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數量極劇下降成"稀罕物" 或早於大熊貓滅絕

2021-01-19 中國網

日前,山東日照漁民出海捕到一頭10噸重的鯨鯊,被全國各類媒體炒得沸沸揚揚。殊不知,這在過去是不值一提的區區小事,就是比這大得多的鯊魚也是經常被捕到的,可見大海的裡的鯊魚已然成為稀罕物。

就在中國漁民興奮地清點出售鯨鯊換回的鈔票時,大洋彼岸的美國佛羅裡達工學院的生物學家兼鯊魚研究專家迪姆西-特理卡斯表示,地球上的鯊魚正以驚人的速度銳減,它們的總體數量看似遠遠超過中國的大熊貓,但它們誰先滅絕還很難說——

迪姆西-特理卡斯從小就喜歡鯊魚,上大學時就開始到鯊魚聚集海域做系統的觀察和記錄。在完成有關鯊魚生命周期研究的博士論文後,他已經是世界著名的鯊魚專家了。

特理卡斯表示,自己把鯊魚和大熊貓做比較不是心血來潮,它們的確具有某種內在聯繫。它們都是地球上珍稀的哺乳動物,是人類的濫捕濫殺和它們自身的繁殖困難,導致它們瀕臨滅絕。中國因為制定了嚴格的法規——盜獵大熊貓最高可處以極刑,加之不惜重金的人工繁殖,終於將大熊貓從滅絕的邊緣拉了回來。而倒黴的鯊魚卻沒有這樣的好運氣了。等人們意識到鯊魚即將消失時,那情況將無可挽回了。因為鯊魚暴烈的習性,人工繁殖幾乎是不可能的。

大海裡如果沒有鯊魚,可不像陸地上沒有大熊貓一樣,失去了大熊貓就好比我們身邊一種豔麗的花朵不再綻放;而大海裡一旦失去鯊魚,所造成的後果將是可怕的生態災難。

神奇精靈

全世界共有不同鯊魚近400種,每種鯊魚都處在它生存區域的食物鏈頂端。大白鯊更是海洋中的無冕之王,它們搖曳於海面上的背鰭無異於獵物們喪禮的旗幡。雄踞食物鏈頂端的它們所到之處,無不充斥蕭殺肅穆,以及如影隨形的死亡。

鯊魚有兩個聽覺系統,它有能力分辨數百米之外魚鰭撥水的聲音和上千米外海狗發出的極其微弱的鼻息聲。鯊魚的聽覺器官位於其頭頂一小開口處;而它的另一套聽覺器官則位於側鰭,它是位於鯊魚口鼻的一圈充滿膠狀物質的環形管道,被稱為鯊魚的第六感官。通過它鯊魚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地球磁場和獵物的準確位置。比如,鯊魚能夠通過這些電感應器感知深埋在沙堆裡的比目魚的心跳。鯊魚還是地球上嗅覺最靈的動物,在其口吻周圍密布氣味感受器,它能在千米之外嗅到一滴血流入大海的味道。此外,鯊魚的眼睛與貓的眼睛相似,可以發出光亮,這是因為在其視網膜後有一層被稱為反光板的特殊視膜。像鱷魚等動物一樣,一些鯊魚還以瞬膜來保護自己的眼睛在捕獵時免受傷害。鯊魚還可以分辨顏色,其晶狀體的強度是人類眼睛的7倍。鯊魚的皮膚最神奇,上面布滿微小的溝槽,在鯊魚繃緊肌肉後,它們的濾水機制可以為鯊魚提供強勁的推力。科學家據此研製出能明顯提高遊泳成績的鯊魚皮泳衣。

特理卡斯通過觀察發現,鯊魚並不像某些影視劇描寫的那樣,是殘暴的殺戮機器,它們不僅對獵物很挑剔,而且每隔2至3天才捕食一次;如果捕到的是海豹、海狗等大型獵物,它們進食的間隔還會延長。原因是鯊魚的消化道較長,消化的速度很慢,飽餐一頓後,需要四五天才能消化掉。這可能就是鯊魚為什麼和人類差不多需要十七八年方能成熟的原因。它們成熟後生長的速度就會更慢,某些鯊魚可以活到100歲,導致它們長壽的主要原因就是它們獨有的周期緩慢的消化功能。

