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沉18萬噸,一百多艘日本艦船,沒有軍艦,中國海軍如何抗日殺敵

2020-12-04 妙讀歷史

在中國抗戰史上,最悲壯的軍種無疑是中國海軍。由於日本海軍的實力遠遠超出中國海軍,根本無法進行公平的較量。因此中國海軍在1937年選擇了自沉封江,用自己的犧牲來封鎖侵入我國內水的日本艦船,並取得了一定的戰果。

即使沒有了軍艦,中國海軍也沒有遠離戰場,他們改用另一種方式來打擊敵人——水雷戰。中國海軍在長江流域施放水雷,化被動為主動,以此來攻擊日本艦船。由於海軍官兵英勇而又機智的戰鬥,水雷戰取得了相當輝煌的成果,在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39年,抗戰形勢愈發危急,上海,南京,武漢,廣州等城市相繼淪陷,而日軍還在繼續推進,想要進一步攻佔長沙。日軍擁有大量內河軍艦,佔據了水上優勢,在中國內河橫衝直撞,積極配合其陸軍的推進。

大部分軍艦自沉後,中國海軍雖然滿腔熱血,卻面臨著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沒有軍艦,怎麼進行海戰?終於有人受到八路軍打遊擊的啟發,想到了用水雷打遊擊,這是以弱克強,轉守為攻的好辦法。

這個想法很快得到了總部的認同,海軍把長江流域被劃為三個區域,成立多支水上遊擊隊,每一隻總隊下面分為大隊和中隊配合當地的陸軍。他們的任務是打擊日軍的水上運輸線,破壞日軍的後勤運輸。

海軍布雷部隊有5個大隊,11個中隊,每個隊配有2名專業布雷技師和40名士兵。他們晝伏夜出,神出鬼沒,利用夜幕和惡劣天氣,在日軍船隻的必經航道上靈活布雷。

水雷遊擊隊的武器是九種定深雷和三種漂雷,都是湖南水雷廠製造的,可以懸浮在水下若干米,或隨著水流的漂浮而移動。一旦船隻撞上水雷,就會被炸得粉身碎骨。

世界上最早的水雷,就是中國人發明的。五百年前的明朝中期,已經出現了錨雷、觸發雷、漂雷等水雷,這些原始的原理和抗戰時水雷幾乎是一樣的。更巧的是,明朝水雷對付的主要目標是倭寇,而現在中國人又用水雷來打擊倭寇的後代。

海軍官兵們還會對水雷進行偽裝,比如要給水雷包上麻袋和樹枝,幹擾敵人的視線讓敵人無法發現水雷。為了適應內河環境,海軍還專門研製了小型水雷,更增加了布雷的靈活性。

日軍發現中國海軍的動向後,為了保證運輸航線的安全,派兵佔領長江兩岸的部分地區,並24小時不間斷地派出艦艇在長江上巡邏,布置防範的比較嚴密。這些都給水雷遊擊隊的作戰增加了難度,很多隊員被日軍抓捕、甚至殺害。

幸好長江一帶的地理條件對布雷十分有利,山多路窄,河叉密布,植被茂盛,對水上遊擊隊開展行動很是有利。為了更好地在敵後作戰,水雷遊擊隊還制定了保密措施,平時不允許佩戴任何標識,防止被敵特發現他們是海軍。

中國海軍的水雷戰是比較成功的,據中方和駐華的英國使館統計,1940年便擊沉擊傷218艘日本艦船,1941年毀傷100多艘。僅1941年1月25日,長江中遊馬當水面,一艘日本運輸船觸雷沉沒,造成200多名日軍士兵喪命。

同年10月仍然在這一水域,又有兩艘日船觸雷,200多名日軍喪命。這兩次水雷見功,消滅了日軍半個大隊500人。如果是在陸上戰鬥,想要取得這樣大的戰果,恐怕至少要付出上千名陸軍傷亡的代價。而海軍只用兩枚水雷就完成了目標。

在遭到接二連三的水雷打擊後,日軍不得不下令暫停很多水域的夜間運輸,即使是白天航行,也必須要求有軍艦護航。這樣一來,日軍的運輸效率大打折扣,對陸軍的支援力度大為下降。可以說,水雷戰打破了日軍對長江航道的控制,斷了其侵華的一條臂膀。

整個抗戰期間,中國海軍在長江幹線和支流上廣布水雷,僅第一遊擊區便布設1370枚水雷,毀傷日軍艦船114艘。總共擊沉約18萬噸日本艦船,佔到中國海軍戰果的絕大部分。沒想到水雷這種古老的武器,成為中國海軍打擊侵略者最有力的武器。

