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未宣戰就擊沉蘇聯潛艇,為何戰鬥民族選擇沉默?

2020-12-05 戰艦鏟史官

略知二戰歷史的人都知道,隨著1941年6月蘇德戰爭和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的相繼爆發,這場世界大戰演變為兩大陣營的終極較量,一方是以美英蘇中為主體的反法西斯同盟國,另一方是以德意日為首的法西斯軸心國。然而,在這個旗幟鮮明的對陣中卻透著一絲詭異,作為同盟國主要成員的蘇聯與軸心國主要成員日本卻彼此中立,在遠東地區保持和平,這種狀態一直維持到1945年8月初蘇聯對日宣戰。

其實這種異樣的和平背後是蘇日兩國基於戰略態勢選擇的妥協。自從中日甲午戰爭中俄國牽頭幹涉還遼開始,日本和俄國就結下梁子,經過日俄戰爭和日本出兵西伯利亞,宿怨更深,日本陸軍將蘇聯視為主要假想敵。1931年日本侵佔中國東北,日蘇在遠東直接對峙,並在1938年到1939年間先後爆發了張鼓峰和諾門罕兩次武裝衝突,尤其是後者堪稱兩國在二戰前的大型軍事試探行動,使雙方對彼此的實力有了新的認識。

■1939年日蘇諾門罕戰役期間,被蘇軍繳獲的日軍九五式輕型坦克、卡車和火炮。

德國在歐陸的擴張使得蘇聯將戰略重心置於歐洲方向,而日本深陷中國大陸戰場,又與英美矛盾日趨激化,雙方都無意在遠東大打出手,遂於1941年4月籤訂了《日蘇中立條約》,避免了在未來的戰爭中面臨腹背受敵的窘境。 與當時大部分國際條約一樣,《日蘇中立條約》的效力不是靠雙方的善意與誠意來保證的,而以實力和戰略需求為基礎。就在籤約僅兩個月後,蘇德戰爭爆發,日本關東軍隨即以特別大演習的名義開始動員集結,準備趁火打劫,不料遠東蘇軍不減反增,日本陸軍未敢妄動,轉而協同海軍發起南進作戰,對英美開戰。在1941年到1945年間,雖然日蘇兩國在暗中較勁,但維持了表面的和平,未有公開的陸上衝突,不過在海上發生了一場意外的交戰!

■1941年4月13日,日本外相松岡洋右在克裡姆林宮籤署《日蘇中立條約》。

1942年8月15日,日本海軍伊-25號潛艇在田上明次海軍少佐指揮下前往美國西海岸執行襲擾和破交任務,該艇分別在9月9日和9月29日兩次出動艦載機深入美國俄勒岡州領空,向森林投擲燃燒彈,試圖引發山火,未能成功,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歷史上美國本土首次遭遇空襲。此後,伊-25繼續在俄勒岡州外海展開破交作戰,於10月初擊沉了2艘美國貨船,於10月10日結束作戰,向日本返航。

■表現日本海軍伊-25潛艇彈射起飛零式小型水偵的畫作。

10月11日上午,伊-25航行至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以西約960海裡處,指揮塔的瞭望哨在波濤間發現兩個艦影,最初判斷為戰列艦,之後確認為2艘在水面浮航的潛艇,但具體艇型與國籍不明。和大多數深受進攻思維影響的日本海軍軍官一樣,田上艇長遇到軍艦的狀態要比碰上商船興奮得多,他認為既然在美國近海遇到潛艇那肯定是美國軍艦無疑!讓他感到痛苦的是艇上僅剩一枚魚雷,儘管如此伊-25還是準備攻擊,下潛到潛望鏡深度,鎖定領頭的那艘潛艇,於11時發射魚雷,30秒後準確命中,目標在爆炸中消失在海面上。打光魚雷的伊-25加速潛航,脫離戰鬥,於10月24日回到橫須賀,不久東京電臺就對外公布了這項"戰績",在美國西海岸擊沉美軍潛艇一艘!然而,死在伊-25手上的潛艇其實是蘇聯海軍L-16號布雷潛艇!蘇聯潛艇怎麼會出現在美國近海?這還要從蘇聯海軍的兵力調動說起。

