源的農民致富的機會非常多,關鍵在於怎樣經營農業種植項目。他認為農民如果隨大流種植,別人種植什麼自己也種植什麼,發大財的希望肯定渺茫,即便是賺得到錢,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利潤也非常薄。
  • 蒲公英栽培技術,蒲公英種子
    蒲公英栽培技術   蒲公英又名黃花地丁、婆婆丁、黃花苗等,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既可作為蔬菜食用,又可全草入藥,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是一種珍貴的藥食兼用型植物。在全國中藥材市場上為常用大宗品種。十五年來蒼朮從最低價2-3元一路走高,每年價格都在上漲,目前穩定在80-85元/公斤。    蒼朮野生變家種取得了很大成功。     蒼朮第一年不結種子,第二年結很少,甚至不能做種用,第三年一畝地結10公斤左右,繁育很慢,所以在未來十年中蒼朮仍是高價運行。在有條件的地方,應該放手大膽的發展起來。
  • 當歸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
    一,當歸的植物學特點1,名稱和分類地位廣義的當歸既是一個屬名又是多種植物名稱,當歸屬我國有26種,如當歸、東當歸、湖北當歸、城口當歸、青海當歸、峨眉當歸等等;狹義的當歸僅指當歸這一種植物,這裡主要談談當歸這一種。
  • 花臉香蘑高效栽培技術,栽培的技術要點完整版,種植戶快收藏了
    花臉香蘑高效栽培技術花臉香蘑又名紫晶品蘑、丁香蘑、花臉蘑、紫花臉香蘑等,是名貴食用菌品種之一,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目前國內對花臉香蘑栽培實踐的報導很少,僅在浙江、吉林、黑龍江等地有栽培試驗報導。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通過原生質體再生技術對花臉香蘑菌種進行純化復壯,並規模化栽培示範成功,總結出大棚陽畦花臉香蘑高效栽培技術。
  • 道地藥材鐵皮石斛和三葉青栽培技術
    ,主產於天台、樂清、武義、磐安、義烏、婺城、蓮都、龍泉、慶元、臨安、建德、淳安等地,目前全省種植面積4.5萬畝(1畝=667平方米,下同),單產 250~300千克左右(鮮品),總產量近1萬噸,產業規模佔全國的70% 強。
  • 「隴上農學傑出人物系列報導」陳垣:幫助農民們種好藥材,就是我的...
    陳垣教授在舟曲狼岔村進行中藥材種植技術現場指導幫助農民解決中藥材生產中的難題板藍根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大宗中藥材,年銷量4萬噸左右。甘肅民樂縣是全國板藍根主產縣,年種植在10萬畝以上。我國有多家製藥企業在民樂縣建立了板藍根藥源種植基地。
  • 丘陵坡地林藥套種模式核桃林下套種蒲公英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丘陵坡地林藥套種模式核桃林下套種蒲公英高效栽培關鍵技術許趁新隨著產業結構調整 、 退耕還林 、 綠化荒山等政策的實施以及觀光農業的發展 , 冀南山區藉助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果樹種植面積迅速擴大 , 主要果樹品種有核桃 、 蘋果 、 李子 、櫻桃 、 油桃等 。
  • 草莓地裡的西瓜「長在空中」 溫嶺首次引進網架西瓜栽培技術
    王新路是草莓種植大戶,每年種植草莓20多畝,過去一年只種了一茬草莓,時間從當年9月到來年4月初。每次草莓下市之後,田就空著。這段空檔期,王新路一直想嘗試種植其他經濟作物,以提高土地的效益。今年,溫嶺市林燚農業名家工作室、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在我市引進一種網架種植西瓜的創新模式,將王新路的草莓大棚作為試點進行栽種。在市農業專家的指導下,王新路在一塊1.3畝的大棚內開始了「大棚草莓+小型西瓜」的高效栽培新模式。王新路說,草莓的種植期是9月到次年的4月底,而西瓜正好是5月初到8月初,這個空檔期正好可以套種西瓜,利用攀爬網等措施實施輕簡化栽培,讓西瓜長在「空中」。
  • 馬鈴薯綠色高效生產技術
    重慶是全國馬鈴薯主產區之一,常年種植面積550萬畝。結合重慶地區氣候特性,在種植過程中採取「脫毒種薯+起壟栽培+覆膜+晚疫病預警與綜防+適時採收」綠色高效種植技術,可有效提高馬鈴薯單產,在脫貧攻堅、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栽培要點 1、種薯選擇:選用脫毒種薯。
  • 農業種植:萬壽菊的營養價值與栽培技術
    原產於墨西哥,現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形態特徵為:株高60~100釐米,全株具異味,淺根系,不發達。莖粗壯,綠色,直立。單葉羽狀全裂對生,裂片披針形,具鋸齒,上部葉時有互生,裂片邊緣有油腺,鋸齒有芒,頭狀花序著生枝頂,直徑可達10釐米,黃或橙色,總花梗肥大,花期8~9月。瘦果黑色,冠毛淡黃色,千粒重6.67克,發芽力可保持3年。其花朵可供食用。
  • 2012年巴彥淖爾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小麥套晚播雜交向日葵栽培技術...
