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毛骨悚然的洋辣子,咋成了餐桌上的稀罕物?專家:不吃可惜了

2021-01-09 宸小主

提起樹上一種常見的昆蟲洋辣子,想必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洋辣子通體都長滿了長長的毛,有的小朋友也把它稱為毛毛蟲,但它真的沒有小朋友印象中的毛毛蟲那麼可愛。大家也千萬不要小瞧了它,它雖然身材很小,威力卻不可小覷,但凡是被它「恩寵」過的人,再次提到它都會讓人不寒而慄。究竟洋辣子是何方神聖,能有如此大的威力?洋辣子如此讓人生厭,咋又成了餐桌上的稀罕物呢?而且專家還說:不吃可惜了。

洋辣子,褐邊綠刺蛾,屬鱗翅目刺蛾科。別名綠刺蛾、青刺蛾、黃緣綠刺蛾、四點刺蛾、曲紋綠刺蛾等,俗稱洋辣子。分布地域廣泛,幾乎遍及全國。成蟲體長15至16毫米,翅展36至40毫米,體綠色;複眼黑褐色;卵扁橢圓形,淡黃綠色,老熟幼蟲略呈長方形,初黃色,後稍大為黃綠至綠色;蛹卵圓形,初為乳白色至淡黃色,後漸變為黃褐色;繭橢圓形堅硬,顏色多與寄主樹皮色,一般從灰褐色至暗褐色。

褐邊綠刺蛾寄主廣泛,食性複雜。在筆者所在的河北省任丘地區主要危害白蠟、刺槐、山碴、楊、柳、榆、桑、懸鈴木、紫荊、梧桐、蘋果、海棠、梨、桃、杏、棗、柿等多種園林植物。

對農村人來說,不管是在田地裡,還是在樹林裡,都會經常遇到洋辣子,洋辣子身上布滿了有毒的毛刺,人一旦被毛刺刺到,就會疼痛難忍。除了人深受其害,洋辣子對植物的生長液存在一定的危害。它常取食植物的葉、嫩枝、嫩梢等部位,形成孔洞、缺刻或咬斷枝梢,減少光合作用,增加水分蒸騰,嚴重時可使枝條或整株枯死。在小編的老家,一般常見於柳樹、榆樹、楊樹上,往往是一團一團的聚集在樹上,讓人一看見便不寒而慄。

每年的5月上旬,是綠翅蛾的蛹開始形成的時期,最近這些年沒到這一時期,就會有人到農村高價收購這些蛹,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洋拉罐。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洋拉罐到底有什麼營養價值,能夠讓它在餐桌上受到如此歡迎。

別小看這個小小的滿身是毒毛的小毛毛蟲,它的蛹,也就是洋拉罐的蛋白質含量是相當高的,這也正是它為什麼會受到很多人青睞的原因,而之所以洋拉罐價格很高,主要是因為現在數量很少,找起來很費勁有關。而且洋辣子是對植物有害的害蟲,人們也不會去刻意養殖它,要找洋拉罐,是一件比較費力的事,可能一天下來也找不到多少而喜歡吃洋拉罐的人又不少,因此它的價格也是居高不下,聽說高的時候要100多塊一斤。

總的來說,對於這樣一種農村常見的害蟲,幾乎所有人都害怕見到它,它卻搖身一變成了餐桌上的稀罕物,專家還說:不吃可惜了,都是因為它的蛋白質含量很高,因此最近幾年才會被炒到如此高的價格。

不知道大家經常能見到洋辣子嗎?有沒有吃過呢?