L-16號潛艇屬於列寧主義者級潛艇的第三批次,由黑海之濱的尼古拉耶夫第198號船廠建造,於1935年11月5日開工,在完成各艇體分段後由西伯利亞大鐵路運往遠東,在符拉迪沃斯託克的第202號船廠完成組裝,於1936年7月9日下水,1938年12月9日竣工服役,加入蘇聯海軍太平洋艦隊。L-16潛艇水下排水量1425噸,水面航速18節,潛深80米,裝備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100毫米和45毫米甲板炮各1門,可以攜帶18枚魚雷和18枚水雷,最大自持力45天。

■蘇聯海軍列寧主義者級潛艇第三批次艇型的側視圖,L-16即為此型。

蘇德戰爭爆發後,考慮到遠東方向未有戰事,蘇聯海軍決定從太平洋艦隊抽調部分艦艇加強給歐洲方向的北方艦隊,包括第1潛艇旅的6艘潛艇,L-16及其姊妹艇L-15就在其中。此次調動的航程十分遙遠,計劃經由阿拉斯加州荷蘭港、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南下通過巴拿馬運河,之後途經加勒比海、北大西洋抵達英國,最後沿北極航線抵達摩爾曼斯克,幾乎跨越了大半個地球,這次遠航自然也知會了英美方面,以便沿途提供後勤支援。

■1942年9月25日,L-16潛艇從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起航前的留影。

1942年9月25日上午8時25分,L-16在艇長古薩羅瓦海軍大尉指揮下,與L-15結伴從勘察加半島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起航,後者由伊薩耶維恰海軍少校指揮,他還是編隊指揮員。2艘潛艇於9月29日越過180度子午線進入西半球,沿阿留申群島島鏈西行,與美軍巡邏艇在烏納拉斯卡島會合,在其引導下於10月1日下午3時40分入泊荷蘭港海軍基地。略作休整後,L-15和L-16於10月5日上午8時離港,駛向下一站舊金山,但L-16的航程意外中止於距離美國華盛頓州海岸約1000海裡的北太平洋上。

10月11日上午11時許,L-15和L-16自阿拉斯加方向一路向東南航行,L-16在前,L-15在後方跟隨。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L-16突然被來自伊-25的九五式氧氣魚雷命中了,405公斤烈性炸藥釋放的能量瞬間將L-16的艇殼撕裂炸碎,這是一記精準的致命打擊,L-16在20秒內被死神的鐮刀收割了。當時站在L-15指揮塔上的瞭望長祖伊科海軍上尉後來回憶了L-16毀滅的情景:

■今日陳列於大和紀念館的九五式氧氣魚雷,為二戰時期日本海軍的主力潛用魚雷。

"在11時,大約在7鏈(140米)距離上,我舉起望遠鏡觀察,想利用鏡頭上的刻度確定兩艇的距離,然而我從目鏡中看到一根高大的水柱帶著黑煙和鋼鐵碎片直衝天空。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放下望眼鏡,用裸眼看到了同樣的景象,同時感受到強烈的衝擊波震蕩著我們的潛艇。不一會,發生了震耳欲聾的爆炸,我意識到必須規避危險。我幾乎機械地發出了戰鬥警報,同時通過傳聲筒大喊:'右急轉!'在那一刻,從L-15的指揮塔上,我透過濃密的煙霧看到了L-16高高翹起的艇首,並且迅速沉入水中,緊接著又是一次爆炸,伴隨著艇殼碎裂的聲音……"

■L-16潛艇遇難艇員群像,包括艇長在內的55名艇員全部遇難,另有一名美軍聯絡官死亡。

魚雷大概擊中了L-16艇體的中後部,很可能將艇體炸斷,L-16立刻從艇尾開始下沉,艇首上仰,與海面呈45度角,中雷後不到半分鐘,潛艇便從海面上失去了蹤影,當煙霧散去,海面上只剩下一灘擴散的油汙和少量殘骸。L-16上包括艇長古薩羅瓦在內的55名艇員無一倖存,遇難者中還包括一名俄裔美國人謝爾蓋·安德烈耶維奇·米哈伊洛夫,他是海軍攝影師,在烏納拉斯卡島附近登上L-16,擔任聯絡官和翻譯,不幸隨艇殞命。L-16的沉沒位置在北緯45度41分、西經138度56分。L-15的瞭望手報告發現潛望鏡,蘇聯人隨即操縱甲板炮發起反擊,至少發射了5發炮彈,宣稱取得一發命中,實際上伊-25毫髮未損。失去友艇的L-15隻能獨自繼續航程,最終順利抵達目的地。

