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月球的表面下,藏有質量謎題,至今未知何故

2020-11-26 上遊新聞

月球盆地幽幽處,聚有沉沉物,這究竟是為何?

(圖中)深藍色區域是(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虛線框出的部分質量異常。

圖源:NASA/戈達德航天中心/亞利桑那大學

在月球遠端南極地區,有很大一塊地方的結構十分怪異。科學家們認為他們或許知道這一異常現象的來源。

艾特肯盆地是很久以前月球上的一次撞擊產生的巨大隕擊坑,其最長的軸線有紐約到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那麼長。盆地下面有一個異乎尋常的現象——在向下延伸至少300公裡,比地殼的10倍還深的地方質量有盈餘。科學家們認為這可能是某撞擊器撞擊形成該隕擊坑後的殘留物。

兩個數據集對這項研究有所幫助:一個是搭乘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的月球軌道雷射測高儀(LOLA)收集的地形數據,另一個是由一對小型探測器構成的聖杯號(GRAIL)收集的地球重力數據。一篇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上的論文,結合這兩個數據集進行綜合分析得出在這一盆地下面的「月幔中有明顯的質量盈餘」,大概有2180000兆(即10的18次方)千克的額外質量;這相當於一個正常大小的小行星質量。

這兒這麼多的額外質量到底是怎麼來的呢?這一研究團隊給出了兩種猜想。一種是隨著月幔冷卻,一些自然過程使某些物質在盆地下面聚集;另一種激動人心的可能是,這些額外質量暗示著月幔中沉有隕擊後殘餘的一個巨大的金屬核。

無論是哪一種可能,如果這一異常質量在深入審查後繼續存在的話,它將對科學家理解月球歷史有重要的啟示作用。如果異常質量是撞擊產生的,那麼根據這篇論文,位於隕擊坑中心東南方向400公裡處的異常質量,能幫助我們對撞擊如何形成隕擊坑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如果它是在巖漿海不均衡的結晶過程中產生的,那麼科學家們想知道它為什麼會,以及如何發生。

最近有許多關於月球激動人心的消息,某種程度上要感謝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已經成功在月球背地面著陸,再加上美國一直致力於使人類重返月球表面。相關研究也已表明南極-艾特肯盆地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地方。就在最近,嫦娥四號任務的科學家們在盆地找到了月幔物質(存在)的證據,很可能是被另一個撞擊器撞出來的。

月球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誰知道我們回去後還會發現什麼呢?

相關知識

月球,即地衛一,俗稱月亮或月,古稱太陰、玄兔[5]、嬋娟、望舒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nb 4][6],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的直徑略大於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約為地球的1/81,相對於所環繞的行星,它是體積和質量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內密度第二高的衛星,僅次於木衛一。

一般認為月亮形成於約45億年前,即地球出現後的不久。有關它的起源有幾種假說,但沒有一種能完全合理地作毫無破綻的解釋,最被普遍認可的是大碰撞說,它假設月球形成於地球與火星般大小的「忒伊亞」之間的一次巨大撞擊。

它的自轉與公轉同步(潮汐鎖定),因此以同一面朝向地球。月球正面標記著黑暗的火山熔巖海,中間夾雜著明亮和古老地殼的高地和明顯的隕石坑。從地球用肉眼觀測,月球是除了太陽之外最亮的天體,儘管它看起來非常明亮,但其表面實際很暗,反射率僅略高於舊瀝青。

由於月球在天空中非常容易被觀測,再加上規律性的月相變化,使它自古以來就對人類文化如曆法、藝術和神話等產生重大影響。月球的引力影響造成地球海洋的潮汐和每一天的時間延長。月球現在與地球的距離,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換而言之,將太陽系八大行星外加冥王星塞進地球與月球間還有餘剩空間。而月球與太陽的大小比率與距離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視覺大小與太陽幾乎相同,在日食時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陽而形成日全食。

