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尺寸,最近已經被光伏行業炒的恨不得煉出油了。
(來源:光伏們 作者臧超)
在電池、組件本身技術提升越來越困難的情況下,增加矽片尺寸成為行業的一致選擇,這個由晶科能源158.75mm開始引領的潮流,如今成為了行業爭議的焦點。
天合光能與東方日升推出的210組件在此不再贅述,上述兩家已經實現了批量出貨,6月18日中環股份控股的組件企業環晟光伏宣布首片G12疊瓦組件下線,並且已經具備量產能力。
182聯盟火力全開:500瓦+、大版型、雙面、30kg+
言歸正傳,5月以來,晶科、晶澳、隆基以及阿特斯相繼宣布了500瓦+新品,至此第一梯隊的組件企業基本明確了尺寸選擇。為了對標210以及傳言中的188等尺寸,晶科、晶澳、隆基、阿特斯還聯合了潞安、中宇等電池片廠家組成182聯盟,試圖統一尺寸標準。
註:組件輸出效率、轉換效率一欄均為對應的最高效率數值,,「/」部分的信息未能獲得。上述數據根據官網產品資料以及公開信息整理,僅供參考,如有問題歡迎留言區補充修訂。
從技術來看,除了晶科能源的疊焊之外,單晶PERC+半片+MBB是182聯盟的標配,同為一線梯隊,相同版型在未來競爭中拼的基本是電池效率與正負10瓦的標稱功率。據稱,阿特斯的新品中使用了類似於拼片的小間距技術。
有趣的是,一山總比一山高,幾家新品的輸出功率按發布時間遞增,發布最晚的隆基72片545W、阿特斯78片590W分別摘得此次新品功率競賽兩個版型的桂冠。為了更有辨識度,主攻國際市場的阿特斯直接推出了78片組件產品,在此之前,只有晶科能源將78版型作為主推的產品之一。
從組件轉換效率來看,目前晶科能源的產品效率居首,這得益於其採用的疊焊技術,晶科能源相關負責人曾在採訪中表示,對於提高組件功率來說,增加矽片尺寸類似於「物理升級」,技術門檻相對不高,主要考慮的還是設備配套等問題。晶科會更加關注核心技術壁壘,如何提高電池效率、改善組件工藝、提高組件轉換效率,才是未來組件功率提升的核心,而疊焊可以提高組件的能量密度,在單位面積上發更多的電量。
但針對組件的轉換效率,有行業資深人士告訴光伏們,現在的組件轉換效率都是各企業自行宣稱的,但每家的測試標準都不一樣,所以不同企業的產品效率出現偏差也比較正常,但如果基本技術類似的話,組件功率偏差並不會太大。
從組件尺寸來看,210梯隊50片版型的組件反而成了這些新品中面積最小的產品,但在210組件面世之初,尺寸增大與運輸難度曾是飽受詬病的關鍵一點。事實上,在突破性技術量產之前,組件功率突破500瓦+之後,尺寸勢必增大,這是毋庸置疑的。
與尺寸類似的還有重量,在中環推出210矽片時,針對210組件不少行業人士質疑在組件重量超過30kg+之後國外市場的安裝標準,但實際上從上述新品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的500瓦+組件重量都超過了30kg,雙面組件還會更重一些。只有晶科能源採用透明背板的組件重量會控制在30kg以下。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新品中,只有隆基的Hi Mo 5未推出同系列的雙面產品。
關鍵詞:貨櫃、產業鏈配套、成本
實際上,210梯隊的跟進倒逼了行業加快組件輸出功率的攀升,2019年年中行業主流的組件功率還是60片310W,一年的時間,415W以上的組件已經成為投資商採購的主流產品了。如果沒有G12矽片的橫空出世,也許M6的主流優勢地位還可以持續略久一些。
當下,一些二三線廠商的困惑來自於,「剛上了166的產線,又出來了182,是跟還是不跟?」
在尺寸之爭下,以垂直一體化廠商為主導的182聯盟也加快了產品的推進速度。182尺寸的誕生,一方面是受限於現有矽片端設備的兼容能力——190以下是現有設備所能兼容的極限,否則就需要新上產能,這對於擁有大量矽片產能的一體化企業來說代價太大;
另一方面,隨著各家組件尺寸紛紛增大,行業針對210組件的矛頭再次轉移到了貨櫃尺寸上——如果210組件想要提高至600瓦+,會因組件過大導致物流運輸成本增加,進而抵消210矽片帶來的通量價值。
有行業人士告訴光伏們,210組件並非不能運輸,只是會略微抬高物流成本,放到國內還可以直接用平板車進行運輸,各企業目前爭論的焦點其實是標準主導權。
「一方面,目前兩大主流專業電池廠商新上的產能都是210mm,如果沒有頭部電池企業配套,一體化的組件廠商是無法釋放全部的組件產能的。另一方面,組件產線改造其實比較快,尺寸的不斷變化真正為難的是專業電池廠商,166已經是老產線的極限了,再往上都要新上產能,但目前沒有人敢賭尺寸不會再變化。實際上,一些二三線的電池廠新上的產能也都是210及以下兼容的」,上述人士補充道,但顯然,182聯盟希望更多的專業電池廠商選擇182尺寸,這樣有利於182組件產能的釋放,並且做的企業越多,確實是可以攤薄成本,量產能力也可以提上來。
也許當下的最佳選擇是182,但誰又能篤定182會成是上限?所有產品的最終歸宿是市場、是客戶,「誰能搶到更多的市場,誰就是技術引領者」,而中國的光伏製造業往往是能創造奇蹟的。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