■1963年,蘇聯海軍在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為L-16的遇難官兵樹立了紀念碑,圖為揭幕儀式。

蘇聯和美國很快就確認了L-16的悲劇,而日本人可能要更晚才意識到這個錯誤,但三方都不約而同地保持了緘默,尤其是美國方面在否認有潛艇損失之外,還封鎖消息,隱藏真相,這可能是出於蘇聯外交官的要求,畢竟莫斯科當時還不想改變在日美戰爭中的中立地位。在L-16沉沒時,蘇聯和德國正在史達林格勒展開命運攸關的決戰,而日本和美國也圍繞瓜達爾卡納爾島的爭奪進行著殊死搏鬥,都無暇顧及這次發生在北太平洋上的誤擊事件,L-16沉沒時發出的劇烈爆炸在蘇美日三國的戰略布局上甚至沒有激起一絲漣漪,直到戰後才予以公開。

■位於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L-16潛艇遇難者紀念碑。

相關焦點

  • 舊日本海軍高雄號重巡洋艦被英國袖珍潛艇擊沉記
    1945年7月,在新加坡北部的柔佛海峽日海軍基地內,躺著受傷後剛修復的日本重巡洋艦高雄號。曾經被稱為「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率領的日軍趕出新加坡的英國人,此時發現報仇時機已到… 為了襲擊高雄號,英海軍派出冥河號潛艇及袖珍潛艇Xe-3號。
  • 日本為何退出這國百億潛艇競標?怕被中國潛艇擊沉砸牌子
    今年,印度海軍啟動了拖延多年的下一代常規潛艇(PT-7I)採購項目,計劃斥資95億美元在全世界範圍引進6艘新型常規潛艇,包括西班牙、法國、德國、俄羅斯、瑞典和日本都表示了濃厚興趣,此前印度媒體炒作稱日本的蒼龍級潛艇很有希望贏得最終勝利,然而據「印度防務」網站10月23日報導,蒼龍級的製造商日本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已經決定退出競標
  • 美國傳奇潛艇鸚鵡螺號戰記:給擊沉艦艇拍照,運送八路軍式突擊隊
    鸚鵡螺在中途島號大戰後,利用自己的遠洋優勢直接到日本近海攻擊日軍船隻,擊沉數艘商船後還偷襲擊沉了日本白露級驅逐艦「山風」號,在確定命中魚雷後上浮給山風號拍照,這張照片送回國內後成為戰爭債券的宣傳素材,也成為了美軍潛艇部隊的象徵。
  • 二戰時日本人為何被美國潛艇搞得焦頭爛額
    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海軍一度打的美國海軍毫無還手之力,日本海軍航空兵更是讓美軍聞風喪膽。不過沒多久,美國海軍發現了日本海軍的一個明顯弱點,那就是日本海軍缺乏反潛能力,日本海軍的反潛能力簡直就是擺設,美國潛艇在太平洋上如入無人之境,把日本海軍搞得焦頭爛額。
  • 「妖婦」大鬧日本海:美軍潛艇狼群襲擊,擊沉日軍艦船27艘!
    文/滅霸他爸二戰時期,德國海軍U艇部隊憑藉「狼群」戰術,幾乎切斷英國的海上運輸線,給同盟國造成巨大損失,美國海軍潛艇部隊照貓畫虎,也對日本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的「狼群」襲擊,取得了不俗的戰績。鑑於此,美國海軍潛艇部隊決定派出「海德曼妖婦」中隊,前往日本海域,效仿德國「狼群」戰術,襲擊日本船隻。5月27日開始,美軍9艘潛艇分三批從關島基地出發,前往日本海匯合,並統一展開襲擊。
  • 擊沉5000多艘:二戰德國潛艇各項最高數據記錄盤點
    【話說軍世】二戰德國的裝甲集群突擊、閃電戰讓世界一震,相比之下,德國海軍在直接戰鬥中戰績並不輝煌,不過其潛艇的「狼群戰術」確實讓盟軍「頭痛」了好幾年,所示二戰中擁有潛艇最多,和最大規模使用潛艇執行破交戰的國家,德國潛艇有著多項紀錄,今天俊赫君和大家一起看一下。
