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有一天 地球上的鮮花盛開在月球之上

2020-12-06 晶報

這是激動人心的歷史性時刻。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尤其令人關注的是,根據任務計劃,「嫦娥五號」計劃在月球獲取2公斤左右的月壤樣品,並帶回地球。這將是中國人第一次憑藉自身的力量,真真切切地「接觸到月亮」,也是人類44年來的第一次月球採樣返回。

月壤是從月球固體巖石圈到太陽系空間的過渡帶,包含著相關區域的大量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價值。

嫦娥五號的著陸地點被定為蒙斯·呂姆克山,這是一座孤立的火山,位於月球正面的西北方,南部為風暴洋,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區域,至今不到20億年。從已有的資料可知,這一帶分布著月表最年輕的玄武巖。

在這裡採集月球樣本,將讓我們明白姆克山區域的真實巖石年齡、風暴洋克裡普巖的具體形成過程是怎樣的、月巖及月壤中是否還存在未知的礦物組合等,還有助於人類對氦-3在月球上的儲量和分布進行摸底。

氦-3是世界公認高效、清潔、安全的核聚變發電燃料。據計算,100噸氦-3所能創造的能源,相當於全世界一年消耗的能源總量。氦-3在地球上的蘊藏量極少,全球已知且容易取用的只有500公斤左右,而早期探測結果表明,月球淺層的氦-3含量多達上百萬噸,足夠解決人類的能源之憂,從而對地球的生態環境以及人類健康帶來巨大影響。

更重要的是,在月球上「挖土」,還可以回答這樣一個令人類魂牽夢縈的問題:月球表面真的存在水資源嗎?

在人類的認知裡,月球表面十分乾燥。以往研究認為月球上的水主要賦存於極區的永久陰影區。但是,近些年最新的研究發現,月球非極區向陽面也存在微量的水分子。那麼這些水分子是從何而來?哪裡可能會存在水資源?這次採樣任務或許能有全新發現。

有水,就能為生命的蓬勃生長帶來極大的想像空間。

2016年9月15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而隨著它一起升空的,還有一個微型培養箱,裡面種植著水稻、南芥等農作物種子。天宮二號開展了眾多空間科學和應用實驗,其中就包括完成我國首次高等植物「從種子到種子」的空間長周期培養實驗,也就是飛船上的種子完成開花結果的生長全過程。

嫦娥四號登月時,它搭載的各項載荷中有一項由我國重慶大學研製的小型科研載荷——「月面微型生物圈」。這個生物圈當中包含著土豆、棉花、阿拉伯芥等種子,還包括一些微生物和果蠅卵。

此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地在模擬月球的風化層中種植了9種農作物,包括西洋菜、芝麻菜、番茄、蘿蔔、黑麥、藜麥、韭菜、豌豆等。

所有這些,都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生命的律動。專業人士指出,月壤中藏著太陽的秘密、藏著地球的秘密、藏著月球本身的秘密,但在我們看來,更令人心神蕩漾的是,它還可能藏著生命的秘密。會不會有一天,地球上的作物與鮮花,也能夠盛開在月球之上?對人類的生命與健康,它又會意味著什麼?

