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一大早的消息,著名詞作家莊奴先生仙逝於重慶,享年95歲
莊奴先生的兒子黃浩然發出的訃告
莊奴的名字,和1970年代初到1980年代中的臺灣電影息息相關。那個時候的臺灣電影,還沒有整體電影配樂和原聲帶的概念,都是以主題歌和插曲作為電影音樂產品,莊奴便是其中創作最豐的大家,留下了很多流傳甚廣的金曲
——— 老作品意外成廣場舞神曲之分割線———
與莊奴合作最多電影歌曲的,當屬鄧麗君,但這個放到後面做壓軸。莊奴為那個時代的幾乎所有知名的一線女歌手,都寫過電影歌曲的歌詞
但誰也想不到,他暮年後在大陸流傳最廣的,竟然是《踏浪》
《踏浪》之所以稱為大陸廣場舞播放頻率最高的神曲之一,是因為徐懷鈺在2000年發行的專輯《LOVE》中,翻唱了這首歌,並且改編成了電子舞曲風格
後來徐懷鈺隨便上什麼大陸的晚會,還有復出後的演唱會,不唱《踏浪》是走不了的
《踏浪》是1978年(徐懷鈺出生那年)臺灣電影《我踏浪而來》的插曲
《我踏浪而來》陣容現在看來是無敵豪華
導演和攝影是臺灣新電影旗手人物陳坤厚
編劇是侯孝賢(電影中的署名是他當時的筆名侯犁)
美術是王童
音樂(作曲)是左宏元(筆名古月)
作詞是莊奴
主演是事業最輝煌時代的林鳳嬌和秦漢
大部分歌曲演唱者是當年很紅的玉女歌手沈雁
沈雁是「玉女高產地」歌林唱片極為難得的高顏值歌手,近40年前的造型,都是如此洋氣。可惜她很早就隱退了,在歌壇消失得無影無蹤,據說是嫁到紐約相夫教子開花店了
在電影《我踏浪而來》中,《踏浪》歌聲出現了兩次
第一次是流星划過,林鳳嬌許下心願(編劇侯桑真有顆少女心啊,怪不得多年後會操持《流星花園2》),《踏浪》的歌聲起
第二次是秦漢跟林鳳嬌求婚,《踏浪》用來渲染氣氛
《踏浪》這首歌於1980年代初傳入大陸,曾被唱得街知巷聞,這就是為什麼現在這首歌的舞曲版在大陸重新走紅的原因——當年挽著喇叭褲男票提著雙喇叭收錄機放著《踏浪》在街上呼嘯而過的時髦小女生,現在已經是廣場舞大媽主力軍了
莊奴寫過的電影歌曲歌詞太多,今天只撿精華和必須提及的講
莊奴最早的作品,是被統計有超過五十個版本的《願嫁漢家郎》,出自1958年臺灣歌舞電影《水擺夷之戀》(擺夷族就是傣族)
《水擺夷之戀》的作曲也不得了,是《綠島小夜曲》和李翰祥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全部曲子的周藍萍,同樣非常有名的《家在山那邊》也出自《水擺夷之戀》
今天有大陸知名大報娛記這樣寫《願嫁漢家郎》
1958年鳳飛飛才五歲,就能唱那麼成熟的大人歌曲了麼?