【參考文獻:《文史精華》】

相關焦點

  • 我國在美眼皮底下擊沉萬噸軍艦,航母后撤1000公裡
    眾所周知,我國火箭軍某飛彈旅在4月15日接裝列隊最新型飛彈,它的出現意味著中國飛彈已全面兼顧各種射程,作戰姿態全面轉型,戰力將更上一層樓。據悉,這是一款核常兼備的中遠程飛彈,可遂行打擊任務,是新一代的殺手鐧。
  • 說的是倫敦英語,住的是大和飯店,日本海軍為何如此貴族?
    在軍隊建設方面,日本主要找了兩個老師,一個陸軍稱雄的德國,另一個則是海洋無敵的英國。或許是因為日本是個島國,有著獨特的海洋情節。所以學英國的日本海軍,對於自己的老師有著近乎偏執的崇拜,他們幾乎是完全照搬英國海軍的發展模式,從軍艦裝備,到戰術思想,再到海軍官兵的培養訓練,無一不是走的英國的路子。
  • 日本軍艦東海撞上中國漁船,卻把自己撞出個大窟窿
    按常理來看,在寬廣的洋面上,應當極少發生軍艦撞上普通漁船的事。即便真的發生這樣的事了,作為堅船利炮的軍艦,一般都會在撞船事故中佔上風,而漁船只有吃虧的份,然而實際情況卻不盡然,剛又傳出一起軍艦撞上漁船而前者吃虧的消息。3月31日,環球網援引日本廣播協會報導稱,日本一艘驅逐艦撞上了中國的一艘漁船,驅逐艦竟然被撞開一個大窟窿。
  • 日本船隻載40噸黃金,被美國擊沉在福建海域,搜尋未果真相如何
    這艘艦船總長達155米,總寬度達20.2米,總噸位達到了11250噸。 雖然名義上是一艘民用的客貨兩用船隻,但其設計和建造過程中完全採用了軍艦的標準。也就是說,一旦在需要的時候,完全可以將這艘船轉成軍艦。
  • 日就中國軍艦進釣魚島所謂"日本領海"姿態強硬 稱12海裡是"底線"
    日媒體引述防衛省講述的「事實」是:8日晚9時50分許,俄羅斯海軍3艘艦艇駛入釣魚島海域久場島(即我黃尾嶼)與大正島(即我赤尾嶼)之間的毗連區北上,被海上自衛隊護衛艦「旗風」號發現。9日凌晨0時50分許,一艘中國護衛艦南下駛入久場島東北的毗連區,被海上自衛隊「瀨戶霧」號發現,它隨後走出一道U形軌跡,駛出大正島西北偏北的毗連區。
  • 抗戰勝利後中國海軍接收日本賠償艦艇史
    盟國將一批日本的軍事設備按照3:1:1:1的比例,先期分配給中、英、荷、菲四國。其中國民政府於1947年4月從日本獲得了18艘軍艦,基本為老舊軍艦。 但近期考查新史料時發現戰後中國海軍實際獲得34艘日本艦艇,是與美,英,蘇採取4輪抽籤方式分得;大都艦齡不長,但質量較差,而且武器設備全部拆卸。
  • 「基建狂魔」變「造艦狂魔」中國造船業向前一大步,西方:不科學
    (軍艦「下餃子」)在2000年之後,我國海軍艦艇製造業進入了「井噴式」發展,軍艦像不要錢一樣,瘋了似的「下餃子」。而我國,1949年人民海軍剛剛成立時,可以說是在一片荒蕪中踏上徵途的,當時我國海軍擁有的艦艇種類非常混雜,有國民黨的艦船,有日本海軍的艦船,甚至還有用漁船改裝的艦船,雖說對外宣稱有180多艘艦艇,但加起來的總排水量只有近4萬噸,還不如現在一艘「遼寧艦」的排水量。
  • 日本海軍未宣戰就擊沉蘇聯潛艇,為何戰鬥民族選擇沉默?
    自從中日甲午戰爭中俄國牽頭幹涉還遼開始,日本和俄國就結下梁子,經過日俄戰爭和日本出兵西伯利亞,宿怨更深,日本陸軍將蘇聯視為主要假想敵。1931年日本侵佔中國東北,日蘇在遠東直接對峙,並在1938年到1939年間先後爆發了張鼓峰和諾門罕兩次武裝衝突,尤其是後者堪稱兩國在二戰前的大型軍事試探行動,使雙方對彼此的實力有了新的認識。
  • 「妖婦」大鬧日本海:美軍潛艇狼群襲擊,擊沉日軍艦船27艘!
    文/滅霸他爸二戰時期,德國海軍U艇部隊憑藉「狼群」戰術,幾乎切斷英國的海上運輸線,給同盟國造成巨大損失,美國海軍潛艇部隊照貓畫虎,也對日本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的「狼群」襲擊,取得了不俗的戰績。鑑於此,美國海軍潛艇部隊決定派出「海德曼妖婦」中隊,前往日本海域,效仿德國「狼群」戰術,襲擊日本船隻。5月27日開始,美軍9艘潛艇分三批從關島基地出發,前往日本海匯合,並統一展開襲擊。
  • 二戰中,德國海軍潛艇的狼群戰術究竟高明在哪裡?
    相比之下,德國海軍的實力就稍顯不足了。不過,在二戰前期,德國海軍也曾一度縱橫大西洋,對盟軍艦隊造成了重創,他們克敵制勝的主要功臣當屬德軍潛艇和他們所採取的「狼群戰術」。從二戰開始初期,德國海軍的潛艇就頻繁出沒於大西洋,對同盟國的軍艦和商船造成重創。以商船為例,截止1939年末,德軍在短短三個月時間內就擊沉了同盟國商船114艘,總噸位超過42萬噸。