鯊魚的繁殖頗有暴力色彩,交尾時雄鯊會死死咬住雌性鯊魚。為了確保自己的身體不被雄鯊鋒利的牙齒咬穿,雌性鯊魚都進化出了比較厚實的皮膚。幼鯊出生時,已經完全發育。雌鯊體內的卵子並非都是受精卵,當未出生的幼鯊長出牙齒後,它們就會將未受精卵全部吃掉。

沙虎鯊有兩個子宮,每個子宮同時都可以有幾個受精卵生長為胚胎。當幼鯊長牙後,它們就在母體內相互吞噬,直到剩下最後一個勝利者。因為出生前就把肚子吃得飽飽的,所以在它出生後,一個月不覓食也不會影響到它的發育成長。

鯊魚的繁殖特徵與大熊貓接近,繁殖數量少,幼崽發育緩慢,成熟較晚,過度捕殺就會使其物種難以迅速恢復到正常數量。一旦遭到集體捕殺,對一個區域的鯊魚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現代化的大型捕撈設備使鯊魚難逃被集體捕殺的厄運,這將是它們走向滅絕的重要原因。

慘遭殺戮

迪姆西-特理卡斯用無可辯駁的觀察數據證明,近30年來鯊魚銳減速度超過了過去300年。作惡的黑手就是20世紀80年代繁榮起來的亞洲魚翅市場。魚翅價格呈直線飆升的態勢,一公斤魚翅從75美元猛增至200美元,這直接導致人們對鯊魚的狂捕濫殺。目睹被切掉魚鰭的鯊魚在濃稠的血水中苦苦掙扎,手持屠刀的黑手竟沒有絲毫的顫抖。

據美國國家海洋漁業管理局的跟蹤統計,從1987年以來,每年都有大量的沿海巨鯊被捕殺,其被捕殺的速度已經

遠遠超出它們繁殖的速度。1989年,大約有48.8萬條沿海巨鯊被捕殺,創造了人類捕殺鯊魚數量的頂峰。兩年之後,這個數字降到37萬條,1995年又降至35萬條,雖然數字呈現遞減的趨勢,但鯊魚的總體數量在各大洋中卻是明顯地稀少了。過去總是滿載而歸的捕鯊船,現在的收穫卻全憑運氣了,出海幾天,空手而回的情況並不鮮見。原因很簡單,新增鯊魚的數量還不及人類捕殺數量的1/10,照此發展下去,用不了很久鯊魚就會在大海裡徹底消失。

沿海巨鯊共有22個品種,其中包括一些人們熟知的大白鯊、檸檬鯊、乳母鯊、虎鯊、沙虎鯊、鯨鯊以及5種雙髻鯊。另外還包括沿海小型鯊魚。因為它們大多生存在中上層海域或者公海海域,所以被捕殺的概率相對較低。

後果嚴重

穩居食物鏈頂端的鯊魚對海洋生物平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群的鯊魚從某一特定的區域消失,必然導致該區域生態關係的混亂,其嚴重後果用不了多長時間便會凸顯出來。