實際上,那部電影的大部分歌曲,都是演員自己的唱的,但《願嫁漢家郎》是由當時非常知名的女歌星紫薇配唱的,她也是《綠島小夜曲》的首唱
————時間急轉到1980年代末的分割線————
1987年的央視春晚,一夜之間捧紅了一位超級巨星,那就是費翔。這位當時在臺灣只能算二三線歌手的年輕人,冒著回不去臺灣的風險,為億萬大陸觀眾獻唱了臺灣歌手文章的《故鄉的雲》和高凌風的《冬天裡的一把火》
兩首歌被費翔唱成了超級經典
但是當年春晚卻沒有打出詞曲作者
2012年春晚,金美兒版的《冬天裡的一把火》,也只打了莊奴填詞,而沒寫作曲是誰
第三季《我是歌手》張靚穎翻唱這首歌的時候,才把原作者打出來
《冬天裡的一把火》的原唱是一個愛爾蘭的家庭組合,叫The Nolans,原曲名叫Sexy Music
《冬天裡的一把火》中文最早的翻唱是2014年去世的高凌風,莊奴專門問清楚了是高凌風來唱,寫出了熱辣動感的歌詞
這首歌出自1982年劉立立導演,劉文正、凌峰、潘迎紫主演的《冬天裡的一把火》
而之後還有影視作品用到這首歌,比如2011年王寶強主演的《Hello!樹先生》,就有一處鄉村版《冬天裡的一把火》的表演
莊奴寫的歌曲大部分都是女歌手演唱,但也有例外,除了《冬天裡的一把火》之外,臺灣歌壇大哥餘天的《又是黃昏》(作曲:紀利男)也非常有名,這首歌是餘天的翻身之作,甚為珍貴
《又是黃昏》同名電影(1978),楊道導演,林鳳嬌和秦祥林主演
這部電影還有當時只有20歲的王芷蕾配唱,後來她在1980年代成為電視劇主題金曲的最愛女歌手,和翁清溪合作甚多
莊奴去世前一周,10月4日,紀利男在臺北去世,享年76歲。他還曾為鄧麗君寫過《後悔愛上你》等知名歌曲
很早期的時候,1973年,香港著名導演楚原的《煙雨斜陽》,全程在臺灣拍攝,柯俊雄、唐寶雲主演,同名主題曲由江蕾演唱,劉家昌作曲
江蕾還是《在水一方》的首唱者,後來也從歌壇隱退了。《煙雨斜陽》這首歌翻唱的人眾多,據說小哥費玉清參加歌唱比賽就用的這首歌一戰成名的
1980年,臺灣最紅的流行歌曲中,有一首叫《我的小妹》(作曲:古月),唱片賣得非常火爆,演唱者是和沈雁同期,也是同公司的江玲
莊奴的詞,塑造了一個活脫脫的鄰家小妹形象,江玲也因此被人稱為「小妹」,她的歌迷會也叫「小妹歌迷俱樂部」,據說是臺灣第一個歌迷後援會
《我的小妹》是同期的電影《燃燒0.7度》的插曲,江玲也是這部電影的主演之一。江玲是80年代玉女歌手中隱退得最晚的一個,一直到1990年才嫁人離開歌壇
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最活躍的女歌手,除了鄧麗君、鳳飛飛以及前面幾位,還有銀霞
銀霞有一首很有名的保留曲目叫《你那好冷的小手》(作曲:古月),也是她和鍾鎮濤主演的1980年同名電影的主題曲
那部電影的主演,還有現在臺灣著名的電影製作人李烈,當時也是嬌俏可愛
1972年的《風從哪裡來》,大導演李行的作品,主演也都是柯俊雄、唐寶雲、歐威這樣的大明星,可能是荒野題材在當時的電影中過於特立獨行,這部電影票房不佳,沒有賺到錢
同名主題曲《風從哪裡來》(作曲:古月)在電影中,是由萬沙浪演唱的
後來鄧麗君拿去唱過之後,《風從哪裡來》成為一代經典,也是1970年代小情小調流行歌曲中,難得的大氣遼遠之作
天后王菲有多愛這首《風從哪裡來》呢,她人生中第一盤磁帶的名字,就叫《風從哪裡來》啊!
另一位天后莫文蔚,也在2009年的翻唱經典專輯《回蔚》中,演唱了《風從哪裡來》
——那麼壓軸的鄧麗君開始啦分割線——
早在1974年,莊奴和古月就把1927年徐志摩和趙元任原詞曲的《海韻》做了大膽改編,也作為了同名電影的插曲,由鄧麗君演唱
《海韻》由李行導演,蕭芳芳、秦漢、柯俊雄、胡燕妮雙生雙旦主演
1979年的《小城故事》,無論是電影還是歌曲,都是華語經典之作。導演李行,主演鍾鎮濤、林鳳嬌、李烈、歐弟(不是歐漢聲),作曲是湯尼(翁清溪)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這句極為平實的歌詞,成為華語流行歌詞中最綿軟溫暖的記憶