相關焦點

  • 「洋辣子」是什麼?為什麼賣這麼貴?
    楊樹是我們這邊常見的樹種,也是洋辣子危害最為嚴重的樹種之一,在十幾年前的老家,洋辣子的源頭基本上在楊樹上,有時候在楊樹底下乘涼,都有可能掉下來幾隻洋辣子,讓人汗毛直立,像電擊一樣猛然站起並迅速逃離此處,因為洋辣子的毒太令人難以忍受了,而且恢復得還慢。防治洋辣子一般以噴灑農藥為主,以前有過幾次集中地噴灑,使用飛機大面積噴灑,洋辣子的數量大大減少。
  • 「洋辣子」是什麼?為什麼賣這麼貴?
    洋辣子學名褐邊綠刺蛾,在生物學分類上屬鱗翅目-刺蛾科-綠刺蛾屬-褐邊綠刺蛾種,是害蟲,危害果木、林木。洋辣子是害蟲,危害林木、果木、園藝植物,在它的幼蟲階段,洋辣子喜吃各式各樣的樹葉,你會看到有的樹葉被啃食的像透明網狀,有的樹葉被啃食得只剩一半,邊緣像雕刻一樣,不同的啃食式樣代表著被不同年齡的幼蟲啃食,一般來講,只有年齡更大一些的幼蟲才會將樹葉啃食得只剩一半,甚至啃食乾淨。
  • 神獸「洋辣子」,專吃樹葉殘害農作物,如今成了口中的高價美食
    洋辣子洋辣子的學名為褐邊綠刺蛾,它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毛毛蟲,常寄於大葉黃楊、玉米、月季、海棠、桂花、蘋果、棗子、桃子等各種果樹林木中,尤其是對棗樹、山楂和柿子樹等侵害最大。別看它個頭小,破壞力卻很大,看似靜靜地趴在葉片上,其實會緩緩蠕動著身軀,所到之處,農作物被啃食得坑坑窪窪的。
  • 農村人上山捉「洋辣子」,說能賣到200元一斤,那「洋辣子」有用嗎
    而這種蟲子就是「洋辣子」,在我們這裡叫做「掃麼架子」(就是掃到人身上架不住的意思)。而村裡人對這種東西是深惡痛絕的,一旦發現了這種「洋辣子」,都是除之而後快,以防「洋辣子」的毛毛掃到身上。而我小時候也被這種「洋辣子」蟄過,由於小時候調皮,和小夥伴們去山上摘酸棗。可是酸棗樹上爬了好多「洋辣子」。
  • 我們能否把「洋辣子」吃絕
    而且,這些毒刺還會留在人的身體裡,不容易清除,需要用膠帶粘出。洋辣子的蛹,我們也叫它「洋辣子罐」。在蛹階段時,洋辣子全身沒有刺毛,而且蛋白質含量較高,據說鹽爆後異常的美味,所以許多人對這種食材非常的追捧。但洋辣子罐並不好找,而且這種害蟲也沒有人會養殖,所以洋辣子罐的價格竟然高達200多元一斤。看來養殖洋辣子罐是一條不錯的發財致富道路。
  • 我們能否把「洋辣子」吃絕
    洋辣子是一種「殺傷力」很強的昆蟲,而且繁殖能力超強。提到它我就有些緊張,被它蟄到又痛又癢。它是不折不扣的害蟲,幾乎各種植物的葉子都有可能被它們吞噬。洋辣子是指刺蛾的幼蟲,學名波刺毛【Thosea sinensis (Walker)】,屬鱗翅目刺蛾科。
  • 害蟲洋辣子是什麼?為什麼賣這麼貴?
    洋辣子又被人們稱為青刺娥,而在農村很多人習慣叫它洋辣子,這是一種昆蟲,同時它還是作為一種害蟲普遍出現在我們生活中。在東北地區,人們甚至會在自家的果樹上養殖這些蟲子,然後拿來售賣,並且價錢也賣的比較高。;其次,當洋辣子的幼蟲長大後,無論是老葉子還是新葉子,統統不放過,只需要一周就能讓一棵樹一個葉子都不剩下,影響樹木的生長以及發育嚴重時會導致樹木直接枯死,尤其是果樹等樹葉。
  • 小時候的噩夢竟成美食,洋辣子幼蟲被賣到200元一斤,你吃過嗎?
    洋辣子在農村可謂是人見人怕的害蟲,這種渾身長刺毛的毛毛蟲在小時候不少小夥伴都有被蟄的經歷。有時候在樹底下玩,風一吹就從樹上往下掉,讓人防不勝防,最討厭的是,殺都殺不盡!洋辣子,褐邊綠刺蛾,屬鱗翅目刺蛾科。別名綠刺蛾、青刺蛾、黃緣綠刺蛾、四點刺蛾、曲紋綠刺蛾等,俗稱癢辣子。
  • 令人「刻骨銘心」的洋辣子,你還記得嗎?
    行蹤詭秘,無處不在,一不小心,被蜇了,都不知道它在哪兒?整個夏天,洋辣子簡直是農村孩子們的噩夢!就是大人們看到它都會渾身起雞皮疙瘩。相信被洋辣子蜇過的蜇友們,一定忘不了那種又痛又癢,還不敢用手去摸的感覺!還記得洋辣子長什麼樣嗎?前方高能!!!
  • 在農村,為什麼有人吃洋辣子?不怕有毒嗎?
    我去朋友家裡做客,結果上了2道菜,是油炸螞蚱和油炸洋辣子,讓我有點招架不住了,吃螞蚱是沒有問題的,吃了一些,但被洋辣子蟄過的我,還是下不起嘴。你吃過洋辣子嗎?我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洋辣子也經常見,但油炸後作為美食,還是不太習慣。
  • 扈學秋散文:冬季餐桌上的一塊西瓜
    冬季餐桌上的一塊西瓜小寒節氣剛剛來到,又一股寒冷的空氣跟著小寒節氣來到了齊魯大地,據新聞媒體上說,這是七十年來最冷的一次,就連很少遭受嚴寒摧殘的魯西平原上的千年古城----聊城,一個有情懷有溫度的小城市,據說溫度都能達到零下十八度,可見這次的冷空氣真的來者不善。
