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結構生物學研討會」於2019年12月16日在港中大(深圳)成功舉辦。本次研討會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科比爾卡創新藥物開發研究院主辦,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協辦。來自港中大(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的7位教授及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3名教授共同分享了其在結構生物學領域正在開展的研究工作和經驗,會議議題涵蓋基於X射線晶體學和冷凍電鏡等結構生物學和計算生物學的最新科研成果,探討了研究領域的生物大分子的工作機制,並為相關疾病的藥物開發提供了重要的結構信息。
時逢期末考試周,研討會仍吸引了不少師生。活動現場互動頻頻,學術氛圍濃厚。為期一天的研討會時間雖短,但與會者均收穫滿滿,無論是結構生物學的專家學者還是對生物學感興趣的入門者,在知識儲備上得到了寬度上的拓展與深度上的加強。港中大(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的本科生表示未來將進一步關注結構生物學領域最前沿的發展現狀。
研討會伊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院長葉德全教授致歡迎詞。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課程負責人邵鵬柱教授在研討會上做主題報告,探討了關於「Structure and Function Study of Influenza Virus Nucleoprotein and Screening of Influenza Virus Inhibitors」的最新進展。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蛋白質科學與晶體學中心主任區詠娥教授就「Structure and Function Study of Macromolecular Complexes in Helicobacter Pylori」做主題報告。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振宇研究助理教授針對「Cryo-EM Analysis of ATG9」,闡述其在該領域內的最新研究成果。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助理教授、科比爾卡創新藥物開發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杜洋做「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Studies of GPCR Signaling Complexes」主題報告。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助理教授、科比爾卡創新藥物開發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任若冰以「Sterol Sensing: From SREBP to GPCR」為題做報告。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助理教授、科比爾卡創新藥物開發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紅麗以「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β-Arrestin and GPCRs Using CryoEM」 為題做報告。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助理教授、科比爾卡創新藥物開發研究院首席研究員Goran Stjepanovic 做以「Structural Biology of Autophagy Nucleation and Expansion Complexes」為主題的報告。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助理教授、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成貴娟做以「Computational Studies of SAM Enzymes」為主題的報告。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助理教授、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竺立哲就「Studying Functional Dynamics of Large Biomolecules Via Path Methods」,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助理教授王攀以「Male Specific Estrogens: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Prostate Cancer」為主題,闡述最新科研進展。
轉載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微信公眾號