讓我們從嫦娥五號開始,展開自己的聯想,人類的探索之心、好奇之心,印刻在它帶回的月壤之上。

相關焦點

  • 晶報社論|會不會有一天 地球上的鮮花盛開在月球之上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尤其令人關注的是,根據任務計劃,「嫦娥五號」計劃在月球獲取2公斤左右的月壤樣品,並帶回地球。這將是中國人第一次憑藉自身的力量,真真切切地「接觸到月亮」,也是人類44年來的第一次月球採樣返回。
  • 地球上星星閃爍,為什麼月球之上反而沒有看到這種景象
    現在經過進入太空之中的太空人證實,當我們進入太空之中確實能夠看到這些美麗的景象,而且看到的星空會更加的明亮,不過星星不斷的眨眼睛好像是看不到的,只能夠看到太空之中各種耀眼的顏色,像是一些鑽石一般。但是在網上公布的很多,月球表面拍攝的照片卻只是漆黑的一片,沒有看到任何的星空,難道說我們在月球之上看不到這種美麗的景色嗎?
  • 被稱為「亞洲花都」,這座美食遍地,四季鮮花盛開的老城
    原文標題:被稱為「亞洲花都」,這座美食遍地,四季鮮花盛開的老城,現在機票不到旺季一半!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走著瞧旅行,ID:zouzheqiaolvxi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不知道有沒有人和瞧妹一樣,特別喜歡城市?
  • 月球公轉在變慢,地球自轉也在變慢,會不會慢到一天就是一個月
    月球公轉在變慢,地球自轉也在變慢,會不會慢到一天就是一個月?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4小時,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天,而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的時間則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個月。那個時分,地球的身邊還沒有月球。大多數天文學家以為月球構成於一次較大範圍的撞擊,引發這次撞擊的不再是小行星,而是一顆行星。假如一顆行星與地球正面相撞,那麼結果是不堪想像的,所以這一次行星級別的撞擊應該有一個刁鑽的角度。撞擊發作之後,大量的地球和行星物質飄散到宇宙之中,受地球引力的影響,它們在地球四周構成了一個相似於土星環的美麗行星環。
  • 從月球上看地球是什麼樣的?會不會讓人感到害怕呢?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古往今來,人們常將思念寄託於月亮,但幾乎都是我們從地球上看月球的描述。不知人類抬頭仰望了月亮多少次,那你可知道在月球上看地球是一番怎樣的景致呢?登上月球之後,先來看一下四周有陰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區域。
  • 月球上有晝夜嗎?如果有,月球上的一天會是地球上的多少天?
    月球上有晝夜之分,月球自轉周期是27.32天,但是月球上的一個晝夜為29.53天,大約就是農曆中的一個月。月球繞著地球轉,由於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所以月球的公轉周期和自轉周期完全相等,對於地球參考系來說,月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為27.32天。
  • 在月球上待一天等於在地球上待幾天?
    月球一天有多長時間?自太陽系形成以來,月亮就一直存在。對人類來說,月亮是最熟悉的天體之一,夜晚當我們抬頭望天空時,月亮總會高高地掛在天空。例如,我們知道月球是在地球歷史的早期形成的,它在地球生命的演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還了解到,月亮總是著一側一直在朝向地球。 那麼,在月亮上度過一天是多長時間?月亮一面朝地球,另一面背向地球,在月球表面上構成一天的原因是什麼?
  • 為什麼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背面?地球會被月球潮汐鎖定嗎?
    當你每天凝望月亮的時候,你是否知道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正面。也就是說我們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而另一面在地球上是永遠看不到。那麼是否這意味著月球沒有自轉?當然不是。月球也是有自轉的,不過月球公轉周期和自轉周期相等,這就導致了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的時候總是以一面對著地球,所以在地球上就永遠只能看到地球的一面。那麼為什麼地球的自轉周期會和公轉周期同步呢?
  • 天上一天地下一年?人類在月球上待一天,地球上是過了多久?
    天上一天地下一年?人類在月球上待一天,地球上是過了多久?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有明確的時間概念,一天是24個小時,一個月是31天,一年是365天。當地球上的人類到達天上之後,過去一天的時間,其實經常早就過了一年以上的人在苦苦的等待,很多人認為這句話是虛構的,只存在於一些虛構的神話故事當中,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存在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發生什麼?翻天覆地或不會誕生生命
    「月有陰晴圓缺」、「床前明月光」、「明月松間照」...月亮一直是人類文學創作中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地球幾十億年來的守護神。我們也習慣了抬頭望去,看看初一十五有什麼不一樣。  而事實上,現在的月球正以每年3.8釐米的速度逃離地球,而且這現象已持續了30億年時間。據科學家的推測,月球在50億年後會達到距離地球最遠的地方。但因地月系統的潮汐作用,最終演變成月球如隕石般砸向地球。