相關焦點

  • 月球最大隕石坑發現大量未知物質,有5個夏威夷那麼大!
    月球最大、最古老、最深的撞擊坑地下300公裡處,科學家現在發現隱藏著一片非常奇怪的未知物質,美國貝勒大學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一顆小行星的遺骸,也可能是當年巖漿海洋凝固後形成的緻密氧化物。分析月球方面,NASA 的重力回溯及內部結構實驗室(GRAIL)於 2011~2012 年進入月球軌道,精確繪製月球重力場並判斷月球內部構造;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則於 2009 年發射升空,負責繪製全月面地形、以及尋找月球地下水冰存在的證據。
  • 月球南極地下發現的巨大未知物,真的是外星人的基地?
    近年來各國航空事業蓬勃發展,人類對月球的了解逐步深入。然而,人類嚮往月球,也嚮往存在於月球上的未知物種,一系列的發現、猜想、研究、證明、推翻、重整……循環進行。關於月球的猜想,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其中有人認為在月球上生活著不同於人類的物種——外星人,而外星人在月球表面搭建自己的基地,活動和生存;亦或是還有人直接將月球視作外星飛船等等。
  • 月球表面下30公裡有超硬結構,擋住了所有隕石撞擊
    月球,這個離我們非常近地天體,而且也是唯一人類登陸過的外星天體。仍然有很多地方讓人感到困惑。》其中最大的困惑之一,就是月球表面下30公裡,有一個未知的超硬結構。說超硬,都沒有辦法形容它的硬度,可能要用超超超超超硬才能夠形容。因為它能夠擋住任何鐵質隕石的衝擊。隕石的撞擊威力是非常大的,在外太空飛行的隕石,撞擊月球速度可以達到20~30公裡每秒。
  • 月球「塵暴」是月球產生神奇的散射光
    人類目前的航天科技,已經能夠相對輕鬆地發射月球衛星、登陸器,用於月球的探索。至今也已經傳回了大量的圖片信息,月球表面是什麼樣也知道了個七七八八。然而在一些圖片中,因為物體與光線之間的相對關係,使其產生了一些陰影,看起來像地球某種生物,就被人猜測,月球上隱藏著什麼神秘的東西。你知道月亮的背面是什麼樣子的嗎?
  • 陽光照射下的月球表面科學家首次發現了水,月球是星際研究的起點
    有史以來第一次,陽光照射下的月球表面,科學家發現了水。新的研究顯示,他們還發現,月球上的水比以前想像的要普遍,在「永恆的黑暗」的陰暗區域隱藏著一小袋冰,有些小到一分錢的大小。科學家在2018年證實了月球表面存在水冰,自2009年以來,科學家在月球上發現了存在水的跡象。
  • 月球的背面到底藏有多少秘密?嫦娥四號探測器發現2100萬億噸異物
    對於月球,我們這些處在地球上的人根本無法看到月球的背面。數十億年來,月球始終以一面示人,它的背面總是被迫藏著,因為月球已經被地球潮汐鎖定了。在這情況下,月球的自轉角速度與公轉角速度剛好同步,這意味著月球雖然在轉動,卻永遠也不會轉向地面。
  • 月球南極的「巨大質量異常區」,會有什麼驚人發現嗎?
    月球南極有「巨大質量異常區」,讓月球表面產生 800 米的凹陷研究團隊將這項研究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研究指出,這個「巨大質量異常區」在月球南極的艾託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下方 290 公裡處。艾託肯盆地是太陽系中已知最大的隕石撞擊盆地,寬度約 2500 公裡,和中國差不多大。
  • 18天後,月球表面再次出現不明飛行物
    現場畫面顯示,一個速度奇快的不明飛行物從月球的極地位置駛出,這一幕與早前出現在月球軌道附近的不明飛行物編隊目擊事件遙相呼應。這名不明飛行物愛好者自稱使用了一種經過自行改裝的天文望遠鏡,該望遠鏡可以更高效的觀察到 UFO 的活動。
  • 月球是一顆簡單的星球嗎?嫦娥4號在月球背面,究竟發現了什麼?
    月球作為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備受人類關注。這顆星球雖然距離地球很近,但對於人類來說一直也是神秘未知的。儘管上個世紀美國太空人曾經登陸過月球。但由於太陽,地球對月球的潮汐鎖定,月球永遠只有一面正對著地球,人類很難看到月球的背面。人類了解的月球依舊是比較片面的,只知道這顆星球是太陽系內第五大的衛星。
  • 月球是一顆簡單的星球嗎?嫦娥4號在月球背面,究竟發現了什麼?
    月球作為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備受人類關注。這顆星球雖然距離地球很近,但對於人類來說一直也是神秘未知的。儘管上個世紀美國太空人曾經登陸過月球。但由於太陽,地球對月球的潮汐鎖定,月球永遠只有一面正對著地球,人類很難看到月球的背面。