  • 美國海軍最小軍艦,造型如澡盆,一艘只要10萬美元
    這並非美國海軍終極力量,美國國防部的目標是打造「355艦隊」,至少要擁有12艘核航母、12艘戰略飛彈核潛艇、66艘攻擊型核潛艇、104艘驅逐艦、38艘兩棲攻擊艦、71艘後勤支援船和52艘其他小型水面艦艇。按這個目標發展,美國海軍總噸位將突破500萬噸,還至少需要再下水140萬總噸艦艇,比中國海軍現役總噸位還要大。
  • 長期關注中國海軍發展—趣談世界艦船與艦船知識雜誌
    該雜誌創刊於1957年,是日本唯一的綜合艦船信息雜誌,該刊通過每個月刊登大量生動的圖片報導海上自衛隊及世界各國海軍發展的最新動向以及遊船、商船的最新信息,有時也採用專題報導的形式分析中國海軍的艦船、歷史、造船以及發展計劃等,因其報導詳實、圖片精美得到海內外廣大艦船愛好者的廣泛讚譽。
  • 海軍遠洋艦艇數量PK,日本只有41艘,中國完美逆襲是日本的1.5倍
    日本海自面對中國海軍已經無力對抗,為了改善在艦船數量和戰鬥力方面的劣勢,日本海上自衛隊加速了護衛艦的建設。即使如此,中日海上實力差距仍不會縮小,反而在不斷擴大。曾經日本海軍對中國海軍有壓倒性優勢,現在中國海軍在數量上超過了日本。
  • 擊沉5000多艘:二戰德國潛艇各項最高數據記錄盤點
    1164艘,總噸位達726萬噸,而自身自損失了不到7%的潛艇,讓盟軍在海上「談狼色變」。 二戰德國潛艇擊沉貨船、運輸艦船總數:德國潛艇共計擊沉的貨船、運輸艦船達到了5000餘艘,總噸位更是超過了
  • 舊日本海軍高雄號重巡洋艦被英國袖珍潛艇擊沉記
    1945年7月,在新加坡北部的柔佛海峽日海軍基地內,躺著受傷後剛修復的日本重巡洋艦高雄號。曾經被稱為「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率領的日軍趕出新加坡的英國人,此時發現報仇時機已到… 為了襲擊高雄號,英海軍派出冥河號潛艇及袖珍潛艇Xe-3號。
  • 中國歷史擊沉噸位最大外國軍艦,一戰擊沉7艘敵艦:記錄保持至今
    ,擊沉外國軍艦噸位最大記錄,擊沉外國軍艦單艦噸位最大記錄。清軍各個炮臺突然開火,7艘英國軍艦頓時被擊沉和擱淺。參戰的美國東灣號炮艦也遭到炮彈命中受傷。英軍被擊沉的軍艦包括,鸕鷀號、茶隼號、庇護號、高貴號、鴴鳥號、班特勒號和歐掠」號。
  • 日本軍艦阿波丸號,滿載寶藏在福建沉船,40噸黃金至今下落不明
    電影《舉起手來》是一部既搞笑又真實的抗日影片,嬉笑歡樂的背後,是戰爭帶來的殘酷和無奈,我們對於影片中敵人下場的解氣,是身為中國人對曾經恥辱的銘記。而這個電影的第二部《追擊阿波丸》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傳說這艘輪船上載了無數金銀珠寶和文物寶藏,最終被擊沉在我國福建沿海,那具體真相又是如何呢?
  • 發展太快了,中國海軍是否超越日本?美國人:中國工程師一言不發
    美國人為何聲稱:中國工程師一言不發?毫無疑問,過去十年,中國海軍艦隊的高速發展引發了全球軍事觀察人士的關注,日本軍事專家吉原敏史撰寫了一份關於中國海軍發展的報告,引發他們美國同僚的興趣。因此,懷疑論者開始否認中國建造的軍艦的質量,但中國建造的是最先進的驅逐艦和航空母艦。
  • 美國機構發布報告:中國海軍規模亞洲第一,但有兩點比不上日本
    此外他們還指出中國海軍飛彈的裝配率不及日本,鑑於這兩點重要原因,他們認為中國海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戰鬥力差距並沒有拉開。美方所述問題客觀存在福克斯網的說法並不是沒有根據的,用平均噸位來比較的話,中國軍艦確實還不及日本軍艦的一半。但是兩國國情不同,這樣單一的對比方式其實沒有太高的參考意義。
  • 中國海軍和日本海軍,誰才是當之無愧的亞洲第一?十年前就已超越
    而作為同在亞洲的中國,隨著新中國後的飛速發展,我們的軍事實力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海軍上也有了很大的建樹。很多人會好奇,中國和日本海軍,到底誰才是當之無愧的亞洲第一? 中國始終謹記著落後就要挨打,所以我們大力發展經濟,並且軍事建設也一直沒有停歇。而中國本身就是一個領土和領海面積大的國家,所以對於海軍的建設,一直都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