  • 農村這種害蟲洋辣子你吃過嗎
    洋辣子,別名綠刺蛾、青刺蛾等,俗稱癢辣子。在中國各省區都有分布,地域廣泛,幾乎遍及全國。在農村的一些梧桐樹,桃樹,李子樹上常常能看到它們的蹤影,每當小朋友們在採摘李子、桃子時就會被碰到,小朋友往往都會發出一聲嚎叫,因為洋辣子的膚色與葉子非常的相像,不是近看根本發現不了。
  • 鯊魚數量極劇下降成"稀罕物" 或早於大熊貓滅絕
    殊不知,這在過去是不值一提的區區小事,就是比這大得多的鯊魚也是經常被捕到的,可見大海的裡的鯊魚已然成為稀罕物。就在中國漁民興奮地清點出售鯨鯊換回的鈔票時,大洋彼岸的美國佛羅裡達工學院的生物學家兼鯊魚研究專家迪姆西-特理卡斯表示,地球上的鯊魚正以驚人的速度銳減,它們的總體數量看似遠遠超過中國的大熊貓,但它們誰先滅絕還很難說——迪姆西-特理卡斯從小就喜歡鯊魚,上大學時就開始到鯊魚聚集海域做系統的觀察和記錄。在完成有關鯊魚生命周期研究的博士論文後,他已經是世界著名的鯊魚專家了。
  • 樹葉被啃精光 眾多市民被蜇 洋辣子進入高峰期
    洋辣子將樹葉啃光。「太多洋辣子了,樹葉子都被吃光了!」連日來,多位市民反映,小區周邊的一些綠化植被上,冒出了不少洋辣子,散步、遛狗時不注意就被蜇到了。租住在荷葉小區的胡先生稱,他傍晚遛狗時被洋辣子給蜇了。被蜇後他仔細一看,有洋辣子的那根枝幹,葉子都被吃光了,樹下還有被雨水衝刷掉在地面的洋辣子。「其它的樹也有,這幾天已有幾個人被蜇了。」胡先生說,路過的幾位種菜居民告訴他,周邊不少植被上都有,有的植被葉子快被吃光了。
  • 洋辣子,豆丹蟲,這些恐怖回憶竟然都是價格不菲的美食?
    直到有一年,從小床上睡醒後,一扭頭,就看到枕頭邊趴著一隻翠綠色的條狀物,手指大小,圓滾滾,肉乎乎,頭上還有個小犄角,簡直萌萌噠不對圖放錯了,應該是這樣:是,雖然身在三伏天,但從腦門兒到腳後跟的血已經全涼透了後來看到貝爺吃蟲子,深埋心底多年的恐懼被重新喚起,去查了一下才知道,這大綠蟲子的學名叫豆丹,而且……竟然還能吃?
  • 這樹叫「山荔枝」,樹不值錢,樹心卻是稀罕物,人稱「帝王木」
    這些樹木製作的產品,一用就是幾百年上千年的時間,讓人們愛不釋手。常見珍貴木材大家都認識,就算沒見過也有耳聞,但還有一種樹,它的樹不值錢,樹心卻是稀罕物,人稱「帝王木」。這種樹在南方很多,一般都是分布在深山老林裡面,它叫「山荔枝」,因其果實長得像荔枝而得名,不認識的人肯定都會覺得是荔枝,可是吃起來之後口感那就大相逕庭了。
  • 爆炒洋辣子罐200元一斤,還供不應求
    說道洋辣子,有種「談虎色變」的感覺,小時候在樹下玩的時候,可沒少被這小傢伙蟄。沒想到現在居然成了200塊一斤的美食,我真是無言以對啊。那麼害蟲洋辣子究竟是什麼動物?為什麼可以賣這麼貴?褐邊綠刺蛾,就是我們所說的洋辣子的成蟲,生活在枝繁葉茂的樹木之上,吃食樹葉,被吃掉的葉肉的樹葉只剩下葉柄,嚴重影響樹木生長。這種動物分布廣泛,全國可見,洋辣子的成蟲大部分都是綠色,羽化後有一雙翅膀,晝伏夜出,白天隱藏才樹枝或草叢間,晚上的時候哪裡有光就飛向哪裡。褐邊綠刺蛾的成長過程需要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
  • 酷似荔枝,曾是農村娃的零食,如今成稀罕水果,常包裝成進口貨
    導讀:酷似荔枝,曾是農村娃的零食,如今成稀罕水果,常包裝成進口貨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兒時或多或少都吃過野果,畢竟那個年代的農村生活比現在差多了,想要吃到水果可不容易,而那個年代,農村野外各種野生植物多,能結出好吃野果的植物也多也多
  • 「洋辣子」是一種什麼生物?它有什麼經濟價值?
    綠刺蛾的蛹在每年的5月上旬開始由成蛹,中下旬到6月完成從幼蟲到成蟲羽化的全過程,羽化後的綠刺蛾會立即產卵,它的卵會在當年的8-9月份再次發育為成蟲。也就是說綠刺蛾一年有兩次爆發期,分別是5-6月和8-9月,而上面我說的摘棗會蟄到就是8-9月的綠刺蛾幼蟲所為。
  • 農村大集村民賣野生稀罕物,格格燕22元一斤,一條白魚沒人敢買
    小編去皖北淮北農村大集拍攝照片,發現幾位村民在大集上擺地攤賣野生稀罕物,村民說這些野生稀罕物都是從農村郊外河溝裡捕捉的,吃的不是魚飼料,這些「稀罕物」天然野生環保無公害,營養豐富滋補身體功效高,引眾多趕集市民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