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被譽為倒著睡覺而腦袋不充血的翼手目動物,倒著睡覺是否是覺得好玩?顯然不是,這是動物進化的結果,因為蝙蝠的翅膀沒有鳥發達,如果從地上起飛的話,很費力,甚至飛不起來,從而很難擺脫敵害,而倒著睡覺,從高處可以有一個滑翔的動作,藉助空氣的浮力飛行起來更省力。有人說老鼠是蝙蝠的近親,雖然民間有把蝙蝠稱為「鹽老鼠」的說法,但二者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可以說是八竿子打不著。
從頭部形態上看,蝙蝠確實與老鼠有一定的相似度,有許多關於老鼠和蝙蝠關係的傳聞,比如有人說:蝙蝠是老鼠偷吃了油(或者鹽)變成的。其實,以上這些說法都是不科學的。蝙蝠既不是老鼠變成,也和老鼠沒有任何的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兩種動物的演化史。
蝙蝠除了頭部與老鼠有一絲相像外,就再也沒有相似之處了。那麼,它們兩種動物都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根據生物學的分類,從門到族,兩種動物越接近,親緣關係也就越近,比如老虎和獅子,同屬脊索動物門哺乳綱貓科豹屬,只是到了種有了區別,所以它們就屬於近親。但蝙蝠屬於哺乳綱翼手目,而老鼠則屬於哺乳綱齧齒目,從目開始兩種動物就完全不同了,而貓科和犬科同屬食肉目都不算是近親,所以,蝙蝠和老鼠並不是近親,而且相差甚遠。
蝙蝠在生物學分類上獨戰了一個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是哺乳動物中唯一一種可以飛行的動物。從形態上看,蝙蝠有著其他哺乳動物都沒有的翼,而老鼠與其他的哺乳動物一樣,都是靠自己的四肢行走的,並沒有翼。這是蝙蝠與老鼠形態上的巨大的差別。
在生活習性上,蝙蝠從食性上看分為食蟲蝠和食果蝠兩種,食蟲蝠顧名思義就是以昆蟲為食的蝙蝠,而食果蝠則是以植物果實為食的蝙蝠。而老鼠雖然有1700多種,但是它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食物不挑剔,因此老鼠是雜食性動物。從食性上看,老鼠和蝙蝠也完全不同。
之所以有人說蝙蝠和老鼠是近親的關係。最為主要的是,絕對它們長得有點像。只不過蝙蝠比老鼠多一副翅膀而已。但是,若是仔細觀察一下,它們根本沒有相同的地方。蝙蝠不但有翅膀會飛,而且它們也是需要冬眠的,蝙蝠是蝙蝠,老鼠是老鼠,它們之間沒有任何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