  • 月球的3大「謎語」:月球表面有大量隕石坑,可為何其深度不深?
    20世紀60年代,前蘇聯科學院的M.Vasin和A.Shcherbakov提出了一個假設,說月球實際上是人工創造的。事實上,關於月球,有8個被稱為「謎語」的主要假設,它們是用來分析一些與月球有關、最令人驚奇的時刻。
  • 數學星空下的「千年謎題」
    「千年難題」位於數學世界之巔,或許代表著人類智力活動的巔峰,而每一個問題的解決,也許就意味著找到一座隱匿著未知真理的巨大寶藏。這些問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最傑出的數學家投身其中,以期獲得解鎖人類未來文明的密碼。■謎題一:黎曼猜想這是1900年希爾伯特提出的23個問題中唯一未被解決的問題。
  • 大膽猜測,上古時代真實存在,只不過他們是一個未知的文明
    而且科學家曾經證明,月球正在以緩慢的速度遠離地球 ,並且還證明,月光有著神奇的能力,在月光下,傷口可以快速的癒合,並且還存在更多未知的對人體有益的好處現在我們不止一次登上了月球發現了月球表面基本上屬於坑坑窪窪的狀態,科學家猜測這是隕石雨墜落之後造成的,但是不排除月球表面曾經發生過大戰 ,至今為止人類還沒有去探索月球背面。
  • 會不會有一天 地球上的鮮花盛開在月球之上
    月壤是從月球固體巖石圈到太陽系空間的過渡帶,包含著相關區域的大量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價值。 嫦娥五號的著陸地點被定為蒙斯·呂姆克山,這是一座孤立的火山,位於月球正面的西北方,南部為風暴洋,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區域,至今不到20億年。從已有的資料可知,這一帶分布著月表最年輕的玄武巖。
  • 娥五號拍下的月球高清大片 月球坑窪表面清晰可見!
    嫦娥五號拍下的月球高清大片 月球坑窪表面清晰可見!時間:2020-12-04 00: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娥五號拍下的月球高清大片 月球坑窪表面清晰可見! 嫦娥五號登陸月球所拍攝到的月球表面圖 月球表面為什麼看上去灰白的?
  • 神秘物態在月球表面無規律地遊走
    這名研究者展示了一種奇異的陰影物態在月球表面上出現並且行進的畫面,他聲稱,這種不明物態在月球表面出現的目擊記錄可以追溯到幾年前。據稱,這段視頻拍攝於近日研究人員對月球的觀測的過程中,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團奇怪的球形的陰影在月球表面無規則地移動,其移動快速且體積巨大。發現該不明物態的研究者指出,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這種陰影並不是因為太陽的光線被阻擋而產生的,事實上,它很有可能本身就是一種半透明狀的黑色物態結構。
  • 晶報社論|會不會有一天 地球上的鮮花盛開在月球之上
    月壤是從月球固體巖石圈到太陽系空間的過渡帶,包含著相關區域的大量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價值。 嫦娥五號的著陸地點被定為蒙斯·呂姆克山,這是一座孤立的火山,位於月球正面的西北方,南部為風暴洋,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區域,至今不到20億年。從已有的資料可知,這一帶分布著月表最年輕的玄武巖。
  • 月球長質量瘤,原因仍待考證
    9000多個探測器飛臨地點的速度參數,發現了月球表面存在若干個引力不均勻的點位,而它們多處於月海之下阿波羅10號是美國第二次環繞月球的載人任務,首次將登月艙帶入月球軌道進行測試,其中的一個目的就是測量月球引力的分布,以期望能更好地設計接下來要進行的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任務根據月海分布和質量瘤的相關性,搞清楚月海的形成原因是解釋月球
  • 首次在月球表面發現了水冰!
    美國宇航局官員在周一(8月20日)的一份聲明中寫道:由於月球表面有足夠的冰(在最上面幾毫米的範圍內)水可能會成為未來探索甚至停留在月球上的探險資源,而且可能比探測到月球表面下的水更容易進入,科學家們已經知道月球的地下並不乾燥。
  • 從空中看這個地球上最像月球表面的喀斯特神奇地貌
    經流水、洪水和霜凍使這些巖石裂開,其較軟的部分逐漸被侵蝕掉,結果留下一種奇異的,像月球表面的地形地貌,讓人充滿了無盡的想像力。這是一處由錐形、金字塔形以及被稱為「仙人煙囪」的圓柱形巖體組成。大自然的偉力鍛造出了這世上獨一無二的喀斯特神奇地貌,真讓人有種進入外星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