    一、指導思想  小麥套晚播雜交向日葵栽培技術是在小麥套種常規向日葵種植模式基礎上,經過技術改進後發展而來的先進適用高效栽培技術。該技術具有縮短兩種作物共生期、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產量和效益雙增長等顯著優勢。
  • 除蟲菊栽培技術是什麼?掌握好這些種植模式,從而提高產量和品質
    除蟲菊栽培管理的整個過程中,每一步都是與產量和品質有著緊密的直接關係,不論是任何一步疏忽大意,也都將會導致種植經濟受到損失。應加強全程管理,確保高產和品質達到預期的目標,應從選地耕作等做起,緊抓要點,從而獲得高產,提高個人種植效益。
  • 草果栽培技術,關於草果種植,提高草果栽培技術和病蟲防治
    用量5~ 10克。一、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叢生,高達2.5米,金株有辛香氣。根狀莖橫走,略似生薑,粗壯有節,肥大,淡紫紅色,直徑約2.5釐米。地上莖圓柱狀,直立或稍傾斜,粗壯,淡綠色。葉2列,有短柄或無柄。
  • 大棚黃瓜高效栽培技術
    黃瓜想來都是市場上比較搶手的蔬菜品類,栽培也比較廣泛,它的種植方式主要包括設施和露地兩種。因為大棚栽培有著成熟期可控、產量增加、經濟效益高的特點,已成為各地的主要栽培方式。
  • 常永義:高原禁區種葡萄
    12年前,常永義以57歲的「高齡」學習汽車駕駛,考完駕照立馬就買了一輛榮威上了路。和大多數國人喜歡用車作為身份象徵不同,他買車只是想讓自己穿梭在西北戈壁灘上的腳步更快一點,這樣他就可以讓更多貧困地區的老百姓通過種植葡萄,走上發家致富的道路。
  • 浦江縣創新車釐子(甜櫻桃)栽培技術
    近年來,浦江縣因地制宜,鼓勵農戶種植高附加值精品水果,通過良種引進,高效生態栽培技術的推廣,水果產業不斷良性發展,並推動生態旅遊、觀光採摘、電子商務等多種經銷形式,全面實施新品種「示範、擴張」兩大工程。圍繞優勢特色產業和龍頭企業,不斷擴大生產基地,逐步實現規模效應,推進農民「倍增計劃」的實現及特色水果產業快速發展。
  • 甘肅推進馬鈴薯標準化綠色種植技術
    2020年,全省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1030萬畝,馬鈴薯總產量預計達到1500萬噸以上,建成定西安定區、會寧縣2個百萬畝產業大縣,打造了一批萬畝以上綠色標準化示範基地。我省已建成安定、會寧2個百萬畝馬鈴薯產業大縣。
  • 巴西紅象草栽培技術
    巴西紅象草育苗時間:北方,4-10月可育苗;南方,可在全年任何時候育苗。巴西紅象草下種:將準備好的巴西紅象草種節腋芽朝上,並與地面成45°角斜插於土壤中,節芽入土3釐米,間距15釐米(如果直接種在大田,間距為60釐米),並用細土將腋芽覆蓋,及時澆足一次清水保墒。
  • 河北培育「冀藥品牌」將推廣30種中藥材無公害栽培技術
    河北省農業廳特色農業產業處處長王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河北省將培育「冀藥品牌」,大力推廣柴胡等30種中藥材無公害栽培技術和遠志、牛膝等17種中藥材種子質量標準。有20多家藥企達成了到種植基地參觀並實地考察的合作意向。  據河北省農業廳特色農業產業處處長王旗介紹,河北省一直是中藥材產業大省,近些年正向中醫藥產業強省轉變。今年上半年,河北省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238萬畝,較去年同期增加28萬畝,建成萬畝以上中藥材大縣38個、5萬畝以上大縣18個、10萬畝以上大縣7個,萬畝以上大縣中藥材面積佔全省的92%,較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