  •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發生什麼?翻天覆地或不會誕生生命!
    地球上海水的潮起潮落是由月球和太陽的共同引力造就潮汐作用引起的,但太陽對地球的潮汐力只有月球的40%左右。如果沒有月球的話,漲潮的幅度會變弱,估計我們的錢塘江就不會有那麼壯觀的漲潮現象。不過相比潮汐變弱,更恐怖的是會引發海嘯。因為當月球消失時,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引力消失,會令海水橫向偏移,進而會引發大海嘯,沿海地區遭殃。
  • 地球會不會有滅亡的一天?
    地球會不會滅亡,先要看你給「滅亡」下的定義是怎樣的。地質意義上的滅亡,大約二十億年之內就會到來。當然了,那時候地球還在,但它可能會變得不再適合生物生存。屆時太陽燒光了它中間的氫和氦,強烈的氦閃可能將地球撕得粉碎,只留下一顆冰冷的鐵核。下面我們就分開講講。地質死亡我們的地球是一顆充滿活力的行星,它的中間有一顆巨大並且炙熱的鐵核,鐵核中心的溫度高達6800℃。
  • 外來天體「流星雨」滋潤下,盛開的地球「古陸之花」
    將常規慣性思維(上北下南)的世界地圖或地球儀,上下南北顛倒後(上南下北,太平洋居中)解析地球唯一超級古陸的演化,不難發現,6500萬年前開始的超級古陸的沉降、解體和漂移,實際上就是地球唯一「古陸之花」盛開的過程,如果把6500萬年縮短到6.5天或者6.5小時或者6.5分鐘。
  • 月球上的一天,是地球上多長時間?原來時間差別那麼大!
    月球上的一天,是地球上多長時間?原來時間差別那麼大!我們都知道現在一天的時間是24小時,也就是地球所自轉一圈用的時間,所以我們才會出現了晝夜交替出現白天和黑夜,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當中對時間有了觀念和自己的安排,一天三餐還有正常的工作睡覺休息時間。我們看似現在的生活是非常規律的,這種規律的生活只有在地球上才會有,那麼你可曾想過所有的星球上的生活時間都是如此規律的嗎?
  • 從月球上看地球,為什麼會感到恐懼?
    ​在宇宙中,月球長久以來都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月球會反射太陽光,它會照亮地球上的黑夜。甚至在白天,有時也能看到月球。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也會有「陰晴圓缺」,相位也會在一個月裡不斷變化。更為奇特的是,地球從月球上看起來不會落下,也不會升起,而是會懸停在空中,這種現象是由月球的潮汐鎖定引起的。月球每自轉一圈,同時就會繞著地球公轉一圈,這兩個周期完全一致,這是由地球引力對月球長期施加的潮汐作用引起的。
  • 地球一天24個小時,那麼月球上的一天又該怎麼計算?是多長時間呢
    相信很多小夥伴對天文地理很感興趣,但是我們都知道一天的時間是24個小時,每時每分時間的流逝,都是不可回到的從前。那麼月球上的一天又該怎麼計算?是多長時間呢?月球上一天有多長時間?不同的星球地球和月球的時間計算也會有所差別!但是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已經成功的登頂了月球,未來對月球的探索,絕對會是突破性的進步,但是在科學家們的研究中,大家是否對月球的時間計算很好奇?月球上的一天是多長時間?你要知道地球上一天是怎麼形成的?
  • 地球上的石頭會不會墜落到火星,月球等其它星球上?
    我們先來比較一下地球、火星、月球三個星球的引力大小:地球重力加速度9.8米/秒2,月球只是地球的1/6,而火星是3.72 m/s2,是地球0.4左右。地球引力這麼大,一塊石頭無緣無故不會落在火星上或月球上,即使從宇宙來的石頭也容易被地球所捕獲,照顧引力比較大的地球,引力小的火星、月球次之。
  • 在月球上住一天,相當於地球上的幾天?看完心裡有數了
    在月球上住一天,相當於地球上的幾天?看完心裡有數了人們對外太空的好奇,由古至今都沒有失去探索的心,古時候的人對外太空充滿好奇,所以幻化出來各種對天上的神話傳說,來滿足自己對天空,對外太空的好奇心。就好比如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神話傳說,就特別的有趣,小時候看這種神話的文章還會幻想是不是真的有這種地方,在哪裡住上一天的話,地球上就過了一年呢,於是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月球,因為太陽和月亮是地球上唯一兩個能明顯分辨出來星體,但是由於科學研究我們知道,太陽上的溫度非常的高,人類的無法觸碰的,那麼月球卻可以,近幾年也有些人類的登上過月球。
  • 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會有多大?又有多亮?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星球,也是迄今為止我們人類踏上的唯一的一顆地外星球,不出意外的話,隨著人類航天技術的突飛猛進,在不太遙遠的未來,月球就將成為人類的旅遊勝地。相信大家一定會比較好奇,在月球上看地球會是一種什麼體驗?地球會有多大?又有多亮?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 月球重力只是地球的六分之一,60公斤的人在上面會多重?
    而到了現代,我們不僅知道月球是太陽系中的第五大行星,還對於月球有了更直觀的認識。比方說通過觀測,我們知道月球的直徑為地球的四分之一,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為38.44萬千米,同時月球因為經常受到小行星、隕石等各類天體的撞擊,表面「坑坑窪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