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地震觀測居全省第一

2020-12-05 東方財富網

近日,省地震局公布了2019年度全省地震觀測資料質量評比結果,通過對全省各市(州)地震局及省屬各地震臺站6大學科(測震、形變、電磁、流體、信息網絡和GNSS觀測)的地震觀測資料質量進行評比,西寧市地震局在信息網絡學科評比中榮獲全省第一名。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為地震觀測奠定了基礎,西寧市地震局制定了震情跟蹤工作方案,嚴格落實震情會商、震情值班制度。通過加強臺網、臺站管理,提高地震監測數據質量。加強臺站故障隱患排查與處理,臺站設備運行率達99.9%,認真做好地震宏微觀異常數據收集與處理,確保了信息網絡暢通和數據共享。目前,所有觀測項目均正常運轉,資料連續、完整、上報及時,為西寧市地震短臨跟蹤工作提供了大量的觀測數據。

下一步,西寧市地震局將以此次評比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臺站日常管理,做好震情監測分析,提高工作效率,切實做好地震監測運行維護管理,不斷推進西寧市地震監測數據更加精準。

(文章來源:西寧晚報)

相關焦點

  • 青海省地震局召開2019年全省觀測資料質量評估暨2020年度監測工作會議
    2020年1月13日至15日,青海省地震局在西寧召開2019年全省觀測資料質量評估暨2020年度監測工作會議。
  • 2020年度全省地震觀測資料質量評比會在廣德順利召開
    經過各學科組一個多月的精心準備,11月29日至12月1日,2020年度全省地震觀測資料質量評比會在廣德順利召開。張有林結合地震觀測資料質量評比的意義,充分肯定了各學科組一年來的工作,從聚焦三大核心職能的視野,就如何進一步發揮各學科組作用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思想認識要進一步提升;二是體制機制要進一步完善;三是職能職責要進一步明確;四是隊伍建設要進一步加強。
  • 攀枝花地震監測臺網運行連續9年全省排名第一
    年全省排名第一,今年更喜獲四川省防震減災科技成果獎。作為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內容,地震監測一直擔負著為我市防震減災提供科學可靠信息監測和技術支持的服務職能。市應急管理局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面加強管理,積極抓好地震監測、震災預防工作,為提升我市防震減災業務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作出了突出貢獻。
  • 晉江市路燈亮燈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居福建全省第一
    在全國文明城市福建晉江,該市路燈亮燈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居全省第一,極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夜間出行。  傍晚時分,走在晉江大街小巷,外形各異的盞盞路燈照亮人們回家的路。  據有關資料統計,晉江市現共有路燈約2.9萬杆,光源約8.3萬盞,市級路燈設施有變壓器276座,照明線路電纜約1267公裡。
  • 中國地震觀測技術居世界前列 有世界最早記錄
    圖片說明:《竹書記年》華夏經緯網2月25日訊:據中新網報導,據中國地震局消息,目前,中國地震觀測技術已處於世界前列。消息說,1930年由著名地震學家李善邦在北京鷲峰主持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地震觀測臺以來,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中國地震臺由一個發展到幾百個,目前已擁有全國基本臺網,大地震速報臺網,數據都可以及時由地震儀記錄下來,並報送到中國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使中國地震觀測技術處於世界前列。同時,中國還擁有世界上最早關於地震的文字記錄,以及世界上第一臺地震儀。
  • 市防震減災中心在全省2020年度市級地震業務考核中奪冠
    近日,從山西省地震局獲悉,在全省2020年度地震業務考核中,市防震減災中心榮獲綜合考核第一名,同時獲監測預報、震害防禦、公共服務3個單項工作先進。去年以來,市防震減災中心堅持黨建引領,聚焦主責主業,高質量推進防震減災各項工作。
  • 河南省地震局召開2020年度全省地震監測質量工作會議
    近日,河南省地震局在鄭州組織召開2020年度全省地震監測質量工作會議,省地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士華出席會議並講話。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防震減災中心,局機關相關處(室)、直屬事業單位、各地震臺相關專業技術人員70餘人參加會議。王士華就進一步做好監測預報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 西寧連續兩天出現輕霧天氣 三原因讓空氣變差
    10日17時50分左右,西寧全城被籠罩在一片白茫茫的薄霧中,11日清晨,霧蒙蒙依然是西寧天氣的特寫,從崑崙路立交橋放眼望去,高原明珠若隱若現,市區能見度不高,很多市民質疑西寧出現霧霾天。記者從中國大氣本底基準觀象臺了解到,當天,西寧、大通、湟源出現的是輕霧天氣,主要原因是冷空氣過境而引起的。市環保局環境監測站相關負責人表示,受氣象原因影響、城市進入供暖期後燃燒物排放增多等因素,昨日西寧空氣品質不容樂觀。  氣象專家:氣象原因出現霧天  很多市民都體會到了昨日西寧能見度差,差到什麼程度?