  • 波斯灣的水下狼群,伊朗海軍潛艇部隊,連美航母戰鬥群都忌憚三分
    而鑑於美國強大的海軍力量,伊朗海軍不得不進行非對稱對抗,而潛艇部隊就是最遂行非對稱對抗的最佳選擇,這是唯一可以在失去制空權的情況遂行作戰的單位。目前,伊朗海軍主要還是定位於近海海軍,近海防禦是其主要任務,尤其是保護荷姆茲海峽。至於遠洋作戰,主要交給潛艇部隊,總的來說伊朗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是很有限的。
  • 瑞典打造隱形潛艇執行秘密任務(圖)
    潛艇與「無限制潛艇戰」均不是在二戰中首次出現,兩者都可以追溯至一戰時期。「無限潛艇戰」是德國海軍部於1917年2月宣布的一種潛艇作戰方法,即德國潛艇可以事先不發警告,而任意擊沉任何開往英國水域的商船,其目的是要對英國進行封鎖。
  • 德國海軍以潛艇偷襲為核心戰術,二戰初期使英國海軍損失嚴重
    1939年9月,納粹德國閃擊波蘭,英法兩國隨即對德宣戰,歐戰全面爆發,直至40年代初,全世界已經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下。德國海軍以潛艇偷襲為核心戰術,使得盟國在北大西洋的戰爭形勢急轉直下。1940年6月法國淪陷後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使英軍損失慘重,失去了海上軍事屏障的英倫三島受到德國轟炸機空襲的嚴重破壞,德國把切斷英國的生命線——大西洋海上運輸線作為對英作戰的關鍵,德國海軍利用潛艇集中攻擊英國的海上運輸船隊,用消耗英國船艦的「噸位戰」實施圍困封鎖英國的「慢性絞殺戰略」以迫使英國屈服,英倫三島形勢危急。
  • 第一次參戰就被擊沉的大鳳號航空母艦,被寄予厚望卻未建寸功
    大鳳號是舊日本海軍的主力航空母艦之一,也是丸四計劃建造的唯一一艘航母,還是重裝甲的。可是第一次參加戰鬥,它就被美國潛艇擊沉,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啊。這一下子就把日本拉開了,這樣的新艦,日本只有在建的「大和」和「武藏」,儘管大和級的炮大,但明顯數量不成比例,1∶4的戰鬥日本海軍覺得沒法打。因為日本一直死抱著他的「九段作戰」計劃,這個計劃的關鍵是最後的大艦對決,沒有足夠的大艦,就沒有決戰的基礎,更沒有決勝的可能,所以日本也要建大型的戰列艦,「丸四」計劃出臺。
  • 鮮為人知的二戰蘇聯潛艇,戰績非常出色,曾屢次重創德國艦隊
    戰忽局編外原創要說對潛艇應用登峰造極的當數德國海軍,早在一戰時期,德國海軍就發動了「無限制潛艇戰」,無差別地攻擊來往於大西洋的盟國軍艦和商船,共計擊沉超過5000艘商船和104艘戰艦,造成嚴重損失。二戰時期,在「德國潛艇之父」鄧尼茨元帥的領導下,德國海軍發動了更大規模的「無限制潛艇戰」,在「狼群戰術」的瘋狂攻擊下,僅1942年上半年,被擊沉的美國艦船數量就超過了一戰時的總和,當時,德國潛艇每個月都可擊沉超過50萬噸排水量的商船和軍艦。此舉差一點扼制住了英國的「喉嚨」。當然,德國人也很快嘗到了苦頭。
  • 神秘失蹤75年,美國灰鯨號潛艇都經歷了什麼?
    當這艘潛艇重新出現時,美國卻拒絕打撈,那麼這個國家為何不敢提及呢?作為二戰期間被擊沉的潛艇,它也是美國海軍的一個痛點,美國方面不希望其他國家繼續打擾潛艇上的陣亡將士。圖為二戰潛艇太平洋爆發後,為了切斷日本海上生命線,美國海軍也向日本佔領海域出動了不少的潛艇,這些潛艇的主要工作是對付來往商船,從而切斷海上交通線,畢竟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一旦沒有外來資源,那麼這場戰爭日本自然很難繼續堅持下去