本來,當時臺灣影壇,古月(左宏元)曲,加上鳳飛飛的唱與瓊瑤電影,是一個著名的「鐵三角」,《小城故事》本來也是要找鳳飛飛來唱的,但後來李行找湯尼(翁清溪)來做音樂,湯尼就找了人在日本的鄧麗君,於是,另外一個「鐵三角」——湯尼曲,鄧麗君唱,李行電影,就誕生了。不過這個鐵三角中,莊奴是個非常重要的存在,他幾乎是在兩個鐵三角之間自由遊走
《小城故事》就是全新「鐵三角」的合作,另外還有三首歌曲,分別是《小路》、《春風滿小城》和《你在我心裡》
2013年3月,莊奴在重慶聊起《小城故事》,還深情地唱起《小路》和《你在我心裡》來
翁清溪先生已於2013年去世,他最知名的作品還有《月亮代表我的心》
1980年,李行導演了描寫臺灣鄉土文學奠基人鍾理和坎坷一生的電影《原鄉人》,轟動一時,主題曲《原鄉人》還獲得了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歌曲獎
《原鄉人》中還有一首插曲《原鄉情濃》,也相當有知名度。主題曲《原鄉人》是一幅春回大地的畫卷,《原鄉情濃》則是靈動俏皮的生活小品
收錄了這兩首歌的唱片,名字就叫《原鄉情濃》
也是1980年,臺灣「中影」拍攝了描寫移民臺灣的大陸人的史詩大片《源》,陳耀圻導演,徐楓、王道、石雋、 歸亞蕾、關山主演
《源》中有一段張盈真扮演的青樓女子豔紅演唱的《三願》,是鄧麗君幕後代唱的,也是湯尼的曲子,後來一般都把這首歌叫做《豔紅小曲》
1982年,張堅庭導演的香港影片《馬騮過海》,主演陳友、鍾鎮濤以及臺灣女星彭雪芬,其中就用了鄧麗君唱的《水上人》做主題曲,插曲也是鄧麗君的《有個女孩等著你》,作曲都是古月
而在1981年譚詠麟和彭雪芬主演的《吾家有女初長成》(又名《佻皮俏冤家》)中,有一首欣逸作曲的《難忘的眼睛》,也是鄧麗君演唱,這位神秘的欣逸,據說就是左宏元的另外一個筆名
說起欣逸和譚校長,就還有一部電影不得不提——1981年的金馬大獎得主、王童導演的《假如我是真的》,同名主題曲由欣逸作曲,鄧麗君演唱。王菲也很愛這首,在鄧麗君翻唱專輯《菲靡靡之音》中演唱了這首歌
鄧麗君還演唱了該片的插曲《假如夢兒是真的》,這部電影嘛……不敢說,看看唱片封套就好
王菲的《菲靡靡之音》中還收錄了《南海姑娘》,也是湯尼的曲,1970年代初期電影《愛魂》插曲,莊奴的歌詞很有畫面感
熱愛王菲的日本導演巖井俊二在聽過王菲1995年的《菲靡靡之音》後,1996年在他著名的《燕尾蝶》裡,女星恰拉(Chara)用不太純熟的中文清唱了這首《南海姑娘》
1986年李行拍攝傳奇冒險歷史巨片《唐山過臺灣》,古月和史擷詠來做配樂和歌曲
本來古月想找鄧麗君來唱主題曲,但是鄧麗君抽不開身(去看鄧麗君的年表就知道,1986年的她在日本如日中天),於是就找了有「小鄧麗君」之稱的蔡幸娟來唱同名主題曲,以及插曲《酒為媒》,蔡幸娟清麗的歌聲有另外一種味道
左宏元(古月)後來的《新白娘子傳奇》的音樂再攀事業高峰,近年來多和莊奴搭檔在大陸演出、交流、講座等,圖為他和莊奴在重慶聚首(中為莊奴夫人)
嗯,好像沒有說《甜蜜蜜》是不完整的!
《甜蜜蜜》是莊奴根據印尼民歌《劃舢板》曲調填詞而成,是鄧麗君在華人世界傳唱最廣的歌曲之一。後來據莊奴說,他是想著鄧麗君的笑臉才寫出《甜蜜蜜》歌詞的,其實歌詞裡的「你笑得甜蜜蜜」,寫的就是鄧麗君
1996年,鄧麗君去世第二年,香港導演陳可辛拍攝了一部名為《甜蜜蜜》的電影,黎明和張曼玉主演,後來成就為華語電影經典,並於2015年修復後在內地重新上映
這部電影用了三首鄧麗君的歌曲,電影最後用了孫儀詞,湯尼曲的《月亮代表我的心》
另外兩首都是莊奴填詞的歌曲
電影一開始就響起了《甜蜜蜜》
影片中段有一首莊奴填詞的《淚的小雨》,原曲是日本歌手前川清的《長崎今夜下雨了》,彩木雅夫曲,這首歌太適合當時的場景了:黎小軍和李翹進了一批鄧麗君的卡帶在夜市賣,卻賣不出去,兩個孤寂的人兒最後依偎在一起,《淚的小雨》響起……
————莊奴先生作品太多只能寫這些了抱歉啊的分割線——
上圖為2016年3月日本鄧麗君歌迷專程到重慶拜訪莊奴
願莊奴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