  • 明年四川將實現全省秒級地震預警服務 老百姓手機端可收到推送
    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18日8時14分,四川資中發生5.2級地震。8秒後,四川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發出報警信息,第一報4.5級,2秒後更新為4.8級,隨後2分33秒產出自動速報,4分50秒產出儀器烈度圖,有力支撐了地震應急響應處置工作。
  • 明日西寧最低氣溫……
    :12小時內西寧市區可能受大風影響,平均風力達7級,陣風8級以上,請有關單位注意防範。4℃最高氣溫也是個位數了提醒親們防寒保暖哦雨雪情信息08日08時到09日08時降水(毫米)全省18個測站出現降水降水中心
  • 河南省地震預警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地震預警管理,有效發揮地震預警作用,減輕地震災害損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河南省防震減災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 汶川十年丨大河探秘地震觀測臺站:沒有一顆「鐵釘」的地磁觀測室
    河南地震局監測預報處處長宋桂林介紹,地震監測包括「測震、形變、地磁、重力、地電、地下流體、強震動」等方法。 概況來講,可以分為測震觀測和前兆觀測,都服務於地震的預測預報、震災預防、地震科學研究等。其中,測震觀測還用於地震速報,提供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震級;而、形變地磁、地電、地下流體等觀測屬於前兆學科,主要以觀測震前各類異常現象為目的。
  • 地震觀測:一群與時間賽跑的人
    上世紀50年代初的拉薩還是一個十分神秘的「禁區」,年輕的周錦屏被派到拉薩籌建世界上第一座高原地球物理觀象臺,最終於1957年如期建成。此後,他又參與籌建了烏魯木齊臺並指導建設了天津靜海等多個地球物理觀象臺,為國家地震觀測事業的發展寫下生動註腳。  「每當地震發生後,團隊會迅速整裝出發,越早趕到現場布設流動地震臺,越能獲取一手觀測資料。
  • 西寧 中國夏都 青藏高原的東方門戶(圖)
    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中心,主要工業基地。位於省境東部,湟水中遊河谷盆地,地理坐標東經101°49′17″、北緯36°34′3″。總面積7665平方千米,其中市轄區面積350平方千米。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教和交通和、通訊中心。
  • 四川實施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保護規定
    省長:張中偉二○○三年一月三十日  第一條 為了保護地震監測設施及其觀測環境,保障地震監測預報工作的順利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和國務院《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保護條例》,結合四川實際,制定本規定。
  • 六條公路直通柴達木 西寧至大柴旦將8小時到達
    3月29日,記者從省交通廳了解到,隨著西寧通往柴達木盆地的3條高速公路,即丹拉高速西寧西過境段、倒淌河至共和高速公路、湟源至西海一級公路的全面復工,目前,通往柴達木地區的6條高速公路全部開工建設,總裡程近千公裡。這些高速公路建成後,西寧至柴達木盆地腹地大柴旦將實現全程高速化,行車時間由現在的12小時縮短為8小時左右。
  • 西寧最低氣溫將逼近0℃
    周六還是晴空萬裡,轉眼到了16日就氣溫驟降,我省部分高海拔地區飄起了雪花,西寧、海東、黃南、海南、玉樹、果洛等地還下起了雨。記者從省氣象臺獲悉,從16日夜間開始,我省大部分地區的天氣開始好轉,但冬的腳步在一天天的逼近,未來3天,西寧最低氣溫將逼近0℃。
  • -17.1℃,西寧氣溫再創新低!明天呢?
    且最低氣溫低於5℃ 達到寒潮標準 都蘭、祁連、小灶火等17站 平均氣溫24小時下降6℃以上 達到強降溫標準 包括我大西寧哦
  • 西寧:產城融合集聚更大城市能量
    未來西寧什麼樣?在第十九屆青洽會不足5000平方米的青海國際會展中心B館裡,城市館、產業館……未來西寧濃縮於此,一目了然。  「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奮力開創新時代建設幸福西寧新局面。」——這是西寧「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的生動寫照。  海洋館、熊貓館、西寧「綠芯」為主的城市轉型升級館——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正在華麗蛻變的美麗西寧。
  • 西寧氣溫再創新低!未來幾天還要……
    來源:青海微氣象連續兩天西寧人在凍哭的邊緣瑟瑟發抖!為了配合三九的到來昨天開始冷空氣再次大舉南下!西寧今天早晨最低氣溫-17.8℃繼12月30日(-17.3℃)之後再創去年入冬以來的新低到了下午15時實況氣溫-7.2℃16時-7.5℃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天的最高氣溫也將繼12月17日(-6.9℃)之後創出新低圖片來源:自然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