特理卡斯在一篇論文中寫道:「鯊魚對其下方的所有物種都會產生影響,若沒有鯊魚,某一特定生態群肯定會發生巨大變化。」

在澳洲塔斯馬尼亞海域就發生著這樣的事情,情況變化之快,簡直有些令人措手不及。在塔斯馬尼亞周圍海域原本生存著數量可觀的鯊魚,在商業利益的誘惑下,人們對這些鯊魚大開殺戒,只用幾年時間,這裡的鯊魚幾乎被趕盡殺絕了。結果是鯊魚的獵物章魚在短時間內泛濫成災,其數量遠遠超過它們的獵物龍蝦。而龍蝦的快速消失,又直接影響到當地的捕撈業,進而波及到旅遊業。號稱全世界最乾淨、空氣最好的塔斯馬尼亞的人氣,一下子跌入了谷底。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了美國的佛羅裡達,那裡的海洋食物鏈是鯊魚吃章魚,章魚吃隆背哲蟹,而隆背哲蟹是當地漁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同時也是佛羅裡達招徠遊客的招牌食物。直到最近10年佛羅裡達海域的鯊魚得到有效保護後,美味的隆背哲蟹才又回到人們的餐桌,但個頭都很小。因為鯊魚數量的恢復,至少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特理卡斯多次呼籲美國和聯合國相關機構,學習中國保護大熊貓的做法,制定更嚴厲的國際法規,在全球海域禁止捕殺鯊魚,給鯊魚至少100年休養生息的時間。

鯊魚不像大熊貓可以人工繁殖,科學家幾經努力,但人工繁殖鯊魚的實驗均告失敗。表面上看,鯊魚的數量還遠超過大熊貓,但它還是在無可挽回地走向滅絕,而大熊貓的境況正在逐漸好轉,各地動物園不斷傳來新幼崽降生的消息。所以說,鯊魚先於大熊貓滅絕是很可能的事情。

