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地球的天然衛星,宇宙中天體的一種,在古代的時候,擅長詩情畫意的古人又為月球取了很多好聽的名字,比方說玉盤、嬋娟、太陰等等,同時,因為夜晚中的月亮明亮無比,古人們又為月亮描繪了很多優美的神話傳說,比方說「嫦娥奔月」,這也讓月球自古以來,就蒙有一層神秘的色彩。
而到了現代,我們不僅知道月球是太陽系中的第五大行星,還對於月球有了更直觀的認識。比方說通過觀測,我們知道月球的直徑為地球的四分之一,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為38.44萬千米,同時月球因為經常受到小行星、隕石等各類天體的撞擊,表面「坑坑窪窪」。
同樣,因為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很多人都說假設地球人登陸到月球之上,那麼在地球上體重60公斤的人,在月球上的體重只有10公斤。這個說法其實是不準確的,這是因為人的質量是完全不會變的,而唯一改變的只有重力,比方說我們在地球上最多只能舉起100斤的物體,可是到了月球,600斤的物體也毫不費力。簡單來說,在月球上,我們每個人都會變成大力士。
舉個例子,在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美國成功進行了登月計劃,此後共6次派太空人登陸月球,在很多相關影片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太空人們即使穿著厚重的太空衣,拿著沉重的設備,在月球上行走也絲毫不吃力,而且看起來還輕飄飄的,這便是因為月球的重力小的緣故,而不是太空人自身的體重變輕了。
此外,也有人認為,既然月球的重力小,那麼同樣的高度人蹦下來,在地球上會摔死,在月球上則會安然無恙。其實這個問題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比方說在地球上,人最大能夠承受的高度是10米左右,這個範圍內人進行跳躍,是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的,而一旦超過10米,則很有可能會殘疾或骨折,這是因為地球重力大,人沒有保護措施,是沒有辦法承受重力加速度的。
而月球雖然重力很小,但是下落的速度卻沒有地球快,比方說在地球上落到地面只需要10秒的時間,而在月球上,則需要1分鐘。按照速度越快,傷害越小的規律來判斷,同樣的高度我們在月球上跳下,需要承受的傷害將是地球的5-6倍,所以,即使未來有一天我們可以登陸到月球之上,也不要因為我們變得「輕飄飄」了,就在月球上挑戰地球上哪些不可能的行為,因為這麼做無異於「作死」。
而且,因為月球上的生存環境與地球不同,可以說非常的惡劣,所以我們如果不穿著特殊材料製成的服裝,是根本沒有辦法在月球上生存的,可能只需要短短幾分鐘的時間,我們就會徹底的長眠於月球之上,所以我們普通人還是在家安安穩穩的關注科學家們的天文進展吧,畢竟「活著」比什麼都重要。大家對於月球,還有哪些新的觀點?歡迎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