  • 促使美國海軍放棄常規動力潛艇 凡爾納海底兩萬裡中的「鸚鵡螺」
    介紹完了蘇聯的潛艇,那接下來介紹的自然就是蘇聯的老對手美國的潛艇。在潛艇發展道路上,美國比蘇聯要乾脆得多,在擁有了核潛艇之後,直接就放棄了相比之下性能平平的常規潛艇。而這個讓美國直接放棄了常規潛艇的核潛艇,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它的出現無疑使世界潛艇的發展邁入了全新的紀元,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鸚鵡螺號核潛艇。
  • 日本最丟人的一次海戰,被美國士兵用土豆擊沉潛艇,讓人忍俊不禁
    ——海軍上將小威廉·弗雷德裡克·哈爾西奧班農號驅逐艦為美國的弗萊徹型驅逐艦中的一艘,而弗萊徹級驅逐艦在二戰期間的生產數量高達175艘,那麼這麼多數量的弗萊徹級,為什麼非得說是不講奧班農號就不能說完太平洋戰爭歷史呢?那麼我們就得從奧班農號做過什麼來分析了。
  • 北歐利刃 海底蛟龍——「擊沉」美國裡根號航母的瑞典潛艇
    一、神秘潛艇「擊沉」美國巨艦。2005年12月6日-16日,美國海軍「羅納德裡根」號航母戰鬥群正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太平洋上參加「聯合特遣部隊(JTFEX)」 演習。海面上風平浪靜,各種艦艇穿梭往來;航母上官兵忙忙碌碌,飛機呼嘯起飛,一切如往常一般正常。
  • 潛龍騰淵,劍指長空:蘇聯海軍的629型彈道飛彈潛艇
    而蘇聯的這一舉動也賦予了潛艇和反潛作戰新的意義。為了對抗蘇聯規模龐大的戰略潛艇部隊,美國和日本煞費苦心研製了大量的反潛艦和反潛機,以對抗蘇聯的潛艇部隊,不過,最早的彈道飛彈潛艇卻是以常規動力的面貌出現的。
  • 二戰蘇聯潛艇大戰德國「提爾皮茨」號戰艦傳奇
    蘇聯紅海軍K-21號潛艇。就在PQ-17船隊為「提爾皮茨」號大傷腦筋之時,為保護遠道而來的船隊,蘇聯紅海軍也派出了數艘潛艇迎接,K-21號就是其中之一。K級潛艇是蘇聯二戰期間建造的最大、最先進的潛艇,擁有流暢的外形和強大火力。
  • 被蘇聯擊沉的德國航母,還使用了日本航母技術,卻從未走向戰場
    來自東方的援助——德日航空母艦技術的交流在新型航母設計之初,德國海軍的參照對象是英國皇家海軍。為了能夠在未來的海上爭鋒中與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戰艦匹敵,當時德國海軍各型戰艦要麼針對英國戰艦的不足進行了強化設計,要麼就是儘量模仿英國戰艦的設計風格,以避免自己走彎路,新型航空母艦在沒有明確作戰對象的情況下,選擇了後一條道路。
  • 1942年,日本海軍士兵在潛艇上合影,僅有的戰績是擊沉兩艘貨船
    1942年,日本海軍官兵在イ的發音為「Yī」,所以也被稱為伊53號潛艇,就像日本陸軍將師團分為甲乙丙丁四級一樣,海軍對潛艇也進行了級別劃分。
  • 日本海軍陽炎型八番艦,號稱友軍毀滅者的祥瑞,雪風號驅逐艦
    在日本聯合艦隊中非常出名的軍艦是大和號戰列艦嗎?是赤城號航母嗎?還是裝母信濃號?其實都不是,日本聯合艦隊最出名的軍艦其實是雪風號驅逐艦,只要是雪風參與護航的艦艇必然沉沒,參加的戰鬥必然損失慘重,連日本海軍官兵們都畏懼於雪風號的「祥瑞」,稱呼其為「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