相關焦點

  • 青頭潛鴨數量比大熊貓少得多 系國際極度瀕危物種
    一大波「鴨中大熊貓」現身黃陂青頭潛鴨數量比大熊貓少得多,系國際極度瀕危物種上個月,67歲的攝影愛好者——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張全茂先生與攝友們一道,兩次前往黃陂祁家灣一湖邊拍鳥時,拍到了成群「青頭潛鴨」安居樂業的溫馨場面,他與攝友們對著照片一隻一隻地數,發現至少有200隻「青頭潛鴨」。
  • 5種稀罕至極的生物,第3種僅生存在我國,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
    自20世紀80年代起,由於人類捕殺及環境惡化等種種因素,野外種群數量急速衰減,2002年預估種群數量不到50頭,曾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至2007年被宣布功能性滅絕。紫藍金剛鸚鵡,在鸚鵡家族體型最大的物種,體長最大可達1米,多分布在南美洲巴西北部地區。稀罕而且聰明,全世界超過九成的紫藍金剛鸚鵡棲息在巴西,但是由於當地人的捕殺及棲息地的毀壞,現今已成為世界上最為珍稀的生物之一。
  • 老外有多稀罕大熊貓?日本荷蘭最瘋狂,印度只好自己「造」
    導語:老外有多稀罕大熊貓?可愛的大熊貓除了受到無數國人喜愛以外,在海外各地的老外眼中也是個香餑餑,稀罕的不得了。因為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物種,所以很多老外為了能看它一眼不遠萬裡來到四川成都旅遊,所以四川熊貓館總會圍著一群老外在開心的拍照,當地人已經見怪不怪了。
  • 潛水有風險,但是近幾年,被鯊魚咬傷的人數下降了!
    信不信由你,2018年還挺好,至少被鯊魚咬傷的人數下降了!據佛羅裡達自然歷史博物館國際鯊魚襲擊文件資料庫發布的一份新報告顯示,2018年有66起記錄的無端鯊魚叮咬人類,低於2017年的88次鯊魚叮咬。該報告重點關注無端鯊魚襲擊,這意味著人類在某種程度上不會與鯊魚進行接觸或其他互動。報告稱,另有34起襲擊事件被激起。數據顯示,雖然去年記錄的叮咬數量較少,但鯊魚咬傷的死亡人數大致保持不變。每年,鯊魚的咬傷導致全世界大約六人死亡。根據該報告的摘要,美國是典型的無端襲擊次數最多的國家,已確認32次。在美國境內,佛羅裡達發生的攻擊最多,幾十年來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大熊貓不再瀕危,大猩猩即將滅絕
    IT之家訊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在昨天發布消息稱,經過多年的保護,大熊貓已經不是瀕危物種,相反由於對環境的破壞,另外一類人類的近親東部大猩猩即將滅絕,這對於環保人士來說是一個壞消息。
  • 瀕臨滅絕的十大珍稀動物 比大熊貓更稀有
    它是國際公認的數量最少的中型貓科動物,目前僅剩不足120隻。如果因為人類間各種無聊的原因,人們無法儘快採取有效措施,它們極有可能將迅速滅絕2.4.野生雙峰駝野生雙峰駝瀕臨滅絕,全球僅剩650餘峰,因此有人稱其為比大熊貓還珍貴,到了極度瀕危的狀態。
  • 大熊貓那麼懶,為何劍齒虎和猛獁象都滅絕了,它們卻沒滅絕?
    熊貓是中國的國寶,熊貓之所以被我國列為國寶級動物,首先是因為它的數量很稀少,根據統計,目前野生大熊貓的數量不到2000隻,圈養的熊貓數量也只有600隻,與動輒數量高達幾千萬甚至幾十億的其他物種來說,大熊貓的數量是非常稀少了,正所謂「物以稀為貴」,數量的稀少讓大熊貓的顯得彌足珍貴。
  • 沒有人類保護,大熊貓就會滅絕嗎?
    但在相關微博的評論中,我看到了一些對大熊貓的誤解,例如:很多人認為大熊貓繁殖能力差,適應力差,只會賣萌,是不適應自然必然會走向滅絕的,是人類保護才讓他們能夠繼續繁衍。這誤解也太深了。我覺得,我作為一個大熊貓的就地保護工作者,必須站出來為大熊貓說話了。大熊貓的祖先和其他熊一樣也是能夠捕獵其他動物的雜食猛獸。
  • 過度捕撈-掠食者鯊魚可能會滅絕?
    譯文:研究人員首次確定,在過去50年中,全球鯊魚數量下降了70%以上,大規模的持續損失將許多物種推向滅絕。 📒詞彙短語a massive rock: 一塊巨大的石頭the massive walls of the castle: 城堡的厚實的牆壁a massive heart attack: 嚴重的心臟病長難句譯文:研究人員首次確定,在過去50年中,全球鯊魚數量下降了70%
  • 瀕危物種名單上不再有動物,大熊貓終於脫離了瀕臨滅絕
    大熊貓(不再瀕危:2016年)1961年,當世界自然基金會第一次選擇大熊貓作為他們的標誌時,大熊貓幾乎已經滅絕。當時大熊貓就是瀕危動物的代表,截至2016年9月,大熊貓已經扭轉趨勢,不再面臨瀕臨滅絕。雖然大熊貓仍在「脆弱」名單上,但幸運的是,它不再瀕臨滅絕的邊緣。斯特勒海獅(不再瀕危:2013年)斯特勒海獅是一種巨大的野獸,生活在在阿拉斯加西部寒冷多巖石的海岸上,是美國土生土長的動物之一。由於幾個世紀以來捕獵,環境惡化,漁船撞擊等事故導致海獅的數量急劇下降。
  • 一些調查顯示鯊魚在一些海域已經「功能性滅絕」
    一項對世界上近20%的珊瑚礁地區的調查顯示鯊魚在一些海域已經功能性滅絕北京科技日報7月23日電(實習記者龍雲)22日出版的《自然》雜誌對全球近20%的珊瑚礁地區進行的調查顯示,鯊魚在一些海域已經「功能性滅絕」,這是有記錄以來珊瑚礁鯊魚數量急劇下降的最大事件。
  • 現代5大極度稀罕動物,圖3僅存中國,被宣布可能已經滅絕
    這種魚類十分古老,距今已經有著三億多年生存歷史,素有古魚類活化石之美譽,與陸地上的大熊貓同屬於一個保護級別。臺灣雲豹,亦稱作烏雲豹,是中國極度稀罕的貓科動物之一,僅分布在臺灣少數地區。因其體表分布著約6個雲狀的暗色斑紋而得名。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臺灣雲豹就因人類活動而銷聲匿跡,迄今已經絕跡超過四十年,當地學者宣布臺灣雲豹可能已經滅絕了。
  • 滅絕恐龍的小行星引發了大規模的鯊魚滅絕
    恐龍,鳥類和翼龍並不是唯一一種在6600萬年前從地球表面墜落的小行星上滅絕的物種。研究人員發現,鯊魚大量滅絕之後,在白堊紀時期,大部分的海洋食肉動物都滅絕了。當恐龍在陸地上橫行霸道時,巨大的海洋爬行動物和種類繁多的鯊魚在海洋上巡邏。
  • 糧農組織:地中海和黑海鯊魚面臨滅絕危險
    在過去兩個世紀中,由於毫無節制的捕撈和獵殺,地中海和黑海中的鯊魚數量急劇下降,現已瀕臨滅絕的邊緣。這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的主要內容之一。糧農組織在3月14日發布的《地中海和黑海的軟骨魚類:狀態、生態和生物報告》中指出,過去200年來,地中海捕撈重量中鯊魚所佔的比例降低了97%以上,如果目前的捕撈狀況持續下去,鯊魚將面臨滅絕的危險。此外,據估算,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黑海海域鯊魚物種的捕撈量也下降了近一半。
  • 野生的大熊貓只在中國有嗎,為什麼數量這麼稀少?
    我們都知道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於我們而言有著非凡的意義,又因為大熊貓數量稀少,所以很多人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大熊貓是不是只有我國獨有的呢? 答案是:「沒錯的!!!」
  • 一百年來,在中國滅絕了多少種珍稀動物?
    清朝,官方獵殺導致數量稀少。民國初期的戰亂,導致犀牛被獵殺殆盡,1922年宣告滅絕。全世界人工飼養華南虎數量共有110隻左右,最近華南虎的關注度提升是2008年的周正龍造假野生華南虎照片事件。,生存了1.5億年之久,世界十大的淡水魚之一,有「水中大熊貓」、「中國淡水魚之王」之稱,長達7-8米、體重達萬斤。
  • 令人毛骨悚然的洋辣子,咋成了餐桌上的稀罕物?專家:不吃可惜了
    洋辣子如此讓人生厭,咋又成了餐桌上的稀罕物呢?而且專家還說:不吃可惜了。洋辣子,褐邊綠刺蛾,屬鱗翅目刺蛾科。別名綠刺蛾、青刺蛾、黃緣綠刺蛾、四點刺蛾、曲紋綠刺蛾等,俗稱洋辣子。分布地域廣泛,幾乎遍及全國。
  • 《動物來啦》呼籲關愛鯊魚
    由於人類對魚翅的誤讀導致鯊魚瀕臨滅絕,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張勁碩博士揭秘吃魚翅竟如同「吃鉛筆」;哪些東西屬於我國規定禁止入境攜帶的物品呢?首都國際機場檢疫犬小貝將為我們現場揭曉答案;國寶也要體檢,大熊貓抽血要從哪兒下手呢?本期《動物來啦》將為您繼續科普更多動物們的冷知識……748種動物滅絕!野生動物保護迫在眉睫!
  • 中國可能滅絕的4種動物,第一種已絕跡,最後一種比大熊貓還稀有
    地球上的物種數不勝數,並且模樣也是千奇百怪,很多動物都能夠引發人們的各種興趣,而且就在我們國家也有很多瀕臨滅絕的動物,當然說到瀕臨滅絕的動物,當然就是那種非常珍貴,不可替代,也是不可再生的物種,而我們要說到的4種動物就是那種瀕臨滅絕的動物,尤其是第一種,基本上已經絕跡了,然而最後一種卻比大熊貓還要稀有
  • 我國五個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最少的僅存一隻,滅絕或成定數
    實際上,伊利屬兔的野生種群數量僅有不到三千隻,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華南虎,我國十大瀕危動物之一,在野外環境已經滅絕,先僅有少部分生存在我國的保護園區之內,而在上世紀,華南虎還是我國野生環境中分布較為廣泛的虎類亞種之一,因為人為捕殺才將華南虎逼至瀕臨滅絕的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